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天,張陽都被軟禁在宮外的一個小四合院裏,因為來這裏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張陽甚至不知道這個小四合院在北京城的什麽方位。
在這個小院落裏,除了不能外出,不能會見外人之外,張陽的一日三餐、衣食用度,幾乎都按照最高規格,每日的飯菜大概都是由京裏的有名的飯莊送來,每日口味不同、花樣繁多、精致異常,每餐還有一壺好酒佐餐,甚至還有一個長相秀氣的小太監每日來照料張陽的起居,端茶送水倒夜壺。
要不是每日在固定時間都有不同的人來詳細詢問張陽當日裏在後宮的所有情況之外,張陽都快忘記自己這是在被監禁了。
“當日裏,我就看見了一個中年婦人,在訓斥那位姓夏的姑娘,然後我去勸解,結果那位姑娘就掉進了蓮花池中,我跳水把她救了上來,你們所說的猥褻之事,那叫做人工呼吸,因為夏姑娘她的氣管中嗆進了水,無法呼吸,我必須將氣吹到她的肺裏,讓她恢複呼吸,至於按壓她的胸部,那是為了做心肺複蘇,因為她的心髒已經停跳了,要靠外力的衝擊和按摩,讓她的心髒重新跳動……總之,事情就是這樣,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們反過來覆過去的問,也不會有其他答案的,你們不煩我都要煩了!”張陽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張大人切莫焦急,下官也不過是來例行問話罷了,張大人所說的一切,下官自會一字不改地回報上去。倒是要告訴張大人你一個好消息。”來問話的人倒不是太監,而是錦衣衛中人,隻不過不是北鎮撫司衙門的罷了。
“哦?!什麽好消息?難道終於要讓我回去了?”張陽心中一陣高興,雖然在這裏的生活條件倒是不錯,可是每日隻能看那同樣的風景,身邊除了個小太監之外,也沒有蘇兒那樣的軟妹子伺候,也沒有白芷那樣的冰美人養眼,實在讓張陽不爽的很。
“呃……這倒不是,隻不過是,我們找了幾個溺水的人,按照張大人您的辦法救治,終於救活了一個,所以已經證明了大人您起碼沒有圖謀不軌……”這人有些尷尬地賠笑道。
“是嗎?既然已經證明了我說的是真的,那還不放我……等等,你說終於救活了一個人?那前麵的幾個人呢?”張陽這才反應過來這錦衣衛話中的問題。
“哦,前麵幾個,可能是我們沒有掌握住技巧,所以淹死了。”這錦衣衛很無所謂地說道。
“啊?!我去……”張陽張大了嘴,有些不可置信。
“張大人你別多心,我們找的那幾個人都是準備秋後問斬的死囚,早死晚死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麽太大的區別,至於救活的那一個,聖上也特準赦免了他的死罪,並無礙張大人您的陰德。”錦衣衛看張陽有些不適應他們的做法,趕緊解釋道。
“算了,不說這事兒了,那既然你們都知道我所言非虛,那麽為何還不趕緊放我出去?”張陽很不滿地問道。
“這事兒就不是小人能夠說得算的了,不過依下官看來,張大人您這會兒待在這裏,倒是比現在出去要清淨許多,大人,您也別多問,在下這就告辭了。”說完話,這錦衣衛便向張陽行了一禮,畢竟張陽現在雖然被軟禁著,可他頭上的錦衣衛指揮僉事的官職卻還在,行完禮,也不等張陽再說話,那錦衣衛便匆匆退了出去。
看見關上的院門,張陽走出小屋,看著灰白的天空,不禁有些發愣,好多天沒有見到白芷、喬鈴兒、小蘇兒她們,張陽說不惦記,絕對是假話。
而且被關進來之前,張陽才把京城之中的花魁玉堂春招惹回家,不知道自己不在的這些天,她有沒有搞出什麽幺蛾子,一想到玉堂春的事兒,張陽又有些頭大,可是雖然明知道玉堂春是個麻煩,可是男人哪有不好色的,麵對這樣一個自薦枕席的大美女,說張陽心中沒有什麽曖昧,那更是假話。
被關在小院裏,張陽的心卻越發躁動起來……
不過張陽卻不知道,在他被軟禁起來的這些天裏,因為他的事情,關於他的事情,在京城之中,各種流言蜚語已經沸沸揚揚,大明的朝堂之上可是吵了個底朝天!
關於京中的流言非常多,“靠譜”一點兒的,就把張陽和夏彤的事情往《鶯鶯傳》上靠,認為張陽和皇後其實早就認識,並且是青梅竹馬,隻不過後來夏彤被選為皇後,這才無奈分開,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兩人再次相見,重燃舊情,這才在皇宮後花園中密會,通奸有染。
再知道多一點兒的,還信誓旦旦地說,張陽和夏彤兩人的事情,被太後撞見之後,夏皇後還要以死殉情,差一點兒便淹死在水中,幸虧搶救及時才救回一命。沒錯,這些傳言還算“靠譜”,起碼沒有脫離一般人的想象力。而更多不靠譜的流言,則是說張陽其實本身就是朱厚照的“男寵”,皇帝是個“雙向插頭”,男女通吃,在宮中玩起“3p”,不過後來因為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陽“得寵”,皇帝與其“夜夜笙歌”,以至於都忽略了皇後,結果引起皇後“醋意大發”,與張陽在後宮“約架”,結果因為武力值的差距,差點被張陽淹死在池中……
沒錯,這種劇情甚至都已經超過了後世國產電視劇腦殘編劇們的想象力了,至於更離奇的傳言,甚至已經脫離了“架空曆史”的範疇,要往“玄幻仙俠”上靠了……
如此,傳言流傳一廣,京中的輿論矛頭自然開始指向張陽。
先是有京中的士子聯名上書,要求把張陽撤職法辦,罪名很多,反正怎麽嚴重怎麽來,基本上已經把張陽和王莽、董卓、曹操之類的“大奸臣”聯係了起來。而隨著士子上書這一導火索,朝中的禦史言官們也沒有閑著,各種奏折更是如雪片一般地飛入大內,而這些人的矛頭也不僅僅是指著張陽了,更多人則是直接指著朱厚照的鼻子開罵,好一點的認為朱厚照親小人、遠賢臣,才會出現此事,激烈一點的直接說朱厚照上梁不正下梁歪,張陽的做法根本就是朱厚照縱容,更極端一點的甚至要求朱厚照下詔罪己,直至廢後!
在這個小院落裏,除了不能外出,不能會見外人之外,張陽的一日三餐、衣食用度,幾乎都按照最高規格,每日的飯菜大概都是由京裏的有名的飯莊送來,每日口味不同、花樣繁多、精致異常,每餐還有一壺好酒佐餐,甚至還有一個長相秀氣的小太監每日來照料張陽的起居,端茶送水倒夜壺。
要不是每日在固定時間都有不同的人來詳細詢問張陽當日裏在後宮的所有情況之外,張陽都快忘記自己這是在被監禁了。
“當日裏,我就看見了一個中年婦人,在訓斥那位姓夏的姑娘,然後我去勸解,結果那位姑娘就掉進了蓮花池中,我跳水把她救了上來,你們所說的猥褻之事,那叫做人工呼吸,因為夏姑娘她的氣管中嗆進了水,無法呼吸,我必須將氣吹到她的肺裏,讓她恢複呼吸,至於按壓她的胸部,那是為了做心肺複蘇,因為她的心髒已經停跳了,要靠外力的衝擊和按摩,讓她的心髒重新跳動……總之,事情就是這樣,我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們反過來覆過去的問,也不會有其他答案的,你們不煩我都要煩了!”張陽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張大人切莫焦急,下官也不過是來例行問話罷了,張大人所說的一切,下官自會一字不改地回報上去。倒是要告訴張大人你一個好消息。”來問話的人倒不是太監,而是錦衣衛中人,隻不過不是北鎮撫司衙門的罷了。
“哦?!什麽好消息?難道終於要讓我回去了?”張陽心中一陣高興,雖然在這裏的生活條件倒是不錯,可是每日隻能看那同樣的風景,身邊除了個小太監之外,也沒有蘇兒那樣的軟妹子伺候,也沒有白芷那樣的冰美人養眼,實在讓張陽不爽的很。
“呃……這倒不是,隻不過是,我們找了幾個溺水的人,按照張大人您的辦法救治,終於救活了一個,所以已經證明了大人您起碼沒有圖謀不軌……”這人有些尷尬地賠笑道。
“是嗎?既然已經證明了我說的是真的,那還不放我……等等,你說終於救活了一個人?那前麵的幾個人呢?”張陽這才反應過來這錦衣衛話中的問題。
“哦,前麵幾個,可能是我們沒有掌握住技巧,所以淹死了。”這錦衣衛很無所謂地說道。
“啊?!我去……”張陽張大了嘴,有些不可置信。
“張大人你別多心,我們找的那幾個人都是準備秋後問斬的死囚,早死晚死對他們來說也沒什麽太大的區別,至於救活的那一個,聖上也特準赦免了他的死罪,並無礙張大人您的陰德。”錦衣衛看張陽有些不適應他們的做法,趕緊解釋道。
“算了,不說這事兒了,那既然你們都知道我所言非虛,那麽為何還不趕緊放我出去?”張陽很不滿地問道。
“這事兒就不是小人能夠說得算的了,不過依下官看來,張大人您這會兒待在這裏,倒是比現在出去要清淨許多,大人,您也別多問,在下這就告辭了。”說完話,這錦衣衛便向張陽行了一禮,畢竟張陽現在雖然被軟禁著,可他頭上的錦衣衛指揮僉事的官職卻還在,行完禮,也不等張陽再說話,那錦衣衛便匆匆退了出去。
看見關上的院門,張陽走出小屋,看著灰白的天空,不禁有些發愣,好多天沒有見到白芷、喬鈴兒、小蘇兒她們,張陽說不惦記,絕對是假話。
而且被關進來之前,張陽才把京城之中的花魁玉堂春招惹回家,不知道自己不在的這些天,她有沒有搞出什麽幺蛾子,一想到玉堂春的事兒,張陽又有些頭大,可是雖然明知道玉堂春是個麻煩,可是男人哪有不好色的,麵對這樣一個自薦枕席的大美女,說張陽心中沒有什麽曖昧,那更是假話。
被關在小院裏,張陽的心卻越發躁動起來……
不過張陽卻不知道,在他被軟禁起來的這些天裏,因為他的事情,關於他的事情,在京城之中,各種流言蜚語已經沸沸揚揚,大明的朝堂之上可是吵了個底朝天!
關於京中的流言非常多,“靠譜”一點兒的,就把張陽和夏彤的事情往《鶯鶯傳》上靠,認為張陽和皇後其實早就認識,並且是青梅竹馬,隻不過後來夏彤被選為皇後,這才無奈分開,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兩人再次相見,重燃舊情,這才在皇宮後花園中密會,通奸有染。
再知道多一點兒的,還信誓旦旦地說,張陽和夏彤兩人的事情,被太後撞見之後,夏皇後還要以死殉情,差一點兒便淹死在水中,幸虧搶救及時才救回一命。沒錯,這些傳言還算“靠譜”,起碼沒有脫離一般人的想象力。而更多不靠譜的流言,則是說張陽其實本身就是朱厚照的“男寵”,皇帝是個“雙向插頭”,男女通吃,在宮中玩起“3p”,不過後來因為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陽“得寵”,皇帝與其“夜夜笙歌”,以至於都忽略了皇後,結果引起皇後“醋意大發”,與張陽在後宮“約架”,結果因為武力值的差距,差點被張陽淹死在池中……
沒錯,這種劇情甚至都已經超過了後世國產電視劇腦殘編劇們的想象力了,至於更離奇的傳言,甚至已經脫離了“架空曆史”的範疇,要往“玄幻仙俠”上靠了……
如此,傳言流傳一廣,京中的輿論矛頭自然開始指向張陽。
先是有京中的士子聯名上書,要求把張陽撤職法辦,罪名很多,反正怎麽嚴重怎麽來,基本上已經把張陽和王莽、董卓、曹操之類的“大奸臣”聯係了起來。而隨著士子上書這一導火索,朝中的禦史言官們也沒有閑著,各種奏折更是如雪片一般地飛入大內,而這些人的矛頭也不僅僅是指著張陽了,更多人則是直接指著朱厚照的鼻子開罵,好一點的認為朱厚照親小人、遠賢臣,才會出現此事,激烈一點的直接說朱厚照上梁不正下梁歪,張陽的做法根本就是朱厚照縱容,更極端一點的甚至要求朱厚照下詔罪己,直至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