所以齊向陽此時此刻真的有點被震住了。


    四次下手,四次撿漏,這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張坤每次下手,每次總能有所收獲的樣子,難道他掃一眼就能知道,哪些攤位上就有值得他出手的東西?


    齊向陽有點想不明白,但是齊向陽知道,他真的不敢再小看前麵那個,明明還沒有他大的家夥了。


    對了,他姓張,爺爺叫他張先生,可他到底叫什麽來著?齊向陽心裏胡亂的想著。


    一個小時後,兩道身影再次出現在玉來坊門前,正帶著老花鏡看報的侯保國抬起頭望了一眼,然後愣住了,隻見張坤又提著四個小袋子上門了。


    侯保國放下報紙取下眼鏡,然後一臉輕笑的迎了上去:“我說小兄弟,你今天是來練手的吧?這是打算把整個潘家園地市洗劫一遍?”


    說話間,一直在裏麵忙活著打掃的夥計也一臉好奇的走了過來,雙眼閃爍著古怪的光芒望著張坤。


    這到玉來坊來賣貨的他見了不少,但是一天之內來三次的,那就真的是十分少見了,尤其是張坤還是如此的年輕,也不知道有二十了沒有。


    聽著侯保國調笑的話語,張坤笑道:“怎麽,侯老板不歡迎?不歡迎那我可就走了。”


    “別,我這開門廣迎八方客,小兄弟能來是看得起我老侯,怎麽會不歡迎呢。小劉,怎麽的,還沒倒茶?”侯保國大笑著道,說著,把張坤迎向了休息區。


    這侯保國生意越做越大,現在在整個潘家園也算有數的老板了,不過這接人待物的,依舊是沒有絲毫一點架子,姚誌平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覺得侯保國順眼,所以這一幫襯就是十多年。


    坐下後,張坤便將剛剛收到的貨遞到了侯保國麵前,侯保國也不客套,拿起放大鏡便慢慢的看了起來。


    這第一件是一件瓷器,叫鈞瓷碗,紫黑胎,足端還上有芝麻醬色護胎釉,隻是足圈底部有點小磕,外底有明顯的修胎時留下的旋紋,中間有一凸出乳釘,施釉到足,釉麵上有兩個小棕眼。


    侯保國看了大概五分鍾,然後輕笑著放了下來:“金元時期的正窯口鈞瓷碗,可惜被人修補過,而且補的還不到位,釉麵看上去有點妖氣,弄的像仿的一樣。”


    “可惜了,這要是不補,收藏價值還高一點,這一補,反倒不值錢了。要是完好無損的話,小兄弟可就發財了。”


    張坤笑道:“這要是完好無損的,我也就自己拿來收藏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要不是這一補,這鈞瓷碗也輪不到我來買了,早被識貨的拿了。”


    聽完張坤的話,侯保國認同的點了點頭,這鈞瓷碗要不是因為底下這一補,讓鈞瓷碗看上去反倒像是個仿品,說不定真早就被人買走了。


    不過這樣一來反倒讓侯保國對張坤的眼力勁有點小佩服了,這東西單獨拿在手裏,推斷出來曆不難,但要是在萬千商品中單獨找出來,這可真得需要過人的眼力。


    “小兄弟這是多少錢收來的?”侯保國忍不住問道。


    按說問他人收貨價,這也算是古玩行當裏的一種小小的忌諱,一般人也不會說,不過,這鈞瓷碗看著實在是“妖氣衝天”,一般人絕對隻會當成新貨,那這裏麵可就存著撿漏的餘地了,所以侯保國才忍不住問了一句。


    <a id="wzsy" href="http://www.ddxs.com">ddxs.com</a>


    不過問出來了侯保國就有點後悔了,今天才是他和張坤第一次見麵,就如此問話,實在是唐突了一些。


    但是張坤卻絲毫不在意,笑著點了點頭:“老板報價一千二,我還價到六百買下的,怎麽樣,侯老板給多少?”


    六百,如果當成是新貨賣的話,那老板估計還心裏得意著呢,不過他要是知道這被人撿了漏了……。


    侯保國笑笑,然後沉吟了一會:“如果完好無損的話,金元時期大口窯的鈞瓷碗起碼得五十萬以上,不過你這補過了,我隻能給一萬四,說實話,如果這要是沒補,我反倒可以五萬收進來。”


    張坤攤了攤手:“這就是有得必有失吧,成,就一萬四。”


    之後侯保國又拿起中間兩樣看了看,一個還是一枚印章,不過不是什麽名人的了,應該隻是一枚私印,不過這枚印章刻的也好,質地也不錯,張坤一千二買下來的,侯保國給了個八千的價格。


    之後一個則是一件鼻煙壺,瓶子上畫了一對憨態可掬的小熊貓在吃竹子,侯保國看了後判斷是清代之物,張坤用八百塊錢買下來的,侯保國開價兩萬。


    這兩件都屬於比較冷門的收藏品,懂這些的人比較少。不過這也是應有之意,要知道,潘家園開市也有十多年了,如果說早年,這裏麵好東西可以說不計其數,撿漏的事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


    比如說寫過古董入門書《骨董瑣記》的大藏家鄧之誠,曾花2塊大洋買到過《浮生六記》作者沈三白的畫兒。胡適先生買到過甲戍本《石頭記》16回孤本。劉半農買到過貫華堂71回本《水滸傳》等等。


    而在文化曆史上有一個最著名的撿漏,那就是乾隆年間一散人程偉元,他是曹雪芹的忠實粉絲。有一次,他去鬼市遛早,然後在一處冷攤上發現一疊廢紙,上手一看,好家夥,《紅樓夢》失傳四十回後的十回。


    當時那一疊廢紙保存的不是很好,但筆墨字跡仍舊十分清晰,老板要價僅僅隻是幾個銅板,程偉元二話不說買了下來,這就為我們中國文化曆史撿來了十回紅樓,其史學和文化價值近乎不可估量。


    當然了,這是打個比方,那時候也還沒有潘家園,隻是一個鬼市,那些收舊貨的人,趁天將明未明時將前一天走街串巷收來的雜物出售的臨時地攤,現早已消失,並到潘家園去了。


    不過這也變相的說明,早年間,潘家園裏確實是有好貨的,而且還為數不少。


    不過到了現今,這潘家園開市也十多年了,這裏麵的東西早被數以萬計的古玩收藏家們掃蕩過無數遍,有什麽好東西,基本也是十去**,甚至更多。


    要說漏,肯定是還有的,不過,剩下的就大多數是別人不太關心的冷門收藏品,如印章,鼻煙壺,木雕等。


    至於古玩中的大類青銅瓷器什麽的,基本上是沒有的了,就算有真品在,也是老板心裏有數的東西,想要撿個漏,那真的是難上加難,比如說之前張坤看到的魚簍尊就是如此。


    就連張坤剛才入手的那件金元時期的鈞瓷碗,也是因為後來有人補過,偏偏補的手法還太過粗糙,把好好一件真品古玩,補的“妖氣”衝天,像個仿品似的,這才讓張坤撿了個漏。


    此時,侯保國已經拿起了最後一件東西,是一枚玉佩。


    侯保國看了兩三分鍾,然後四五分鍾,最後輕歎一聲,向張坤笑著搖了搖頭:“這玉,我看不好。”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com手機請訪問:co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黴運陰陽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徒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徒北並收藏黴運陰陽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