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想必扁鵲、華佗複生,大概也就是這般醫術了吧?”一個穿著官服戴著烏紗帽,大約40餘歲,麵容方正瘦削,身材瘦高的中年男人在旁邊一邊鼓掌一邊是說,旁人從這位中年人身上的鸂鶒補子,就可以得知,這位大人正是本縣的縣令大人。[]
張陽雖然不知道來者何人,但是隻是撇了一眼此人的穿著打扮,也知道這人是這裏的官,隻不過現在他正在給一名傷員縫傷口,也顧不得跟這官兒打交道。
“神醫如此年輕,醫術卻如此精湛,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這官員見張陽沒有搭茬,繼續說道,倒是官員身後的書吏似乎要上前理論一下,卻被縣令伸手止住。
“謬讚了,當不起神醫二字,叫我張陽就行,還要感謝大人將這縣衙重地拿出來當做醫治患者之用。”張陽頭也不回地對縣令說,大概要不是這縣令很知趣地將這縣衙拿出來當“戰地醫院”,張陽連這句話也懶得說。
“哪裏,受傷的士兵原本就是本縣子民,騰出縣衙來進行救治,不是理所當然?本縣這裏要感謝張神醫活人大德才是,神醫如果還有什麽需要本縣幫忙的地方,請盡管開口。說起來,張神醫還是本官的本家……”
縣令還想再跟張陽套套瓷兒,卻一下子被張陽打斷:“這傷藥,還有繃帶還略有不足,另外還請大人能夠籌措一些細魚線,待消毒之後,可以用來給傷者縫合傷口。”
張陽當然不願意跟這送上門的客氣,自己帶來的0號、1號手術用線基本已經所剩不多了,這裏這麽多傷員,很多人外傷並不嚴重,用魚線縫合已經足夠。
“還不快去按照神醫的吩咐準備!”那縣令轉頭吩咐旁邊的衙役去辦,而他自己則繼續跟在張陽身後,看他如何手術。
這縣令名叫張宛,是弘治十一年的進士,在這縣令任上也已經有四五年的光景,素有官聲,另外這張宛也與興濟張家沾點親帶點故,不過血緣已經很遠就是了。
這興濟張家正是當家皇太後的娘家。
原本這縣令也不必如此事必躬親,甚至把縣衙都拿出來救治傷員,還對張陽如此客氣,然而他作為一縣之長也是消息靈通的人,知道這張陽跟錦衣衛副千戶喬龍關係莫逆。
雖然這縣令作為文官係統的一份子,礙於官聲,不可能去明目張膽地巴結錦衣衛,然而這次事件卻是一個好機會,把縣衙讓出來的舉動,於這縣令大人並無損失,卻可以邀買人心,可謂惠而不費;為張陽他們提供了方便,間接可以給錦衣衛那邊留下好印象,又不會惹來士林矚目,影響官聲;再說這倭寇匪徒的事情畢竟發生在自己的管轄之下,怎麽也脫不了幹係,隻好在這事後補救上找補一些,最不濟也能混上個“搶險先進集體”不是;最後再加上在這裏看到張陽的神奇醫術,也讓張宛覺得這張陽實在值得結交,最不濟也給自己的生命上一道保險。
於是接下來,有了縣令大人的從旁協助,縣衙內的秩序頓時井然,張陽也開始不斷地處理各種刀傷,連同白芷和喬鈴兒,再加上青縣本地的兩個郎中,幾個人一直忙到天光大亮,才算簡單處理完所有傷員,實在是讓張陽體會到了一個戰地醫生的艱苦。
除了幾個重傷員以外,其他的傷者大部分隻是一般刀傷,縫合傷口後,隻要注意不要傷口感染,便沒有大礙,至於那幾個重傷號,如今的醫療條件之下,張陽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
張陽的渾身上下已經沒有絲毫力氣,隻是這樣癱坐在縣衙大堂的角落裏。
微微的晨曦,從縣衙大堂的門口照射進來,卻依然無法驅散整個大堂裏的黑暗。
不少傷員已經睡去,發出陣陣鼾聲,合著大堂裏擺放的幾個炭火盆裏火星的劈啪聲,讓人格外昏昏欲睡。
仿佛昨晚的殺戮,昨晚的一切都從沒有發生過。
生活仍然在繼續……
……
“好了,說說吧,怎麽從絳珠姑娘變成鈴兒姑娘了?”困倦不堪的張陽,輕聲地問坐在自己旁邊的喬鈴兒。
喬鈴兒雙手正抱著自己的膝蓋,將頭埋在膝蓋裏,一點也沒有了昨晚從凶悍的倭寇刀下救下張陽時的颯颯英姿,而隻是像一個普通的小姑娘,一個下了體育課,正跟同學一起坐在角落裏休息的女高中生……
“行了,我知道你還沒睡,你要再不說,以後可沒人教你唱歌了啊。”生與死的考驗,似乎極大地拉進了張陽與喬鈴兒之間的關係。
說話間,已經完全沒有了初見時的生疏,後園相會時的試探。
“(*^__^*)嘻嘻……”喬鈴兒偏過頭來,一邊笑,一邊看著張陽。
稚嫩的小臉上,還有一道道的灰塵、血漬和汗漬,然而這一切卻完全無法掩蓋那一抹笑容的沁人心脾。
“(╰_╯)#賣萌也不行!”張陽語氣堅決。
“賣萌?”喬鈴兒並沒有聽懂張陽話中的意思,然而從他的語氣和表情,也不妨礙兩人的交流,“好啦,好啦,那天遇到你的時候,我不是剛剛從外麵回來……”
“嗯,是從外麵翻牆回來。”張陽著重強調了“翻牆”兩字。
“好啦,翻牆回來,然後知道你是我哥請來的郎中,怕你跟我哥說起我半夜出去的事情,才……”喬鈴兒的聲音越說越小。
“就隨便起了個名字糊弄我啊?”張陽的聲音倒是虎了起來。
“~~^_^~~也,也不是隨便起了個名字啦,絳珠姐姐是我嫂子的貼身丫鬟啦,你肯定也見過吧?她還跟我說起你在大街上救小樂的事情呢,嘻嘻……”喬鈴兒嬉皮笑臉地說。
“╮(╯△╰)╭,好啊,這比隨便起名字還惡劣,你這是栽贓陷害嘛!”張陽有點無奈地說。
“(╯3╰)那也是跟我哥學的……”這喬鈴兒完全沒有檢討自己錯誤的意思,“呐,我都跟你坦白了,以前你答應過我的,要繼續教我唱歌的事情,可不能說話不算數哦?喂……”
“想讓我教你唱歌也行,不過你也要教我用劍,這倭寇的劍還真挺漂亮。”張陽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了那把偷偷從戰場撿回來的那倭寇小頭目的日本刀。
“唉——?這把刀好像應該算是我的戰利品吧?”喬鈴兒一眼就認出了這把自己從倭寇小頭目那裏打下來的東瀛刀。
“手快有,手慢無,現在刀在我手裏,當然算是我的了,改天配個漂亮的刀鞘去。”看到喬鈴兒目光炯炯地看著自己手中的東瀛刀,張陽趕緊裝作很緊張地把刀藏到了身後。
“小氣,快點拿來給我看看!”喬鈴兒不依不饒要去搶張陽手中的刀。
“好啦,怕了你了,借你看看吧。”
張陽本來也就是跟喬鈴兒鬧一鬧,可是喬鈴兒卻完全沒有女孩矜持,一下子就撲倒了張陽的身上,那經過長期鍛煉,玲瓏有致的身條,一下子讓張陽都有點不自在,一時間小張陽都有些蠢蠢欲動,為了掩飾尷尬,更是顧及到眼前這位喬鈴兒的武力值,張陽趕緊將手中的“戰利品”再次交出。
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在古代,一把刀,即便是東瀛刀,不也應該司空見慣嗎?至於喬鈴兒這個武將世家的女孩都如此稀罕,以至於都顧不上男女有別,授受不親了嗎?
其實不然。
唐朝時期,民風尚武,家裏有把弓,出門配把劍,稀鬆平常。
然而從元朝的時候,朝廷因為怕漢人作亂,連家裏有把菜刀都要殺頭,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期,皇帝才下令放開百姓家裏使用菜刀的限製,為此還有不少大臣上書反對,害怕因此而引起什麽亂子,更何況其他兵器。
而宋國公馮勝僅僅是被人誣告私藏兵器,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被朱元璋賜死,那時的禁武令可見一斑。想來如今的菜刀實名製,大概就是從那會開始的吧?
有人會問,不對啊,《水滸傳》成書於明初,那裏麵的英雄們不是也都舞槍弄棒,好不自在?
其實細讀《水滸傳》就可以知道,老百姓能攜帶的武器,隻限於樸刀、哨棒等比較粗劣的武器,李逵大哥用的,不過是砍柴的板斧。
魯智深、武鬆攜帶鐵禪杖,戒刀,這些個本是出家人的法器,被他們用來砍贓官的鳥頭,料是佛祖也要說快哉快哉。
至於精良軍器,隻有祝家莊、曾頭市之類和官府有勾結,有鎮壓農民起義的團練身份的地方,才有權利大量打造擁有,不然則是謀反無疑了。
而是弓箭、弩和甲胄,一般綠林山寨,如果能有個三五十套,橫行州縣稱霸一方是木有問題了。
而在防範最嚴的清朝,老百姓家裏如果有套殘破盔甲也是抄家問斬的罪名,這也是中國古代盔甲傳世較少的原因之一了。
那麽,剛才張陽用的樸刀又是什麽呢?
樸刀的另一個名字是“著褲刀”,可以掛在褲腰上。它極簡陋,安上短把就是農具;如果安上了長把才是“樸刀”。這也是為什麽樸刀這麽常見卻上不了《武經總要》,也排不上武林兵器榜。
而老百姓則因為樸刀易得而便宜所以把它作為經常使用的兵器,同時也正因為它的常見,所以它也跟兵器榜上的板磚、折凳一樣對它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斷。
樸刀是短刀頭、長刀把的,刀身無鞘,長刀把可以從刀頭取下,作杆棒用——這一點在《水滸傳》中有細致的描寫。
在明朝這種有路引,對人口流動進行嚴格控製的地方,你帶把環首刀或者張陽現在手中的這種唐刀(現在都稱作東瀛刀了)出門,那基本上是找不自在,就跟你在奧運期間在京城拿把沙鷹上街,或者平時沒事拎杆ak47上街是一個道理,沒事找抽!
朝廷哪管你是正派邪派?拿著管製刀具上街都算黑社會!
至於長劍?
明朝法律規定:士人可以佩劍!就好比你取得功名以後才可以帶方巾、穿綾羅一樣,是有嚴格限製的。
當然,任何限製,在中國這樣的國家總會有著各種漏洞,就像喬鈴兒手中那把長劍。
雖然違規違製了,可如今都到了正德年間,誰有會為了此事去找一個錦衣衛副千戶妹妹的麻煩?那不是純粹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所以,眼前這把按照大明早已失傳的唐刀規製與煉製方法,打造出的東瀛刀,實在是也算一個稀罕物。
喬鈴兒手中的這把東瀛刀鋒刃極長,足有兩尺,將近三尺多長,刀身細且薄,不過二指多寬,上麵還帶著一條發著暗紅色光芒的血槽。
刀刃近柄處還刻著菊花的暗紋。
按說這樣的刀細長且薄,極易折斷,應該不適宜於實戰,然而這把刀,雖然於喬鈴兒的寶劍交擊多次,卻仍然看不見什麽卷刃,足見其工藝的精湛。
欣賞了半天刀的喬鈴兒,突然從自己的頭上拔下一根長發,然後將長發搭在刀刃上,輕輕一吹,頭發竟然真的一切兩段。
這把長刀竟然真的能吹毛斷發。
從小便愛刀劍的喬鈴兒一拿到這把刀便愛不釋手,不過仔細把玩了一會兒之後,喬鈴兒卻還是把這把刀遞給張陽,輕輕說:“這把刀便寄放在你這裏了,不過你以後可以好好跟我學用這刀的方法哦……”
喬鈴兒並沒有得到回答,轉頭看過去,坐在自己旁邊的張陽已然已經睡了過去。
看著張陽那俊朗無匹的睡臉,喬鈴兒的眼神也一改往日的樂天、跳脫,而難得地露出了一抹深深的溫柔。
凝視了張陽一會兒,喬鈴兒也悄悄地將手中的刀放在一旁,然後頭輕輕靠在了張陽的肩上,進入了黑甜的夢鄉……
張陽雖然不知道來者何人,但是隻是撇了一眼此人的穿著打扮,也知道這人是這裏的官,隻不過現在他正在給一名傷員縫傷口,也顧不得跟這官兒打交道。
“神醫如此年輕,醫術卻如此精湛,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這官員見張陽沒有搭茬,繼續說道,倒是官員身後的書吏似乎要上前理論一下,卻被縣令伸手止住。
“謬讚了,當不起神醫二字,叫我張陽就行,還要感謝大人將這縣衙重地拿出來當做醫治患者之用。”張陽頭也不回地對縣令說,大概要不是這縣令很知趣地將這縣衙拿出來當“戰地醫院”,張陽連這句話也懶得說。
“哪裏,受傷的士兵原本就是本縣子民,騰出縣衙來進行救治,不是理所當然?本縣這裏要感謝張神醫活人大德才是,神醫如果還有什麽需要本縣幫忙的地方,請盡管開口。說起來,張神醫還是本官的本家……”
縣令還想再跟張陽套套瓷兒,卻一下子被張陽打斷:“這傷藥,還有繃帶還略有不足,另外還請大人能夠籌措一些細魚線,待消毒之後,可以用來給傷者縫合傷口。”
張陽當然不願意跟這送上門的客氣,自己帶來的0號、1號手術用線基本已經所剩不多了,這裏這麽多傷員,很多人外傷並不嚴重,用魚線縫合已經足夠。
“還不快去按照神醫的吩咐準備!”那縣令轉頭吩咐旁邊的衙役去辦,而他自己則繼續跟在張陽身後,看他如何手術。
這縣令名叫張宛,是弘治十一年的進士,在這縣令任上也已經有四五年的光景,素有官聲,另外這張宛也與興濟張家沾點親帶點故,不過血緣已經很遠就是了。
這興濟張家正是當家皇太後的娘家。
原本這縣令也不必如此事必躬親,甚至把縣衙都拿出來救治傷員,還對張陽如此客氣,然而他作為一縣之長也是消息靈通的人,知道這張陽跟錦衣衛副千戶喬龍關係莫逆。
雖然這縣令作為文官係統的一份子,礙於官聲,不可能去明目張膽地巴結錦衣衛,然而這次事件卻是一個好機會,把縣衙讓出來的舉動,於這縣令大人並無損失,卻可以邀買人心,可謂惠而不費;為張陽他們提供了方便,間接可以給錦衣衛那邊留下好印象,又不會惹來士林矚目,影響官聲;再說這倭寇匪徒的事情畢竟發生在自己的管轄之下,怎麽也脫不了幹係,隻好在這事後補救上找補一些,最不濟也能混上個“搶險先進集體”不是;最後再加上在這裏看到張陽的神奇醫術,也讓張宛覺得這張陽實在值得結交,最不濟也給自己的生命上一道保險。
於是接下來,有了縣令大人的從旁協助,縣衙內的秩序頓時井然,張陽也開始不斷地處理各種刀傷,連同白芷和喬鈴兒,再加上青縣本地的兩個郎中,幾個人一直忙到天光大亮,才算簡單處理完所有傷員,實在是讓張陽體會到了一個戰地醫生的艱苦。
除了幾個重傷員以外,其他的傷者大部分隻是一般刀傷,縫合傷口後,隻要注意不要傷口感染,便沒有大礙,至於那幾個重傷號,如今的醫療條件之下,張陽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
張陽的渾身上下已經沒有絲毫力氣,隻是這樣癱坐在縣衙大堂的角落裏。
微微的晨曦,從縣衙大堂的門口照射進來,卻依然無法驅散整個大堂裏的黑暗。
不少傷員已經睡去,發出陣陣鼾聲,合著大堂裏擺放的幾個炭火盆裏火星的劈啪聲,讓人格外昏昏欲睡。
仿佛昨晚的殺戮,昨晚的一切都從沒有發生過。
生活仍然在繼續……
……
“好了,說說吧,怎麽從絳珠姑娘變成鈴兒姑娘了?”困倦不堪的張陽,輕聲地問坐在自己旁邊的喬鈴兒。
喬鈴兒雙手正抱著自己的膝蓋,將頭埋在膝蓋裏,一點也沒有了昨晚從凶悍的倭寇刀下救下張陽時的颯颯英姿,而隻是像一個普通的小姑娘,一個下了體育課,正跟同學一起坐在角落裏休息的女高中生……
“行了,我知道你還沒睡,你要再不說,以後可沒人教你唱歌了啊。”生與死的考驗,似乎極大地拉進了張陽與喬鈴兒之間的關係。
說話間,已經完全沒有了初見時的生疏,後園相會時的試探。
“(*^__^*)嘻嘻……”喬鈴兒偏過頭來,一邊笑,一邊看著張陽。
稚嫩的小臉上,還有一道道的灰塵、血漬和汗漬,然而這一切卻完全無法掩蓋那一抹笑容的沁人心脾。
“(╰_╯)#賣萌也不行!”張陽語氣堅決。
“賣萌?”喬鈴兒並沒有聽懂張陽話中的意思,然而從他的語氣和表情,也不妨礙兩人的交流,“好啦,好啦,那天遇到你的時候,我不是剛剛從外麵回來……”
“嗯,是從外麵翻牆回來。”張陽著重強調了“翻牆”兩字。
“好啦,翻牆回來,然後知道你是我哥請來的郎中,怕你跟我哥說起我半夜出去的事情,才……”喬鈴兒的聲音越說越小。
“就隨便起了個名字糊弄我啊?”張陽的聲音倒是虎了起來。
“~~^_^~~也,也不是隨便起了個名字啦,絳珠姐姐是我嫂子的貼身丫鬟啦,你肯定也見過吧?她還跟我說起你在大街上救小樂的事情呢,嘻嘻……”喬鈴兒嬉皮笑臉地說。
“╮(╯△╰)╭,好啊,這比隨便起名字還惡劣,你這是栽贓陷害嘛!”張陽有點無奈地說。
“(╯3╰)那也是跟我哥學的……”這喬鈴兒完全沒有檢討自己錯誤的意思,“呐,我都跟你坦白了,以前你答應過我的,要繼續教我唱歌的事情,可不能說話不算數哦?喂……”
“想讓我教你唱歌也行,不過你也要教我用劍,這倭寇的劍還真挺漂亮。”張陽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了那把偷偷從戰場撿回來的那倭寇小頭目的日本刀。
“唉——?這把刀好像應該算是我的戰利品吧?”喬鈴兒一眼就認出了這把自己從倭寇小頭目那裏打下來的東瀛刀。
“手快有,手慢無,現在刀在我手裏,當然算是我的了,改天配個漂亮的刀鞘去。”看到喬鈴兒目光炯炯地看著自己手中的東瀛刀,張陽趕緊裝作很緊張地把刀藏到了身後。
“小氣,快點拿來給我看看!”喬鈴兒不依不饒要去搶張陽手中的刀。
“好啦,怕了你了,借你看看吧。”
張陽本來也就是跟喬鈴兒鬧一鬧,可是喬鈴兒卻完全沒有女孩矜持,一下子就撲倒了張陽的身上,那經過長期鍛煉,玲瓏有致的身條,一下子讓張陽都有點不自在,一時間小張陽都有些蠢蠢欲動,為了掩飾尷尬,更是顧及到眼前這位喬鈴兒的武力值,張陽趕緊將手中的“戰利品”再次交出。
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在古代,一把刀,即便是東瀛刀,不也應該司空見慣嗎?至於喬鈴兒這個武將世家的女孩都如此稀罕,以至於都顧不上男女有別,授受不親了嗎?
其實不然。
唐朝時期,民風尚武,家裏有把弓,出門配把劍,稀鬆平常。
然而從元朝的時候,朝廷因為怕漢人作亂,連家裏有把菜刀都要殺頭,直到明朝朱元璋時期,皇帝才下令放開百姓家裏使用菜刀的限製,為此還有不少大臣上書反對,害怕因此而引起什麽亂子,更何況其他兵器。
而宋國公馮勝僅僅是被人誣告私藏兵器,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就被朱元璋賜死,那時的禁武令可見一斑。想來如今的菜刀實名製,大概就是從那會開始的吧?
有人會問,不對啊,《水滸傳》成書於明初,那裏麵的英雄們不是也都舞槍弄棒,好不自在?
其實細讀《水滸傳》就可以知道,老百姓能攜帶的武器,隻限於樸刀、哨棒等比較粗劣的武器,李逵大哥用的,不過是砍柴的板斧。
魯智深、武鬆攜帶鐵禪杖,戒刀,這些個本是出家人的法器,被他們用來砍贓官的鳥頭,料是佛祖也要說快哉快哉。
至於精良軍器,隻有祝家莊、曾頭市之類和官府有勾結,有鎮壓農民起義的團練身份的地方,才有權利大量打造擁有,不然則是謀反無疑了。
而是弓箭、弩和甲胄,一般綠林山寨,如果能有個三五十套,橫行州縣稱霸一方是木有問題了。
而在防範最嚴的清朝,老百姓家裏如果有套殘破盔甲也是抄家問斬的罪名,這也是中國古代盔甲傳世較少的原因之一了。
那麽,剛才張陽用的樸刀又是什麽呢?
樸刀的另一個名字是“著褲刀”,可以掛在褲腰上。它極簡陋,安上短把就是農具;如果安上了長把才是“樸刀”。這也是為什麽樸刀這麽常見卻上不了《武經總要》,也排不上武林兵器榜。
而老百姓則因為樸刀易得而便宜所以把它作為經常使用的兵器,同時也正因為它的常見,所以它也跟兵器榜上的板磚、折凳一樣對它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斷。
樸刀是短刀頭、長刀把的,刀身無鞘,長刀把可以從刀頭取下,作杆棒用——這一點在《水滸傳》中有細致的描寫。
在明朝這種有路引,對人口流動進行嚴格控製的地方,你帶把環首刀或者張陽現在手中的這種唐刀(現在都稱作東瀛刀了)出門,那基本上是找不自在,就跟你在奧運期間在京城拿把沙鷹上街,或者平時沒事拎杆ak47上街是一個道理,沒事找抽!
朝廷哪管你是正派邪派?拿著管製刀具上街都算黑社會!
至於長劍?
明朝法律規定:士人可以佩劍!就好比你取得功名以後才可以帶方巾、穿綾羅一樣,是有嚴格限製的。
當然,任何限製,在中國這樣的國家總會有著各種漏洞,就像喬鈴兒手中那把長劍。
雖然違規違製了,可如今都到了正德年間,誰有會為了此事去找一個錦衣衛副千戶妹妹的麻煩?那不是純粹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所以,眼前這把按照大明早已失傳的唐刀規製與煉製方法,打造出的東瀛刀,實在是也算一個稀罕物。
喬鈴兒手中的這把東瀛刀鋒刃極長,足有兩尺,將近三尺多長,刀身細且薄,不過二指多寬,上麵還帶著一條發著暗紅色光芒的血槽。
刀刃近柄處還刻著菊花的暗紋。
按說這樣的刀細長且薄,極易折斷,應該不適宜於實戰,然而這把刀,雖然於喬鈴兒的寶劍交擊多次,卻仍然看不見什麽卷刃,足見其工藝的精湛。
欣賞了半天刀的喬鈴兒,突然從自己的頭上拔下一根長發,然後將長發搭在刀刃上,輕輕一吹,頭發竟然真的一切兩段。
這把長刀竟然真的能吹毛斷發。
從小便愛刀劍的喬鈴兒一拿到這把刀便愛不釋手,不過仔細把玩了一會兒之後,喬鈴兒卻還是把這把刀遞給張陽,輕輕說:“這把刀便寄放在你這裏了,不過你以後可以好好跟我學用這刀的方法哦……”
喬鈴兒並沒有得到回答,轉頭看過去,坐在自己旁邊的張陽已然已經睡了過去。
看著張陽那俊朗無匹的睡臉,喬鈴兒的眼神也一改往日的樂天、跳脫,而難得地露出了一抹深深的溫柔。
凝視了張陽一會兒,喬鈴兒也悄悄地將手中的刀放在一旁,然後頭輕輕靠在了張陽的肩上,進入了黑甜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