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召回王平安
許敬宗此次出關巡邊,什麽事都沒辦成,什麽功勞也沒立,還被達顏的突厥兵當生口給綁了,丟人都丟到關外去了!
他是個廢物,就算再怎麽找理由說他不是,也沒有人能找得到理由,證明他不是個廢物!
可這道奏章一送回,卻實實在在地給出了一個證據,阿史那喜曾派軍隊騷擾大唐邊境,並且掠走了大唐的巡察使。這情同造反,勢如宣戰,並且這道奏章證據充分地告訴所有人,王平安不但應該削阿史那喜,還削得有理,理直氣壯!
史忠臣念完了奏章,長孫無忌先是笑了笑,隨即繃住了麵孔,大聲喝道:“阿史那喜,現在你還有何話說,你劫掠我大唐百姓,還擄走了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阿史那喜目瞪口呆,道:“許敬宗,他是誰啊,小王不認得他啊!”
達顏部的突厥兵劫掠大唐百姓,那可真是劫得太多了,把大唐百姓當生口搶擄走,回部落裏當奴隸使喚。人一多,上哪兒能分出誰是誰去,根壓就沒把許敬宗的事報告給阿史那喜,他怎麽可能會知道!
褚遂良站了出來,用手一指阿史那喜,道:“有罪的人從來不會說自己有罪,你把我大唐的巡察使扣押在你的部落,你想幹什麽?你可知幾百年前匈奴人扣押蘇武的事嗎,你又可知大漢是怎麽對付匈奴人的嗎?”
長孫無忌喝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大臣們這下子可不沉默了,紛紛上前,嗬斥阿史那喜,竟然敢扣押我大唐的官員,還反了你了,王平安滅了你的部落,天經地義,理所應當,你還敢狡辯,非把你五馬分屍了不可!
阿史那喜大急,叫道:“小王沒有扣押過許敬宗,這這……這從何說起,小王連許敬宗是誰都不知道!”
李治眨巴著眼睛,心想:“王平安出關去找許敬宗,本來我還以為他沒找到,要說他無能呢,可現在卻找到了,而且是救回來的,那麽王平安不但不是無能,而是大大的有能力啊!這可怎麽辦,那我用什麽理由說他無能,調他回京呢?”
他不關心現在該怎麽修理阿史那喜,卻擔心起王平安回不來的問題了!
褚遂良道:“阿史那喜,你不敬天朝,心存反意,還扣押大唐官員,罪不可赦,你還要狡辯嗎?”
大臣們也都道:“我大唐天朝,滅此胡獠,乃是順天行事!”
此時此刻,李世民顧不得再壓王平安了,他端坐在龍書案後,說道:“廷論結束,達顏部犯我煌煌大唐天威,理應受到懲罰,以儆效尤。朕決意消除達顏蕃號,從此草原上再無此邦,部民入籍折柳,領地轉賜契丁部。朕意已決,無需再議,將此事通知突厥可汗吧,讓他遵旨行事,不得阻止契丁部接收領地!”
大臣們齊聲道:“萬歲聖明!”
阿史那喜大吃一驚,怎麽這就完啦,我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啦,部民被分了,領地也被分了,那我呢?
他叫道:“天可汗,天朝對歸降之人向來優待,隻要肯歸順,不但有官做,而且過段時間還可重回草原為王,替大唐鎮守邊關,怎地別人可以,小王卻不行?難不成天朝的規矩是因人而宜嗎?”
李世民哼了聲,沒有說話,不屑和這個小小的突厥汗王多說什麽。
長孫無忌卻道:“阿史那喜,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你剛才不是長篇大論地說了嗎,你從沒有造反,雖然證據證明你確實造反了,但我們卻還是相信你的話,認為你沒有造反!”
阿史那喜忙道:“對對,小王沒有造反。可你們為什麽要奪小王的部民,分小王的領地啊,還要通知可汗,這豈不是等於將我達顏部在草原上除名,小王的子孫也沒法再繼承部落,達顏部從此斷根了啊!”
沒蕃號,沒大纛,沒領地,沒部民,沒外力支持,突厥內部還都要削他,他混什麽呀,他的子孫還混什麽呀,拿什麽混啊!
褚遂良笑道:“我們都說你不是造反了,你還著什麽急啊!你來大唐是來作客的,那就多作一段時間吧。至於你的部落和領地,你不是替阿史那奇缽兒代管過部落嗎,這可是你自己說的,現在該輪到他回報你了,替你代管一下,讓你能安心在我大唐作客,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大臣們全都笑了,要說耍無賴,你以為就你會哪,我們也會,而且耍得光明正大,於日月同輝,你不服麽?
“這個……那個……”阿史那喜急了,你們咋能這樣呢?
馬周雖然沉穩,可這時也忍不住笑道:“由阿史那奇缽兒替你照顧領地,由折柳縣的物產替你養活部民,我大唐對你如此關照,你該心存感激才對!”
長孫無忌啪啪拍了兩下手,示意大臣們不要再取笑,他衝阿史那喜道:“你以前種種,我大唐都不再追究了,你重新做人,一切從頭開始吧!”
他轉向李世民,拱手道:“皇上,請您賜一個新名字給達顏汗王,浪子回頭金不換,給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吧!”
李世民微微一笑,對李治道:“治兒,你給他起個新名字吧!”
李治仍在心事重重呢,他啊了一聲,道:“那不如就叫阿史那悲吧,他前半生名喜實悲,後半生名悲,說不定就喜了!”實在想不出好名字,隨口便說了一個。
殿內君臣放聲大笑,李世民終於大笑出口,他道:“好,治兒取得好名字。來人啊,記檔,阿史那喜從此改名為阿史那悲!”
值殿武士上前,將大喊大叫的阿那史悲給拖了出去,給他找間寬敞的地牢,過他的下半生去了!
李世民處理完了阿史那悲,看向李治,想了想,感覺還是不要再壓王平安了,不如招回京來,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王平安能象長孫無忌那樣,永遠不翹尾巴,忠心耿耿地輔助李治,那又何必再壓呢?不過,他到底會不會象長孫無忌那樣,還得再考查一下。
他道:“玉門關諸將此次滅達顏部有功,由吏部敘功升賞。房玄齡巡邊調配有功,賜玉帶金珠,另選一子晉侯爵爵位。”
他頓了頓,又道:“王平安功勞卓絕,理應受到褒獎,特晉公爵爵位,折柳縣公,官拜二品,另晉沙洲大都督位,統掌府郡兩軍,不必再領有其它職司了。”
王平安的封地沒變,還是折柳縣,但爵位升了一級,而且由沙州都督升為了大都督!帶著爵位的大都督,按著李淵留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待在封地的,要回長安來,進衛府做官,遙領府郡兩軍,這是初唐時為防止武將權力太大的一種手段,怕他們留在外地造反。
但李世民最後那句話,其實就是將王平安的所有權力,一擼到底,讓他當了個空頭公爵,不再領有其它職司。這就意味著王平安回京,也不能進衛府做官了,而且太醫署也不歸他管了,中書省也沒了他的位置,就連崇賢館伴讀,都沒他的份兒了,除了在京城裏領一份幹餉,出門能穿二品朝服外,和普通的富家翁,再無區別!
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李治卻不在乎,隻要王平安能回來就成,別的無所謂。他露出笑容,回頭看了眼史忠臣,心想:“你出的主意沒用上,可卻仍是把王平安召回京了,而且還封了公爵。”
史忠臣衝他笑了笑,心想:“以後可有人陪你招貓逗狗了,你可有的開心了。”
長孫無忌心中傷感,但尋一良臣,留給兒孫用,皇上為太子鋪路了,難不成他的身子真的差到不行了?
大臣們則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裏都開始盤算起來,家裏有閨女的想找媒人,等王平安一回京就去提親,而家裏沒閨女的,這個現生是肯定不趕趟兒了,認個幹閨女去?
瞧王平安現在這個意思,至少能紅一代君主啊,太子登基,能做多少年的皇帝,他就能紅多少年,這就是下一個長孫無忌。現在趁他不得當今皇上的寵,得趕緊去巴結,否則等龍椅上換了人,那可就想巴結都巴結不上了!
一道聖旨發出,不久便到了折柳。
這些日子,王平安可忙了個腳底朝天,折柳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難以想象,一個小小的破縣城,哪來這麽多事兒啊,而且事事都要先問過他才能去執行。
縣內的政務倒也罷了,有房玄齡去辦,連瓜州刺史的事,房玄齡都一手包了,隻不因為王平安是折柳之主,所以事事要經過他同意才成,但好歹也就是走個過場,累不著王平安什麽。
可私人上的事就煩心了,自從許敬宗被突厥降人帶到了折柳之後,這位許大馬屁精就粘上王平安了。許大馬屁精見王平安立下了大功,高升指日可待,他深怕王平安記恨以前的事,所以幹脆不顧自己一把胡子,竟然給王平安當起跟班,王平安到哪兒,他就到哪兒,就連王平安晚上睡覺,他都要留在外屋守夜。
王平安煩他,可隻要一趕他走,許大馬屁精就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抱住王平安的大腿,滿口的王賢弟,這還不算,他竟然要把女兒嫁給王賢弟,也不管亂了輩份,反正就是王平安隻要對他稍有一點難看的臉色,他就哭,哭得王平安怕了他!
到了最後,王平安發現了,誰能治得了許敬宗?折柳隻有一人,那就是著名的和尚,唐玄奘!
許大馬屁精能哭,而唐大和尚能說,他倆要是湊到一塊,許大馬屁精立刻就得變成小馬駒兒,被唐玄奘的典故說得哭都哭不出來!許敬宗不是粘著王平安哭嗎,唐玄奘就拉著許敬宗說,給他講典故,讓他不許哭!
這日,王平安坐在城堡裏的大廳裏,旁邊陪著一眾折柳大小官員,他正在看帳冊,折柳縣現在有幾十萬的突厥人,每日開銷驚人,帳目上萬不能出現錯誤,他得親自核實!
王平安在看帳冊,可大小官員們卻都在看唐玄奘。此時唐玄奘穿著大紅袈裟,正坐在桌子的另一端……在講典故!
由於折柳多出了幾十萬的突厥人,而這些突厥人大多數又沒什麽信仰,所以唐玄奘打算發展一下信徒,想在折柳建一座寺廟。
在宗教上王平安向來秉承自願原則,絲毫不幹涉別人的信仰,但要建寺院,他就不能同意了,至少現在不能同意,財政緊張,他無力出資去蓋寺院,這也怪不得他。可如果讓善男信女捐款的話,現在的折柳縣哪有富人,吃飯都要靠王平安呢,哪有多餘的錢,所以這個寺廟在三五年之內,是沒法蓋出來的。
唐玄奘不甘心,便想說服折柳的官員,以為他們能有些錢呢,所以隻要王平安一開會,他是逢會必到,大講典故,想感化眾人!
今日也是如此,可唐玄奘講了幾個典故之後,發現大家都沒什麽反應,他便問許敬宗道:“許施主,你以為貧僧剛剛講的這個典故如何?”
許敬宗皺眉道:“不殺生,這個怕是很難做到,突厥人以放馬牧羊為生,你讓他們不殺牛羊,不吃肉,難道要他們吃草不成?”
唐玄奘搖頭道:“這個倒也不必,隻要心存善念,心中有佛即可。然,如何才能心中有佛?事必要先禮佛才成,那自然就要有寺院了,沙州便有大小寺院無數,而那莫高窟更是有佛洞上千,但在折柳卻連一座寺廟都沒有……”
許敬宗道:“折柳城裏連縣衙都沒有呢,這裏以前是強盜們分髒的地方!”
王平安放下帳冊,歎道:“玄奘大師,你影響我們辦公了呀!不如這樣,我出人力,陪你去莫高窟,將千佛洞修繕一下,但所需費用,要你在沙洲靠化緣籌集了,你看如何?”
唐玄奘卻道:“王施主,你是想趕貧僧離開折柳吧?修繕莫高窟雖然重要,但那裏有無數高僧駐錫,也不少貧僧一人,可折柳這裏卻是佛法尚未普照之地,貧僧要留在這裏渡人。”
官員們心想,又來了,王侯爺你就不應該接他的話茬兒,一接上就沒完沒了!
偏巧,有人狂奔進了大堂,叫道:“主人,朝廷有旨意來了,您趕快接旨。”
許敬宗此次出關巡邊,什麽事都沒辦成,什麽功勞也沒立,還被達顏的突厥兵當生口給綁了,丟人都丟到關外去了!
他是個廢物,就算再怎麽找理由說他不是,也沒有人能找得到理由,證明他不是個廢物!
可這道奏章一送回,卻實實在在地給出了一個證據,阿史那喜曾派軍隊騷擾大唐邊境,並且掠走了大唐的巡察使。這情同造反,勢如宣戰,並且這道奏章證據充分地告訴所有人,王平安不但應該削阿史那喜,還削得有理,理直氣壯!
史忠臣念完了奏章,長孫無忌先是笑了笑,隨即繃住了麵孔,大聲喝道:“阿史那喜,現在你還有何話說,你劫掠我大唐百姓,還擄走了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阿史那喜目瞪口呆,道:“許敬宗,他是誰啊,小王不認得他啊!”
達顏部的突厥兵劫掠大唐百姓,那可真是劫得太多了,把大唐百姓當生口搶擄走,回部落裏當奴隸使喚。人一多,上哪兒能分出誰是誰去,根壓就沒把許敬宗的事報告給阿史那喜,他怎麽可能會知道!
褚遂良站了出來,用手一指阿史那喜,道:“有罪的人從來不會說自己有罪,你把我大唐的巡察使扣押在你的部落,你想幹什麽?你可知幾百年前匈奴人扣押蘇武的事嗎,你又可知大漢是怎麽對付匈奴人的嗎?”
長孫無忌喝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大臣們這下子可不沉默了,紛紛上前,嗬斥阿史那喜,竟然敢扣押我大唐的官員,還反了你了,王平安滅了你的部落,天經地義,理所應當,你還敢狡辯,非把你五馬分屍了不可!
阿史那喜大急,叫道:“小王沒有扣押過許敬宗,這這……這從何說起,小王連許敬宗是誰都不知道!”
李治眨巴著眼睛,心想:“王平安出關去找許敬宗,本來我還以為他沒找到,要說他無能呢,可現在卻找到了,而且是救回來的,那麽王平安不但不是無能,而是大大的有能力啊!這可怎麽辦,那我用什麽理由說他無能,調他回京呢?”
他不關心現在該怎麽修理阿史那喜,卻擔心起王平安回不來的問題了!
褚遂良道:“阿史那喜,你不敬天朝,心存反意,還扣押大唐官員,罪不可赦,你還要狡辯嗎?”
大臣們也都道:“我大唐天朝,滅此胡獠,乃是順天行事!”
此時此刻,李世民顧不得再壓王平安了,他端坐在龍書案後,說道:“廷論結束,達顏部犯我煌煌大唐天威,理應受到懲罰,以儆效尤。朕決意消除達顏蕃號,從此草原上再無此邦,部民入籍折柳,領地轉賜契丁部。朕意已決,無需再議,將此事通知突厥可汗吧,讓他遵旨行事,不得阻止契丁部接收領地!”
大臣們齊聲道:“萬歲聖明!”
阿史那喜大吃一驚,怎麽這就完啦,我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啦,部民被分了,領地也被分了,那我呢?
他叫道:“天可汗,天朝對歸降之人向來優待,隻要肯歸順,不但有官做,而且過段時間還可重回草原為王,替大唐鎮守邊關,怎地別人可以,小王卻不行?難不成天朝的規矩是因人而宜嗎?”
李世民哼了聲,沒有說話,不屑和這個小小的突厥汗王多說什麽。
長孫無忌卻道:“阿史那喜,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你剛才不是長篇大論地說了嗎,你從沒有造反,雖然證據證明你確實造反了,但我們卻還是相信你的話,認為你沒有造反!”
阿史那喜忙道:“對對,小王沒有造反。可你們為什麽要奪小王的部民,分小王的領地啊,還要通知可汗,這豈不是等於將我達顏部在草原上除名,小王的子孫也沒法再繼承部落,達顏部從此斷根了啊!”
沒蕃號,沒大纛,沒領地,沒部民,沒外力支持,突厥內部還都要削他,他混什麽呀,他的子孫還混什麽呀,拿什麽混啊!
褚遂良笑道:“我們都說你不是造反了,你還著什麽急啊!你來大唐是來作客的,那就多作一段時間吧。至於你的部落和領地,你不是替阿史那奇缽兒代管過部落嗎,這可是你自己說的,現在該輪到他回報你了,替你代管一下,讓你能安心在我大唐作客,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大臣們全都笑了,要說耍無賴,你以為就你會哪,我們也會,而且耍得光明正大,於日月同輝,你不服麽?
“這個……那個……”阿史那喜急了,你們咋能這樣呢?
馬周雖然沉穩,可這時也忍不住笑道:“由阿史那奇缽兒替你照顧領地,由折柳縣的物產替你養活部民,我大唐對你如此關照,你該心存感激才對!”
長孫無忌啪啪拍了兩下手,示意大臣們不要再取笑,他衝阿史那喜道:“你以前種種,我大唐都不再追究了,你重新做人,一切從頭開始吧!”
他轉向李世民,拱手道:“皇上,請您賜一個新名字給達顏汗王,浪子回頭金不換,給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吧!”
李世民微微一笑,對李治道:“治兒,你給他起個新名字吧!”
李治仍在心事重重呢,他啊了一聲,道:“那不如就叫阿史那悲吧,他前半生名喜實悲,後半生名悲,說不定就喜了!”實在想不出好名字,隨口便說了一個。
殿內君臣放聲大笑,李世民終於大笑出口,他道:“好,治兒取得好名字。來人啊,記檔,阿史那喜從此改名為阿史那悲!”
值殿武士上前,將大喊大叫的阿那史悲給拖了出去,給他找間寬敞的地牢,過他的下半生去了!
李世民處理完了阿史那悲,看向李治,想了想,感覺還是不要再壓王平安了,不如招回京來,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王平安能象長孫無忌那樣,永遠不翹尾巴,忠心耿耿地輔助李治,那又何必再壓呢?不過,他到底會不會象長孫無忌那樣,還得再考查一下。
他道:“玉門關諸將此次滅達顏部有功,由吏部敘功升賞。房玄齡巡邊調配有功,賜玉帶金珠,另選一子晉侯爵爵位。”
他頓了頓,又道:“王平安功勞卓絕,理應受到褒獎,特晉公爵爵位,折柳縣公,官拜二品,另晉沙洲大都督位,統掌府郡兩軍,不必再領有其它職司了。”
王平安的封地沒變,還是折柳縣,但爵位升了一級,而且由沙州都督升為了大都督!帶著爵位的大都督,按著李淵留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待在封地的,要回長安來,進衛府做官,遙領府郡兩軍,這是初唐時為防止武將權力太大的一種手段,怕他們留在外地造反。
但李世民最後那句話,其實就是將王平安的所有權力,一擼到底,讓他當了個空頭公爵,不再領有其它職司。這就意味著王平安回京,也不能進衛府做官了,而且太醫署也不歸他管了,中書省也沒了他的位置,就連崇賢館伴讀,都沒他的份兒了,除了在京城裏領一份幹餉,出門能穿二品朝服外,和普通的富家翁,再無區別!
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李治卻不在乎,隻要王平安能回來就成,別的無所謂。他露出笑容,回頭看了眼史忠臣,心想:“你出的主意沒用上,可卻仍是把王平安召回京了,而且還封了公爵。”
史忠臣衝他笑了笑,心想:“以後可有人陪你招貓逗狗了,你可有的開心了。”
長孫無忌心中傷感,但尋一良臣,留給兒孫用,皇上為太子鋪路了,難不成他的身子真的差到不行了?
大臣們則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裏都開始盤算起來,家裏有閨女的想找媒人,等王平安一回京就去提親,而家裏沒閨女的,這個現生是肯定不趕趟兒了,認個幹閨女去?
瞧王平安現在這個意思,至少能紅一代君主啊,太子登基,能做多少年的皇帝,他就能紅多少年,這就是下一個長孫無忌。現在趁他不得當今皇上的寵,得趕緊去巴結,否則等龍椅上換了人,那可就想巴結都巴結不上了!
一道聖旨發出,不久便到了折柳。
這些日子,王平安可忙了個腳底朝天,折柳縣的事情太多了,多到難以想象,一個小小的破縣城,哪來這麽多事兒啊,而且事事都要先問過他才能去執行。
縣內的政務倒也罷了,有房玄齡去辦,連瓜州刺史的事,房玄齡都一手包了,隻不因為王平安是折柳之主,所以事事要經過他同意才成,但好歹也就是走個過場,累不著王平安什麽。
可私人上的事就煩心了,自從許敬宗被突厥降人帶到了折柳之後,這位許大馬屁精就粘上王平安了。許大馬屁精見王平安立下了大功,高升指日可待,他深怕王平安記恨以前的事,所以幹脆不顧自己一把胡子,竟然給王平安當起跟班,王平安到哪兒,他就到哪兒,就連王平安晚上睡覺,他都要留在外屋守夜。
王平安煩他,可隻要一趕他走,許大馬屁精就痛哭流涕,跪在地上抱住王平安的大腿,滿口的王賢弟,這還不算,他竟然要把女兒嫁給王賢弟,也不管亂了輩份,反正就是王平安隻要對他稍有一點難看的臉色,他就哭,哭得王平安怕了他!
到了最後,王平安發現了,誰能治得了許敬宗?折柳隻有一人,那就是著名的和尚,唐玄奘!
許大馬屁精能哭,而唐大和尚能說,他倆要是湊到一塊,許大馬屁精立刻就得變成小馬駒兒,被唐玄奘的典故說得哭都哭不出來!許敬宗不是粘著王平安哭嗎,唐玄奘就拉著許敬宗說,給他講典故,讓他不許哭!
這日,王平安坐在城堡裏的大廳裏,旁邊陪著一眾折柳大小官員,他正在看帳冊,折柳縣現在有幾十萬的突厥人,每日開銷驚人,帳目上萬不能出現錯誤,他得親自核實!
王平安在看帳冊,可大小官員們卻都在看唐玄奘。此時唐玄奘穿著大紅袈裟,正坐在桌子的另一端……在講典故!
由於折柳多出了幾十萬的突厥人,而這些突厥人大多數又沒什麽信仰,所以唐玄奘打算發展一下信徒,想在折柳建一座寺廟。
在宗教上王平安向來秉承自願原則,絲毫不幹涉別人的信仰,但要建寺院,他就不能同意了,至少現在不能同意,財政緊張,他無力出資去蓋寺院,這也怪不得他。可如果讓善男信女捐款的話,現在的折柳縣哪有富人,吃飯都要靠王平安呢,哪有多餘的錢,所以這個寺廟在三五年之內,是沒法蓋出來的。
唐玄奘不甘心,便想說服折柳的官員,以為他們能有些錢呢,所以隻要王平安一開會,他是逢會必到,大講典故,想感化眾人!
今日也是如此,可唐玄奘講了幾個典故之後,發現大家都沒什麽反應,他便問許敬宗道:“許施主,你以為貧僧剛剛講的這個典故如何?”
許敬宗皺眉道:“不殺生,這個怕是很難做到,突厥人以放馬牧羊為生,你讓他們不殺牛羊,不吃肉,難道要他們吃草不成?”
唐玄奘搖頭道:“這個倒也不必,隻要心存善念,心中有佛即可。然,如何才能心中有佛?事必要先禮佛才成,那自然就要有寺院了,沙州便有大小寺院無數,而那莫高窟更是有佛洞上千,但在折柳卻連一座寺廟都沒有……”
許敬宗道:“折柳城裏連縣衙都沒有呢,這裏以前是強盜們分髒的地方!”
王平安放下帳冊,歎道:“玄奘大師,你影響我們辦公了呀!不如這樣,我出人力,陪你去莫高窟,將千佛洞修繕一下,但所需費用,要你在沙洲靠化緣籌集了,你看如何?”
唐玄奘卻道:“王施主,你是想趕貧僧離開折柳吧?修繕莫高窟雖然重要,但那裏有無數高僧駐錫,也不少貧僧一人,可折柳這裏卻是佛法尚未普照之地,貧僧要留在這裏渡人。”
官員們心想,又來了,王侯爺你就不應該接他的話茬兒,一接上就沒完沒了!
偏巧,有人狂奔進了大堂,叫道:“主人,朝廷有旨意來了,您趕快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