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誌清這才拿出電報遞給楊度:“這是湖北將校團團長方旭初剛剛發來的電報,他想投靠我們,並且希望我們派兵入鄂,替他滅了黎菩薩。


    這事兒皙子先生你怎麽看?”楊度一目十行看完電報,隨手放在桌上:“中正老弟,這事兒不該問我怎麽看,應該問百熙他怎麽看才對。


    放心!方旭初既然發電報給我們了,那肯定也給百熙發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很快就有指示過來。”


    蔣誌清搓著手說道:“皙子先生所言極是,料想孫先生很快就會有指示過來,不過孫先生的指示最終也需要我們具體執行,所以你我二人的意見同樣重要,對不對?而且這是蔣某就任都督以來第一次處理如此重大的軍政事務,如果我們能準確領會孫先生意旨,而不是單單執行電報上那幾條幹巴巴的命令,豈不是更好?”楊度道:“要我說的話,方旭初投靠我們是肯定沒問題的,他手下的將校團都是訓練有素、經過戰陣的軍官,而這正是我軍當前最缺少的,如此瞌睡遇到枕頭的好事,無論是誰都不會拒絕的,孫百熙也不例外。


    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要派兵入鄂,我想這也是中正老弟最關心的問題吧?”蔣誌清連連點頭:“正是、正是!湖北扼守出川東去的長江水道,便如一把尖刀抵在四川的喉嚨上,隨時可以斷送我們的性命,由不得我們不關心。


    而且四川境內本來就太平。


    那些被斷送了財路的士紳對我們恨之入骨,時時刻刻都想推翻我們;軍裏雖然已把尹昌衡和陳宧的親信全部發配入藏,但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暗樁沒有清除;政府中陳宧和張培爵那兩個大異己分子。


    表麵上很恭順,而且被我們架空了權力,然而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在暗地做些什麽。


    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借口派兵東征,把他們一股腦兒打包送出四川!”“楊某還是那句老話,隻要我們能夠掌握住川中的軍隊,就不怕他們翻出什麽浪來!”楊度不以為意地說道:“至於派兵入鄂之事。


    孫百熙在京城肯定會有所顧慮,隻怕很難同意方旭初的請求。”


    蔣誌清奇道:“孫先生是內閣成員,又是新中國黨的委員長。


    風頭一時無二,袁項城、唐少川見了都要避一頭地,他做事還需要有顧慮?”楊度搖著紙扇說道:“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要戰戰兢兢!孫百熙雖然現在權勢在全國能排前五。


    但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


    而且孫百熙考慮問題的角度也和你我不一樣。


    就拿派兵入鄂這件事來說,你我可能更關心事情能不能做、做了能不能成功;而對於孫百熙,他關注的重點是派兵程序是否合法、造成的社會影響如何等等。


    “而且從百熙出川之後的一些講話和舉措中可以看出,他極力希望把政治鬥爭盡量約束在參議院內部,而不是訴諸武力,從而保證國民日常生活基本穩定、農業工商業健康發展,盡快恢複國家元氣。


    此次張振武被軍政執法處處決,爭議的焦點也在程序是否合法上。


    在參議院沒有做出正式裁定之前。


    他不可能采取更暴力、更非法的手段來對付黎黃陂。”


    蔣誌清有些鬱悶:“如果以後鬥爭都局限在參議院內部而不是訴諸武力的話,那全國政治格局豈不是也要一直保持現在的形勢不變?”楊度笑道:“以後的政治格局如何。


    誰能說得qingchu?不過從孫百熙的一些舉動來看,他應該是覺得在不遠的未來會爆發大規模戰爭,全國政治格局將為之一變,所以他要保持當前相對平和的政治局麵,盡量積蓄力量提前做好應對。


    你也知道,孫百熙雖然對官場爾虞我詐不是很在行,但他對於政治走向、國家大勢一向判斷非常準確。


    在這一點上,楊某也自愧弗如!”蔣誌清頓時兩眼熠熠放光:“這是真的嗎?皙子先生,你說的那些舉動,具體是指?”楊度屈指數道:“比如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招生,成立空軍這個新兵種並設立飛行學校;在西安、蘭州分別設立航空技術研究院和兵器科學研究院,北平鐵廠和漢陽鐵廠持續擴大生產武器;致用醫藥公司擴大產能並積累庫存等等。


    如果不是為將來的戰爭未雨綢繆,何必要大規模培養軍官、生產研發武器、儲存藥品呢?”蔣誌清一邊拍桌子一邊興奮地說道:“先生就是先生,‘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啊!當然,也隻有這樣的先生,才是我們信服的先生,才是我們川、陝、甘、晉一係未來的希望。


    既然先生已經未雨綢繆,那我們這些學生也不能落後,得在軍需、兵員等方麵積極籌措,為將來打大戰、打勝仗做好準備。”


    正說話間,電報房機要員快步來報:“都督大人,北京密電!”蔣誌清和楊度不由得相視而笑。


    兩人看完電報,蔣誌清率先說道:“看來孫先生已經趁著張振武案的風潮開始著手布局了!此次我們四川的任務是,由劉明昭、尹昌衡率領4000人入鄂,在襄陽、鄖陽一帶與方旭初部、陝西蔣作賓張鳳翽部整編成一個鎮,再相機行事。


    不過時間有些緊急啊!“陝西蔣作賓張鳳翽部從西安、商州出發,三數日間就可以抵達毗鄰的鄖陽;而我們需要先整編好部隊,再從成都府出發,經潼川、順慶翻越大巴山才能抵達鄖陽,其間山路險峻,至少也得大半個月時間。


    會不會耽誤先生的大事?”楊度用紙扇在地圖上一點:“既然翻越大巴山太浪費時間,那我們就不去鄖陽。


    直接去這裏!”“宜昌府?”蔣誌清看完地圖不禁驚訝失聲。


    楊度微微頷首:“正是!我本來以為孫百熙在考慮程序合法、後續影響之後,會讓方旭初所部避入川陝境內,沒想到指示卻要用借屍還魂之計。


    變相地派兵援鄂。


    想來這是楊耿光的手筆吧?方旭初有顆七竅玲瓏心,楊耿光也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了電報中關鍵字句。


    經他這麽一改動,全盤局勢為之一新,攻略湖北也變得大有作為了。”


    蔣誌清連忙拿過第一張電報,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也沒發現楊度所說的關鍵字句。


    隻好請教道:“皙子先生,你說的關鍵字句是?”“就是開頭那句‘職部率將校團及軍令司衛隊兩千餘人於九日前由武昌開拔,曆經艱辛。


    昨日始抵襄陽’。”


    楊度答道。


    蔣誌清琢磨半天:“似乎沒有什麽玄奧啊?”楊度道:“你想,將校團和軍令司衛隊原先駐紮在省府武昌附近,為何要突然要開拔?而且開拔日期恰好是張振武北上那天?說明張振武在北上之前已經意識到黎黃陂可能對他不利,將校團和軍令司衛隊是他的嫡係武裝。


    肯定也會遭受黎黃陂的毒手。


    所以便事先做好了布置,在他北上的同時,將校團和軍令司衛隊也開拔離開武昌。


    “關鍵還在‘曆經艱辛’四個字。


    武昌與襄陽之間不足千裏,中間有漢江相連,如果沒有遇到特殊情況,他們可以從容雇船,由水路平穩直抵襄陽,也不過就是七八天、**天的工夫。


    何來‘曆經艱辛’之說?既然方旭初這麽說了,就是想隱晦地表明在他們前往襄陽途中。


    遭受了黎黃陂所部的圍追堵截。


    “此外,‘襄陽’二字也很有意味。


    襄陽軍政分府司令張國荃在革命成功之後私自擴軍三個協,意圖擁兵自立,對黎黃陂改編軍隊的命令一直非常抗拒。


    張振武與他有些交情,又在反對黎黃陂一事上頗有共識,所以他在北上之前,命方旭初率所部投奔張國荃,指望雙方能夠精誠合作,共同對抗黎黃陂。


    誰知方旭初聽聞張振武遇害消息之後,卻率部迅速向鄖陽府方向運動,可見兩人之間發生了齟齬。”


    蔣誌清撇撇嘴:“什麽齟齬?無非就是張國荃想趁著張振武遇害之際吞並方旭初所部,方旭初不樂意,又怕張國荃仗著地頭蛇的優勢耍陰謀詭計,所以幹脆就躲張國荃遠一點。


    話說回來,那個張國荃算什麽玩意兒?之前不過是個大頭兵,還被兩次開除軍籍,論能力,做個排長都不稱職;論見識,比芝麻粒兒大不了多少。


    這等阿貓阿狗的人物,仗著江湖會的餘蔭,在武昌首義之後拉著十幾個人趁機起事,居然還竊得了襄陽軍政大權。


    “如果他能見好就收,乖乖接受黎黃陂的改編,也能勉強做個協統;如果他能開誠布公,和方旭初精誠合作,估計也能在襄陽一帶勉強立足。


    誰知道他竟然得隴望蜀,還想吞並方旭初所部,在襄陽擁兵自立。


    就算我們能忍,黎黃陂也能忍?我看他是活膩歪了吧!”楊度道:“張國荃活沒活膩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就算他想活,也活不了幾天了!黎黃陂命令麾下部隊追擊攔截方旭初所部沒有成功,心裏絕對不甘心,更不會放任方旭初在襄陽一帶坐大;之前他又與張國荃交惡,這回正好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


    所以追擊的部隊必然會在短時間內進入襄陽,與張國荃大戰一場。”


    蔣誌清道:“張國荃自己都當不好兵,還指望部下能訓練有素、驍勇善戰?隻怕他那三個協還沒開戰就潰不成軍,哪裏還會有什麽‘大戰’?”楊度不以為忤:“無論如何,隻要黎黃陂所部與張國荃部一交戰,他就違背了孫百熙不訴諸武力的企盼,我們就有了川鄂交戰的理由。


    估計那時候陝西蔣作賓、張鳳翽部已經和方旭初部整編完畢,在鄖陽一帶與前來進剿的黎黃陂所部交戰。


    等我們千辛萬苦趕到戰場,估計交戰早就結束了。


    與其那樣,我們不如直取宜昌。”


    (未完待續……)ps:加油更新。


    爭取周末雙更,求月票!!r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科學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事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事公並收藏重生之大科學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