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邊走邊看,真發現幾個不錯葫蘆,吳世襄看上一個砑花亞腰蟲具,獨眼龍和大黑牛一直在罐子裏,帶出去不方便。他準備也買幾個蟲具回去,沒事帶它們在身邊,叫叫也挺好。
葫蘆作為畜養鳴蟲之具,在長期的玩賞過程中,經過曆代玩好者和藝人的不斷努力,葫蘆加工製作方法不斷翻新,種類也愈來愈多,使本來屬於天然之物的葫蘆蟲具逐漸發展為一種倍受寵愛的特種工藝品。就製作方法來說,可分為本長、勒脖、範製、火繪、砑花等多種。
“本長”是北方玩蟲者的一名行話,指天然長就,不加人工範束的葫蘆蟲具,主要相對範製品而言。本長葫蘆雖係自然天成,雖造型有限,卻有天然之致,這是本長葫蘆為人所看重的第一個原因。
原因之二是本長葫蘆中符合畜蟲要求者少之又少,極難覓得,俗語物以稀為貴,能在千百葫蘆中得一上品,自然要受到人們的珍視。
所謂本長難得主要是指亞腰葫蘆,其難在兩點,一是腰太細,不成比例;二是長得不甚周正。亞腰葫蘆的外形特征就是細腰便腹,如果作為觀賞,則腰與腹的比例愈懸殊愈覺別致。但作為蟲具,對亞腰葫蘆卻有特殊要求,講究腰粗而腹略小。
葫蘆的腰部,做成蟲具後便成了脖處,既是鳴蟲出入的門戶,又是傳聲的關鍵部位。如過細,則效果不佳;最佳比例為6:5:6,即葫蘆的上下腹直徑皆為6厘米,腰的直徑5厘米,這樣才大小適中,比例勻稱,既受看又很好的傳聲效果。
第二個難點是亞腰葫蘆一般很難長得十分周正,所謂周正,是指葫蘆不歪斜,飽滿充實,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觀察,外形曲線都應該是相同的。換言之,葫蘆的上腹,腰與下腹的中心點應處在一條直線上。
由於葫蘆生長期間各部位受光程度不同,往往向陽部分長得較為飽滿,而背陰部分生長不足,造成成上下腹的兩麵鼓出的曲線稍有差別,並形成“歪脖”,這是玩家視為大忌的。
有經驗者試驗葫蘆是否周正,除用眼仔細觀察,放在手中旋轉感驗之,尚需將葫蘆放在桌麵上,如能筆直站立,則大體周正;如傾向一方,則不周正。所以古人說葫蘆嫩時就應該“扶令端正”,這是很有道理的。
以本長亞腰葫蘆做成蟲具,主要利用葫蘆的下腹,腰和上腹之少半,下腹為鳴蟲的“居室”,腰為鳴聲之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擴音作用。
這後一部分,北方玩蟲者稱為“翻兒”。“翻兒”愈大,擴音效果愈好。所以要求亞腰葫蘆的上腹的大小要與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亦可。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葫蘆的腰與下腹相比顯得過細,但與上腹相比卻成比例。這時可以從下腹部截口,作葫蘆的“喇叭口“,而由上腹作鳴蟲的“居室”,做成“倒栽葫蘆”。南方稱為“倒裝”,如柄處很直,這種“倒栽”與雞心葫蘆很相似。
若柄處歪斜,可將此處鋸去,再鏇一個大小相當的紅木底座粘住,造型卻也別具一格。其實在本長葫蘆蟲具中,以“倒栽”為多。原因是亞腰葫蘆上腹小,下腹大的特殊外形,決定了腰與上腹的粗細更為接近,較易得到比例合適者。
“扁圓葫蘆隻能用來畜養蟈蟈;亞腰葫蘆多用來畜養蟋蟀,油葫蘆所用稍大一些,金鍾兒所用是一種粗矮口闊者。”
曹明對著那個中年婦女解釋,她要給老人過壽,想配一套鳴蟲具。首先要先選一隻鳴蟲,然後根據蟲子選葫蘆。
“具體有什麽講究嗎?”老李既然來一次,好多問題都要問清楚,機會難得。
“我來說吧!”於鴻飛解釋道:“既然葫蘆蟲具有實用和觀賞兩重價值,那麽挑選葫蘆也就應該從這兩個角度來考慮。所謂“實用”,就是聯係自己所畜養鳴蟲的種類,選擇適當葫蘆,以利鳴蟲的生長和發音。”
“葫蘆有很多種類,選型不同,內部構造也有差別,而這些都是與鳴蟲的種類相聯係的。比如說棒子葫蘆是專用畜養蟈蟈的蟲具,其粗細長短,是與蟈蟈較大的體形相關的,而且它的長圓形的筒式構造,能夠使蟈蟈的鳴聲發生強烈的共鳴,使鳴聲變得更為優美動聽。”
“蟈蟈葫蘆的瓢蓋及銅膽,也都是根據蟈蟈的鳴聲特點而設計配置的。如果用蟋蟀葫蘆畜養蟈蟈,就無法充分發揮其鳴聲物特點。同樣用蟈蟈葫蘆畜養蟋蟀,便會貽笑大方,甚至難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長。葫蘆與鳴蟲之間的這種聯係,並不什麽人憑空臆想出來的,它是曆代玩蟲者實際經驗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必然性。因此,選擇葫蘆首先要“對路”。”
吳世襄在一旁選自己葫蘆,這種費口舌的事他最不喜歡,今天他不是來出風頭,開發新路子才是正事。所以主要看誰家葫蘆整體水平好,有創意。
“實用的第二個含義是要結實耐用,古人曾提出挑選葫蘆蟲具的四字原則曰:“紫、潤、堅、厚”。後兩個字就是指的結實耐用。一般來說,葫蘆愈厚愈結實。挑選時應該用食指探入葫蘆熟得愈透愈結實,尚未熟透的葫蘆曬幹後也許比較厚,但不堅固。”
“檢驗的方法是,當年采摘的葫蘆,色愈黃熟得愈透,色淡甚至發白者就沒熟透。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蘆,如發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屬之聲,便是熟透結實的葫蘆;若發音沉悶,甚至有“撲、撲”之聲,便不結實。”
於鴻飛一邊上手試驗,一邊介紹知識,他很享受為人師感覺,每次不亦樂乎。
“還可以用直觀的方法,若發現葫蘆表皮細密,光潔度高,以指甲掐無痕,便是好貨;表皮結構鬆散,暗淡無光,一掐即有凹陷,便為劣品。最後,緊握葫蘆,若稍一用力,即有變形,乃到內壁“劈啪”作響,肯定不堅固;反之,即為熟透佳品。”
小張算是三個人中資深玩家,有經驗,他選擇出一個葫蘆,讓於鴻飛掌掌眼。
“我看看!若從審美的角度挑選葫蘆,要求就更高。在首先要實用的前提下,不同種類的葫蘆蟲具尚有各自的要求,但大略言之,不在乎形與色兩端。形即葫蘆的造型,要求周正而勻稱,給人以美的感覺。”
“不論本長葫蘆還是是範製葫蘆,各個部位都要端正無偏斜。如從上部看,口很圓;從底部看,腹部的外形也要呈圓形;從側麵看,葫蘆兩側的外形曲線要對稱;脖要正、底部圓或平,臍眼要處在底部的最中心。”
“勻稱主要指葫蘆的口、脖、腹三者的粗細要協調,比例要恰如其分。另外口、蓋的配置,大小厚薄應與葫蘆體相匹配。一般來說,範製葫蘆因屬人工所至,較易達到這些要求,而本長葫蘆能符合這些要求的則極少。”
“這個算是及格,但還是有些歪,你們從這裏看,是不是?”
老於把葫蘆放在桌子上,從不同角度看,還真發現不少缺點。
“葫蘆的皮色極其重要,四字原則中的“紫潤”就是對此而言的;事實上,葫蘆器為人寵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葫蘆具有獨特的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
曹明接著介紹:“葫蘆的本色是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由淺入深,由黃變紅,由紅變紫。真正達到“紫潤”的葫蘆,是玩好者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的結果。所以愈是皮色發紫的葫蘆,證明它的曆史愈長,愈能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價值也愈高。”
“吳老板的木緣居都是極品文玩,不知道有沒有真正幾十年老葫蘆?”
聽見老李好奇問,真把吳世襄問住了,他手裏還真沒老葫蘆。隻能含糊道:“暫時真沒有,不過下個月我們木緣居第二分店正式慶典,到時候無論是核桃葫蘆,還是菩提核雕,都會有不少新品上市,請玩家期待。”
“真的,還有菩提核雕?太好啦!”小張一臉興奮:“您木緣居雖然都是精品,但價格也真貴,我們一般工薪咬咬牙也隻能買一兩串,現在有菩提核雕,總算能多拿幾串了吧?”
“那不一定!”曹明似笑非笑道:“吳老板隻出精品和極品,就算是葫蘆、菩提還有核雕,我估計也是重器!是不是?”
“菩提應該比較大眾,葫蘆也差不多,不過核雕都是看工,萬一是國家級大師工,我賣您八百一串108羅漢?我不是要賠到姥姥家嘍?”
大家有說有笑,氣氛越來越好,張揚很滿意,幾個專家有什麽說什麽,經驗無私分享。幾個玩家也能問道點子上,這次節目效果不錯。
“對了,微信上有不少玩家問如何保養和收藏老葫蘆?”張揚突然想起,趕緊提問。
“葫蘆蟲具比較嬌貴,要注意保養收藏,隻要保養得當,不但經久耐用,而且會進一步增加它的審美價值。葫蘆的質地鬆軟,但幹後卻又變得很脆,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蘆,纖維質老化,極易破碎。因此在使用、存放時都要格外小心。”
“玩蟲者為了保護葫蘆,喜歡縫製一個葫蘆套,將葫蘆裝入套中。葫蘆罩一可保護葫蘆表皮不被磕碰,二防葫蘆蓋脫落。使用葫蘆時要輕拿放,不要與硬物、利器相碰,揣入懷中時要注意是否放在了實處,存放時不可置於高處或平滑的地方。”
“平時要將其置於幹燥通風之處,夏天多雨季應經常拿出曬曬太陽。當發現葫蘆受潮而發黴,要迅速放在太陽下暴曬,擦去葫蘆上的黴斑,以核桃油塗抹浸潤,再置於幹燥處。為保證通風,可將葫蘆蓋拿下,與葫蘆分別存放。”
於鴻飛深有體會道:“我可見過不少玩家,拿著老葫蘆出來顯擺,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四分五裂!心都快碎了,大家要千萬小心。”
葫蘆作為畜養鳴蟲之具,在長期的玩賞過程中,經過曆代玩好者和藝人的不斷努力,葫蘆加工製作方法不斷翻新,種類也愈來愈多,使本來屬於天然之物的葫蘆蟲具逐漸發展為一種倍受寵愛的特種工藝品。就製作方法來說,可分為本長、勒脖、範製、火繪、砑花等多種。
“本長”是北方玩蟲者的一名行話,指天然長就,不加人工範束的葫蘆蟲具,主要相對範製品而言。本長葫蘆雖係自然天成,雖造型有限,卻有天然之致,這是本長葫蘆為人所看重的第一個原因。
原因之二是本長葫蘆中符合畜蟲要求者少之又少,極難覓得,俗語物以稀為貴,能在千百葫蘆中得一上品,自然要受到人們的珍視。
所謂本長難得主要是指亞腰葫蘆,其難在兩點,一是腰太細,不成比例;二是長得不甚周正。亞腰葫蘆的外形特征就是細腰便腹,如果作為觀賞,則腰與腹的比例愈懸殊愈覺別致。但作為蟲具,對亞腰葫蘆卻有特殊要求,講究腰粗而腹略小。
葫蘆的腰部,做成蟲具後便成了脖處,既是鳴蟲出入的門戶,又是傳聲的關鍵部位。如過細,則效果不佳;最佳比例為6:5:6,即葫蘆的上下腹直徑皆為6厘米,腰的直徑5厘米,這樣才大小適中,比例勻稱,既受看又很好的傳聲效果。
第二個難點是亞腰葫蘆一般很難長得十分周正,所謂周正,是指葫蘆不歪斜,飽滿充實,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觀察,外形曲線都應該是相同的。換言之,葫蘆的上腹,腰與下腹的中心點應處在一條直線上。
由於葫蘆生長期間各部位受光程度不同,往往向陽部分長得較為飽滿,而背陰部分生長不足,造成成上下腹的兩麵鼓出的曲線稍有差別,並形成“歪脖”,這是玩家視為大忌的。
有經驗者試驗葫蘆是否周正,除用眼仔細觀察,放在手中旋轉感驗之,尚需將葫蘆放在桌麵上,如能筆直站立,則大體周正;如傾向一方,則不周正。所以古人說葫蘆嫩時就應該“扶令端正”,這是很有道理的。
以本長亞腰葫蘆做成蟲具,主要利用葫蘆的下腹,腰和上腹之少半,下腹為鳴蟲的“居室”,腰為鳴聲之通道,上腹的一部分形成“喇叭口”,起擴音作用。
這後一部分,北方玩蟲者稱為“翻兒”。“翻兒”愈大,擴音效果愈好。所以要求亞腰葫蘆的上腹的大小要與下腹基本相同,或稍大亦可。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葫蘆的腰與下腹相比顯得過細,但與上腹相比卻成比例。這時可以從下腹部截口,作葫蘆的“喇叭口“,而由上腹作鳴蟲的“居室”,做成“倒栽葫蘆”。南方稱為“倒裝”,如柄處很直,這種“倒栽”與雞心葫蘆很相似。
若柄處歪斜,可將此處鋸去,再鏇一個大小相當的紅木底座粘住,造型卻也別具一格。其實在本長葫蘆蟲具中,以“倒栽”為多。原因是亞腰葫蘆上腹小,下腹大的特殊外形,決定了腰與上腹的粗細更為接近,較易得到比例合適者。
“扁圓葫蘆隻能用來畜養蟈蟈;亞腰葫蘆多用來畜養蟋蟀,油葫蘆所用稍大一些,金鍾兒所用是一種粗矮口闊者。”
曹明對著那個中年婦女解釋,她要給老人過壽,想配一套鳴蟲具。首先要先選一隻鳴蟲,然後根據蟲子選葫蘆。
“具體有什麽講究嗎?”老李既然來一次,好多問題都要問清楚,機會難得。
“我來說吧!”於鴻飛解釋道:“既然葫蘆蟲具有實用和觀賞兩重價值,那麽挑選葫蘆也就應該從這兩個角度來考慮。所謂“實用”,就是聯係自己所畜養鳴蟲的種類,選擇適當葫蘆,以利鳴蟲的生長和發音。”
“葫蘆有很多種類,選型不同,內部構造也有差別,而這些都是與鳴蟲的種類相聯係的。比如說棒子葫蘆是專用畜養蟈蟈的蟲具,其粗細長短,是與蟈蟈較大的體形相關的,而且它的長圓形的筒式構造,能夠使蟈蟈的鳴聲發生強烈的共鳴,使鳴聲變得更為優美動聽。”
“蟈蟈葫蘆的瓢蓋及銅膽,也都是根據蟈蟈的鳴聲特點而設計配置的。如果用蟋蟀葫蘆畜養蟈蟈,就無法充分發揮其鳴聲物特點。同樣用蟈蟈葫蘆畜養蟋蟀,便會貽笑大方,甚至難以使蟋蟀正常地生長。葫蘆與鳴蟲之間的這種聯係,並不什麽人憑空臆想出來的,它是曆代玩蟲者實際經驗的總結,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必然性。因此,選擇葫蘆首先要“對路”。”
吳世襄在一旁選自己葫蘆,這種費口舌的事他最不喜歡,今天他不是來出風頭,開發新路子才是正事。所以主要看誰家葫蘆整體水平好,有創意。
“實用的第二個含義是要結實耐用,古人曾提出挑選葫蘆蟲具的四字原則曰:“紫、潤、堅、厚”。後兩個字就是指的結實耐用。一般來說,葫蘆愈厚愈結實。挑選時應該用食指探入葫蘆熟得愈透愈結實,尚未熟透的葫蘆曬幹後也許比較厚,但不堅固。”
“檢驗的方法是,當年采摘的葫蘆,色愈黃熟得愈透,色淡甚至發白者就沒熟透。另外可以用手指敲一敲葫蘆,如發音清脆明亮,似有金屬之聲,便是熟透結實的葫蘆;若發音沉悶,甚至有“撲、撲”之聲,便不結實。”
於鴻飛一邊上手試驗,一邊介紹知識,他很享受為人師感覺,每次不亦樂乎。
“還可以用直觀的方法,若發現葫蘆表皮細密,光潔度高,以指甲掐無痕,便是好貨;表皮結構鬆散,暗淡無光,一掐即有凹陷,便為劣品。最後,緊握葫蘆,若稍一用力,即有變形,乃到內壁“劈啪”作響,肯定不堅固;反之,即為熟透佳品。”
小張算是三個人中資深玩家,有經驗,他選擇出一個葫蘆,讓於鴻飛掌掌眼。
“我看看!若從審美的角度挑選葫蘆,要求就更高。在首先要實用的前提下,不同種類的葫蘆蟲具尚有各自的要求,但大略言之,不在乎形與色兩端。形即葫蘆的造型,要求周正而勻稱,給人以美的感覺。”
“不論本長葫蘆還是是範製葫蘆,各個部位都要端正無偏斜。如從上部看,口很圓;從底部看,腹部的外形也要呈圓形;從側麵看,葫蘆兩側的外形曲線要對稱;脖要正、底部圓或平,臍眼要處在底部的最中心。”
“勻稱主要指葫蘆的口、脖、腹三者的粗細要協調,比例要恰如其分。另外口、蓋的配置,大小厚薄應與葫蘆體相匹配。一般來說,範製葫蘆因屬人工所至,較易達到這些要求,而本長葫蘆能符合這些要求的則極少。”
“這個算是及格,但還是有些歪,你們從這裏看,是不是?”
老於把葫蘆放在桌子上,從不同角度看,還真發現不少缺點。
“葫蘆的皮色極其重要,四字原則中的“紫潤”就是對此而言的;事實上,葫蘆器為人寵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葫蘆具有獨特的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的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
曹明接著介紹:“葫蘆的本色是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由淺入深,由黃變紅,由紅變紫。真正達到“紫潤”的葫蘆,是玩好者經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把玩摩娑的結果。所以愈是皮色發紫的葫蘆,證明它的曆史愈長,愈能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價值也愈高。”
“吳老板的木緣居都是極品文玩,不知道有沒有真正幾十年老葫蘆?”
聽見老李好奇問,真把吳世襄問住了,他手裏還真沒老葫蘆。隻能含糊道:“暫時真沒有,不過下個月我們木緣居第二分店正式慶典,到時候無論是核桃葫蘆,還是菩提核雕,都會有不少新品上市,請玩家期待。”
“真的,還有菩提核雕?太好啦!”小張一臉興奮:“您木緣居雖然都是精品,但價格也真貴,我們一般工薪咬咬牙也隻能買一兩串,現在有菩提核雕,總算能多拿幾串了吧?”
“那不一定!”曹明似笑非笑道:“吳老板隻出精品和極品,就算是葫蘆、菩提還有核雕,我估計也是重器!是不是?”
“菩提應該比較大眾,葫蘆也差不多,不過核雕都是看工,萬一是國家級大師工,我賣您八百一串108羅漢?我不是要賠到姥姥家嘍?”
大家有說有笑,氣氛越來越好,張揚很滿意,幾個專家有什麽說什麽,經驗無私分享。幾個玩家也能問道點子上,這次節目效果不錯。
“對了,微信上有不少玩家問如何保養和收藏老葫蘆?”張揚突然想起,趕緊提問。
“葫蘆蟲具比較嬌貴,要注意保養收藏,隻要保養得當,不但經久耐用,而且會進一步增加它的審美價值。葫蘆的質地鬆軟,但幹後卻又變得很脆,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蘆,纖維質老化,極易破碎。因此在使用、存放時都要格外小心。”
“玩蟲者為了保護葫蘆,喜歡縫製一個葫蘆套,將葫蘆裝入套中。葫蘆罩一可保護葫蘆表皮不被磕碰,二防葫蘆蓋脫落。使用葫蘆時要輕拿放,不要與硬物、利器相碰,揣入懷中時要注意是否放在了實處,存放時不可置於高處或平滑的地方。”
“平時要將其置於幹燥通風之處,夏天多雨季應經常拿出曬曬太陽。當發現葫蘆受潮而發黴,要迅速放在太陽下暴曬,擦去葫蘆上的黴斑,以核桃油塗抹浸潤,再置於幹燥處。為保證通風,可將葫蘆蓋拿下,與葫蘆分別存放。”
於鴻飛深有體會道:“我可見過不少玩家,拿著老葫蘆出來顯擺,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四分五裂!心都快碎了,大家要千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