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誌才料想的不錯,此時千裏之外的下邳城中,陶謙正捋著花白的胡須,低頭思索著。一旁的桌麵上正赫然端放著一章黃稠聖旨。


    “來人啊!”


    門外一侍仆躡腳而入:“大人有何吩咐?”


    “喚別駕前來!”


    “喏!”


    陶謙口中的別駕,自然是徐州別駕糜竺了。


    陶謙並不是徐州本地人士,而是揚州丹揚人士。東漢時期,門閥林立,各州各郡幾乎都有著樹大根深的士族門閥。


    這些傳延數百年的家族,都是當地名義上的土皇帝。外來官員,若是對其家族利益造成威脅的話,恐怕就會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了。


    因此,此類官員一般會用兩種方法迅速融入當地,接掌大權。一種是像益州牧劉焉那樣,借以雷霆之勢,鐵血之力,橫掃當地士族豪強,迅速扶植起己方勢力,立足當地;第二種就是荊州牧劉表的方法,交好當地部分士族,打壓另一部分士族,從而立足於當地。


    陶謙的方法就類似於劉表的方法,剛進入徐州的第一步,陶謙的目光就投向了當地的富商——糜竺。


    糜竺揚名於徐州,不僅是因為他的億萬家資,更是因為在他身上發生的一件神奇的事情。


    據說糜竺年輕時,有一次遠行行商歸來,在一荒路邊上見一婦人蜷縮一旁,甚是可憐。糜竺見其衣著破爛,身形孤苦,故而心生不忍,以自己車架載其前行二十餘裏,婦人謝去,臨走時,婦人忽改佝僂之形,謂糜竺曰:“吾乃火德星君也,今奉天命,當往東海火焚汝家。感君見載,是為有德之人,故以相語!”


    糜竺聞言大驚,忙私下懇求。


    那婦人搖搖頭:“天命如此,不得不燒。既如此,君可速回,我當緩行。切記,日中當火發也!”


    糜竺聞言,連連拜謝,乃疾行而回。到家後,糜竺令人搬出府中所有財物。物件盡皆搬出,正是日中之時,隻見屋中忽起煙火,旋即蔓延全府,大貨直燒一天一夜才漸漸熄滅。


    自此後,糜竺更是虔誠行善,美名遠揚。


    陶謙來到徐州後,拜糜竺為徐州別駕;而糜竺也投桃報李,大力資助陶謙,招兵買馬,才穩住了徐州的形勢。


    糜竺不僅有著雄厚的資金援助,更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政治能力,這讓陶謙更是對糜竺另眼相看,視為心腹之臣。


    也許是上了年紀了,陶謙的性子已遠不如年輕時果斷,這聖旨上的事情,陶謙還真拿不下主意。


    不一會,身形微胖的糜竺抬步而入,對著陶謙拱手道:“大人喚我何事?”


    “哦,子仲來了啊,坐坐坐!”


    陶謙先招呼著糜竺落座,接著把桌上的聖旨遞給了糜竺:“子仲,你看看!”


    糜竺接過聖旨,細聲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四方初平,戰消兵止,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渤海袁紹,妄起兵戈,以亂將平之世,實屬不臣也!聞陶公高義,朕心甚慰也,故欲令徐州兵士,揮旗北上,以懲袁紹,勿負朕望!欽此。”


    “北征袁紹?”糜竺皺著眉頭思索起來。


    陶謙見糜竺看了聖旨,不禁說道:“北方相戰與我徐州何事?何況徐州之北亦有青州相隔,子仲,你看陛下此聖旨是何意也?”


    糜竺稍微一思量,便明白了其中奧妙所在:這哪是陛下的聖旨,肯定是管彥的意思。


    冀州乃是管彥的地盤,如今袁紹出兵攻打,冀州危在旦夕,而管彥分身乏術,根本無法前去援救冀州。


    青州刺史田楷乃是幽州公孫瓚的手下,此次攻打冀州,公孫瓚也加入在內,所以青州必然不會出兵相助,於是管彥便把主意打到了徐州身上。第一,陶謙對漢帝是絕對忠誠的,管彥以漢帝的名義命陶謙出征,陶謙必然無法拒絕;第二,管彥和自己之間關係還算不錯,所以管彥也知道自己甚為徐州別駕,也必然會相助。


    這管彥倒是打的一個如意算盤!


    想到這裏,糜竺不禁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聖旨。


    陶謙見糜竺微笑,忙問道:“子仲,可是有良策了?”


    糜竺自然不能說:這是管彥想拿您當槍使!糜竺有意幫助管彥,卻也不想讓陶謙受到大損失。於是,糜竺心生一計:“大人,陛下之意隻是欲解冀州之圍,並未曾要我等協助冀州,敗退袁紹,固竺有一計,或許可行!”


    “哦?子仲速速講來!”


    糜竺湊上前去,在陶謙耳旁講道如此如此,聽的陶謙是眉開眼笑,大聲叫好。


    鄴城東南三十裏,有一地名為塘灣,地名雖為“灣”,卻無一處水源。北方之地,本就缺水多風,這個“塘灣”更是無比貧瘠,取這個名字也許是當地人對水源的渴望吧。


    袁紹的三萬大軍便駐紮在此地。按理說,軍隊駐紮,應該是選擇易守難攻,水源充足的地段,但是袁紹料定此戰乃是速勝之戰,故而並沒有按照常理去駐紮軍隊,選擇了這個開闊、無水的地段,就是為了讓部隊能夠隨時向鄴城疾奔。


    如此安排,難道就無人勸阻?當然有,其中反對地最激烈的就是袁紹新近招納的一名謀士。


    此人姓田,名豐,字元皓,钜鹿人氏。本位一縣小吏,以正直而不得誌。後聞四世三公的袁紹在渤海招賢納士,故而田豐棄官相投。


    袁紹見其談吐不凡,思如潮湧,故而留與身旁,任主薄一職。


    田豐性直,任何事情都直言不諱,經常把袁紹弄得下不來台。開始,袁紹為顯禮賢下士,故而表麵的從未與田豐計較,但是心中卻已非常煩厭。


    數日之前,袁紹下令紮營塘灣,哪隻話音剛落,田豐便出言力阻,更是說出了“若紮營此處,戰而必敗”的話語,袁紹勃然大怒,以“擾軍心”之罪,令人把田豐拖下去斬了。


    在眾人勸慰、求情之下,才抱住了田豐的性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袁紹令人打了田豐二十軍棍,這才收場了事。


    二十軍棍,在袁紹眼中看來,並不算什麽,已經算是給了田豐一條火路了,可田豐隻是個書生,身子骨哪能跟營中的士卒想比?


    二十軍棍打完,田豐直接在踏上昏迷了一天一夜,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才緩緩醒了過來。袁紹這時才感覺處罰確實重了點,於是令人精心照料田豐。經過數十日的調理,田豐這才能勉強下地走動。


    這天,田豐跟往常一樣,在隨從地攙扶下,在營中瞎逛。


    這是忽見一士卒從營外慌張地跑了進來,對田豐行了一禮後便有急匆匆地向袁紹營中走去。


    田豐感覺有大事發生,忙叫住士卒:“瞞著,何事如此匆忙?”


    士卒抹了把額頭地汗,回道:“主簿大人,探子來報:徐州陶謙忽發兵一萬,直向渤海而去!”


    “向渤海而去?”田豐一皺眉:“你怎知陶謙是對渤海發兵的?”


    “征討檄文都出了,您看!”說著,士卒從懷中掏出一張告示,遞給了田豐。


    田豐強忍著背部的劇痛,展開告示,粗略一讀,心中滿是不安。


    沉思了一會兒,田豐一字一句說道:“此必是管彥之計也!”


    “此事交與我,我與主公說去,沒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士卒有點不放心:“這……”


    一看士卒吞吐,田豐皺眉道:“怎麽,不放心嗎?”


    “小人不敢,小人不敢!”士卒連連告罪,便又走到營寨之外執勤去了。


    看著士卒走開了,田豐這才把手中的告示遞給一旁的仆人,沉著臉說道:“立刻把這個告示燒了,萬莫走漏風聲!”


    “老爺,燒了?”


    田豐點點頭:“燒了!此事萬不可被主公知道,否則萬事休矣!”


    仆人跟隨田豐多年了,看到田豐這樣子,必然是大事。於是當下也不多問,仆人猛地轉頭便欲去燒毀告示。


    仆人剛一轉頭,便結實地跟一人撞了個滿懷。


    “哎呦喂!”二人口中哀嚎一聲,便倒在地上。


    “你長沒長眼睛啊?”


    仆人看清來人,乃是袁紹手下另一謀士郭圖也!忙告罪道:“小人知錯,小人知錯!”


    郭圖看來確實被撞疼了,上唇邊的兩撇八字胡疼得一抽一抽的。


    “你趕著去幹嘛?大營之中豈可如此唐突莽撞……”郭圖忽然停止了嗬斥,兩眼放光地盯著掉落在地上的告示。


    郭圖忙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捧起地上的告示便認真看起來。


    田豐見狀,閉上了雙眼,長歎了一口氣,輕聲道:“大事休矣!”


    “嘿嘿!”看完告示後郭圖瞥了瞥閉目站立的田豐,冷聲道:“元皓先生,方才聽聞汝欲燒了此告示?”


    田豐抱著一線希望,忙解釋道:“公則,此事……”


    郭圖一揮手,打斷了田豐,厲聲道:“田元皓,此等大事,當稟報主公,汝怎麽擅言焚毀?哼,待我稟報主公,再定汝罪!”


    說罷,郭圖一揮大袖,直向袁紹營中跑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覆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邊呆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邊呆子並收藏覆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