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
王平安大奇,他摸了摸鼻子,他每當感到疑惑時便會有這個動作,這回動作大了點,使勁摸了摸,搖頭道:“應該是考詩詞歌賦,還有實時策論吧,考藥方?一般人應該不懂藥劑之學吧?”
阿依丁在旁忽地笑了,道:“我雖是胡人,可對大唐的科考也略知一二,考進士是要考寫詩,還要考策論,但考明經就不是了,好象是出段論語什麽的吧,缺段話,然後讓考生往上貼,不過如要考醫科,我這個不是太明白,但想來是要考藥方的!”
王平安頓時呆住,他的曆史知識不能算太差,在現代時也泡過論壇,發過帖子,痛斥過封建科考的弊端,當時罵得挺痛快,還有一大堆的跟帖,相當地有成就感!可他隻知道明清考八股,唐朝是注重詩文和策論,比如那些有名的大詩人,所寫的出來的著名詩句,都是為了揚名用的,也就是為了科考時做準備。但是他從來沒聽說過,唐朝還有醫科這一說!
成濟生頗感詫異,掃了眼書房裏成千上萬的書冊,又看向王平安,道:“平安老弟,雖然你讀書破萬卷,學問很好,但你要知道考進士是非常難的,每科錄取少則幾人,就算錄取得多,也不過才三四十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啊!要想中進士,首先得揚名,不知平安老弟在京城認識哪位大佬?”
阿依丁搖頭晃腦地道:“反正是考科舉,為的就是要當官,考哪科不是考,何必考進士呢,如果要考明經科,我看還不如考醫科,起碼王老弟一定考得上,而且考完就能當官,多好的事啊!”他自認和王平安的關係不一般,順著話頭,竟開始叫起王老弟來。
王有財見他們聊的起勁,命仆人奉上香茶,走到一邊坐下,並不插話,他雖富有,但終究是個鄉下土財主,見識不及成濟生和阿依丁,所以幹脆隻聽不說,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當觀眾。
成濟生道:“平安老弟,我看你還是考醫科吧,必定能夠考中。而且隻要做官,以你的醫術至少也要做個醫司,正八品的官職,別說明經科的無法和你相比,就算是新進士,一出仕就能做到八品官的,也不多啊!”
說到這裏,他笑了笑,道:“老夫當初考醫科時,應考的考生總共才十五人,結果當科全部都中,無一落榜,老夫出仕便做了八品醫司,而當年的進士第一名,也就是狀頭,被配官時,也不過才八品而已。所以你看,考什麽科其實並不是太重要的。”
王平安聽得迷糊,不明白他們到底說的什麽,隻好問道:“兩位,我除了幼時請過師父啟蒙外,之後便是一直在家自學,對於科考實在不是很了解,可否請兩位為我詳加解說?”
“術業有專攻,科考對於別人來講困難,可對於咱們這種精通一門學問的人來講,卻是不難!”成濟生笑道,為王平安解說起來。
原來,唐朝的科考和後世大不相同,象現代人熟知的八股文,在唐朝根本就沒有。唐朝社會風氣開放,政治同樣也開放,隻要考生有一技之長,那麽朝廷便會錄用。這和現代人講究的專業對口,極其類似,比明清的科考可是要開明且明智得太多太多。
唐初以雜科取士,從現在來看,是唐朝前期文化發達的一種動力。所謂雜科,包括有醫、卜、星、相、琴、棋、書、畫等等,足足有五十幾科,隻要考生精通一門,即可登科,這和現代的各類大學有很大程度的相似。
而且,通過考雜科當官,並不會影響仕途,當然比之進士科的那些人升官是要慢些,但也不能說沒有當大官的可能。例如唐順宗時主政的王坯,就是寫隸字的書博士,而王叔文是下圍棋的棋博士,都是雜科出身。這和現代人的大學文憑是敲門磚,而個人水平是飯碗的觀點又有些類似。
唐朝初期正是因為科考的開明,才得到了無數的人材,使得國力強盛,這和後世明清把科考固定在一個框框裏,讓大家都去讀八股的作法,是完全不同的。
聽成濟生一番解釋之後,王平安心思頓時就活了,心中歡喜,要照這麽說的話,他去考科舉,那是一考即中啊,根本不用象現在似的,成天背著書本冥思苦索,直接考醫科不就得了!
王平安笑道:“看來閉門造車真是不成,如若不是成先生告訴我這些,恐怕我至今還得捧著書本啃呢!好,我便去考醫科,明年開春就去長安!”
成濟生和阿依丁點頭微笑,這才對嘛,以己之長,攻人之短,考進士你怕做不好文章,可考醫術你能怕誰啊!
王有財見兒子信心十足,心中卻嘀咕,兒子行嗎,難不成醫術真到了能做官的地步?唉,看來我以前對兒子還是關心不夠啊!
成濟生又道:“不過就算平安老弟去考醫科,也得先揚名才行,這樣才會有人推舉,最好是刺史大人親自推舉,次者也要是哪個書院的山主推舉,才好前去應試,但這條路也非必須。”
阿依丁拍手道:“這個我明白,揚名嘛,我在長安做生意時經常見到,那些考進士的人每遇到皇親國戚或者大官出遊,便會跪在道邊,頭上頂著自己寫的行卷,求人家幫他看,然後幫他揚名,這叫‘求知己’,每逢開科之前,幾乎天天都能看到。”
王平安皺起眉頭:“難道也要我去頂藥方不成?”
成濟生哈哈大笑,搖頭道:“那是考進士,才要求知己,咱們考醫科的當然不需要。最好的知己就是那些你治好的病人。要是你進京後,能給某個大官看好病,那就一切妥了,隻要你不在考試那天交白卷,就一定能中!我當初就是……嗯,以平安老弟的醫術,那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
王有財聽著有些擔心,湊過來,說道:“進京之後再揚名,不太保險,要是求咱們徐州刺史推舉我兒,咱們也沒那個門路,不如找家書院吧,平安進去讀一讀,多交些錢給山主,這樣也容易被推舉些。”
成濟生聽罷搖了搖頭,端起茶杯喝茶,心想:“大可不必,人吃五穀雜糧,天下哪有不生病的人,醫科不同其它科目,進京後再求揚名,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這王老爺見識還是淺了!”心中是這麽想,可王有財是王平安的爹,他總不好出言反駁。
阿依丁卻來勁了,衝王有財道:“要是王老弟想進書院就讀,我就能幫上忙啊,那鹹同書院的山主邱問普和我姐夫是好友,隻要我姐夫出麵說一聲,王老弟想什麽時候進去,就什麽時候進去。”
一聽鹹同書院四字,王平安臉色稍黯,上次他在書院門口被守門老漢給擋了,對這書院的興趣自然減少。他道:“鹹同書院不是要明年正月才再進人嗎,那山主肯為我破例?”
阿依丁呃了聲,想了想,道:“有這個規矩嗎?我這人不喜讀書,對這些彎彎繞繞的不是太明白,那個邱老頭兒確實挺古板的。”想到剛才把話說得滿了,不好收口,他一拍大腿,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要是邱老頭兒不答應,那我就蓋一座新書院送他,不怕他不破例。王老弟不必擔心,這事包我身上了!”
王平安大奇,他摸了摸鼻子,他每當感到疑惑時便會有這個動作,這回動作大了點,使勁摸了摸,搖頭道:“應該是考詩詞歌賦,還有實時策論吧,考藥方?一般人應該不懂藥劑之學吧?”
阿依丁在旁忽地笑了,道:“我雖是胡人,可對大唐的科考也略知一二,考進士是要考寫詩,還要考策論,但考明經就不是了,好象是出段論語什麽的吧,缺段話,然後讓考生往上貼,不過如要考醫科,我這個不是太明白,但想來是要考藥方的!”
王平安頓時呆住,他的曆史知識不能算太差,在現代時也泡過論壇,發過帖子,痛斥過封建科考的弊端,當時罵得挺痛快,還有一大堆的跟帖,相當地有成就感!可他隻知道明清考八股,唐朝是注重詩文和策論,比如那些有名的大詩人,所寫的出來的著名詩句,都是為了揚名用的,也就是為了科考時做準備。但是他從來沒聽說過,唐朝還有醫科這一說!
成濟生頗感詫異,掃了眼書房裏成千上萬的書冊,又看向王平安,道:“平安老弟,雖然你讀書破萬卷,學問很好,但你要知道考進士是非常難的,每科錄取少則幾人,就算錄取得多,也不過才三四十人。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啊!要想中進士,首先得揚名,不知平安老弟在京城認識哪位大佬?”
阿依丁搖頭晃腦地道:“反正是考科舉,為的就是要當官,考哪科不是考,何必考進士呢,如果要考明經科,我看還不如考醫科,起碼王老弟一定考得上,而且考完就能當官,多好的事啊!”他自認和王平安的關係不一般,順著話頭,竟開始叫起王老弟來。
王有財見他們聊的起勁,命仆人奉上香茶,走到一邊坐下,並不插話,他雖富有,但終究是個鄉下土財主,見識不及成濟生和阿依丁,所以幹脆隻聽不說,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當觀眾。
成濟生道:“平安老弟,我看你還是考醫科吧,必定能夠考中。而且隻要做官,以你的醫術至少也要做個醫司,正八品的官職,別說明經科的無法和你相比,就算是新進士,一出仕就能做到八品官的,也不多啊!”
說到這裏,他笑了笑,道:“老夫當初考醫科時,應考的考生總共才十五人,結果當科全部都中,無一落榜,老夫出仕便做了八品醫司,而當年的進士第一名,也就是狀頭,被配官時,也不過才八品而已。所以你看,考什麽科其實並不是太重要的。”
王平安聽得迷糊,不明白他們到底說的什麽,隻好問道:“兩位,我除了幼時請過師父啟蒙外,之後便是一直在家自學,對於科考實在不是很了解,可否請兩位為我詳加解說?”
“術業有專攻,科考對於別人來講困難,可對於咱們這種精通一門學問的人來講,卻是不難!”成濟生笑道,為王平安解說起來。
原來,唐朝的科考和後世大不相同,象現代人熟知的八股文,在唐朝根本就沒有。唐朝社會風氣開放,政治同樣也開放,隻要考生有一技之長,那麽朝廷便會錄用。這和現代人講究的專業對口,極其類似,比明清的科考可是要開明且明智得太多太多。
唐初以雜科取士,從現在來看,是唐朝前期文化發達的一種動力。所謂雜科,包括有醫、卜、星、相、琴、棋、書、畫等等,足足有五十幾科,隻要考生精通一門,即可登科,這和現代的各類大學有很大程度的相似。
而且,通過考雜科當官,並不會影響仕途,當然比之進士科的那些人升官是要慢些,但也不能說沒有當大官的可能。例如唐順宗時主政的王坯,就是寫隸字的書博士,而王叔文是下圍棋的棋博士,都是雜科出身。這和現代人的大學文憑是敲門磚,而個人水平是飯碗的觀點又有些類似。
唐朝初期正是因為科考的開明,才得到了無數的人材,使得國力強盛,這和後世明清把科考固定在一個框框裏,讓大家都去讀八股的作法,是完全不同的。
聽成濟生一番解釋之後,王平安心思頓時就活了,心中歡喜,要照這麽說的話,他去考科舉,那是一考即中啊,根本不用象現在似的,成天背著書本冥思苦索,直接考醫科不就得了!
王平安笑道:“看來閉門造車真是不成,如若不是成先生告訴我這些,恐怕我至今還得捧著書本啃呢!好,我便去考醫科,明年開春就去長安!”
成濟生和阿依丁點頭微笑,這才對嘛,以己之長,攻人之短,考進士你怕做不好文章,可考醫術你能怕誰啊!
王有財見兒子信心十足,心中卻嘀咕,兒子行嗎,難不成醫術真到了能做官的地步?唉,看來我以前對兒子還是關心不夠啊!
成濟生又道:“不過就算平安老弟去考醫科,也得先揚名才行,這樣才會有人推舉,最好是刺史大人親自推舉,次者也要是哪個書院的山主推舉,才好前去應試,但這條路也非必須。”
阿依丁拍手道:“這個我明白,揚名嘛,我在長安做生意時經常見到,那些考進士的人每遇到皇親國戚或者大官出遊,便會跪在道邊,頭上頂著自己寫的行卷,求人家幫他看,然後幫他揚名,這叫‘求知己’,每逢開科之前,幾乎天天都能看到。”
王平安皺起眉頭:“難道也要我去頂藥方不成?”
成濟生哈哈大笑,搖頭道:“那是考進士,才要求知己,咱們考醫科的當然不需要。最好的知己就是那些你治好的病人。要是你進京後,能給某個大官看好病,那就一切妥了,隻要你不在考試那天交白卷,就一定能中!我當初就是……嗯,以平安老弟的醫術,那是半點問題都沒有的。”
王有財聽著有些擔心,湊過來,說道:“進京之後再揚名,不太保險,要是求咱們徐州刺史推舉我兒,咱們也沒那個門路,不如找家書院吧,平安進去讀一讀,多交些錢給山主,這樣也容易被推舉些。”
成濟生聽罷搖了搖頭,端起茶杯喝茶,心想:“大可不必,人吃五穀雜糧,天下哪有不生病的人,醫科不同其它科目,進京後再求揚名,絕對是沒有問題的,這王老爺見識還是淺了!”心中是這麽想,可王有財是王平安的爹,他總不好出言反駁。
阿依丁卻來勁了,衝王有財道:“要是王老弟想進書院就讀,我就能幫上忙啊,那鹹同書院的山主邱問普和我姐夫是好友,隻要我姐夫出麵說一聲,王老弟想什麽時候進去,就什麽時候進去。”
一聽鹹同書院四字,王平安臉色稍黯,上次他在書院門口被守門老漢給擋了,對這書院的興趣自然減少。他道:“鹹同書院不是要明年正月才再進人嗎,那山主肯為我破例?”
阿依丁呃了聲,想了想,道:“有這個規矩嗎?我這人不喜讀書,對這些彎彎繞繞的不是太明白,那個邱老頭兒確實挺古板的。”想到剛才把話說得滿了,不好收口,他一拍大腿,道:“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要是邱老頭兒不答應,那我就蓋一座新書院送他,不怕他不破例。王老弟不必擔心,這事包我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