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理循的眼中,袁世凱自然有另外一個形象。雖然這一形象不免是個人喜好的結果,但莫理循畢竟是那個時代的人,加之他與袁交往甚密,他眼中的袁世凱在某些方麵或許更貼近真實的袁世凱。
肖誌華沉吟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清楚,這是莫理循的個人關心,還是代表袁世凱所作的試探。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好奇。”莫理循解釋道:“我不代表任何人,任何勢力。當然,這個問題,你可以不作回答。”
肖誌華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從我個人角度看,袁世凱雖然被稱為新派人物,但不過是照葫蘆畫瓢的實行了幾項新政。在他骨子裏,依然充滿著舊思想、舊觀念,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和蓬勃向上的朝氣,更缺乏看穿世界大勢的深遠目光。當然,如果他能從封建的泥堆裏爬出來,臨時政府中是會有他一席之地的,畢竟他有著相當聰明的頭腦和豐富的人生經驗。”
莫理循了然般點了點頭,肖誌華沒提北洋軍,也就意味著臨時政府似乎並沒有把袁世凱能夠掌握的軍隊太看在眼裏,袁世凱想以此為條件與臨時政府討價還價,似乎是一招錯棋。當然,這說明臨時政府是有實力的,不想因為妥協而留下日後的隱患。
“恕我直言,按照中國的國情,驟然實行共和,恐怕並不太適宜。”莫理循避開了袁世凱的話題,說道:“其實,君主立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肖誌華搖了搖頭,對此表示不讚同,說道:“或許如此,但你應該了解我們的民族感情,留一個滿人繼續頂著皇冠,這是大多數人所無法接受的。而且,你談到了中國國情,我在這裏就必須說明一下我的看法。所謂‘中國國情’是個怪圈,越是去適應它,它就會越頑固,頑固得排斥一切改變,所以太拘泥於現實反而注定會失敗。所以,與其被動地去適應國情,倒不如勇敢而積極地去改造它,使它成為適合民主共和成長的土壤。外間嘲笑臨時政府所搞的民主是精英政治,有錢、有知識的人玩的遊戲,這一點我不想否認。但他們也應該看到,臨時政府正在向真正的民主政治所做出的努力。比如英國,當初訂立大憲章時,何嚐不也是貴族政治?如美國,選民的範圍在這些年裏也正在不斷擴大。什麽事情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鍵是要堅實而固執地向前走。”
“很有趣的論斷,不是嗎?”莫理循臉上露出真誠的讚賞,說道:“我現在有些迫不及待了,廣州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訝?”
“這個我不敢保證。”肖誌華調侃道:“如果你能看到廣東已經開始進行的村長試點選舉,興許會嚇你一大跳。”
“臨時政府確實做出了很多令人吃驚的舉動,特別是大膽而巧妙的外交折衝,很令人矚目。”莫理循發自內心地讚揚道:“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對一個弱國來說,現在看來是值得的。”
“弱國的無奈之舉,隻能去盡量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利權。”肖誌華苦笑著說道:“請問,如果換作袁世凱,他能做得更好嗎?”
“不能。”莫理循很誠實地回答道:“如你所說,他的目光還不夠遠大,這些年他花的錢不少,卻隻為賄賂滿人親貴,厚贈故舊屬下。不同於你們,布局深遠。但是,北洋軍到底是中國的強軍,如果能收歸臨時政府,不也對增強國力很有益處嗎?”
“北洋軍實際上不過是一支私軍,根本沒有為國為民而戰的思想和死戰到底的意誌。其強也隻在表麵,如果沒有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糧餉,其部不戰必亂。從此來看,他們在為某人,為錢財而戰鬥,這樣的軍隊不過稍勝山賊土匪而已。”肖誌華略帶輕篾地說道:“當然,如果他們肯反正投誠,接受改造,臨時政府是歡迎的。但如果他們想倚兵自重,那對不起,隻有幹淨徹底地予以消滅。”
“這有可能拖延你們控製全國的時間,是不是應該寬容一些,盡快地統一全國。”莫理循建議道。
“或許如此,但這是個辯證的問題。”肖誌華解釋道:“是用妥協換取名義上的統一,留下危險的火藥桶;還是盡可能消除不安定因素,使得國家的穩定能夠長久。這是個說不太清楚的問題,哪種效果更好,也隻能用時間來證明了。”
“能告訴我,臨時政府的底線是什麽嗎?”莫理循執著地問道:“換句話說,需要北洋軍做到何種程度,才可能被接納。”
“很簡單。”肖誌華伸出一個手指,說道:“明白作為一個真正的國家軍人,他的義務和職責是什麽?最基本的,他們應該知道該為什麽而戰,是為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金錢,還是為了保家衛國的信念。”
“我明白了。”莫理循點了點頭,北洋軍作為袁世凱的私軍,這是臨時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最大障礙,其待價而沽的行為已經激怒了臨時政府,後果很嚴重。
“那麽,對於最近媒體上攻擊朱爾典先生的言論,臨時政府是如何看待的?”莫理循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很多人都認為,這些言論是臨時政府發起的,臨時政府對朱爾典先生極為不滿。”
“朱爾典先生作為駐華公使,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大英帝國的政策和意圖,正因為如此,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持謹慎態度。”肖誌華低沉地說道:“可自從革命以來,複興會及至臨時政府沒有感到朱爾典先生所表示出的絲毫友好,而隻感到冷森森的寒意。在此,我希望通過莫理循先生轉告朱爾典先生,不要把臨時政府與滿清政府同樣看待,這是極端錯誤的。”
莫理循對中國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麵,作為英帝國主義殖民者,他本能地會站在帝國主義的立場上思考和行動;另一方麵,作為一個未喪失良知的記者,他也努力想幫助中國政府擺脫政治和經濟危機。所以,當聽到肖誌華的說明後,急忙搖頭替朱爾典辯解道:“我想是有所誤會,朱爾典先生絕沒有這種想法。”
“很遺憾,朱爾典先生的所作所為恰恰給了臨時政府這種極為不好的印象和判斷。”肖誌華鄭重地說道:“我們奮起革命的目的和要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推翻腐朽、**、殘暴、賣國的滿清政府,建設一個獨立的、和平的、富強的國家。而朱爾典先生呢,他無視所有中國人民的純真心願,依然把用於滿清政府的手段強加於臨時政府身上,這不得不引起全中國革命者的憤怒。難道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任何犧牲所建立的新政府,會是與滿清政府一樣的軟弱無能,一樣的喪權辱國,一樣的賣國無恥嗎?”說到最後,肖誌華已經出離憤怒了。
肖誌華沉吟了一下,他有些搞不清楚,這是莫理循的個人關心,還是代表袁世凱所作的試探。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好奇。”莫理循解釋道:“我不代表任何人,任何勢力。當然,這個問題,你可以不作回答。”
肖誌華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從我個人角度看,袁世凱雖然被稱為新派人物,但不過是照葫蘆畫瓢的實行了幾項新政。在他骨子裏,依然充滿著舊思想、舊觀念,缺乏創造性的思維和蓬勃向上的朝氣,更缺乏看穿世界大勢的深遠目光。當然,如果他能從封建的泥堆裏爬出來,臨時政府中是會有他一席之地的,畢竟他有著相當聰明的頭腦和豐富的人生經驗。”
莫理循了然般點了點頭,肖誌華沒提北洋軍,也就意味著臨時政府似乎並沒有把袁世凱能夠掌握的軍隊太看在眼裏,袁世凱想以此為條件與臨時政府討價還價,似乎是一招錯棋。當然,這說明臨時政府是有實力的,不想因為妥協而留下日後的隱患。
“恕我直言,按照中國的國情,驟然實行共和,恐怕並不太適宜。”莫理循避開了袁世凱的話題,說道:“其實,君主立憲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肖誌華搖了搖頭,對此表示不讚同,說道:“或許如此,但你應該了解我們的民族感情,留一個滿人繼續頂著皇冠,這是大多數人所無法接受的。而且,你談到了中國國情,我在這裏就必須說明一下我的看法。所謂‘中國國情’是個怪圈,越是去適應它,它就會越頑固,頑固得排斥一切改變,所以太拘泥於現實反而注定會失敗。所以,與其被動地去適應國情,倒不如勇敢而積極地去改造它,使它成為適合民主共和成長的土壤。外間嘲笑臨時政府所搞的民主是精英政治,有錢、有知識的人玩的遊戲,這一點我不想否認。但他們也應該看到,臨時政府正在向真正的民主政治所做出的努力。比如英國,當初訂立大憲章時,何嚐不也是貴族政治?如美國,選民的範圍在這些年裏也正在不斷擴大。什麽事情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關鍵是要堅實而固執地向前走。”
“很有趣的論斷,不是嗎?”莫理循臉上露出真誠的讚賞,說道:“我現在有些迫不及待了,廣州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訝?”
“這個我不敢保證。”肖誌華調侃道:“如果你能看到廣東已經開始進行的村長試點選舉,興許會嚇你一大跳。”
“臨時政府確實做出了很多令人吃驚的舉動,特別是大膽而巧妙的外交折衝,很令人矚目。”莫理循發自內心地讚揚道:“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對一個弱國來說,現在看來是值得的。”
“弱國的無奈之舉,隻能去盡量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利權。”肖誌華苦笑著說道:“請問,如果換作袁世凱,他能做得更好嗎?”
“不能。”莫理循很誠實地回答道:“如你所說,他的目光還不夠遠大,這些年他花的錢不少,卻隻為賄賂滿人親貴,厚贈故舊屬下。不同於你們,布局深遠。但是,北洋軍到底是中國的強軍,如果能收歸臨時政府,不也對增強國力很有益處嗎?”
“北洋軍實際上不過是一支私軍,根本沒有為國為民而戰的思想和死戰到底的意誌。其強也隻在表麵,如果沒有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糧餉,其部不戰必亂。從此來看,他們在為某人,為錢財而戰鬥,這樣的軍隊不過稍勝山賊土匪而已。”肖誌華略帶輕篾地說道:“當然,如果他們肯反正投誠,接受改造,臨時政府是歡迎的。但如果他們想倚兵自重,那對不起,隻有幹淨徹底地予以消滅。”
“這有可能拖延你們控製全國的時間,是不是應該寬容一些,盡快地統一全國。”莫理循建議道。
“或許如此,但這是個辯證的問題。”肖誌華解釋道:“是用妥協換取名義上的統一,留下危險的火藥桶;還是盡可能消除不安定因素,使得國家的穩定能夠長久。這是個說不太清楚的問題,哪種效果更好,也隻能用時間來證明了。”
“能告訴我,臨時政府的底線是什麽嗎?”莫理循執著地問道:“換句話說,需要北洋軍做到何種程度,才可能被接納。”
“很簡單。”肖誌華伸出一個手指,說道:“明白作為一個真正的國家軍人,他的義務和職責是什麽?最基本的,他們應該知道該為什麽而戰,是為個人利益、小集團利益、金錢,還是為了保家衛國的信念。”
“我明白了。”莫理循點了點頭,北洋軍作為袁世凱的私軍,這是臨時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最大障礙,其待價而沽的行為已經激怒了臨時政府,後果很嚴重。
“那麽,對於最近媒體上攻擊朱爾典先生的言論,臨時政府是如何看待的?”莫理循隨後又補充了一句,“很多人都認為,這些言論是臨時政府發起的,臨時政府對朱爾典先生極為不滿。”
“朱爾典先生作為駐華公使,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大英帝國的政策和意圖,正因為如此,他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持謹慎態度。”肖誌華低沉地說道:“可自從革命以來,複興會及至臨時政府沒有感到朱爾典先生所表示出的絲毫友好,而隻感到冷森森的寒意。在此,我希望通過莫理循先生轉告朱爾典先生,不要把臨時政府與滿清政府同樣看待,這是極端錯誤的。”
莫理循對中國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麵,作為英帝國主義殖民者,他本能地會站在帝國主義的立場上思考和行動;另一方麵,作為一個未喪失良知的記者,他也努力想幫助中國政府擺脫政治和經濟危機。所以,當聽到肖誌華的說明後,急忙搖頭替朱爾典辯解道:“我想是有所誤會,朱爾典先生絕沒有這種想法。”
“很遺憾,朱爾典先生的所作所為恰恰給了臨時政府這種極為不好的印象和判斷。”肖誌華鄭重地說道:“我們奮起革命的目的和要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推翻腐朽、**、殘暴、賣國的滿清政府,建設一個獨立的、和平的、富強的國家。而朱爾典先生呢,他無視所有中國人民的純真心願,依然把用於滿清政府的手段強加於臨時政府身上,這不得不引起全中國革命者的憤怒。難道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任何犧牲所建立的新政府,會是與滿清政府一樣的軟弱無能,一樣的喪權辱國,一樣的賣國無恥嗎?”說到最後,肖誌華已經出離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