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


    江南提督陳化成自去年鴉片戰爭以來,就一直住在長江吳淞口西岸炮台邊的帳篷裏,整日裏就在謀劃如何抗擊英軍的進攻。(.好看的小說)


    在清兵的諸多將領中,陳化成可能是第一個仔細收集了第一次定海之戰,浙東之戰,虎門之戰,以及廈門之戰的諸多消息。他是第一個認識到英軍並非不擅長陸戰的清軍將領。


    但由於各種信息的支離破碎,他對於英軍強到什麽程度,並不清楚。


    他由江寧將軍轉交的奏折中說:“若英夷船隻闖入吳淞口內,吳淞東西兩岸土塘清軍,帖伏於土堤之後,接應之兵遙伏數裏之外,若敵用炮亂轟,則我潛伏不動,如朱雀軍在浙東伏於壕溝之中也。”


    “敵炮子斷不能傷我所伏之兵,待其炮火將竭,大船臨近,度我炮力可及,審準照星準頭,眾炮環,賊定不敵。”


    “若英夷陸師上岸,則我守塘之兵與接應之兵,盡可放心齊出。蓋匪徒既已上岸,彼必不敢亂用炮轟,然後忽邀其前,或擊敵後,先用虎蹲炮迎擊,破其洋槍火器,次用抬槍鳥槍連環夾擊,自無不勝之理。且英夷以舢板登岸,不過百十數人,我大兵數千齊出,定可聚而殲之。”


    “若逆夷衝入長江,繞攻小沙包一帶,抄襲西岸土塘後路,我兵已層層設炮,節節埋伏,該處灘淺,大船難以靠近,彼不能攜帶大炮犯我內地,雖然火槍犀利,亦斷不能敵我大炮抬槍與百餘尊虎蹲炮,此理不辨自明。”


    “若英軍闖入內河,直入黃埔,則吳淞口內黃浦江上,師船、雇船、火攻船出擊迎戰,岸上亦可夾攻,不致稍有疏虞。”


    陳化成這位老將,的確是老於行伍,僅僅憑著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就將英夷的作戰方式猜著大半,也依照清軍現實的裝備狀況,作出了相應的安排。


    西曆4月21日淩晨,英軍遠東派遣艦隊調集了八艘等外軍艦,作為突擊艦隊,突入揚子江。那些大艦,相反不利於在江中作戰。


    英軍一幹等外軍艦以鱷魚號為指揮,由火輪船拖帶,駛入吳淞口後,開始對著揚子江西岸的土塘炮擊。


    一千多清軍,伏在土堤之後,倒也如陳化成所料,炮彈打不著,隻是被炮聲震得兩耳麻。


    然而出乎陳化成意料的是,僅僅是八艘等外軍艦,就載炮過一百五十門,多於西岸的一百三十四門,而且英軍的炮好,射程遠,射術又精,並沒有使出什麽取巧的伎倆,兩個多時辰,就完全摧毀了西岸土塘的大炮陣地。


    這時候,英軍仍舊按照陳化成的預計,有六艘軍艦護著四艘運兵船,往長江內駛去,要在小沙包一帶登陸。


    陳化成在土堤後麵探頭觀望,現英軍的船隊沒有放下小艇,想來該處灘淺,連運兵船也不便停泊。


    果不其然,英軍船隊又折了回來,火輪船冒著黑煙,托帶著一艘艘軍艦,直奔西岸土塘而來。


    英軍的數艘大艦,對著土堤轟擊了一陣。


    土堤後麵的清兵,被炮火壓得喘不過氣來,有的破口大罵,有的嚎啕大哭。


    陳化成心想:“兔崽子,等你們下了船,見識見識爺爺的厲害。”


    英軍很快就放下了數艘小艇,一會兒,就送上來一個連,大約六十人。這六十人鬆鬆散散的往岸上探索。


    陳化成見時機已到,一聲大喝“擊鼓!”


    鼓聲一響,陳化成帶著自己身邊幾十個清兵衝了出去,隨後,近千名清兵都跟著他們的提督衝了出去。


    還是如同陳化成料定的那樣,英艦由於兩軍相距太近,不敢炮。


    這時,正麵的英軍大約三個連,一百八十人左右,看到清兵衝了出來,也不驚慌,有序的整隊,排出了三行橫隊。


    嘭!……性急的清兵,看到前麵這麽好的靶子,迫不及待的用手中的火銃開火了。


    英軍第一行舉槍瞄準,清兵抬著虎蹲炮、抬槍,往前衝著。


    啪啪,英軍的第一行開火了,密集的鉛彈,將密集衝鋒的清兵射倒了一片。


    接著,又一行英軍開火了。


    如是者三,三行橫隊,排槍轟打。另外又有三個連的英軍在列隊。


    在北美獨立戰爭的時候,有個民兵領袖,以宗教的名義懇求他的手下,麵對英軍的時候,堅持住,開完兩槍再逃跑,就是英雄。排槍給人的壓力,極為恐怖,一陣排槍對射後,很少有非正規軍不崩潰的。


    隻有經過嚴格訓練的正規軍,以方陣,齊步,將人的思維凝滯化,以集體的慣性壓迫著前麵的士兵,才能維持陣型的完整。


    所以在歐洲,判斷步兵是否善戰,有個很簡單的標準:正步走得怎麽樣。


    但清兵沒有經曆過火藥時代的戰爭,沒有任何歐式正規軍的訓練。


    陳化成是帶兵的老將,他的麾下還算有勇氣,他們把虎蹲炮和抬槍架在地上,照著英軍的方向施放了一次,然後掉頭就跑。


    抬槍和虎蹲炮射出的彈藥,甚至在陣前形成了一層灰霧。可惜,相對於一百碼以外的英軍,這些不過是些焰火。


    陳化成是英勇的,帶著他的幾十個親兵,全部戰死了。


    此役,英軍陣亡兩人,傷五十餘人,清兵折損八十九人。


    在小沙包後麵的徐州鎮和吳淞縣城的鬆北協,見陳化成戰死,就迅向西轉進,英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吳淞。


    黃浦江上的水師,大部潰散,少數幾艘被英軍俘虜。


    兩江總督裕謙和江南提督陳化成先後戰死,江寧八旗將軍趕緊向京師上奏,調請援兵。將兩江全部剩餘武力集中到水運樞紐鎮江,包括蘇鬆鎮、淮揚鎮、福山鎮、皖南鎮、九江鎮、南贛鎮和從吳淞跑回來的徐州鎮、吳淞協,總計萬餘人。交給京口副都統海齡統帶,嚴防英軍沿江西進


    “不是說沿海守軍十萬麽。怎麽才萬餘人?”海齡有些糊塗。


    “沿海從山東到廣東,五省合計十萬餘人。江蘇一省,便隻有一萬五千人上下,吳淞之戰折了數千。剩下的七鎮都在這裏了。”徐州鎮總兵王誌元回答。


    “入了長江,也好,他們巨艦大炮用不上了。且讓我等公公平平打上一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引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引弓並收藏18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