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空氣中帶著些許薄霧,漫漫歲月中流淌著江南水鄉的清秀,江南村莊的恬靜,雨巷的幽深,江南文傑的的靈韻,如此風光秀麗江山落入外族之手,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遠一路走一路的感慨萬端,抄小路,走竹林,有老沈這熟悉這邊地形道路的人帶領,邊走邊防著有鬼子偽軍或者便衣隊,停停走走,終於在天快黑時趕到了南埠村,正是情報上約定的吳興抗日大隊的駐地,也是剛成立的遊擊隊根據地。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太多人過去會引起注意,決定由老沈和張建先過去聯係,一排大隊人馬就在村莊外找個林子先藏了起來,李遠將卿連長的那支駁殼槍給了李小虎,這地方都沒來過,要去聯絡點,也還是得注意安全,李小虎放下自己背著的背包,取了四個鬼子的九七式手榴彈放在兜裏,走在前麵,老沈跟張建緊跟在後邊,老沈打趣張建說:“你這是新媳婦第一次到婆家,一會兒看看你婆家家底咋樣。”


    張建倒還是那小心謹慎的樣子:“比不過你沈大當家的,一個月就把長興搞的讓人看著就眼饞。”


    ......


    三個人心思都放在了陌生的村莊,四下觀察了一會,大部分人家小院大門緊閉不見有光亮,正要從北邊一條並不寬的小路進入院子,前麵一個院子裏打開了門,衝出三個人,一個拿著支老套筒,另外兩個一人一支長槍,這個長槍是木棍上有個鐵槍頭的槍:“站住,你們是幹什麽的?”


    張建有點好笑,都摸到村子裏了,才有警戒哨,這也太大意了。


    看著一個端著老套筒的農民模樣的人:“我們是從娘家來這裏探親的,找村東頭的老王。”


    聽著張建的南方口音,這幾個人更加警惕:“找老王?我們村沒有姓王的,老實交待你們到底是幹什麽時候的,不然到時一槍打你個透心涼!”


    這會張建就有點懵了,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還是老沈是這邊土生土長的人,從這幾個人的武器大概也知道這些人應該就是自己要找的遊擊隊,這會兒有理倒也說不清:“我們聽說這邊成立了抗日遊擊隊,我們也想參加。”


    這要被他們審上半小時那還不得誤事,老沈從自己袋子裏摸了張紙出來,說:“這是我們的介紹信,你送去給你們管事的,包管他們會同意的。”


    這農民大字認不了幾個,看了半天這字都認識他,他可還是沒看明白,叫過身邊的一個年青人,讓他拿這紙到村裏去,給隊長去“匯報工作”,想想還是挺得意,天天跟隊長學習,自己學的還是不錯,終於可以“匯報工作”了。


    王文正忙的不可開交,隊伍要訓練,要提高戰士們覺悟,還得收集鬼子偽軍情報,還要聽收音機。這段時間湖州的組織不知道怎麽回事突然就斷了聯係,一時焦頭爛額。


    外圍哨兵把紙交給他時,看了一下上邊竟然隻是一份購買日常用品的清單,有些鄂然,都這麽忙還有人來搞事,都是什麽理嘛,正要發火,發現下邊有個簽字,長興加了個五星,頓時血液加速,心跳的個崩崩響,什麽情況,上級來人了!


    趕緊把在這家院子裏的人全給叫上,跟那個報信青年一起,急急忙忙的就往北邊快步跑上去。


    老沈正在給那中年大哥東拉西扯,這會兒村子裏大片的腳步聲向這邊湧過來,一個戴眼鏡的年青人打頭,帶著一大幫子人提著家夥什:長槍,鳥銃,七九,還有三八大蓋,大刀,長矛.....張建老沈看著這些人,心裏熱呼,這個樣子才是我們自己的隊伍。


    雙方互相打量了一番,年青人先開口:“你是到這兒來走親戚的?”


    張建聽了這句話,上前一步,看著這個年輕人回答道:“我是個生意人,順便過來走走親戚。”


    “你那親戚是不是姓李,趙錢孫李的李?”


    “不是,我的親戚姓王。”


    “你貴姓?”


    “我姓張,張建。”接頭暗號對上了,人也是三個。


    “歡迎你們呐,同誌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們盼來了,還沒吃飯吧?”沒等回答,回頭對後邊跟著看熱鬧的人說:“你們先回去,安排一下,再弄點吃的一會我就過來。”然後把三個哨兵安排去值哨。


    開始作自我介紹:“我叫王文,是組織安排本來是要去青浦的,因為那邊交通被鬼子封鎖,過不去,所以就在這開展工作,機緣巧合下,在這裏拉起了隊伍,這個已經跟組織上匯報了的,,幾位遠道而來,辛苦了,一會兒進村子再談。”正要帶三人進村,張建一把拉住王文:“先別急,我們這回來還有別的任務,組織上安排了長興遊擊隊獨立連,過來支持指導我們吳興工作軍事訓練,人都還在林子裏。”


    “那個小虎,麻煩你去把李教官蔣排長他們請過來。”


    三十多人排著整齊的隊列走了過來,這排場夠大,遊擊隊哪見過這麽威風的隊伍,人手一支長槍,比以前駐守在城裏的國軍都要精神的多,後麵還跟著兩個女同誌和一個背著步槍的男青年,衣服跟前麵的戰士不大一樣。


    張建上前對著前麵的幾個人先介紹一番,“這位是長興獨立連的蔣排長,這位是李教官”,休息的這會兒,李遠已經把一個戰士背包裏的步槍給裝上了。


    再把他帶的兩個年輕人作了介紹,忽略了老沈與秦梓,大家在組織上不是一條線。


    一番客氣,帶著激動心情,王文帶著這三十多人趕緊往村裏部隊的住所裏過去,這麽人,吃飯的問題得先解決。


    王文安排下待眾人吃過飯後,已得到消息的在妙西的郎大隊長和彭參謀,連夜趕了過來開會。


    老沈和李遠等人並不能參加這個會議,連走了兩天的路也是累的夠嗆,蔣排長安排哨兵值哨後,戰士們都在王文安排的住處下早早就睡下了。


    天剛剛亮,王文等人雖然看起來是一夜沒睡,但精神頭並不差,已經過來招呼李遠幾個人,一起吃過早飯,把老沈請了過去,李遠正跟著一排的兵繞著村子在跑步,秦梓也跟著從村口跑進了隊伍,吳縣遊擊隊員看著這幫兄弟部隊的人這麽早就在鍛煉,就在一邊看著熱鬧,看了不多會,開始練拚刺刀,也許咱們的部隊練拚刺應該是基本的訓練課目。


    一切都是缺少武器彈藥造成的。


    拚刺空檔看著獨立連這邊還有女戰士,都還是挺好奇,還背著大隊長一樣的短槍,對一排的軍事訓練課目非常好奇,就是對分組的十個人站在那一動不動的樣子引來哄堂大笑:站在那裏也是訓練嗎?


    但是對一排人手一支七九步槍那就是羨慕的很,如果他們知道一排每個人都還有一支,那就眼睛得瞪的比牛眼得還大。


    中午時分,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急步走了過來,旁邊的吳興抗日遊擊隊戰士都在敬禮:“郎大隊長好。”


    年輕人回禮:“同誌們好。”


    年輕人觀察了一下,來到旁邊正在指揮軍事訓練的人麵前,直接敬了個禮:“蔣排長是吧?聽老沈說你們給我們帶了批槍過來,不知道在哪?”


    急性子,還帶著眼鏡,一副書生打扮的模樣。


    李遠不知道,他本來就是教書的。


    蔣排長回禮後,取出自己的竹哨,使勁的吹了三個長響,十秒鍾不到,正在村中間打穀場訓練的戰士們就背著包,排成了整齊的隊伍:“立正,向右看齊,稍息。”


    這一切看的郎大隊長目瞪口呆,以前自己也跟彭參謀王文書記一起帶隊伍訓練,可沒這麽快,更別說整齊,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麽做到的。


    蔣排長沒有廢話,直接命令:“一排聽令,下背包,組裝槍械。”


    又是整齊的動作,先放下自己背的步槍,然後從背包裏取出零件,一一擺放整齊,借助小工具,不到一分鍾,又是二十九支步槍就全部放在前麵,黑幽幽的槍管,深棕色的木製槍身,蔣排長從包裏取出一張紙,遞給郎大隊長:“請簽收。”


    李小虎在李遠的示意下,將背包留給了郎大隊長,背機槍的戰士有些不舍的將機槍也放到了前邊的步槍旁,接著就是子彈,將早就裝好分開的子彈三千發,再加上四個彈匣,一起放在了地上。


    清一色的七九步槍,背包裏是什麽東西暫是不太清楚,吳興縣抗日遊擊大隊的戰士們卻都圍了上來。這些東西價值不菲,這段時間也跟鬼子偽軍打過幾仗,繳獲的偽軍武器不少,但也是亂七八糟的武器,他們不知道的是,好的武器都讓鬼子給了那些要上戰場的偽軍,留守地方的偽軍裝備那肯定是要差得不少。


    郎大隊長簽完字就不客氣,從地上拿起一支步槍,對著遠方的空檔瞄了瞄:“長興的同誌這禮物太重了,太感謝你們了。”


    看著旁邊站著的李遠,李小虎跟秦梓明顯是站在後邊,忙過來熱情的握手,有些不好意思:“看我這德性,不好意思,太激動了,還沒請教幾位該怎麽稱呼?”


    秦梓主動上前:“這是我們獨立連的李遠李教官,這位是我們的戰士李小虎,我叫秦梓。”沒說自己身份。


    王強跟周二奎去值哨去了,雖然都是友軍也沒看不起的意思,但是對這邊遊擊隊的放哨還是不大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橫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橫霸並收藏華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