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呼聲好不容易停歇下來,將士們依然喜悅不禁,人人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此生能參與如此滅國大戰,滿足了,太滿足了。


    哥舒翰、李昌國、李白、郭子儀、李光弼、李晟、王維和眾將聚在一起,商議軍機。


    “各位,吐蕃已經被我們滅掉,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吐蕃之事仍未完結。”哥舒翰掃視眾將,隻見眾將裂著嘴直樂嗬,不由得給他們潑冷水道:“滅掉吐蕃固然歡喜,不過,隻是個開端,還有很多事情在等著我們去做。先把你們的歡喜勁頭收起來,全心全意做事。”


    “遵令。”眾將轟然相應,臉一肅,臉上的笑容蕩然無存。


    “都說說,我們眼下有哪些事兒要做。”哥舒翰征詢眾將的意見。每當下令之前,哥舒翰都要征詢眾將的意見,全麵把握,然後才會下令,這是哥舒翰的美德。


    “大帥,得向陛下報捷,讓陛下歡喜歡喜。”眾將齊聲道來。


    “沒錯,這事一定會進行。來人,向陛下報捷。”哥舒翰一撫額頭,居然把如此重要的事兒差點忘了。這都是他太歡喜了,歡喜得忘了如此大事。


    立時有一隊唐軍領命,騎著駿馬,疾馳而去,遠遠傳來他們的吼聲:“吐蕃大捷!活捉讚普、大論、小論、整事相……”


    聽著歡快的吼聲,眾將的臉上又泛起了笑容,美得冒泡。


    “哼!”李昌國冷哼一聲,眾將臉一肅,笑容刹那不存。


    眼下商議戰後事宜,若是隻顧著歡喜,說不定就忘掉一件幾件,那就麻煩大了。


    “吐蕃已破,我們當分兵略地。”李晟扯起嗓子,大聲吼起來,如同洪鍾大呂。


    “沒錯。此時不略地,更待何時?”眾將齊聲附和。


    “終於說了一件正事。”李光弼拍拍李晟肩膀,調侃一句,引來眾將齊聲大笑。


    李晟心直口快,打仗沒說的,要說謀劃就差遠了,往往十謀九不中,這次卻是說到點子上了。


    邏些這一戰,吐蕃精銳盡失,連讚普、大論、小論、整事相這些大臣都被唐軍活捉了,已經沒有兵力防守各地,正是唐軍分兵略地的良機。


    可以想得到,若是唐軍此時分兵略地的話,必然是不會有象樣的抵抗,隻要唐軍趕到,吐蕃的土地就會成為唐朝的地盤。


    這前景實在是太美妙了,眾將臉上泛著笑容。


    “還有呢?”哥舒翰問道。


    “邏些城下如此之多屍體,應當盡早處置掉,不然的話,一旦腐爛,就會引發瘟疫,後果不堪設想。”李晟想了想,再度道來。


    “真的長進了。”李昌國大拇指一豎,讚揚一句。


    李晟頭一昂,胸一挺,假謙虛的笑笑,臉上的笑容疊了一層又一層,那意思是說我當然長進了。


    “邏些城下屍體有數十萬具,邏些城裏還有不少,若是不盡早處置,一旦腐爛,就會引發瘟疫,此事得從快。”李光弼點頭讚同,道:“此時需要的人手很多。”


    “嗯。”哥舒翰微微點頭。


    “這事可以讓苦難的兄弟們來做,我們隻要監督便可。”郭子儀想得就更遠了,連人手都安排好了。


    “郭無敵所言極是。”眾將齊聲讚揚。


    奴隸自從被解救後,他們對唐朝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無時無刻不在盼著為唐軍做事,為唐朝效力,若是唐軍要他們做這事的話,他們斷不會拒絕。


    “就這麽多?”李昌國問道。


    “差不多了吧。”眾將想了想,再沒有建議。


    “大帥,先把略地一事安排下去,我們再來說後麵的事。”所有事情裏,分兵略地一事最為重要,應當最先執行。


    哥舒翰重重點頭,道:“郭無敵,你率五萬之軍,向南略地。李光弼,你率五萬之軍,向東略地。李翰林,你率五萬之軍,向西略地。李晟,你率軍三萬,朝北略地。”


    這四個方向,唯有北方的土地最少,因為唐軍就是從北方打過來的,有三萬之軍就差不多了。


    “遵命。”郭子儀、李白、李光弼和李晟齊聲領命,衝哥舒翰和李昌國施禮,快步而去。


    沒多久,十八萬唐軍在他們四人的率領下,隆隆開出,奔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一場大規模的略地行動開始了。


    “監軍,這處理屍體一事,還是交給王維吧。他精通此道,交給他很合適。”哥舒翰對王維的管理才幹是讚不絕口。


    “好。”李昌國也是此意,自然不會反對。


    “王維領命。”王維上前一步,大聲領命。


    王維轉身就去忙,沒多久,數十萬奴隸在王維的指揮下,開始處理屍體。先是在附近的荒野之地挖萬人坑,然後再把屍體運來,扔到坑裏,灑上厚厚一層石灰,再掩埋。


    如此之多的屍體,若是沒有石灰消毒,即使埋掉也沒多大用處,屍氣會滲出引發疾病。


    數十萬具屍體,要清理,要運輸,要埋葬,需要的時間不短,雖然奴隸眾多,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隻能一步一步來。


    “監軍,吐蕃之地太過貧窮,大唐在這裏不能駐守太多的軍隊,駐守吐蕃一事還是需要吐蕃人來完成。我的意思是,從吐蕃奴隸中挑選一批身強體壯,忠心可靠的人,訓練他們,給他們裝備,讓他們協助我們的駐軍,你以為如何?”哥舒翰盯著李昌國。


    吐蕃很窮,窮得隻剩下犛牛糞了,要在這裏駐守大量的軍隊,是不可能的,隻能依靠吐蕃的力量來完成駐守。


    要依靠吐蕃的力量,當然就要召集一批身強體壯,忠心可靠的人進行訓練,武裝他們,讓他們協助唐軍。唯有如此,才能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同樣能夠達到駐守吐蕃的目的。


    “我也是這麽想的。”李昌國也是這個意思,兩人想到一塊了。


    “那就好,這事交給龍武軍去做就成。”哥舒翰當即召來李毅他們,把此事交給他們了。


    龍武軍是唐朝最為精銳的軍隊,他們去訓練的話,一定會訓練出一支戰力強悍而又忠心可靠的吐蕃軍隊為唐朝效力。


    “在這之外,我們還有兩件事要做。”李昌國眉頭一挑,道:“一件是準備吐蕃的重建。吐蕃被我們打下來了,若是不能化入大唐版圖,我們的努力隻會白費。因此,我們應該著手重建吐蕃。這重建需要從兩方麵著手,一是重建邏些城,二是選拔官員,治理吐蕃。”


    邏些畢竟是吐蕃的都城,雖然已經化為廢墟,卻是有著很好的地理位置,若是重建的話,會對唐朝提供莫大的幫助。


    別的不說,在邏些貯存糧草軍械,駐守大軍,一旦吐蕃其他地方有事,唐軍就能快速出動,奔赴各處。


    吐蕃被滅,吐蕃原有的官製當然不能用了。舊的官製是為讚普效力,他們隻會忠心於讚普。唐朝要想得到吐蕃,必須要改變現有的官製,提拔選舉一批忠於唐朝,而又富有才幹的人來治理。


    這些人當以吐蕃人居多,唐人人數不會太多,卻要居於主導地位,如此,才能保證吐蕃不生亂。


    “嗯。”哥舒翰重重點頭,大為讚成李昌國的話,問道:“還有一件呢?”


    “以我之見,吐蕃腹地難以籌措大量的糧草,不能駐守太多的軍隊。若是駐軍太少的話,又不能起到震懾作用,我們當在大非川駐以重兵。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軍可以從大非川快速增援。所以,發丁壯,在積石山中築路,隻要這條道路修好了,這事方能進行。”李昌國緊擰著眉頭道。


    吐蕃太窮了,雖然腹地的地域不小,卻難以籌措到大軍所需的糧草,這駐軍數目不能太多。吐蕃這麽大的地方,若是沒有足夠的軍隊威懾的話,還不想亂就亂?


    要解決這事,困難太多了。大非川很富饒,能夠籌集到大軍所需的糧草,把大軍駐守的大非川,就能節省很多人力物力,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唐軍可以快速增援。


    當然,必須要修一條路,把吐蕃腹地和大非川連接起來。


    這是很好的謀劃,哥舒翰欣然道:“如此正好。此戰之中,我們俘獲了數十萬俘虜,幾乎全是丁壯,要他們來修路再好不過了。”


    邏些一戰,吐蕃禁不起餓的人幾乎全死了,老弱死得差不多了,餘下的都是經得起餓的,多為丁壯,用他們來修路再好不過。


    李昌國他們最後之所以招降這些俘虜,而不是全殺了,也有要他們做苦力的意思。


    這事就說定了,李昌國他們開始做準備,準備大幹一番。


    哥舒翰一聲令下,數十萬俘虜被唐軍驅趕著進入邏些城裏,開始清理邏些城裏的廢墟。他們雖然不願,望著武裝到牙齒的唐軍,不敢不照做,開始清理。


    此時的邏些城已經是一片廢墟,死屍遍地,淩亂不堪,光靠奴隸們難以在短時間內清理完成,驅趕俘虜來做再好不過。


    在唐軍的監督下,俘虜不敢偷懶。若是偷懶的話,吃鞭子倒在其次,關鍵是怕唐軍不給他們食物。


    為了解決出工不出力的問題,李昌國提議以工換食物的辦法,那就是做得越多,獲得的食物越多。為了食物,俘虜不敢不盡力,誰叫他們餓怕了呢?


    為了食物,俘虜拚命的幹,不出數天,就把邏些清理出來了。城外的屍體全部處理掉了,隻等重建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