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正對著窗外的夜色,似在沉思著什麽。
星恨就悄悄的立在他身後,像是不敢打擾他,剛才兩位長老已經把星恨交給他來照顧。
“你真的願意拜我為師?”廣德的聲音在屋子裏響起來,他的人還是麵對著窗外的夜色。
星恨身子先是一震,接著就在他身後恭恭敬敬的跪了下來道:“弟子願意!”
廣德回身,麵對著星恨,盯著他的眼睛。
他明亮的眼神裏,沒有期望,沒有興奮,他的人也如此平靜,他根本就不像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廣德也清楚他內心深處所承受的痛苦已太多。
“隻為了報仇?”
“對。”他並沒有因為廣德看清了他而隱瞞,他也沒必要隱瞞,他雖然隻是一個孩子,但卻胸襟坦蕩,他更覺得為母親報仇並沒有錯,因此他敢直視廣德的目光,而且眼神中的光彩還那麽明亮。
“你知道是誰對你的親人下的手?”
“弟子不知。”
“茫茫人海,你可知那凶手人在何處?”
“天涯海角,終有一處,一人是他。”星恨的眼神又已變色,他的聲音也變的冷了。
“殺了他之後,你又當如何?”
星恨的眼神中似乎多了一絲迷茫,他的神色也隨之黯淡,他竟是搖了搖頭道:“弟子不知道。”
“仇可以報,不過你不可因仇恨而活。”這句話廣德並沒有說出來,他將這句話溶在眼神裏,化在歎息中,他希望有那麽一天,星恨自己能明白這個道理,他希望這一日,不要太遠。
廣德沒有給星恨一個準確的答複,但在星恨心中他就是自己的師父,廣德也像是師父一樣對待星恨,隻是少了一份嚴厲,多了幾分關心。
這還是星恨第一次被廣德帶到藏經閣來。從外麵看來,它是一個很宏偉的建築,古樸而典雅。
當進到裏麵的時候,星恨的心似乎也跟著寧靜下來,所有世俗的一切好象都已離他遠去了,更好象他已脫離了塵埃。
那些整齊有序,被擦的發光的木製書架,那些一列列一行行齊立在上麵的書籍(在星恨眼裏經文就是書籍)。都給人一種神聖到不可隨便翻閱的感覺,走進這裏,麵對著這裏的一切,心中除了寧靜之外,更少不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莊重。
這裏不光隻有書,四麵的牆壁之上還都懸掛著一副一副的畫卷,每一副畫卷都生動而傳神,仿佛那些畫裏的人物景象,就在你的身旁,使人身臨其境,回味其中。
這許多的畫卷上麵都畫著那一個僧人,畫他觀望落花的神色,凝望月影的哀愁,畫他麵對凶狠野獸,竟也能坦然有善的張開懷抱,而最後那些野獸竟都依偎在他的身畔,寧靜而安詳,像是從來都不曾那樣幸福。
星恨第一次來,卻已經被這些畫卷深深的吸引。
在一傍的廣德,見他觀畫入心,也不打擾隻是在一邊靜靜的注視著他。
他見星恨將所有的畫都看過之後才道:“星恨,你對這些畫,有何感想?”
星恨依舊注視著那些圖畫道:“我說不清楚其中的滋味,我看著它們的時候,心裏有時溫暖,有時親切,但大多的卻還是悲傷。”
“哦?”廣德甚是驚訝。“你在這些畫卷之中,體會到了悲傷,你能指指看是那幾幅畫?”
“全都是,所有的畫卷在我看來都是悲傷的。”
“那麽……那你說說其中道理。”
“落花飛揚的時候,大多都帶著悲傷的味道,因為那本是芳香凋零的時刻。
圓月在天,大多都是人們一家團圓之時,而他在月下的身影,卻顯得格外孤單。
他雖然麵對野獸一派坦然,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本事如何,而是他早已了解了它們的本性充滿了善良,可世間眾生,往往本性卻最是脆弱,諸般皆是,他又能喚醒幾個?”
星恨道:“所以這個僧人很悲傷,或許他在佛家子弟,乃至天下蒼生麵前都被認為是偉大而神聖的象征,但世人卻都忽略了一點,無論他是誰,他也終究是人,是人就少不了悲傷,他既然是個了不起的僧人,那麽他心中所承受的悲傷與孤獨,也就一定要比世人的更深更重。
廣德突然道:“你怎麽知道這僧人一定就悲傷孤獨,也許悲傷孤獨隻是由你的心中來。”
“那麽,你又怎知道他不悲傷?”星恨反問,或許他的悲傷要比這畫卷之中所表達的還要強烈,隻是他不願表露,不能表露罷了。”
星恨依舊對著那些畫卷,一雙眼神中,孤獨傷恨之意更為強烈。
廣德麵色已變,他想說什麽,卻似根本無話可說。他眼中的悲傷惆悵之意也再加重,這就是一個孩子的內心寫照,除了悲傷,孤獨,仇恨,傷痛,他的心中難道已經再也見不到希望,再也容不下快樂,難道他的一生就永遠隻能活在痛苦之中?
也許這畫中的僧人也會為了這個孩子而感到難過吧?
“菩提座前十八載,愁也散盡,恨也消。”
難道就算是麵對達摩祖師的一副副畫卷,他的心愁,仍然不化?
接下來的每一日,廣德都將星恨帶到藏經閣來,給他說些經文之中的典故,也試著將一些內有大智慧的經文典籍譯讀給他。
廣德本是苦尚方丈的關門弟子,也是他心中少林未來的掌門人,若不是這樣像是佛輪千葉功這樣少林的無尚大法怎能傳授於他,在那時候廣德雖進不得藏經閣,但苦尚方丈有心栽培,竟是破例將一些經文典籍心法要領講解給他,更是將他送到武當,因為苦尚方丈與武當掌門可稱得上是墨跡之交,不然廣德當日對戰喪魂四煞,又怎能使得武當的四相行雲手?
而今兩大長老更是有心將重擔放在廣德身上,說是將藏經閣交由他來打掃,這打掃二字含義卻是頗多的。
所以廣恩雖心有不服,卻也不敢多言,不過他按地之中卻也在動作,或者說他一直都在暗中動作。
讀經三個月星恨的麵色看來更加光彩照人,眼神也更加的明亮有威,其實在他讀的經文中不無一些內功心法,星恨頭腦之靈更是天下少有,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廣德已幫他打下了內功的根基。
最重要的是,夜裏睡覺的時候,星恨的麵色終於寧靜而甜蜜,這才是一個孩子在夢裏的模樣。廣德的心,似乎也得到了一絲安慰。
又是半年光陰,這天在藏經閣中依然是麵對那些畫卷廣德還是想聽聽他的看法。
這一次星恨的麵上多出了一份虔誠的神態,再觀看每一幅畫卷的時候,心下都起了一份溫暖的感動。
他道:“花雖然落了,但他並不悲傷,他知道春暖燕來的時節裏,花兒還是會開的,不單是花兒,這世上萬物都將會從新蘇醒,所以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花兒雖然凋零,但卻在它凋零的瞬間,隨著風兒輕輕舞蹈,沒有人不讚歎,風中落花的美麗,所以他是在為落花為傲。
圓月在天,地上團圓,雖然畫中隻有他一人的身影,但他的心中許是懷著對這世間蒼生的祝願,他將自身的祝福,溶在今夜這濃濃的月色之中,月光照耀的地方,每一戶家人,每一個角落,甚至是貓兒狗兒們都能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真摯祝福,擁有這樣一顆心靈的人,他永遠不會寂寞,永遠也感受不到孤獨。
麵對凶殘的野獸也能如此坦然的放開懷抱,隻是因為他相信,相信它們本性之中還都存在著善良的一麵,隻要世人用一顆真誠的心靈去接近,給予它們關心和愛護,它們自然就能將其接納,同樣我們每個人若是都放開懷抱,那麽這個世間也就再也不會有仇恨,有血腥與殘殺。”
這是星恨此時此刻的言語,雖然他在有些事態的形容上,會另廣德覺得好笑,因為他隻不過還是一個孩童,但他的心境卻是已完全轉變了過來,隻要他已明白這世界不單單隻有孤獨,寂寞,悲傷,仇恨,去享受它的多姿多彩就已足夠了。
這一次廣德麵上的笑容,是為了星恨而笑的。
這一次,隻有星恨自己知道,他是為這個世界而笑的。
星恨就悄悄的立在他身後,像是不敢打擾他,剛才兩位長老已經把星恨交給他來照顧。
“你真的願意拜我為師?”廣德的聲音在屋子裏響起來,他的人還是麵對著窗外的夜色。
星恨身子先是一震,接著就在他身後恭恭敬敬的跪了下來道:“弟子願意!”
廣德回身,麵對著星恨,盯著他的眼睛。
他明亮的眼神裏,沒有期望,沒有興奮,他的人也如此平靜,他根本就不像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廣德也清楚他內心深處所承受的痛苦已太多。
“隻為了報仇?”
“對。”他並沒有因為廣德看清了他而隱瞞,他也沒必要隱瞞,他雖然隻是一個孩子,但卻胸襟坦蕩,他更覺得為母親報仇並沒有錯,因此他敢直視廣德的目光,而且眼神中的光彩還那麽明亮。
“你知道是誰對你的親人下的手?”
“弟子不知。”
“茫茫人海,你可知那凶手人在何處?”
“天涯海角,終有一處,一人是他。”星恨的眼神又已變色,他的聲音也變的冷了。
“殺了他之後,你又當如何?”
星恨的眼神中似乎多了一絲迷茫,他的神色也隨之黯淡,他竟是搖了搖頭道:“弟子不知道。”
“仇可以報,不過你不可因仇恨而活。”這句話廣德並沒有說出來,他將這句話溶在眼神裏,化在歎息中,他希望有那麽一天,星恨自己能明白這個道理,他希望這一日,不要太遠。
廣德沒有給星恨一個準確的答複,但在星恨心中他就是自己的師父,廣德也像是師父一樣對待星恨,隻是少了一份嚴厲,多了幾分關心。
這還是星恨第一次被廣德帶到藏經閣來。從外麵看來,它是一個很宏偉的建築,古樸而典雅。
當進到裏麵的時候,星恨的心似乎也跟著寧靜下來,所有世俗的一切好象都已離他遠去了,更好象他已脫離了塵埃。
那些整齊有序,被擦的發光的木製書架,那些一列列一行行齊立在上麵的書籍(在星恨眼裏經文就是書籍)。都給人一種神聖到不可隨便翻閱的感覺,走進這裏,麵對著這裏的一切,心中除了寧靜之外,更少不了一份油然而生的莊重。
這裏不光隻有書,四麵的牆壁之上還都懸掛著一副一副的畫卷,每一副畫卷都生動而傳神,仿佛那些畫裏的人物景象,就在你的身旁,使人身臨其境,回味其中。
這許多的畫卷上麵都畫著那一個僧人,畫他觀望落花的神色,凝望月影的哀愁,畫他麵對凶狠野獸,竟也能坦然有善的張開懷抱,而最後那些野獸竟都依偎在他的身畔,寧靜而安詳,像是從來都不曾那樣幸福。
星恨第一次來,卻已經被這些畫卷深深的吸引。
在一傍的廣德,見他觀畫入心,也不打擾隻是在一邊靜靜的注視著他。
他見星恨將所有的畫都看過之後才道:“星恨,你對這些畫,有何感想?”
星恨依舊注視著那些圖畫道:“我說不清楚其中的滋味,我看著它們的時候,心裏有時溫暖,有時親切,但大多的卻還是悲傷。”
“哦?”廣德甚是驚訝。“你在這些畫卷之中,體會到了悲傷,你能指指看是那幾幅畫?”
“全都是,所有的畫卷在我看來都是悲傷的。”
“那麽……那你說說其中道理。”
“落花飛揚的時候,大多都帶著悲傷的味道,因為那本是芳香凋零的時刻。
圓月在天,大多都是人們一家團圓之時,而他在月下的身影,卻顯得格外孤單。
他雖然麵對野獸一派坦然,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本事如何,而是他早已了解了它們的本性充滿了善良,可世間眾生,往往本性卻最是脆弱,諸般皆是,他又能喚醒幾個?”
星恨道:“所以這個僧人很悲傷,或許他在佛家子弟,乃至天下蒼生麵前都被認為是偉大而神聖的象征,但世人卻都忽略了一點,無論他是誰,他也終究是人,是人就少不了悲傷,他既然是個了不起的僧人,那麽他心中所承受的悲傷與孤獨,也就一定要比世人的更深更重。
廣德突然道:“你怎麽知道這僧人一定就悲傷孤獨,也許悲傷孤獨隻是由你的心中來。”
“那麽,你又怎知道他不悲傷?”星恨反問,或許他的悲傷要比這畫卷之中所表達的還要強烈,隻是他不願表露,不能表露罷了。”
星恨依舊對著那些畫卷,一雙眼神中,孤獨傷恨之意更為強烈。
廣德麵色已變,他想說什麽,卻似根本無話可說。他眼中的悲傷惆悵之意也再加重,這就是一個孩子的內心寫照,除了悲傷,孤獨,仇恨,傷痛,他的心中難道已經再也見不到希望,再也容不下快樂,難道他的一生就永遠隻能活在痛苦之中?
也許這畫中的僧人也會為了這個孩子而感到難過吧?
“菩提座前十八載,愁也散盡,恨也消。”
難道就算是麵對達摩祖師的一副副畫卷,他的心愁,仍然不化?
接下來的每一日,廣德都將星恨帶到藏經閣來,給他說些經文之中的典故,也試著將一些內有大智慧的經文典籍譯讀給他。
廣德本是苦尚方丈的關門弟子,也是他心中少林未來的掌門人,若不是這樣像是佛輪千葉功這樣少林的無尚大法怎能傳授於他,在那時候廣德雖進不得藏經閣,但苦尚方丈有心栽培,竟是破例將一些經文典籍心法要領講解給他,更是將他送到武當,因為苦尚方丈與武當掌門可稱得上是墨跡之交,不然廣德當日對戰喪魂四煞,又怎能使得武當的四相行雲手?
而今兩大長老更是有心將重擔放在廣德身上,說是將藏經閣交由他來打掃,這打掃二字含義卻是頗多的。
所以廣恩雖心有不服,卻也不敢多言,不過他按地之中卻也在動作,或者說他一直都在暗中動作。
讀經三個月星恨的麵色看來更加光彩照人,眼神也更加的明亮有威,其實在他讀的經文中不無一些內功心法,星恨頭腦之靈更是天下少有,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廣德已幫他打下了內功的根基。
最重要的是,夜裏睡覺的時候,星恨的麵色終於寧靜而甜蜜,這才是一個孩子在夢裏的模樣。廣德的心,似乎也得到了一絲安慰。
又是半年光陰,這天在藏經閣中依然是麵對那些畫卷廣德還是想聽聽他的看法。
這一次星恨的麵上多出了一份虔誠的神態,再觀看每一幅畫卷的時候,心下都起了一份溫暖的感動。
他道:“花雖然落了,但他並不悲傷,他知道春暖燕來的時節裏,花兒還是會開的,不單是花兒,這世上萬物都將會從新蘇醒,所以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花兒雖然凋零,但卻在它凋零的瞬間,隨著風兒輕輕舞蹈,沒有人不讚歎,風中落花的美麗,所以他是在為落花為傲。
圓月在天,地上團圓,雖然畫中隻有他一人的身影,但他的心中許是懷著對這世間蒼生的祝願,他將自身的祝福,溶在今夜這濃濃的月色之中,月光照耀的地方,每一戶家人,每一個角落,甚至是貓兒狗兒們都能感受到他發自內心的真摯祝福,擁有這樣一顆心靈的人,他永遠不會寂寞,永遠也感受不到孤獨。
麵對凶殘的野獸也能如此坦然的放開懷抱,隻是因為他相信,相信它們本性之中還都存在著善良的一麵,隻要世人用一顆真誠的心靈去接近,給予它們關心和愛護,它們自然就能將其接納,同樣我們每個人若是都放開懷抱,那麽這個世間也就再也不會有仇恨,有血腥與殘殺。”
這是星恨此時此刻的言語,雖然他在有些事態的形容上,會另廣德覺得好笑,因為他隻不過還是一個孩童,但他的心境卻是已完全轉變了過來,隻要他已明白這世界不單單隻有孤獨,寂寞,悲傷,仇恨,去享受它的多姿多彩就已足夠了。
這一次廣德麵上的笑容,是為了星恨而笑的。
這一次,隻有星恨自己知道,他是為這個世界而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