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賀禮】
百裏夙夜深有感觸,看著王大人手裏端著精致的白玉盤裏放著幾塊黑乎乎的芥菜,讓人沒有多大食欲,但唯有嚼到嘴裏才能品出滋味。
她用筷子夾了一小塊送到嘴裏,越嚼越覺得回味無窮,神味共鳴。
突然覺得這芥菜和神女國百年來的堅持一樣,從新鮮嫩綠的菜葉到烏黑美味的醬菜,要經過一個漫長歲月的煎熬和醞釀,在這過程中,不僅需要油鹽醬醋的調味,還要時間的沉澱。
神女國從立國以來的雛形,風雨飄零,搖搖欲墜到今天這般屹立不倒,正是一代代帝王將相舍生撲死拚搏而來,隻因為大家心裏都有讓神女國繁榮昌盛,不受欺淩這個念想而堅持著。
要說對別國俯首稱臣,舉手送出家國百姓,雖能得到安寧,百姓不用在遭受戰爭之苦,但那終究不是自己的家。
“什麽東西是自己最稱心的,便是最需要的,老婦老了,貪圖的並不多,隻是想念和夫君一起吃芥菜的日子罷了。”王老夫人說著眼眶泛了紅,用手帕擦了擦,又裂開嘴笑了。
“娘……”王大人見母親流了眼淚,心裏一軟,卻又不知說什麽好。
“浩命夫人,你特意給我講了這盤菜,可是有何用意?”百裏夙夜是個聰明人,猜出了王老夫人的用意,或者說,她猜到了如意的用意。
“既然陛下開口,那老婦就直說了。”
浩命夫人雖然年紀大了,可頭腦還是清楚的很,有自己的是非觀念:“小年夜,如首座冒犯二皇子的事雖說是有傷皇族顏麵的大事,但陛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王老夫人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自從如意被禁足之後,皇都內幾乎無人敢提起此事,百裏夙夜對如意既不嚴懲,也不釋放,就這麽一直拖著,誰都不知道如意到底會被關到何時才能放出來。
隻是沒想到,今天的老壽星,敢張口提及此事,就不怕觸了陛下和綾羅公主的黴頭。
王大人得到過綾羅的好處,見母親竟然幫著如意脫罪,一時震驚不已,急忙上前阻攔:“娘,您胡說什麽呢?”
王老夫人搖搖頭:“娘沒有胡說,神女國能立國這麽久,不能缺了敢直言進諫的人,既然大家都不敢說,那娘替你們說。”
綾羅一直對綾羅隻被關禁閉這事耿耿於懷,曾想方設法要撤掉她的官職,甚至處死,但都沒有成功,隻好硬生生咽下這口惡氣,現在聽浩命夫人當眾向百裏夙夜替如意那個賤人求情,頓時怒火中燒,啪的一聲,放下手裏的酒杯。
“浩命夫人,如意當著陛下和文武大臣的麵勾引龐旁人便也罷了,可那是本宮的未婚夫,本宮乃陛下的親妹妹,如意不顧禮儀廉潔,勾引皇族至親,此等罪責你認為陛下是小題大做?”
綾羅拖著曳地長裙,步步生蓮,宛若一朵孤傲杜芳的刺玫,渾身散發出危險,讓王大人渾身一哆嗦,連忙跪下求饒:“公主恕罪,臣的母親年事已高,頭腦不清,這都是胡言亂語的,公主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她計較。”
“頭腦不清,本宮看浩命夫人明眉皓目,吐字清晰,更像提前將這一番言語練習了數遍。”
綾羅眉目陰冷的盯著神態自若的王老夫人,質問道:“浩命夫人,今日這一番言論,你老人家可是受人教唆?或者說,和某些人串通好的。”
“公主多慮了,老婦沒有受任何人的教唆,也沒有和任何人串通,老婦隻是覺得這該罰的已經罰了,也禁足了這麽久,常言道人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首座為我神女國屢破奇案,一舉推翻了逆臣賊子,不僅保住了陛下,也保住了我神女國百姓,這兩者相比,老婦覺得如首座是該放了。”
王老夫人不懼綾羅的威壓,而且她拿得準,百裏夙夜不會決絕。
“你這是強詞奪理,如意此事傷及皇家顏麵,絕對不能輕易,而且這件事最受到傷害的是本宮,你如此袒護,可是覺得本宮心胸狹隘不顧全大局有意刁難於她。”
綾羅沒想到王老夫人,竟然以如意的功勞來相要挾百裏夙夜放人。
“公主誤會了,老婦不敢要挾陛下,也不幹彈劾公主,老婦隻是就事論事而已,要說神女國能有如意這樣的人才是上天恩賜,她聰明伶俐,能謀善略,如果陛下能將招賢用之,將是我神女國之福。”
王老夫人從椅子上下來,推開攙扶她的丫鬟,自己拄著禪杖,對著百裏夙夜行了大禮:“古代帝王將相為了招賢納士三顧茅廬,陛下聰明才智,若是能拉下麵子,揭過此事,將其重用,如意必將感恩戴德,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百裏夙夜靜靜地聽著王老夫人的辯解,她不知道,這是不是誥命夫人和如意串通好的,但他知道誥命夫人所言句句在理,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她一直沒嚴懲如意,就是不想自己曾下的賭注失敗。
自從如意被禁足以後,一開始她也是百轉千回,煩躁異常,漸漸的,她便也想開了,如意就是一頭還沒有被馴服的野馬,如果不讓她吃一些苦頭,她永遠都會那般不知天高地厚,沒有分寸。
而且通過如意禁足這件事,讓她更加看清楚了,朝堂之上有多少人是綾羅的人。
在這段時間,她看似什麽都沒管,實則暗地裏讓幽然調查了許多事,知道了綾羅和如意之間的分歧,也知道了綾羅的野心勃勃,已不是她所能鎮壓的住了。
如果能放如意出來,第一,隻要有她在,正好讓她和綾羅相互爭鬥,綾羅忤逆的心思就會被分散,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正如浩命夫人所言,如意能謀善略,若他日有所長,她將會是第二個子墨,有她在,神女國就不會亡。
“今日是浩命夫人的壽辰,壽星提出的任何要求朕本應該答應,但此事涉及朝政,朕覺得還需和大臣商議才能做定奪。”百裏夙夜掃了眼在座的大臣。
百裏夙夜深有感觸,看著王大人手裏端著精致的白玉盤裏放著幾塊黑乎乎的芥菜,讓人沒有多大食欲,但唯有嚼到嘴裏才能品出滋味。
她用筷子夾了一小塊送到嘴裏,越嚼越覺得回味無窮,神味共鳴。
突然覺得這芥菜和神女國百年來的堅持一樣,從新鮮嫩綠的菜葉到烏黑美味的醬菜,要經過一個漫長歲月的煎熬和醞釀,在這過程中,不僅需要油鹽醬醋的調味,還要時間的沉澱。
神女國從立國以來的雛形,風雨飄零,搖搖欲墜到今天這般屹立不倒,正是一代代帝王將相舍生撲死拚搏而來,隻因為大家心裏都有讓神女國繁榮昌盛,不受欺淩這個念想而堅持著。
要說對別國俯首稱臣,舉手送出家國百姓,雖能得到安寧,百姓不用在遭受戰爭之苦,但那終究不是自己的家。
“什麽東西是自己最稱心的,便是最需要的,老婦老了,貪圖的並不多,隻是想念和夫君一起吃芥菜的日子罷了。”王老夫人說著眼眶泛了紅,用手帕擦了擦,又裂開嘴笑了。
“娘……”王大人見母親流了眼淚,心裏一軟,卻又不知說什麽好。
“浩命夫人,你特意給我講了這盤菜,可是有何用意?”百裏夙夜是個聰明人,猜出了王老夫人的用意,或者說,她猜到了如意的用意。
“既然陛下開口,那老婦就直說了。”
浩命夫人雖然年紀大了,可頭腦還是清楚的很,有自己的是非觀念:“小年夜,如首座冒犯二皇子的事雖說是有傷皇族顏麵的大事,但陛下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
王老夫人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自從如意被禁足之後,皇都內幾乎無人敢提起此事,百裏夙夜對如意既不嚴懲,也不釋放,就這麽一直拖著,誰都不知道如意到底會被關到何時才能放出來。
隻是沒想到,今天的老壽星,敢張口提及此事,就不怕觸了陛下和綾羅公主的黴頭。
王大人得到過綾羅的好處,見母親竟然幫著如意脫罪,一時震驚不已,急忙上前阻攔:“娘,您胡說什麽呢?”
王老夫人搖搖頭:“娘沒有胡說,神女國能立國這麽久,不能缺了敢直言進諫的人,既然大家都不敢說,那娘替你們說。”
綾羅一直對綾羅隻被關禁閉這事耿耿於懷,曾想方設法要撤掉她的官職,甚至處死,但都沒有成功,隻好硬生生咽下這口惡氣,現在聽浩命夫人當眾向百裏夙夜替如意那個賤人求情,頓時怒火中燒,啪的一聲,放下手裏的酒杯。
“浩命夫人,如意當著陛下和文武大臣的麵勾引龐旁人便也罷了,可那是本宮的未婚夫,本宮乃陛下的親妹妹,如意不顧禮儀廉潔,勾引皇族至親,此等罪責你認為陛下是小題大做?”
綾羅拖著曳地長裙,步步生蓮,宛若一朵孤傲杜芳的刺玫,渾身散發出危險,讓王大人渾身一哆嗦,連忙跪下求饒:“公主恕罪,臣的母親年事已高,頭腦不清,這都是胡言亂語的,公主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她計較。”
“頭腦不清,本宮看浩命夫人明眉皓目,吐字清晰,更像提前將這一番言語練習了數遍。”
綾羅眉目陰冷的盯著神態自若的王老夫人,質問道:“浩命夫人,今日這一番言論,你老人家可是受人教唆?或者說,和某些人串通好的。”
“公主多慮了,老婦沒有受任何人的教唆,也沒有和任何人串通,老婦隻是覺得這該罰的已經罰了,也禁足了這麽久,常言道人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首座為我神女國屢破奇案,一舉推翻了逆臣賊子,不僅保住了陛下,也保住了我神女國百姓,這兩者相比,老婦覺得如首座是該放了。”
王老夫人不懼綾羅的威壓,而且她拿得準,百裏夙夜不會決絕。
“你這是強詞奪理,如意此事傷及皇家顏麵,絕對不能輕易,而且這件事最受到傷害的是本宮,你如此袒護,可是覺得本宮心胸狹隘不顧全大局有意刁難於她。”
綾羅沒想到王老夫人,竟然以如意的功勞來相要挾百裏夙夜放人。
“公主誤會了,老婦不敢要挾陛下,也不幹彈劾公主,老婦隻是就事論事而已,要說神女國能有如意這樣的人才是上天恩賜,她聰明伶俐,能謀善略,如果陛下能將招賢用之,將是我神女國之福。”
王老夫人從椅子上下來,推開攙扶她的丫鬟,自己拄著禪杖,對著百裏夙夜行了大禮:“古代帝王將相為了招賢納士三顧茅廬,陛下聰明才智,若是能拉下麵子,揭過此事,將其重用,如意必將感恩戴德,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百裏夙夜靜靜地聽著王老夫人的辯解,她不知道,這是不是誥命夫人和如意串通好的,但他知道誥命夫人所言句句在理,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她一直沒嚴懲如意,就是不想自己曾下的賭注失敗。
自從如意被禁足以後,一開始她也是百轉千回,煩躁異常,漸漸的,她便也想開了,如意就是一頭還沒有被馴服的野馬,如果不讓她吃一些苦頭,她永遠都會那般不知天高地厚,沒有分寸。
而且通過如意禁足這件事,讓她更加看清楚了,朝堂之上有多少人是綾羅的人。
在這段時間,她看似什麽都沒管,實則暗地裏讓幽然調查了許多事,知道了綾羅和如意之間的分歧,也知道了綾羅的野心勃勃,已不是她所能鎮壓的住了。
如果能放如意出來,第一,隻要有她在,正好讓她和綾羅相互爭鬥,綾羅忤逆的心思就會被分散,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正如浩命夫人所言,如意能謀善略,若他日有所長,她將會是第二個子墨,有她在,神女國就不會亡。
“今日是浩命夫人的壽辰,壽星提出的任何要求朕本應該答應,但此事涉及朝政,朕覺得還需和大臣商議才能做定奪。”百裏夙夜掃了眼在座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