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高仙芝的對策舒萊克這個摩尼教的領袖,很可能是摩尼教曆史上最艱難的領袖之一。


    摩尼教數百年的曆史,可以說根深葉茂,尤其是作為波斯帝國的國教,倍受人尊敬,教眾無數。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阿拉伯帝國崛起,滅了波斯帝國。


    在摩尼教曆史上,帝國滅亡之事發生過不少,對於摩尼教的影響並不大,不管哪個國家,都會尊重摩尼教,即使不尊為國教也不會禁止。


    偏偏阿拉伯帝國是政教合一的帝國,帝國即宗教,宗教即帝國。如此一來,摩尼教就成了異端,教眾就成了異教徒,按照阿拉伯帝國的律法,他們要麽改信伊斯蘭教,要麽被處死。


    改信伊斯蘭教,那是不可能的,結局隻有一個了,那就是被處死。


    自此以後,摩尼教的曰子就難過了,隻要有阿拉伯帝國身影的地方,就是他們惡夢發生的地方,死傷的教徒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波斯帝國的末任太子俾路斯在唐朝的幫助下向東撤退,摩尼教跟著撤退,得到唐朝的幫助,才能延續下來。


    然而,上百年來,唐朝曆經波折,有軟蛋的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更有武則天稱帝,唐朝的國情大有變化,讓摩尼教的曰子愈發難過。


    幸運的是,自從李隆基登基後,唐朝的國力急劇增強,邊境越來越安定,唐朝大力經營西域,對阿拉伯帝國進行了有力的鉗製,摩尼教才有了喘息之機。


    要不然的話,摩尼教早就給阿拉伯帝國鏟除了。


    就在這苟延殘喘之際,阿布?穆斯林跟瘋了似的,四處追殺摩尼教徒,竟然到了不分青紅皂白,隻要是人就殺的程度,這對於處於困境中的摩尼教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使得舒萊克的曰子更加難過。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想到了唐朝,不得不向唐朝求助。


    如今,封常清來了,他恨不得立時從封常清嘴裏摳出答案,一句話問完,一雙眼睛瞄著封常清,眼裏盡是企盼的神色。


    封常清看在眼裏,不由得暗自歎息,摩尼教這個昔曰的波斯國教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出人意料,微一凝思,反問一句:“先知需要何種幫助?”


    這話很有技巧,是在探尋舒萊克的底線。


    “這……”舒萊克原本以為封常清冒著酷寒,頂著風雪前來見他,一定是巴不得立時得到他的承諾。真要那樣的話,封常清一定是帶著大批厚禮前來,哪裏想得到,封常清竟然很淡然,仿佛隻是在絮叨,而不是與他談國政大事。


    “若是先知不願說的話,封常清告辭了。”封常清精明人一個,以退為進。


    “封將軍,您誤會了,我不是不願說,而是不知從何說起。”舒萊克知道封常清不是易與之輩,若是再與他玩機心的話,那是白費力氣,歎息一聲道:“自從失國以來,我們摩尼教的處境越來越難。尤其是這半年來,阿布?穆斯林成了瘋狗,四處殺人,我們的處境更難。吃穿住用、武器盔甲,我們都缺,什麽都缺。”


    說到此處,眼裏淚水滾來滾去,長歎一聲道:“摩尼教堂堂國教,幾時如此困窘?”


    有數百年曆史的大教,竟然需要向人伸手要東西,這無異於乞討,他還真是很傷感。


    要是在亡國之前,他們是要什麽有什麽。甚至不需要說,隻需要一個暗示,波斯帝國的國王就會顛兒顛兒的送東西給他們,還生怕他們不接受。


    如今,這一切隻是美好的回憶罷了,越想越是讓人傷感。


    “需要多少?”封常清對摩尼教的境況並不陌生,淡然道。


    “這個……”封常清這話是在摸摩尼教的底,隻要舒萊克說出數字,封常清就能推測出個大概,舒萊克有些猶豫了。


    “先知不把大唐當朋友,封常清告辭了”封常清哪有不明白他的想法,站起身手,一抱拳,轉身就走。


    “封將軍,您請留步!”好不容易把封常清盼來,若是就此離去,那是天大的損失。


    光說損失還是輕的,自此以後得不到唐朝的支援,摩尼教的覆滅就是必然的結果,舒萊克忙拉著封常清,陪著笑臉,道:“封將軍,您誤會了。我是在計算,需要多少合適。”


    這話太沒力氣了,封常清也不點破,見好就收,道:“不知先知計算需要多少時間?我的時間有限,太長的話……”


    “不會太長,我已經算好了。”舒萊克勉力擠出一絲笑容,道:“武器盔甲需要兩千,糧草需要得多些,加上老弱,四五千人的口糧。”


    說完,緊盯著封常清,生怕封常清拒絕似的,很是緊張。


    封常清張了張嘴,沒有說話。


    “封將軍,要是要得多了的話,再少點也成。”舒萊克一臉的笑容,恨不得抽自己一個耳光,曾幾何時,堂堂摩尼教的領袖竟然跟個乞丐似的,一點一點的討要東西。


    “就這麽點?”封常清展顏一笑。


    “我要少了?”舒萊克一臉的意外。


    “先知,給你個明白話,我們準備了五千武器鎧甲。”封常清笑道。


    “五千?”舒萊克一臉的喜色,仿佛叫化子撿到金元寶似的,滿麵紅光。


    長期的困境磨難,已經使得舒萊克喜怒不形於色,可是,這是這些年最大的一個好消息,要他不歡喜都不成。


    “糧草呢?”舒萊克強抑心神,忙問道。


    光有武器,沒有糧草的話,他的曰子同樣難過,他心急啊。


    “先知,坐下說。”封常清笑著拉著舒萊克坐了下來,道:“糧草沒有準備。”


    “沒有糧草?”舒萊克大是失望。


    “先知,你有所不知,這糧草很笨重,運輸起來不方便,與其給你們糧草,不如給武器。”封常清解釋道:“有了武器,還愁沒有糧草?”


    並非安西都護府沒有糧草,並非運不過來,而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他們故意不給的。原因在於,有了糧草,這些摩尼教徒吃得天飽地飽,不去打阿拉伯人,對唐朝沒好處。


    是以,他們商議來商議去,隻給武器,不給糧草。沒有了糧草,肚子餓了,這些異教徒不得不動彈,不得不找阿拉伯帝國的晦氣,對唐朝才有幫助。


    舒萊克的眼睛猛的亮起來了,沉吟著道:“有理!有理!”


    “先知,有了武器,與大食異教徒們大戰,不就有了糧草?”封常清引誘起來,道:“到那時,不僅有糧草,還有更多的教眾歸來。隻要先知這旗號一立,失散的教眾一定會歸來!先知麾下的人馬就多了,糧草要多少有多少。”


    這話雖有誇大之處,卻是很有道理。這些年來,舒萊克東躲藏省,很少現身。若是他舉起旗幟,招驀舊部,再有唐朝給他的武器,就能給阿拉伯帝國重大打擊。


    “就算這樣,我的信徒長年失散,這戰力不太強。”舒萊克雖然歡喜,卻是沒有忘形,很是清楚利弊。


    “這不要緊。我們可以派出一支大軍前來與你們一同作戰。”封常清又拋出一個誘餌。


    “太好了!太好了!”舒萊克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大吼起來。


    在波斯帝國滅亡之前,波斯帝國派使者前去長安求見唐太宗,請求唐朝發兵解救波斯帝國的危難。在當時,條件不成熟,唐太宗最後拒絕出兵。


    緊接著,波斯帝國就滅亡了,恢複故國一直是他們的夢想。要想恢複故國,必須要唐朝出兵才成,這是他們盼望了上百年的美事,乍聞這好消息,他哪能不激動的。


    接下來,兩人商議聯兵之事,說得極是投機,舒萊克不時發出陣陣舒暢的笑聲。


    xxxxxxxxxxxx龜茲,安西都護府,高仙芝的帥帳。


    眾將個個陰沉著臉,極是難看。


    他們剛剛得到消息,石國投靠了阿拉伯帝國,這對於情勢極為不利的安西都護府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石國一直是唐朝的屬國,雖然多有陽奉陰違之舉,卻沒有投靠阿拉伯帝國。石國投靠了阿拉伯帝國,使得安西都護府少了一個屏障。


    誰都知道,來春的大戰必然是一場驚天大戰,以阿布?穆斯林眼下的布置看,他一定會出動大軍對安西都護府發起猛攻。


    而安西都護府在短時間內得不到唐朝的增援,麵對阿拉伯帝國的大軍,這局麵本就夠難的了,再有石國投敵一事,這局勢越加艱難了。


    “都護,末將願出戰石國,一舉奪回石國!”李嗣業忍不住了,猛的站起來,大聲請命。


    “末將願往!”眾將齊刷刷站起,齊聲請命。


    高仙芝卻是皺著眉頭不說話,沉吟不決。


    眾將很是不滿,齊聲道:“都護,這有何猶豫的?大食敢對石國下手,我們為何不敢?”


    “休得胡說!什麽敢不敢的?”高仙芝眼睛一翻,精光暴射,道:“阿布?穆斯林這一手挺好的,給了我機會。”


    “這個……”眾將有些無言。石國被阿布?穆斯林拿下了,高仙芝竟然叫好。


    “我們眼下打下來,那是打草驚蛇,阿布?穆斯林反而可以從容應對。”高仙芝沉吟著道:“這事,我們要裝作不知道,一如往昔。在阿布?穆斯林即將動手之際,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石國,就會打亂阿布?穆斯林的謀劃,為我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