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視察周邊


    王平安下馬,走到一塊田地的旁邊,蹲***子,抓起一把泥土,***了***,泥土幹燥,沒什麽水份。把土沫扔掉,王平安拍了拍手,向田地裏看去。


    王家在徐州是有名的大地主,王平安對於農活,多多少少是有一些了解的,唐朝由於灌溉技術不發達,所以農***要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的年景還好,農家能多收個三五鬥,可一旦碰到洪澇災害,那麽莊稼立時就要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望著綠苗稀落的田地,王平安道:“不用過多久,就要到初夏了,那時正是青黃不接的節骨眼,田裏不露青,百姓們心裏不踏實,說不定外出乞討的人,會更多啊!”


    車四通聽他這麽說,這才稍稍放下點兒心,青黃不接那是老天爺的事,隻要刺史大人不責備他們這些當官的,那就沒關係,要問責,王平安本事再大,也問不到老天爺的頭上去吧!


    他也蹲下了身子,道:“王公,您可知前任季刺史為啥跑得那麽快麽,交印第二天就跑掉了?”


    王平安一指眼前的農田,道:“他看出來今年不好熬了,百姓自然也看出來,想必已經有百姓外出逃難了吧,所以他才跑得比兔子都快!”


    車四通忙道:“是啊,就是這麽回事,他怕擔責任,怕王公你責備他。”


    他心想,你倆可不是平級的,要都是刺史,前後任交接,前任有點啥毛病,也是無所謂的事,現任總不能辦了前任。可你比他大上好多級呢,你要是挑他毛病,直接就能讓他回不去老家。當然了,就算他跑得快,你也照樣派人去修理他了!


    王平安站起身,道:“我怎麽沒看到灌溉用的水渠啊,這裏的百姓是靠什麽給莊稼澆水的,不會是光靠老天吧?”


    車四通跟著他站了起來,他苦著臉道:“回王公的話,可不真的隻能靠老天爺下雨麽。咱們慶州不比別的州,周圍幾個州,個個都比咱們富裕。老百姓要是碰上了災年,直接就跑到別的州去要飯了,地裏沒了勞力,也就不能修什麽水渠了!”


    王平安回頭看向狄仁傑和邱亭軒,道:“書上可沒寫過這種事吧,你們有什麽想法?說出來聽聽。”


    狄仁傑道:“說得直白些,越窮越沒錢修水渠,越不修越窮,更加沒財力去修了。這個和地方官有直接的關係,興修水利,可是地方官的重要責任之一啊!”


    邱亭軒卻道:“要照這種情況看,賑災新法倒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由官府出資,百姓出力,修一修慶州的水渠,隻要灌溉方麵的問題解決了,就算天旱,百姓也不至於再流離失所了。”


    車四通看向他倆,心想:“紙上談兵,怪不得朝廷從不讓新科進士出來當縣令,那是有道理的呀!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可惜卻是不可能被執行出來的!”


    官員們誰也沒吱聲,可心裏想的和車四通一樣,大道理誰都會講,誰也都明白,可問題是知道了大道理,可卻不一定能當真解決得了啊!


    王平安嘿嘿幹笑兩聲,搖頭道:“你們說的其實是一回事,那就是百姓無力修建水渠,所以應當由官府出資,修出水渠來,以利一方百姓,對吧?”


    狄仁傑和邱亭軒一***頭,齊聲道:“對,就應該這樣,這是為官者,不可推辭的責任!”


    王平安笑了笑,道:“你們有當好官的心願,有造福百姓的誌向,這很好。諸位大人,你們呢,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鴉雀無聲,官員們誰也沒說話,車四通也是沉吟半晌,這才道:“道理是這麽個道理,沒有說錯,但具體辦起來,並非是光有心願和誌向,就能辦得好的呀!”


    官員們這才一***頭,紛紛表態,他們不是不讚同狄仁傑和邱亭軒的意見,也不是他們當官這麽多年盡白吃飯了,實在是有心無力。說,誰都會說;做,可不見得和說一樣簡單了。


    王平安又問兩人,道:“你們估算一下,要是把慶州這裏農田都修上水渠,得用多少錢?”


    邱亭軒書讀得多,父親又是一代大儒,可書上都是隻講道理,就算舉實例,也沒有舉得太具體的,要說修水渠,他當然會說,可要算需花多少錢,那他就半點想法都沒有了,他哪知道該花多少錢!


    狄仁傑算是比他了解民間,他道:“光修合水縣的水渠,那就是大工程了,至少得兩萬貫往上吧,要是把慶州各縣都修了,得十萬貫往上了,恐怕還不止呀!”


    王平安嗯了聲,道:“要是在長安,修個宅子就得萬八千貫的,普通的也得千來貫。要修整個慶州的水渠,隻用十萬貫,那也不算貴。車大人,你說呢?”


    車四通慢慢地搖了搖頭,沒有回答,他不好得罪狄仁傑和邱亭軒,這兩位新貴前途無限,以後沒準就能當自己的上司,現在反對他們,不就等於日後自己給自己穿小鞋呢麽,犯不上呀!


    官員們也都默不作聲,隻要不問到他們個人的頭上,那就都悶聲大發財!


    偏巧,這時那個崔大為跑來了,他已經寫好了給吏部的信件,找到城外這裏,將信交給了王平安。王平安看過之後,當即用印,讓人將信送去長安。處理好信的事,王平安把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問崔大為如修全州的水渠,十萬貫夠不夠?


    崔大為是敢說話的主兒,他可不會玩沉思。他搖頭道:“咱們慶州不比長安,人力不值多少錢的,貴的是材料錢。要修整個慶州都收益的水渠,那是絕對的大工程,官府要存錢,存個十年都是不一定能修上,光提前做的準備就要這麽久的,而且修的當年,還要忍受一年的欠收,要養大半州百姓整整一年的時間啊!十萬貫聽起來不少,可真要是花出去,那禁不住花的,極有可能不夠!”


    有了第一個敢說的,後麵的人就都敢說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連串。車四通道:“平常百姓家,打口井也要十幾貫的費用呢,何況修渠呢!”


    邱亭軒皺眉道:“修水渠要準備這麽長的時間呢嗎?”


    狄仁傑卻道:“錢的方麵,倒是不必費心,隻是要養大半州一年……哦,明白了。百姓要是被服了徭役,那麽自必耽誤農活,田裏光靠老弱婦孺是不行的,而且就算是老弱婦孺也要被征調一批,負責修渠時壯丁的飲食。”


    崔大為道:“三位大人說得對極。要修水渠,不但要先存錢,而且要存糧。可慶州哪有餘糧,平常還要從外州調糧來救濟呢,怎麽可能存得下糧呀,沒有錢糧,說修水渠,也不過是空口白牙的說說罷了!”


    邱亭軒和狄仁傑同時臉上一紅,他倆考慮事情不夠周全,意見卻發表得挺快,這下子可丟人了,完全暴露出他倆經驗不足的缺點,讓別人看笑話了。


    狄仁傑道:“大哥……刺史大人,要不然你出錢?”


    邱亭軒搖頭道:“由刺史大人出錢,似乎不妥,十萬貫加上百姓們所需的糧食,怕是就連刺史大人,也是很吃力的啊!”


    王平安拍幹淨手上的塵土,道:“就算我出著不吃力,我也不會出這筆錢的。”


    狄仁傑問道:“那是要再搞一次募捐,或是讓長安的大商人來慶州開辦買賣,讓他們出錢?”


    邱亭軒也想起來了,當初大商人們曾和王平安說過,他們就算是用錢砸,也要給王平安砸出政績來,現在可不是正好要用上他們了嘛!


    王平安翻身上馬,還是搖頭,道:“也不會讓他們出錢的,白出是不可以的,但要是他們真出了,本錢怕沒個三年五載的收不回來,要想見到利益,那時間就更長了。”


    官員們和他一起上馬,順著農田向遠處慢行。


    狄仁傑和邱亭軒這才隱約的明白,自認為是明白了,那些商人就算出錢,也隻是幫王平安砸政績,而王平安不可能在這裏待著超過三年的,有可能兩年就要回京了,他一走商人們誰還願意在這裏做生意,窮鄉僻壤的,費力氣不小賺頭卻是不大,對於那些大商人來講,在這裏放長線並不一定能釣到大魚的,所以人家不會願意的。


    王平安帶著官員們一路行去,走出好遠,來到一條河前。這條河不算小了,寬度足有二十來丈,水流中等,但水位卻底,河水離岸邊有距離,如果靠用桶打水,那會很吃力的。


    王平安順著河邊,向上遊望去,見遠處有一座木橋,橋上站十幾個百姓,似乎正在取水。他擺了擺手,叫官員們跟上,一起向橋邊奔去。


    橋上百姓也看到了王平安這夥人,他們都是平常百姓,而且是屬於赤貧的那種,要不是太窮,自家裏就有水井了,何苦到河上取水。


    見一大群當官的騎馬奔來,一個百姓叫道:“哎呀娘呀,不會是來抓咱們的吧?”


    有一個年輕些的百姓說道:“咱們又沒犯王法,當官的幹嘛要抓咱們?”


    又有一個長了歲數的百姓卻道:“當官的要抓你,管你犯不犯王法呢,你不讓他們抓,那才叫犯王法!”


    百姓們心中都害怕,不少人提了桶就想下橋逃走,連水都不想打了。


    王平安見他們要走,忙在馬上叫道:“老鄉,老鄉,不要走,本官口渴了,向你們討口水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醫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平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平安並收藏唐朝好醫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