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由天醫堂發起的“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的消息一經公布後的半個月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名者就達到了7600多人次。於是大家一至推舉宋浩為會長,唐紀和宋子和、林鳳義三人為副會長,又任命了秘書長若幹,自此,“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正式成立了。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裏,會員迅速的擴展到了三十多萬人,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一個民間性的中醫協會組織。


    在“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和“中醫民間發展獎勵基金會”相繼成立後,又一個大膽的計劃在宋浩心中形成了,那就是創建“天醫堂中醫學院”。


    天醫堂名醫講習所的作用愈來愈明顯,除了名醫授課,更主要的是令學員們在門診實習,理論聯係實踐,令各位老中醫所帶出的學生們皆有出色的表現,更為各分部輸送了大量的一線醫生。在總部這裏,對那些表現突出的人才,天醫堂都給予了特殊的照顧,除了各種福利待遇,每個人還分到了一套設施齊全的個體公寓式的宿舍。


    各方麵時機的成熟,和對中醫人才迫切的需要,令宋浩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創建天醫堂中醫學院,培養天醫堂自己的中醫方麵的人才。更是要創造出一個能真正培養出中醫醫生的高等中醫學府。


    於是,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天醫堂的旁邊征用了一塊土地,開始建設天醫堂中醫學院的校址。這項工程自然是交給了劉天的建築公司,劉天保證,五個月內將一座配套完整的教學樓交付天醫堂。招生工作與建設校園的工作同時進行。與此同時,天醫堂打出了自己一個招收學生的廣告——天醫堂中醫學院可令你的孩子實現從小學直接邁入大學的夢想!精彩傳奇的人生將從天醫堂開始!


    此招生廣告一出,天下嘩然!


    這是宋浩、唐雨、宋子和、林鳳義、吳啟光、章甲方、洛飛鶯、葉成順等人研究了多時才共同形成的一個獨特的招生計劃。這是根據中醫學習的經驗特點製定的一個驚人大膽之舉。學習中醫要從小開始,那就是從小學畢業生中招收學生。打破了世人習以為常的小學上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上大學的傳統理念。小學一畢業,平步青雲上大學。


    具體的計劃是:第一批學生招收200人,並不是從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中招取,而是采取了有意者先報名,遞交上個人詳細的資料,被天醫堂中醫學院招生辦選中後,由天醫堂派人進行個人情況的實地考察,也就是麵試。通過後才能最終被錄取。錄取的學生入住天醫堂中醫學院,開始十年製全額免費教學方式,令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專業大學生。第一批的200多名學生,是從一萬多報名者中一一挑選出來的,並且宋子和、林鳳義等人親自參加了麵試擇生,為了能招收到適合學習中醫的後備人才,這些老中醫們可謂不不遺餘力,也是要從其中選定自己的嫡傳弟子。


    在這其間,根據國家教委的規定,同步進行初、高中的教學課程,重點是增加了中醫方麵的專業課,並且進行立體式的教學方式。首先計劃培養這些人中龍鳳對中醫的興趣,先令他們了解中醫發展的曆史,而後在百草園熟悉各種中草藥的養植和炮製,同時進行藥理、藥性方麵的實踐教學。定期到天醫堂醫藥館的門診部進行實習性的“巡視”,令學生們耳熏目染,真正的去接近中醫的實踐行為。


    接著要背誦那些基礎類的中醫口決和人體解剖的教學。熟悉人體的結構,和經絡、穴位的分布,是學醫的第一步。隨之是對古文知識的加強培養,為他們日後學習中醫古籍經典打下興趣和基礎。試學期為一年,在這一年內,確實對中醫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可選擇離校,另擇正規的學校學習。兩年之後,再對學生們進行全方麵的係統教育。逐步漸進。


    在進行了全麵係統的七年的學習之後,再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興趣,進行專科分係,譬如中藥係、針灸係、中醫係、按摩係等等。在為醫藥館培養醫生的同時,也在為天醫堂製藥廠和百草園儲備後繼人才。還有一個外科係。這是水明揚擔任係主任的外科手術係,也是天醫堂中醫學院最為特殊的一個西醫科係,為天醫堂中醫學院培養出了世界上一流的外科手術醫生。在培養學生全能的同時,也令其有所長。


    天醫堂中醫學院的教材都是由宋子和、林鳳義、章甲方等人親自分工編寫的。他們曾對國家正規的中醫學院的大專和本科的教材進行了參考,除了不適合這些小孩子們的學習之外,最主要的是,這些教材的內容已然脫離了真正中醫的教學特點,自令這些老中醫們搖頭之餘,舍棄不用。


    林鳳義曾感慨道:“忽略了經典,就失去了繼承傳統的意義,永遠也培養不出真正的中醫醫生來!尤其是輕重不分,開始就令中西醫知識混學,能擾亂學生對中醫的正確理解和認識。部分西醫課程,必須在學生有了一定的中醫基礎之後,才可以進行學習。否則中醫不成,出來的都是‘半吊子’西醫。誤人誤己深矣!”


    眾人聞之,皆自點頭稱是。


    天醫堂中醫學院的創建和獨特的招生行為,是宋浩頗費了一番周折,才獲得了國家教委的正式批複,並定為國家傳統中醫教育基地試點單位。也是天醫堂的影響今非昔比,加以天醫堂中醫學院獨特的招生和教育模式,深合中醫教學之道。對滯後的中醫教育,在天醫堂引頭示範的情況下,國家教委也是采取了靈活的方式給予了特殊支持。現今中醫教育滯後的勢頭由此逆轉,從天醫堂中醫學院開始了。


    若幹年後,世界十大名中醫中,天醫堂就占了八位,他們是天醫堂中醫學院第一批的畢業生。此為後話,暫且交待一下罷了。


    這是天醫堂中醫學院計劃招收的學生班。根據天醫堂各分部急需人才的情況,在原來的名醫講習所的基礎上,又增設了七組成人班,學員是從“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中的會員中招收的。這項工作在天醫堂中醫學院還在建設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這一時期,天醫堂上下忙碌得不亦樂乎。天醫堂中醫學院的建設和招生工作同時進行,天醫堂中醫特色美容院也在天醫堂醫藥館的旁邊破土動工了,原來的美容科經過發展壯大,日後要從醫藥館分離出來。同時又有四處天醫堂的分部在四個省市創立。此時,天醫堂設在各地的分部已經達到了十四處。宋浩計劃在今後的兩年內,在全國各省市都建有天醫堂的分部機構,而後再分建到重要的大中城市。


    這一係列計劃的順利實施,齊延年暗中匯給天醫堂的那10個億起了重要作用。宋浩倒是個甩手掌櫃的,對天醫堂的經濟狀況從不過問,有個想法說出來讓人去具體的實施就是了,所以這筆資金唐雨也未讓他知道是怎麽回事。


    天醫堂的一切,皆在蒸蒸日上。


    這一天,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來到了天醫堂醫藥館。他先是在門診部挨著科室的走,在林鳳義和吳啟光、章甲方等人的診室內,呆呆地望著滿屋子的病人,以一種複雜的神色在觀察著林鳳義等人為患者診病,而後歎息一聲,又來到了另一診室。接著又去藥房部走了走。此人的異常舉動引起了天醫堂保衛部門的注意,於是派人監視。


    這個人在天醫堂醫藥館大樓內的對外開放的地段走了個遍後,出乎意料到蹲在一個角落裏莫明其妙地哭了起來,並且愈哭愈是激動,聲音也愈是大了起來,這才被保衛部的人帶到了保衛室進行詢問。


    開始保衛部的人認為此人不是神經有問題,就是精神上出了毛病。然而當此人從帶來的袋子裏拿出了厚厚的一疊證書後,皆自大吃一驚。此人叫孫雪楓,竟然是一名出自名牌大學的中醫博士。另外還有一份證件,令保衛部的人對他另眼相待,那就是“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的會員證。持有此證件的人,雖然不是天醫堂的工作人員,但也會被視為天醫堂的一分子,而被人尊敬。


    “孫先生,您這是……?”保衛部的人茫然道。


    孫雪楓緩和了一下剛才激動的情緒,說道:“我剛才看到天醫堂的情景,感覺這才是真正的中醫院。知道嗎,我從學習到從事中醫工作近二十年了,但沒有一天說是真正的以中醫的技術去為病人治過病的,我所在的中醫院不需要我這樣的中醫,那裏的一切都已經西醫化了。帶來不了效益的工作是不允許你再搞下去的。結果半路上又搞起了西醫,以至於中不成西不就。在這種環境下,沒有幾人再繼續堅守中醫的陣地了,也自將我原來學得的知識丟了一大半去。愧疚啊!我用中醫博士這個頭銜又去搞所謂的科研,騙國家的經費來用,其實都是唬人的東西,沒有實用的。可是大家都在這麽搞,你不這樣做就沒飯吃。這大半輩子就這樣稀裏糊塗地混了過來。直到我知道了天醫堂,加入了‘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我才真正的又看到了中醫的希望。於是決心來天醫堂實地看一下,中醫在現代這個社會還是否真的存在。在看到了那幾位老中醫在為病人診斷後,我真的好是激動,這不也曾是我的夢想麽,我為什麽要放棄呢!天醫堂竟保存了中醫的一塊真正的淨土。怎不令人激動和愧疚!我下定了決心,我要應聘天醫堂,哪怕是做天醫堂的清潔工,每天掃地擦灰,也能覺得這裏的氣氛給人帶來的實在。”


    也是那孫雪楓中醫博士這個名頭太大,保衛部的人直接將他引到了天醫堂的行政院長江河那裏。江河聽了事情原委之後也自吃了一驚。博士級的人物在天醫堂也隻有手術外科的水明揚了,並且他還是西醫博士。論起來,全天醫堂的名醫聖手們之中,也沒有中醫博士級的人物。於是又將這個孫雪楓引見給了唐雨。


    唐雨聽了孫雪楓的又一番敘述後,倒被他的這種重新認識中醫的精神所感動。不過知道這種雖是博士級別的人物,但在臨*上未必有博士級的真正水平,於是坦然相告,可先在名醫講習所裏講課,以及日後做天醫堂中醫學院的講師,暫且從事理論方麵的工作,天醫堂也是急需這種理論方麵的人才。至於以後若是對中醫臨*感興趣,可以擇機會跟隨那些老中醫們進行學習。


    孫雪楓聽了,感激涕零,連連點頭應了,說是天醫堂重新給了他一個做人和再學習的機會。


    事情傳到宋浩那裏,尤其是感慨萬分,半生辛苦,拚搏到了博士的程度,卻學無所用,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種極大的悲哀。好在孫雪楓能及地醒悟,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這個孫雪楓的經曆,不是個別的現象,而是一種普遍的存在。(多言無益,點到為止。)通過對“中國中醫民間發展聯合協會”會員資料的統計,宋浩發現有許多擅一技之長的中醫人士,這些人雖非全能醫者,但每以手中的絕活專治某一病種而響譽一方,治療效果上是那些大醫院的專家教授們有時也為之汗顏的。自是驚歎,真正的中醫在民間,隻有聯合起這些有誌於中醫發展的中醫人士,才能令醫道在這個時代的振興。於是天醫堂對這些奇人異士們廣為聘用,在天醫堂各分部成立中醫特色專科。天醫堂也自令這些誌同道合的醫家們看到了中醫的未來和希望,天醫堂也自以海納百川之氣勢,包容天下醫者,令其發展勢頭又為之一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中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鬥並收藏大中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