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攻城的雲梯隊越來越近,葉梓氣得咬牙道:“這狗皇帝的兵,怎麽這麽難纏?老子下去和他們拚了,總好過在此受這些破箭的氣!”他這等高手本不懼這滿天箭雨,但如果既要抵擋箭雨,又要阻止敵人爬上城牆,便難以做到了。何況即便他能做到,但和他身手相當的,算上烏易等人也不過有十數人,根本守不過來,眼見敵人就快衝到城下,葉梓幹脆就頂著箭雨順鋼鏈衝下城去,到城外阻擋。
這確是好主意,因為一到城外,敵我勢力再不分明,全混在一起,弓箭手怕傷及己方,也不能放箭攻擊,其餘高手見狀紛紛相隨衝到城下,與敵人打作一團。
但能衝過箭雨的也隻有十多人,其他人仍隻能在城牆上或城內各找掩護之物避箭。
見葉梓等人衝下城來,立時有人指揮弓箭手向後撤去,撤退中仍不忘不斷放箭攻擊城上眾人,上萬的彎刀兵、長槍兵、樸刀兵潮水般湧了上來,將眾人圍住。又過了七八天,戚氏身體複原得差不多了,便時常在丫環陪伴下到院中散步。這家宅院廣大,布置典雅,一看便知是書香門地大富之家。戚氏出於禮貌,隻在所居院落中行走,倒未踏足院外別處。
這天君葦齋閑坐屋中,戚氏弄兒為樂,正自歡娛,一個管家模樣的老者叩門而入,一揖之後說道:“我家主人欲請君相公賢伉儷到前堂一敘,不知方便與否?”君葦齋一怔不語,戚氏欣然道:“我們討擾了多日,早想到恩公麵前謝恩了,隻是怕恩公事忙。如今恩公相請,哪有不去的道理?”言罷整了整發髻,抱起孩子道:“煩請您在前帶路。”老者又是一揖,做個手勢,請君葦齋與戚氏先行。君葦齋晃如未見,仍在一邊發怔,被戚氏推了推後,才回過神來,與戚氏一道隨老者而去。
不多時,三人穿過庭園來到一座大屋前,不及進入,屋內早有一人迎了出來。戚氏見他卅多歲年紀,身著懦生長衫,三縷墨髯垂於胸前,頗具出塵之姿,料想定是此間主人。果然此人開口道:“君賢弟賢伉儷在我這小宅住得可還好?”君葦齋一笑無語,戚氏見狀急應道:“這位想必便是恩公吧,我夫婦二人若不是得遇恩公,還不知能否活到現在,請受小女一拜。”說罷便欲拜下去。
那人見狀大驚,急上前扶住戚氏,連聲道:“這豈不要折煞在下了,在下萬萬不敢當!”口裏說著,眼睛盯的卻是戚氏懷中的孩兒。君自傲看著這人眨了眨眼,微微一笑,這人竟如蒙大赦般鬆了口氣。戚氏此刻正低著頭,倒未曾察覺。
這人向堂內一攤手道:“來,咱們到堂中再敘吧!”戚氏應了一聲,扯著滿麵憂色的君葦齋步入堂中。
坐定後,主人向戚氏言道:“在下早年與君賢弟相交甚厚,幾年前在下到北邊做了些生意,沒賠沒賺的,就幹脆回來家鄉。唉,不想幾年未見,賢弟他竟落泊成這個樣子……都怪在下照顧不周啊!”說到最後一句時竟看著君自傲,倒似在對他致歉一般。
戚氏道:“恩公千萬別這麽說,我們夫婦二人能得不死、這孩兒能得降生,都是蒙恩公高義大恩,我夫婦二人結草銜環亦不足為報,恩公卻還這樣說,真折煞我夫婦二人了。”
主人笑了笑,說道:“弟妹莫要如此叫我了,在下姓孟名複,若不嫌棄,便叫我孟大哥好了。這次請二位前來,一是祝賀二位喜得貴子,二是有一事要與二位相商。”君葦齋沉著臉呆坐一旁,不言不語,戚氏無奈之下,隻得再開口道:“孟大哥有何差遣,吩咐一聲就是了。”孟複連道不敢,接著說道:“君老弟的文采出眾,我有意助他赴京應試,不知弟妹意下如何?”戚氏喜道:“這自然好,若真能得中個一官半職,也可報大哥大恩,隻是我家相公已久疏詩書,恐怕……”孟複擺手道:“這到不難,我在城外北郊有座舊宅,君老弟盡可到那裏發奮攻讀,如今離鄉試尚有半年,時間上是足夠了,隻是為他能專心讀書,這段時間弟妹要與他分開,不知弟妹是否願意?”戚氏喜道:“如此甚好,隻要相公能有出頭之日,幾日分離又怕什麽?隻是要勞恩公費心,賤妾著實過意不去。”
孟複笑道:“同意就好。”轉頭對君葦齋說道:“君老弟,弟妹和你家少爺在這兒絕不會受虧待,你就安心地去讀書吧!我看今夜你收拾一下,明日便去吧。”君葦齋勉強一笑,點頭應允。
當晚用過晚飯,戚氏遣走了兩個丫環,關了門,才麵帶不悅地向君葦齋說道:“難怪你那些舊友不愛理你,你看看你這樣子!孟大哥對咱們可是仁至義盡,你卻連好臉色也不曾給人半分,真難為你是怎樣做人的!”君葦齋苦笑一聲,告罪道:“是我不好,下次改過就是了。”說完便怔怔地看著戚氏。戚氏不由嗔道:“呆看什麽?早些歇了吧,明天早些去,為了咱們,更為了孩子,你都要努力發奮才是。”君葦齋眼圈一紅,道:“明日咱們便要分別了,你會想我嗎?”戚氏嗔道:“男子漢大丈夫,眼淚就這麽不值錢嗎?不過分離半年就這個樣子,你也真是沒出息。”隨即一笑,道:“我當然會想你了,不過你卻不要想我,要好好用功,知道麽?”君葦齋擦了擦眼淚,點頭應允。
第二天用過早飯,孟複便來接君葦齋過去。君葦齋極不情願地與戚氏道了別,灑淚而去,戚氏欲相送到府外,卻被孟複攔住,言道如此一來定增君葦齋留戀之心,於前途無益,戚氏亦覺有理,便任由君葦齋自行去了。
君葦齋離開居所,卻並未去什麽城外北郊,而是徑直來到昨日那所大堂前,孟複亦隨後而至。
孟複一拱手,說道:“多留無益,你還是快快安心的去吧!”君葦齋淚流滿麵,顫聲道:“這一去之後,可還能不時回來看看他們?”孟複搖頭道:“若不是你沾染了些許法氣,連這幾日的相聚亦不可得。如今你限期已滿,任誰也留不住你,兩個時辰後你就會化成毫無知覺的遊魂,到時自會有鬼卒引你去黃泉,想再回來是絕不可能了。”
君葦齋拭了拭眼淚,一咬牙道:“既然如此,不如現在就去了吧!隻是請閣下多費心照料他們母子二人……”孟複歎了一聲道:“這個不勞你費心,我怎敢怠慢貴人?祝你投個好胎,來世不要再受如此之苦吧!”言罷在君葦齋肩頭一拍,君葦齋立刻化作一團磷火,飄蕩在空中。片刻後,一隻無常鬼從地麵浮出,引了那磷火,潛入地下而去。
君葦齋化魂而去,戚氏卻隻道他正苦讀詩書,如此又過了幾日,不免有些思念夫君,無聊之下,戚氏抱了孩兒想出去走走,丫環卻無論如何也
不答應。
那邊禦風道人與天涯早已和長槍兵動上了手,天涯邪印連射,忽而施以冰寒之印;忽而施以灼熱之印;忽而施以眩暈之印;忽而施以定身之印,又不時發出氣刃傷人,將眾槍兵搞得暈頭轉向,死傷無數。
禦風道人頭一次展現實力,長劍出鞘帶起道道銀光,刺人雙目,他招術雖然淩厲,卻盡量不傷人,隻向槍兵們的武器上招呼,槍兵們的長槍遇上長劍的銀光,便立時斷為兩截。
葉梓初時與一群彎刀兵戰在一處,他武功招式大開大合,一掃一大片,立時便將彎刀兵打得落花流水,遠處的副將見事不妙,立時指揮著長槍兵和樸刀兵將彎刀兵換下。這兩個兵種用的全是長武器,不用與人近身作戰,交戰時與葉梓的距離便拉開了。如此一來,葉梓雖仍占上風,卻不如方才對付彎刀兵那樣容易了。
魏憐幽以武功招式精妙見長,遊走於敵群之中,卻是輕鬆自在,一會兒奪了這個的刀,一會兒搶了那個的槍,再反手一刀或是一槍,就有人要倒大楣。隻是如此遊來走去,難能保證方向全隨自己的意,打著打著,不免和大家越離越遠。
楊蟬沙的六聖拳中既有力量巨大的虎聖拳,又有迅若雷電的雷聖拳;既有飄逸輕盈的鶴聖拳,又有靈動敏捷的猿聖拳,加上變化無常的雲聖拳和狠辣狂猛的狼聖拳,可以說麵對任何武技不同的對手,他都可以在自己的六聖拳中找到克製的方法,麵對這些普通兵卒,更是手到擒來,遇上長兵有打長兵的方法,遇上短兵又有打短兵的方法,比葉梓那種一掃一大片的功夫更勝任於與軍隊作戰。
風巽的邪印拳遠勝於天涯,使用起來更是花樣百出,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加上他的無形真氣,直打得兵卒們欲哭無淚,明明是刺中了風巽,一眨眼他卻又出現在兵卒們身後,而刺中的那個不是變成了石頭就是變成了土,讓兵卒們忙得頭大如鬥。有時風巽直接發出邪印擊在自己腿上,那些兵卒正自奇怪,他便一腳踢去,兵卒用兵器來擋,卻是連人帶刀槍,一齊被踢成兩段;有時他又無緣無故地將邪印射在地上,打著打著不知哪個倒楣,一腳踩上那塊地皮,立刻就如掉進流沙中一樣沉了下去,嚇得眾兵卒直冒冷汗。
沈石夫婦那煙霞真氣更是了得,隻要一沾上,便立刻全身麻木,再動不得,二人長劍一舞,竟無兵卒敢向前殺進其劍氣赤霧中。你不來我來,這夫婦二人見兵卒不敢上前,便雙雙向外衝殺,當真是所向披靡。沈緋雲功力雖遠不及雙親,但也已遠勝昨日,他不與敵兵力鬥,如魏憐幽般不住遊走攻敵,這些普通兵卒卻也奈何他不得。
烏易幾人那邊更是熱鬧,光是烏易搖身一變化作黑色狼人,就已經將不少膽小的兵卒嚇破了膽,幾聲“狼嘯”過後,更又震倒了一大片,他雙爪飛舞,尋常兵器根本抵擋不住,隻殺得敵人哭爹叫娘。
紫嘯雙目發出綠芒,也化為妖相,長刀翻飛劈砍,所到處血濺如雨,同樣用刀的浪天亦不甘落後,兩把長刀舞成一個光球,當者無不立刻血濺當場;綠曉雙臂揮舞中,細細的藤條四處穿射,有時竟從地下鑽出,擊人個猝不及防;騰雷一雙腳幻影般踢出,砰砰作響,腳到人飛;翼空雙手化爪,所到處骨碎肉裂;幽絲雙掌不斷放出細細的蛛絲,或是勒住敵人的脖子,或是縛住其手腳,還不時快速織出大網,專向人多處撒,一但被其罩住,實是難以逃脫。
小霞淩空飛舞,長袖揮舞中,點點閃光的粉沫四處飄散,屠火則在地上配合著小霞,不斷自掌中發出彩色霧氣,不少兵卒眼睛被粉沫或霧氣所迷,立時感到鑽心的疼,倒在地上翻滾不休,而將粉沫或霧氣吸入體內者,則覺喉嚨中如火燒一般,亦是疼得滿地打滾。
但眾人雖占上風,無奈軍隊人數數萬,便是站著不動任由大家擊殺,一時半刻間也殺不了多少。
在那副將的指揮下,大軍漸將眾人分隔開來,那百人的壯漢組抱緊巨木,老遠就呼喊著直衝向城門,咚地一聲撞在門上,大門卻是紋絲不動,壯漢們卻受不了撞擊之力,立時被震飛出去。
而那些攻城的雲梯組尋隙衝到城前,迅速將雲梯搭上城頭後,留十餘人在下方扶住雲梯,其餘人則抽出腰間佩帶的彎刀,順雲梯直向城上爬去。
禦風道人尋隙回頭一看,暗叫聲不好,便欲回頭殺向攻城兵卒,無奈四周不斷有長槍兵湧來,殺不勝殺,除非有君自傲那樣可淩空飛翔的本事,否則輕功再好,也難突出這層層包圍。
烏易在那邊看到此情形,喊道:“小霞、翼空,去收拾攻城的敵人!”二人聞言應了一聲,一個振動彩翼淩空飛去,另一個一躍而起,化身為巨鷹,直衝向順雲梯向上攀爬的士兵。
不等二人到得近前,那邊那副將一聲令下,西南角上那上千弓箭手立刻瞄準二人,箭如雨發。翼空盤旋而起,雙爪撥開數支羽箭,卻也險些被另幾支射中,而小霞也被這箭雨阻住,二人無奈下隻得落向地麵。
如此弓箭的威脅雖解,可一落地,兵卒們又潮水般湧來,重將二人困住。
烏易見狀大吼一聲,又震倒無數衝上來的兵卒,直向西南角的弓箭手隊衝去,同時喊道:“你們去收拾那邊的弓箭手,這邊交給我!”
一句話提醒眾人,大家均朝弓箭手數量最多的西北角殺去,但麵對潮水般的敵人,移動的速度卻是緩慢無比,一時之間卻也到不了。
而攻城雲梯組的彎刀兵卻已經快攀到城上了。
不過眼見己方的攻城兵接近城頭,弓箭手們便再不將箭射向城頭,而是調整射擊的方位,將箭射入城內,顯是怕誤傷了己方士兵。這一來城頭壓力頓減,本來在城頭拚命躲避、抵抗箭矢的眾人立刻衝到前方,功力較強的便以氣勁向下攻擊,功力較弱的或以暗器向下招呼,或以兵器劈砍,更有幾個聰明人開始向那雲梯下手,隻是雲梯均為黑鐵所造,前方帶有鋼鉤,一搭上城牆便緊緊鉤住,加上雲梯上士兵們的重量,想將其提起推開絕無可能,而一般的兵器卻又傷不了它,大家也就放棄打它的主意了。
龍城並非小城,眾人雖是江湖人士,根本不明白攻城戰的打法,也不知戰爭中守城之術,但龍城背靠深淵,東邊是斷崖,從這兩邊完全無法進攻,而城西邊又是密林,雲梯根本抬不過去,大軍也隻能專攻城門,眾人隻憑一蠻力,卻也能守得住。隻是這箭雨實在讓人頭疼,眾人全不知對付的法子。
其實箭矢在戰爭中的作用非常之大,守城一方如有數量足夠的箭矢,單憑城牆做掩護向下射擊,敵人便極難靠近,再配合滾木、堅石、熱油、沸水等近守之物,便是攻城軍隊超過守城者數倍,也絕難能攻下,可惜大夥全是江湖中人,這聚眾廝殺雖經曆過無數次,但這守城之戰卻是誰也沒見到,更別說打過,雖早知軍隊來襲,所做的準備卻完全不對頭。
便在此時,忽傳來一陣刺耳的鬼叫之聲,極道靈使率領數千鬼卒忽然殺至,此時他已恢複原貎,乍見到這丈許高的灰色巨鬼,攀牆而入的士兵有幾人當即嚇得手一軟,自己掉了下去,卻將向後的同伴砸落了不少。
他們這些鬼卒,本來按君自傲吩咐守在城西,此時見城門處殺得熱鬧,而城西密林中雖有敵人的身影,卻始終不見其攻來,不免大感無趣,這才衝到城頭來。他們一到,城頭戰局立見扭轉,極道靈使巨臂一提,便將一架雲梯提離牆頭,揮手一擲,雲梯和其上的彎刀兵全被拋飛出去。那些鬼卒也各施妙法,一個大嘴厲鬼仗著嘴大肚大,使勁吸氣,再用力噴出,將攀牆士兵吹得紛紛跌落城下;一群高不及膝的小個餓鬼則順著雲梯向下爬,幾個一組,將士兵們掀落,他們行動敏捷,個頭又小,士兵們根本防他們不住,一時間跌落中的驚呼聲不絕於耳。
方防住了雲梯的進攻,那邊箭雨又至,而且比方才更猛、更疾,眾人無奈隻得不斷後退,多數人頂不住箭雨,不是被射死射傷,便是隻得逃回城中躲避,隻有幾十個功力較強的鬼卒和十多個手身不錯的掌門頂住箭雨,仍留在城頭。
見城上力量大減,那些雲梯組便又攻了過來。眾人不由大感頭痛。
君自傲獨自飛向山下,一路上隻見滿山都是兵卒,不由一笑,暗道:“十萬大軍,又有什麽用?”卻不知若隻是擠在一起廝殺,自己這方的江湖人自是大占便宜,但若是打起攻城戰來,己方就全不是人家對手了。
眨眼已到山下,卻隻見幾騎奔行於山腳與山下小路之間,並不見大隊人馬,他在空中隨著地上飛馳的騎兵又向前飛了一段,轉過一個山包一看,心頭不由一震。
隻見前方開闊的平原之上,足有兩三萬人之眾的軍隊整齊地站成一個方陣,最外層是一圈巨盾兵,其後是手持兩丈多長長槍的長槍兵,每個長槍兵身旁均站立一個手持彎刀的彎刀兵,再向後是舉著巨大樸刀的樸刀兵,最內圍則是弓箭手。
人數、整齊的隊形,這並不是讓君自傲心頭一震的原因,真正讓他感到情況不妙的,是所有的這些士兵,均穿著銀灰色的輕甲,他們手持的各種兵器,也都泛著銀灰色的光。
如果他們的本事與方才山上那幾人相當,今日龍城中的眾人便絕無勝算。
正自驚異,一個聲音忽自隊伍中心傳來:“君自傲,貧道終於又見到你了!”
君自傲凝目向中心望去,隻見一個中年道人端坐馬上,背後一把七尺長劍,長須與銀灰色的道袍隨風飄舞,一派神仙中人模樣,旁邊十數個身著銀灰色重甲、手持各樣銀灰色兵器的將軍將他圍在當中,顯是以他為首。
一怔之後,君自傲沉聲問道:“你是何人?”那道人微微一笑,道:“貧道乃我王親封之國師,道號出塵子。”
這確是好主意,因為一到城外,敵我勢力再不分明,全混在一起,弓箭手怕傷及己方,也不能放箭攻擊,其餘高手見狀紛紛相隨衝到城下,與敵人打作一團。
但能衝過箭雨的也隻有十多人,其他人仍隻能在城牆上或城內各找掩護之物避箭。
見葉梓等人衝下城來,立時有人指揮弓箭手向後撤去,撤退中仍不忘不斷放箭攻擊城上眾人,上萬的彎刀兵、長槍兵、樸刀兵潮水般湧了上來,將眾人圍住。又過了七八天,戚氏身體複原得差不多了,便時常在丫環陪伴下到院中散步。這家宅院廣大,布置典雅,一看便知是書香門地大富之家。戚氏出於禮貌,隻在所居院落中行走,倒未踏足院外別處。
這天君葦齋閑坐屋中,戚氏弄兒為樂,正自歡娛,一個管家模樣的老者叩門而入,一揖之後說道:“我家主人欲請君相公賢伉儷到前堂一敘,不知方便與否?”君葦齋一怔不語,戚氏欣然道:“我們討擾了多日,早想到恩公麵前謝恩了,隻是怕恩公事忙。如今恩公相請,哪有不去的道理?”言罷整了整發髻,抱起孩子道:“煩請您在前帶路。”老者又是一揖,做個手勢,請君葦齋與戚氏先行。君葦齋晃如未見,仍在一邊發怔,被戚氏推了推後,才回過神來,與戚氏一道隨老者而去。
不多時,三人穿過庭園來到一座大屋前,不及進入,屋內早有一人迎了出來。戚氏見他卅多歲年紀,身著懦生長衫,三縷墨髯垂於胸前,頗具出塵之姿,料想定是此間主人。果然此人開口道:“君賢弟賢伉儷在我這小宅住得可還好?”君葦齋一笑無語,戚氏見狀急應道:“這位想必便是恩公吧,我夫婦二人若不是得遇恩公,還不知能否活到現在,請受小女一拜。”說罷便欲拜下去。
那人見狀大驚,急上前扶住戚氏,連聲道:“這豈不要折煞在下了,在下萬萬不敢當!”口裏說著,眼睛盯的卻是戚氏懷中的孩兒。君自傲看著這人眨了眨眼,微微一笑,這人竟如蒙大赦般鬆了口氣。戚氏此刻正低著頭,倒未曾察覺。
這人向堂內一攤手道:“來,咱們到堂中再敘吧!”戚氏應了一聲,扯著滿麵憂色的君葦齋步入堂中。
坐定後,主人向戚氏言道:“在下早年與君賢弟相交甚厚,幾年前在下到北邊做了些生意,沒賠沒賺的,就幹脆回來家鄉。唉,不想幾年未見,賢弟他竟落泊成這個樣子……都怪在下照顧不周啊!”說到最後一句時竟看著君自傲,倒似在對他致歉一般。
戚氏道:“恩公千萬別這麽說,我們夫婦二人能得不死、這孩兒能得降生,都是蒙恩公高義大恩,我夫婦二人結草銜環亦不足為報,恩公卻還這樣說,真折煞我夫婦二人了。”
主人笑了笑,說道:“弟妹莫要如此叫我了,在下姓孟名複,若不嫌棄,便叫我孟大哥好了。這次請二位前來,一是祝賀二位喜得貴子,二是有一事要與二位相商。”君葦齋沉著臉呆坐一旁,不言不語,戚氏無奈之下,隻得再開口道:“孟大哥有何差遣,吩咐一聲就是了。”孟複連道不敢,接著說道:“君老弟的文采出眾,我有意助他赴京應試,不知弟妹意下如何?”戚氏喜道:“這自然好,若真能得中個一官半職,也可報大哥大恩,隻是我家相公已久疏詩書,恐怕……”孟複擺手道:“這到不難,我在城外北郊有座舊宅,君老弟盡可到那裏發奮攻讀,如今離鄉試尚有半年,時間上是足夠了,隻是為他能專心讀書,這段時間弟妹要與他分開,不知弟妹是否願意?”戚氏喜道:“如此甚好,隻要相公能有出頭之日,幾日分離又怕什麽?隻是要勞恩公費心,賤妾著實過意不去。”
孟複笑道:“同意就好。”轉頭對君葦齋說道:“君老弟,弟妹和你家少爺在這兒絕不會受虧待,你就安心地去讀書吧!我看今夜你收拾一下,明日便去吧。”君葦齋勉強一笑,點頭應允。
當晚用過晚飯,戚氏遣走了兩個丫環,關了門,才麵帶不悅地向君葦齋說道:“難怪你那些舊友不愛理你,你看看你這樣子!孟大哥對咱們可是仁至義盡,你卻連好臉色也不曾給人半分,真難為你是怎樣做人的!”君葦齋苦笑一聲,告罪道:“是我不好,下次改過就是了。”說完便怔怔地看著戚氏。戚氏不由嗔道:“呆看什麽?早些歇了吧,明天早些去,為了咱們,更為了孩子,你都要努力發奮才是。”君葦齋眼圈一紅,道:“明日咱們便要分別了,你會想我嗎?”戚氏嗔道:“男子漢大丈夫,眼淚就這麽不值錢嗎?不過分離半年就這個樣子,你也真是沒出息。”隨即一笑,道:“我當然會想你了,不過你卻不要想我,要好好用功,知道麽?”君葦齋擦了擦眼淚,點頭應允。
第二天用過早飯,孟複便來接君葦齋過去。君葦齋極不情願地與戚氏道了別,灑淚而去,戚氏欲相送到府外,卻被孟複攔住,言道如此一來定增君葦齋留戀之心,於前途無益,戚氏亦覺有理,便任由君葦齋自行去了。
君葦齋離開居所,卻並未去什麽城外北郊,而是徑直來到昨日那所大堂前,孟複亦隨後而至。
孟複一拱手,說道:“多留無益,你還是快快安心的去吧!”君葦齋淚流滿麵,顫聲道:“這一去之後,可還能不時回來看看他們?”孟複搖頭道:“若不是你沾染了些許法氣,連這幾日的相聚亦不可得。如今你限期已滿,任誰也留不住你,兩個時辰後你就會化成毫無知覺的遊魂,到時自會有鬼卒引你去黃泉,想再回來是絕不可能了。”
君葦齋拭了拭眼淚,一咬牙道:“既然如此,不如現在就去了吧!隻是請閣下多費心照料他們母子二人……”孟複歎了一聲道:“這個不勞你費心,我怎敢怠慢貴人?祝你投個好胎,來世不要再受如此之苦吧!”言罷在君葦齋肩頭一拍,君葦齋立刻化作一團磷火,飄蕩在空中。片刻後,一隻無常鬼從地麵浮出,引了那磷火,潛入地下而去。
君葦齋化魂而去,戚氏卻隻道他正苦讀詩書,如此又過了幾日,不免有些思念夫君,無聊之下,戚氏抱了孩兒想出去走走,丫環卻無論如何也
不答應。
那邊禦風道人與天涯早已和長槍兵動上了手,天涯邪印連射,忽而施以冰寒之印;忽而施以灼熱之印;忽而施以眩暈之印;忽而施以定身之印,又不時發出氣刃傷人,將眾槍兵搞得暈頭轉向,死傷無數。
禦風道人頭一次展現實力,長劍出鞘帶起道道銀光,刺人雙目,他招術雖然淩厲,卻盡量不傷人,隻向槍兵們的武器上招呼,槍兵們的長槍遇上長劍的銀光,便立時斷為兩截。
葉梓初時與一群彎刀兵戰在一處,他武功招式大開大合,一掃一大片,立時便將彎刀兵打得落花流水,遠處的副將見事不妙,立時指揮著長槍兵和樸刀兵將彎刀兵換下。這兩個兵種用的全是長武器,不用與人近身作戰,交戰時與葉梓的距離便拉開了。如此一來,葉梓雖仍占上風,卻不如方才對付彎刀兵那樣容易了。
魏憐幽以武功招式精妙見長,遊走於敵群之中,卻是輕鬆自在,一會兒奪了這個的刀,一會兒搶了那個的槍,再反手一刀或是一槍,就有人要倒大楣。隻是如此遊來走去,難能保證方向全隨自己的意,打著打著,不免和大家越離越遠。
楊蟬沙的六聖拳中既有力量巨大的虎聖拳,又有迅若雷電的雷聖拳;既有飄逸輕盈的鶴聖拳,又有靈動敏捷的猿聖拳,加上變化無常的雲聖拳和狠辣狂猛的狼聖拳,可以說麵對任何武技不同的對手,他都可以在自己的六聖拳中找到克製的方法,麵對這些普通兵卒,更是手到擒來,遇上長兵有打長兵的方法,遇上短兵又有打短兵的方法,比葉梓那種一掃一大片的功夫更勝任於與軍隊作戰。
風巽的邪印拳遠勝於天涯,使用起來更是花樣百出,讓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加上他的無形真氣,直打得兵卒們欲哭無淚,明明是刺中了風巽,一眨眼他卻又出現在兵卒們身後,而刺中的那個不是變成了石頭就是變成了土,讓兵卒們忙得頭大如鬥。有時風巽直接發出邪印擊在自己腿上,那些兵卒正自奇怪,他便一腳踢去,兵卒用兵器來擋,卻是連人帶刀槍,一齊被踢成兩段;有時他又無緣無故地將邪印射在地上,打著打著不知哪個倒楣,一腳踩上那塊地皮,立刻就如掉進流沙中一樣沉了下去,嚇得眾兵卒直冒冷汗。
沈石夫婦那煙霞真氣更是了得,隻要一沾上,便立刻全身麻木,再動不得,二人長劍一舞,竟無兵卒敢向前殺進其劍氣赤霧中。你不來我來,這夫婦二人見兵卒不敢上前,便雙雙向外衝殺,當真是所向披靡。沈緋雲功力雖遠不及雙親,但也已遠勝昨日,他不與敵兵力鬥,如魏憐幽般不住遊走攻敵,這些普通兵卒卻也奈何他不得。
烏易幾人那邊更是熱鬧,光是烏易搖身一變化作黑色狼人,就已經將不少膽小的兵卒嚇破了膽,幾聲“狼嘯”過後,更又震倒了一大片,他雙爪飛舞,尋常兵器根本抵擋不住,隻殺得敵人哭爹叫娘。
紫嘯雙目發出綠芒,也化為妖相,長刀翻飛劈砍,所到處血濺如雨,同樣用刀的浪天亦不甘落後,兩把長刀舞成一個光球,當者無不立刻血濺當場;綠曉雙臂揮舞中,細細的藤條四處穿射,有時竟從地下鑽出,擊人個猝不及防;騰雷一雙腳幻影般踢出,砰砰作響,腳到人飛;翼空雙手化爪,所到處骨碎肉裂;幽絲雙掌不斷放出細細的蛛絲,或是勒住敵人的脖子,或是縛住其手腳,還不時快速織出大網,專向人多處撒,一但被其罩住,實是難以逃脫。
小霞淩空飛舞,長袖揮舞中,點點閃光的粉沫四處飄散,屠火則在地上配合著小霞,不斷自掌中發出彩色霧氣,不少兵卒眼睛被粉沫或霧氣所迷,立時感到鑽心的疼,倒在地上翻滾不休,而將粉沫或霧氣吸入體內者,則覺喉嚨中如火燒一般,亦是疼得滿地打滾。
但眾人雖占上風,無奈軍隊人數數萬,便是站著不動任由大家擊殺,一時半刻間也殺不了多少。
在那副將的指揮下,大軍漸將眾人分隔開來,那百人的壯漢組抱緊巨木,老遠就呼喊著直衝向城門,咚地一聲撞在門上,大門卻是紋絲不動,壯漢們卻受不了撞擊之力,立時被震飛出去。
而那些攻城的雲梯組尋隙衝到城前,迅速將雲梯搭上城頭後,留十餘人在下方扶住雲梯,其餘人則抽出腰間佩帶的彎刀,順雲梯直向城上爬去。
禦風道人尋隙回頭一看,暗叫聲不好,便欲回頭殺向攻城兵卒,無奈四周不斷有長槍兵湧來,殺不勝殺,除非有君自傲那樣可淩空飛翔的本事,否則輕功再好,也難突出這層層包圍。
烏易在那邊看到此情形,喊道:“小霞、翼空,去收拾攻城的敵人!”二人聞言應了一聲,一個振動彩翼淩空飛去,另一個一躍而起,化身為巨鷹,直衝向順雲梯向上攀爬的士兵。
不等二人到得近前,那邊那副將一聲令下,西南角上那上千弓箭手立刻瞄準二人,箭如雨發。翼空盤旋而起,雙爪撥開數支羽箭,卻也險些被另幾支射中,而小霞也被這箭雨阻住,二人無奈下隻得落向地麵。
如此弓箭的威脅雖解,可一落地,兵卒們又潮水般湧來,重將二人困住。
烏易見狀大吼一聲,又震倒無數衝上來的兵卒,直向西南角的弓箭手隊衝去,同時喊道:“你們去收拾那邊的弓箭手,這邊交給我!”
一句話提醒眾人,大家均朝弓箭手數量最多的西北角殺去,但麵對潮水般的敵人,移動的速度卻是緩慢無比,一時之間卻也到不了。
而攻城雲梯組的彎刀兵卻已經快攀到城上了。
不過眼見己方的攻城兵接近城頭,弓箭手們便再不將箭射向城頭,而是調整射擊的方位,將箭射入城內,顯是怕誤傷了己方士兵。這一來城頭壓力頓減,本來在城頭拚命躲避、抵抗箭矢的眾人立刻衝到前方,功力較強的便以氣勁向下攻擊,功力較弱的或以暗器向下招呼,或以兵器劈砍,更有幾個聰明人開始向那雲梯下手,隻是雲梯均為黑鐵所造,前方帶有鋼鉤,一搭上城牆便緊緊鉤住,加上雲梯上士兵們的重量,想將其提起推開絕無可能,而一般的兵器卻又傷不了它,大家也就放棄打它的主意了。
龍城並非小城,眾人雖是江湖人士,根本不明白攻城戰的打法,也不知戰爭中守城之術,但龍城背靠深淵,東邊是斷崖,從這兩邊完全無法進攻,而城西邊又是密林,雲梯根本抬不過去,大軍也隻能專攻城門,眾人隻憑一蠻力,卻也能守得住。隻是這箭雨實在讓人頭疼,眾人全不知對付的法子。
其實箭矢在戰爭中的作用非常之大,守城一方如有數量足夠的箭矢,單憑城牆做掩護向下射擊,敵人便極難靠近,再配合滾木、堅石、熱油、沸水等近守之物,便是攻城軍隊超過守城者數倍,也絕難能攻下,可惜大夥全是江湖中人,這聚眾廝殺雖經曆過無數次,但這守城之戰卻是誰也沒見到,更別說打過,雖早知軍隊來襲,所做的準備卻完全不對頭。
便在此時,忽傳來一陣刺耳的鬼叫之聲,極道靈使率領數千鬼卒忽然殺至,此時他已恢複原貎,乍見到這丈許高的灰色巨鬼,攀牆而入的士兵有幾人當即嚇得手一軟,自己掉了下去,卻將向後的同伴砸落了不少。
他們這些鬼卒,本來按君自傲吩咐守在城西,此時見城門處殺得熱鬧,而城西密林中雖有敵人的身影,卻始終不見其攻來,不免大感無趣,這才衝到城頭來。他們一到,城頭戰局立見扭轉,極道靈使巨臂一提,便將一架雲梯提離牆頭,揮手一擲,雲梯和其上的彎刀兵全被拋飛出去。那些鬼卒也各施妙法,一個大嘴厲鬼仗著嘴大肚大,使勁吸氣,再用力噴出,將攀牆士兵吹得紛紛跌落城下;一群高不及膝的小個餓鬼則順著雲梯向下爬,幾個一組,將士兵們掀落,他們行動敏捷,個頭又小,士兵們根本防他們不住,一時間跌落中的驚呼聲不絕於耳。
方防住了雲梯的進攻,那邊箭雨又至,而且比方才更猛、更疾,眾人無奈隻得不斷後退,多數人頂不住箭雨,不是被射死射傷,便是隻得逃回城中躲避,隻有幾十個功力較強的鬼卒和十多個手身不錯的掌門頂住箭雨,仍留在城頭。
見城上力量大減,那些雲梯組便又攻了過來。眾人不由大感頭痛。
君自傲獨自飛向山下,一路上隻見滿山都是兵卒,不由一笑,暗道:“十萬大軍,又有什麽用?”卻不知若隻是擠在一起廝殺,自己這方的江湖人自是大占便宜,但若是打起攻城戰來,己方就全不是人家對手了。
眨眼已到山下,卻隻見幾騎奔行於山腳與山下小路之間,並不見大隊人馬,他在空中隨著地上飛馳的騎兵又向前飛了一段,轉過一個山包一看,心頭不由一震。
隻見前方開闊的平原之上,足有兩三萬人之眾的軍隊整齊地站成一個方陣,最外層是一圈巨盾兵,其後是手持兩丈多長長槍的長槍兵,每個長槍兵身旁均站立一個手持彎刀的彎刀兵,再向後是舉著巨大樸刀的樸刀兵,最內圍則是弓箭手。
人數、整齊的隊形,這並不是讓君自傲心頭一震的原因,真正讓他感到情況不妙的,是所有的這些士兵,均穿著銀灰色的輕甲,他們手持的各種兵器,也都泛著銀灰色的光。
如果他們的本事與方才山上那幾人相當,今日龍城中的眾人便絕無勝算。
正自驚異,一個聲音忽自隊伍中心傳來:“君自傲,貧道終於又見到你了!”
君自傲凝目向中心望去,隻見一個中年道人端坐馬上,背後一把七尺長劍,長須與銀灰色的道袍隨風飄舞,一派神仙中人模樣,旁邊十數個身著銀灰色重甲、手持各樣銀灰色兵器的將軍將他圍在當中,顯是以他為首。
一怔之後,君自傲沉聲問道:“你是何人?”那道人微微一笑,道:“貧道乃我王親封之國師,道號出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