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綏鎮和大明別處邊鎮不同,沿邊有兩道邊牆,分為外邊和內邊。
除了前幾天經過的延綏鎮城外,五寨堡軍隊,都是沿著內邊而行。
每天白天趕路,晚上休息,多半在野外紮營,有時入城池休息。
至於沿途的糧草供給,由於有商賈們的事先安排,倒不用著急。
而越往西行,跟在軍隊後麵的商隊就越龐大。
這種奇特的現象,一路也引來圍觀無數。
長徒行軍,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體力,這就需要豐富充足的營養。
黃來福自己軍隊輜重,還有後麵的商隊,雖是可以帶上足夠的糧草鹽巴茶葉,還有一些火腿肉食,豆幹菜幹,還有罐頭鹹蛋等,但卻不能帶上新鮮的蔬菜等,這就需要沿途購買。
每次五寨堡軍隊都是公平買賣,又決不騷擾地方,這讓五寨堡軍隊所過之處,名聲非常好,很多沿途的百姓,都圍繞在五寨堡軍隊營地,向出營來的輜重隊販賣自己的好東西,如新鮮的母雞母鴨,新鮮的雞鴨蛋,新鮮的青菜豆腐等,還有很多黃來福叫不出來的東西,總之能吃就是。
營地四周,經常是大人叫小孩鬧,如過年過節一般。
黃來福興致上來,也會叫宣傳隊的小姑娘們,為這些百姓們唱上幾首五寨堡的軍歌民歌等,每次都是激起叫好聲一片以前沿邊一帶,流傳著五寨堡軍隊殺人不眨眼,人人三頭六臂,黃來福名聲可止小兒夜啼等。
這此行軍,大大澄清了五寨堡軍隊負的一麵。
五寨堡軍隊雖是凶暴,但殺的可都是外寇,不是百姓,大家不用怕。
從延綏鎮城,到清平堡,到新安邊營,又到三山堡,慢慢的,那種黃土高原的地貌慢慢減少,而那種荒漠風蝕麵貌。
越來越明顯。
一路而去,黃來福也收集了好大一堆農業,地理,礦產。
人文等資料。
“大人,前麵己是寧夏後衛,花馬池地界。”
探馬回報。
“很好,繼續前進。”
這花馬池就是今鹽池。
地勢非常重要,有“平固門戶,環慶襟喉”之稱,向來是河套蒙古人入寇破口地地方,自古又是產鹽之地。
所以弘治年後,這裏就增置了寧夏後衛,嘉靖年間,陝西三邊總製府又移置花馬池,可見其軍事之重要。
而到這裏。
就進入寧夏鎮地地界了。
聽說己經進入了寧夏鎮。
眾人都是精神一振。
幾個鎮撫及軍牢更是紛紛喝道:“跟上。
跟上。
不要掉隊。”
而這時。
宣傳隊地姑娘們。
也紛紛上前唱歌鼓勵。
給將士們打氣。
一路行軍而來。
五寨堡軍隊中。
除了探馬。
宣傳隊地女孩們。
還有隨軍醫士外。
他們可以一路騎馬。
餘者。
就是黃來福。
也是一路步行。
以節省馬力。
五寨堡軍隊平時嚴酷地野外負重訓練終於派上用場。
行軍到現在。
沒有一個士兵掉隊。
幾天來。
五寨堡地小夥子們曬黑了不少。
人瘦了不少。
不過人人卻是精神極佳。
一個個眼睛賊亮賊亮地。
當然。
後麵那些商隊地商人及夥計們掉隊了多少。
這不屬於黃來福管轄範圍之內。
由於天色還早。
眾人沒往花馬池城而去。
而是繼續行軍。
到了傍晚。
到了一個叫鐵柱泉地民鎮。
該地是一個民堡。
大軍蜿蜒而行,到了鎮外,前局第一旗總報道:“已到鐵柱泉鎮外了。”
個個旗總挨傳回來,傳到中軍黃來福處,黃來福道:“入鎮宿營。”
很快,黃來福的命令又挨著每個旗總,傳到前局第一旗總,最後又個個傳回來:“每旗明白。”
五寨堡軍隊,每千人為一部,每部設千總1人,兩千戰兵,一部為前軍,一部為後軍,黃來福連三百家丁們,連一些旗官,吹鼓手,鎮撫軍牢,醫士在內,為中軍。
很快,前方傳來放炮聲,表明前軍千人己到齊鎮外。
見人到齊,前軍千總馬守宗吩咐部中地鑼手打鑼,前軍士兵們,都是一屁股坐下來,各人坐定休息。
很快,連輔兵在內,三軍己是到齊,黃來福吩咐中軍手吹單,立時每部每司每局每旗中的各隊長,各人拿出自己的身份色旗,起身執旗進鎮,尋討自己歇息的人家。
各隊相繼而進,找到一家,便將自己隊旗插在那家門口上。
不論士兵還是軍官,各人都依自己歇息地家門口露天而坐,等待命令。
鎮內頗大,人家眾多,可以許可五寨堡軍隊都休息得下。
至於那些商隊,斷斷續續己經落後五寨堡軍隊幾天的路程了,沒有理會的必要。
很快,一個巡旗出鎮向黃來福稟報道:“稟大人,歇家討完。”
黃來福點了點頭,對身旁的鐵柱泉鎮長兼孫裏長道:“我軍路過歇息,明日就走,有勞孫裏長及鐵柱泉鎮眾鄉親了。”
那孫裏長年紀頗老,花白地頭發,一雙細細的小眼,布滿了皺紋,他早己得知有客軍過境內宿的消息,帶了幾個鄉老一起出來迎接。
此時見了五寨堡軍隊這強悍凶猛的樣子,不由內心暗暗打鼓,心想:“這幫軍爺,看起來比前些天那個什麽宣府來的大軍還凶惡,隻希望他們不要再象他們那樣禍害鎮民就好了,鐵柱泉鎮,再經不起禍害了。”
鐵柱泉鎮由於路經要地,再由於這些時間朝廷平定寧夏鎮叛亂,經常會有一些外地的軍馬路經這裏,前往寧夏鎮城。
說實在的,大明的軍隊,除了戚家軍外,餘者軍紀都是不佳,特別是過境客軍。
這不。
前幾天,李如柏和李如樟的宣府先鋒軍,途經鐵柱泉鎮時,鎮民們可是遭殃了,不但鎮內許多大姑娘小媳婦被調戲,就是鎮民們養地雞鴨豬羊等,也是被一掃而空,當然是白吃,一錢地補償銀也拿不到。
眼下這批官軍,看起來比那隻軍隊更是如狼似虎。
不知道鎮民們又要倒什麽黴了。
孫裏長內心暗暗哭泣,麵上隻得道:“大人言重了,王師平賊,我等自然是謹應而從。”
黃來福揮了揮手。
中軍吹起雙聲,嘩嘩的聲音,中軍將士都是起身。
然後中軍又是放炮三聲,吹喇叭三聲。
中軍眾人呐喊三聲,然後黃來福等人進鎮。
黃來福進入鎮內,隻見裏麵有幾條街道,主街道是一條青石板大街,兩旁的房屋都是些低矮的茅屋,磚瓦房並不多,顯是一個窮苦地方。
每戶人家前麵,都沿街坐著一隊的五寨堡軍士,至於當地地鎮民。
由於大家來到,早己是嚇得個個躲入屋內,隻有一些膽大的,對著窗口向外探頭探腦。
黃來福及中軍休憩的地方,是那裏長及旁邊眾鄉老的房舍,地方頗大。
都休憩得下。
到了各自休憩的門口,大家門首站定。
黃來福傳下命令,號炮一聲響,中軍鑼手沿街傳鑼,立時各隊進入人家安歇,此外除了巡邏地軍士外,餘者士兵,不得輕易地在外走動,違者。
重則八十軍棍。
而在本地的歇營分布中。
五寨堡全體軍隊,以每一局集中在一街。
本局百長隨之。
一司在隅,本司把總隨之。
一部在一方,本部千總隨之,最後是中軍統之。
本部各局不許相混,本司各屬不許相混,本旗各隊不許相混。
每一隊務在一家,安歇時刻,不許相離,如不隨本隊住者,隊長與各兵以軍法治之。
夜幕降臨,鐵柱泉鎮己是家家戶戶冒出了炊煙,一股飯菜的香味,飄揚在空中,特別是那香味中,還夾雜著肉食的味道,讓很多鐵柱泉鎮鎮民聞了,個個都是垂涎欲滴。
張大三現在己是升職為旗總,他和十幾個軍士,入住一戶姓田地人家中。
戶主田方明,現年隻有四十多歲,不過看起來己經象是五十多歲地人了,發髻紛亂,衣衫破舊,滿臉皺紋。
生活的巨擔,己經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見十幾個手持雪亮兵器,身高馬大地外地軍士入住自己家內,他先是膽戰心驚。
家裏除了自己地婆姨外,可還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媳婦兒,樣貌也算清秀。
還有兩個更小的一男一女的孫子孫女,這幫軍爺,會不會?田方明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前些時間,那大群過境的宣府客軍,可是給田方明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聽說隔壁街的楊老漢,家中地一個女兒被調戲,讓楊老漢的老臉,到現在為止都抬不起來。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不說田方明,就是他的兒子田方羊,也是滿懷戒備看著張大三等人的動靜,隨時準備保護自己的媳婦兒。
不過好在這幫軍爺人雖然長得凶惡,不過為人倒和氣,不騷擾不說,連走動和說話時,都是輕聲細語,未說話先行禮,讓人疑神疑鬼,反應不過來。
大人還猶豫,小孩子卻是熟得快,見張大三等人和氣,很快,田方明的兩個孫子孫女,就圍著張大三等人笑鬧。
田方明地兒子田方羊,見這些遠從山西來的軍爺舉止有禮,一邊放下心來,一邊羨慕地打量他們。
這些軍爺,個個人高馬大,滿臉紅光不說,就是身上的戰衣布料,也是貴氣非凡,和自己以前見過那些又窮又凶的大兵一點也不同。
那種布料,好象隻見過鎮裏的裏長大人做成衣裳穿過,他還炫耀過老半天,沒想到這些軍爺們,卻是人手一衣。
還有他們那軍容,也是整齊得怕人。
五寨堡軍隊講究軍容軍風,平時就要求個站如鬆,坐如鍾,行如風。
多年的訓練下來,這種軍容風貌,早己深入到各兵的骨髓中去。
各人一舉一動間,都是英氣勃勃,讓人過目難忘。
看天色暗下來,該做晚飯了。
張大三打量著這破舊的房屋。
破舊的桌椅,破舊地廚房。
以這家人地家底,是供應不了自己這些人的飯食地。
他便向田方明一家人借鍋,準備這自己兄弟們的飯菜。
田方明當然是同意,他的婆姨和兒媳婦更是搶出來,要為軍爺們做飯,說這做飯向來是女人家的事,哪有男人做飯的?田方明一咬牙,更是要將自己米櫃裏唯一的一些米掏出來,以為軍爺們做飯。
這些軍爺們這麽和氣懂禮,就是自己斷食,也願意啊。
免得將來那些外地人笑話鐵柱泉鎮人不好客。
張大三卻是微笑地謝絕了戶主的好意,在田方明等人眼睛睜到最大時。
各兵拿出自己的隨軍米麵肉食,七手八腳地幫忙,一邊煮飯,一邊炒菜。
五寨堡軍隊的夥食配額。
每餐都有火腿腸,豆幹,鹹蛋等,還有曬幹的苜蓿,用來做湯。
特別是年初,五寨堡研製成功罐頭,可以儲存好幾個月的新鮮肉食,副總兵黃來福大人親自命名地那五寨堡午餐肉隨軍罐頭,更是廣受歡迎。
很快。
米飯的香味就不斷傳來,還有午餐肉罐頭打開,張大三切成一片一片,放到鍋裏煎,那誘人的香味,不要說兩個小孩垂涎欲滴。
圍著鍋台團團轉,就是田方明幾個大人,也是站在一旁,不住地咽著口水。
寧夏鎮本來就窮,豐年時都經常吃不飽,更不要說這常年的災年了,在田方明等人地記憶中,他們己經好幾年沒吃過肉了。
此時聞到這股肉食的香味,分外忍受不住。
見了田方明等人的神情。
張大三微微一笑。
田方明一家人的表現,沒有出他的意料之外。
一路而來,每次大軍借宿時,此類戶主及家人的神情,他們見得多了。
想到這裏,張大三又不由想起以前自己的一家人,想當初,自己家中也是和他們一樣吧,幸好自己參加了五寨堡軍隊,這才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久,飯菜做好了,借了田方明家人的鍋碗瓢盆,大桶地米飯菜湯,大碗煎得細膩微黃的午餐肉,大碗的豆幹,還有切成細薄的火腿腸,眾多的鹹蛋,己經切成兩半。
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新鮮地蔬菜。
不過那股股飯菜誘人的香味,還讓田方明一家老少擠在一旁,離不開自己的身子。
張大三熱情地招呼田方明一家人:“田老丈,大家都一起來吃吧!”“使不得,使不得。”
田方明一家人一邊客氣著,一邊自己的屁股己是不知不覺地坐到了桌前。
十幾個人一起擠在廚房內,顯得有些擠。
大家或坐或站或蹲,人人神情不一,但都吃得很香甜,特別是兩個孩子,更是吃得非常開心,嘴邊臉上,滿是飯粒。
此時的田方明和他兒子田方羊,己經是對這隻五寨堡軍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住口地向張大三詢問這隻軍隊的來曆。
張大三詳細地說了,口中滿是自豪之色。
而聽說了五寨堡的種種情形,田方明不住歎氣,沒想到有這麽好過日子的地方,可惜離得太遠了。
對田方明這種隻到過花馬池地地方,千時之外地五寨堡,可說是另一個世界了。
他的兒子田方羊,則是對五寨堡軍隊,充滿了向往及羨慕地神情。
他向張大三打聽能否加入這隻軍隊,張大三搖了搖頭,說道隻有五寨堡本地人,才有資格加入五寨堡軍隊,如要投軍,需到五寨堡當地,取得五寨堡軍戶戶口,讓田方羊聽了,遺憾不己。
當晚,大家都吃得飽飽的,特別是田方明一家,好久沒有這麽愜意了,兩個孩子吃飽就想睡了。
張大三等人,也準備休息,他們都是準備在廳內院中打地鋪。
田方明連忙勸阻,要將自己及兒子的房間讓出來,並說哪有讓軍爺客人睡地麵的,讓外人笑話俺們不厚道。
張大三等人含笑地謝絕了,並言道這是自家軍隊的軍紀,他們不能違反。
田方明呆了半響,想起以前聽說書先生說過前宋時嶽爺爺領的嶽家軍,還有本朝戚爺爺領的江南戚家軍,人稱仁義之師,本以為隻是書中所說,沒想到今天自己竟看到了。
第二天一早,五寨堡軍隊整隊出發,當張大三等人告別出來時,田方明一家人是依依不舍地送別,出到街上時,看到鄰裏都是同樣的情形。
顯然昨晚的故事,不是田方明一家人才有。
跟著又是一個鎮撫,帶著幾個軍牢,挨家挨戶地詢問,昨晚那些入宿軍士,可有騷擾,違反軍紀等舉動?眾鎮民都是連連搖手,哪有什麽違紀舉動啊,這群軍爺,是自己見過最好的軍爺了。
很多人心裏有句話不好說,就是這幫軍爺多住幾天就好了,那自己也能多吃幾天香噴噴的肉食米飯了。
接著又有一個主將家丁的人,帶著一幫人,挨家挨戶地分銀子,每戶入住軍士的人家,都有一錢銀可分,看著手中的碎銀,或是厚實的銅板,眾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隻是見大軍開拔了,大家才不知不覺地出來送行。
到了鎮外,大家才猛地發現,幾乎鎮內的每個鎮民們,都出來了,黑壓壓的一片。
黃來福身邊也是陪著孫裏長和幾個鄉老,見大軍準備妥當,黃來福讓江大忠拿來一大錠銀子,放於孫裏長之手,笑道:“昨晚有勞孫老及各位鄉裏,些許心意,還請收下。”
說著黃來福微微一笑,喝令聲四起,大軍開拔而去。
孫裏長手上拿著那錠白花花、沉甸甸的銀子,看著五寨堡大軍遠去的身影,隻是和幾個鄉老呆呆出神。
憋了半響,孫裏長才回過神來,他走前一步,那雙細細的,滿是皺紋的小眼睛睜到最圓,最後冒出一句:“啊呀呀呀,你說這些軍爺奇怪不奇怪,竟有吃飯夜宿要給錢的!”
除了前幾天經過的延綏鎮城外,五寨堡軍隊,都是沿著內邊而行。
每天白天趕路,晚上休息,多半在野外紮營,有時入城池休息。
至於沿途的糧草供給,由於有商賈們的事先安排,倒不用著急。
而越往西行,跟在軍隊後麵的商隊就越龐大。
這種奇特的現象,一路也引來圍觀無數。
長徒行軍,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體力,這就需要豐富充足的營養。
黃來福自己軍隊輜重,還有後麵的商隊,雖是可以帶上足夠的糧草鹽巴茶葉,還有一些火腿肉食,豆幹菜幹,還有罐頭鹹蛋等,但卻不能帶上新鮮的蔬菜等,這就需要沿途購買。
每次五寨堡軍隊都是公平買賣,又決不騷擾地方,這讓五寨堡軍隊所過之處,名聲非常好,很多沿途的百姓,都圍繞在五寨堡軍隊營地,向出營來的輜重隊販賣自己的好東西,如新鮮的母雞母鴨,新鮮的雞鴨蛋,新鮮的青菜豆腐等,還有很多黃來福叫不出來的東西,總之能吃就是。
營地四周,經常是大人叫小孩鬧,如過年過節一般。
黃來福興致上來,也會叫宣傳隊的小姑娘們,為這些百姓們唱上幾首五寨堡的軍歌民歌等,每次都是激起叫好聲一片以前沿邊一帶,流傳著五寨堡軍隊殺人不眨眼,人人三頭六臂,黃來福名聲可止小兒夜啼等。
這此行軍,大大澄清了五寨堡軍隊負的一麵。
五寨堡軍隊雖是凶暴,但殺的可都是外寇,不是百姓,大家不用怕。
從延綏鎮城,到清平堡,到新安邊營,又到三山堡,慢慢的,那種黃土高原的地貌慢慢減少,而那種荒漠風蝕麵貌。
越來越明顯。
一路而去,黃來福也收集了好大一堆農業,地理,礦產。
人文等資料。
“大人,前麵己是寧夏後衛,花馬池地界。”
探馬回報。
“很好,繼續前進。”
這花馬池就是今鹽池。
地勢非常重要,有“平固門戶,環慶襟喉”之稱,向來是河套蒙古人入寇破口地地方,自古又是產鹽之地。
所以弘治年後,這裏就增置了寧夏後衛,嘉靖年間,陝西三邊總製府又移置花馬池,可見其軍事之重要。
而到這裏。
就進入寧夏鎮地地界了。
聽說己經進入了寧夏鎮。
眾人都是精神一振。
幾個鎮撫及軍牢更是紛紛喝道:“跟上。
跟上。
不要掉隊。”
而這時。
宣傳隊地姑娘們。
也紛紛上前唱歌鼓勵。
給將士們打氣。
一路行軍而來。
五寨堡軍隊中。
除了探馬。
宣傳隊地女孩們。
還有隨軍醫士外。
他們可以一路騎馬。
餘者。
就是黃來福。
也是一路步行。
以節省馬力。
五寨堡軍隊平時嚴酷地野外負重訓練終於派上用場。
行軍到現在。
沒有一個士兵掉隊。
幾天來。
五寨堡地小夥子們曬黑了不少。
人瘦了不少。
不過人人卻是精神極佳。
一個個眼睛賊亮賊亮地。
當然。
後麵那些商隊地商人及夥計們掉隊了多少。
這不屬於黃來福管轄範圍之內。
由於天色還早。
眾人沒往花馬池城而去。
而是繼續行軍。
到了傍晚。
到了一個叫鐵柱泉地民鎮。
該地是一個民堡。
大軍蜿蜒而行,到了鎮外,前局第一旗總報道:“已到鐵柱泉鎮外了。”
個個旗總挨傳回來,傳到中軍黃來福處,黃來福道:“入鎮宿營。”
很快,黃來福的命令又挨著每個旗總,傳到前局第一旗總,最後又個個傳回來:“每旗明白。”
五寨堡軍隊,每千人為一部,每部設千總1人,兩千戰兵,一部為前軍,一部為後軍,黃來福連三百家丁們,連一些旗官,吹鼓手,鎮撫軍牢,醫士在內,為中軍。
很快,前方傳來放炮聲,表明前軍千人己到齊鎮外。
見人到齊,前軍千總馬守宗吩咐部中地鑼手打鑼,前軍士兵們,都是一屁股坐下來,各人坐定休息。
很快,連輔兵在內,三軍己是到齊,黃來福吩咐中軍手吹單,立時每部每司每局每旗中的各隊長,各人拿出自己的身份色旗,起身執旗進鎮,尋討自己歇息的人家。
各隊相繼而進,找到一家,便將自己隊旗插在那家門口上。
不論士兵還是軍官,各人都依自己歇息地家門口露天而坐,等待命令。
鎮內頗大,人家眾多,可以許可五寨堡軍隊都休息得下。
至於那些商隊,斷斷續續己經落後五寨堡軍隊幾天的路程了,沒有理會的必要。
很快,一個巡旗出鎮向黃來福稟報道:“稟大人,歇家討完。”
黃來福點了點頭,對身旁的鐵柱泉鎮長兼孫裏長道:“我軍路過歇息,明日就走,有勞孫裏長及鐵柱泉鎮眾鄉親了。”
那孫裏長年紀頗老,花白地頭發,一雙細細的小眼,布滿了皺紋,他早己得知有客軍過境內宿的消息,帶了幾個鄉老一起出來迎接。
此時見了五寨堡軍隊這強悍凶猛的樣子,不由內心暗暗打鼓,心想:“這幫軍爺,看起來比前些天那個什麽宣府來的大軍還凶惡,隻希望他們不要再象他們那樣禍害鎮民就好了,鐵柱泉鎮,再經不起禍害了。”
鐵柱泉鎮由於路經要地,再由於這些時間朝廷平定寧夏鎮叛亂,經常會有一些外地的軍馬路經這裏,前往寧夏鎮城。
說實在的,大明的軍隊,除了戚家軍外,餘者軍紀都是不佳,特別是過境客軍。
這不。
前幾天,李如柏和李如樟的宣府先鋒軍,途經鐵柱泉鎮時,鎮民們可是遭殃了,不但鎮內許多大姑娘小媳婦被調戲,就是鎮民們養地雞鴨豬羊等,也是被一掃而空,當然是白吃,一錢地補償銀也拿不到。
眼下這批官軍,看起來比那隻軍隊更是如狼似虎。
不知道鎮民們又要倒什麽黴了。
孫裏長內心暗暗哭泣,麵上隻得道:“大人言重了,王師平賊,我等自然是謹應而從。”
黃來福揮了揮手。
中軍吹起雙聲,嘩嘩的聲音,中軍將士都是起身。
然後中軍又是放炮三聲,吹喇叭三聲。
中軍眾人呐喊三聲,然後黃來福等人進鎮。
黃來福進入鎮內,隻見裏麵有幾條街道,主街道是一條青石板大街,兩旁的房屋都是些低矮的茅屋,磚瓦房並不多,顯是一個窮苦地方。
每戶人家前麵,都沿街坐著一隊的五寨堡軍士,至於當地地鎮民。
由於大家來到,早己是嚇得個個躲入屋內,隻有一些膽大的,對著窗口向外探頭探腦。
黃來福及中軍休憩的地方,是那裏長及旁邊眾鄉老的房舍,地方頗大。
都休憩得下。
到了各自休憩的門口,大家門首站定。
黃來福傳下命令,號炮一聲響,中軍鑼手沿街傳鑼,立時各隊進入人家安歇,此外除了巡邏地軍士外,餘者士兵,不得輕易地在外走動,違者。
重則八十軍棍。
而在本地的歇營分布中。
五寨堡全體軍隊,以每一局集中在一街。
本局百長隨之。
一司在隅,本司把總隨之。
一部在一方,本部千總隨之,最後是中軍統之。
本部各局不許相混,本司各屬不許相混,本旗各隊不許相混。
每一隊務在一家,安歇時刻,不許相離,如不隨本隊住者,隊長與各兵以軍法治之。
夜幕降臨,鐵柱泉鎮己是家家戶戶冒出了炊煙,一股飯菜的香味,飄揚在空中,特別是那香味中,還夾雜著肉食的味道,讓很多鐵柱泉鎮鎮民聞了,個個都是垂涎欲滴。
張大三現在己是升職為旗總,他和十幾個軍士,入住一戶姓田地人家中。
戶主田方明,現年隻有四十多歲,不過看起來己經象是五十多歲地人了,發髻紛亂,衣衫破舊,滿臉皺紋。
生活的巨擔,己經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
見十幾個手持雪亮兵器,身高馬大地外地軍士入住自己家內,他先是膽戰心驚。
家裏除了自己地婆姨外,可還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媳婦兒,樣貌也算清秀。
還有兩個更小的一男一女的孫子孫女,這幫軍爺,會不會?田方明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前些時間,那大群過境的宣府客軍,可是給田方明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聽說隔壁街的楊老漢,家中地一個女兒被調戲,讓楊老漢的老臉,到現在為止都抬不起來。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不說田方明,就是他的兒子田方羊,也是滿懷戒備看著張大三等人的動靜,隨時準備保護自己的媳婦兒。
不過好在這幫軍爺人雖然長得凶惡,不過為人倒和氣,不騷擾不說,連走動和說話時,都是輕聲細語,未說話先行禮,讓人疑神疑鬼,反應不過來。
大人還猶豫,小孩子卻是熟得快,見張大三等人和氣,很快,田方明的兩個孫子孫女,就圍著張大三等人笑鬧。
田方明地兒子田方羊,見這些遠從山西來的軍爺舉止有禮,一邊放下心來,一邊羨慕地打量他們。
這些軍爺,個個人高馬大,滿臉紅光不說,就是身上的戰衣布料,也是貴氣非凡,和自己以前見過那些又窮又凶的大兵一點也不同。
那種布料,好象隻見過鎮裏的裏長大人做成衣裳穿過,他還炫耀過老半天,沒想到這些軍爺們,卻是人手一衣。
還有他們那軍容,也是整齊得怕人。
五寨堡軍隊講究軍容軍風,平時就要求個站如鬆,坐如鍾,行如風。
多年的訓練下來,這種軍容風貌,早己深入到各兵的骨髓中去。
各人一舉一動間,都是英氣勃勃,讓人過目難忘。
看天色暗下來,該做晚飯了。
張大三打量著這破舊的房屋。
破舊的桌椅,破舊地廚房。
以這家人地家底,是供應不了自己這些人的飯食地。
他便向田方明一家人借鍋,準備這自己兄弟們的飯菜。
田方明當然是同意,他的婆姨和兒媳婦更是搶出來,要為軍爺們做飯,說這做飯向來是女人家的事,哪有男人做飯的?田方明一咬牙,更是要將自己米櫃裏唯一的一些米掏出來,以為軍爺們做飯。
這些軍爺們這麽和氣懂禮,就是自己斷食,也願意啊。
免得將來那些外地人笑話鐵柱泉鎮人不好客。
張大三卻是微笑地謝絕了戶主的好意,在田方明等人眼睛睜到最大時。
各兵拿出自己的隨軍米麵肉食,七手八腳地幫忙,一邊煮飯,一邊炒菜。
五寨堡軍隊的夥食配額。
每餐都有火腿腸,豆幹,鹹蛋等,還有曬幹的苜蓿,用來做湯。
特別是年初,五寨堡研製成功罐頭,可以儲存好幾個月的新鮮肉食,副總兵黃來福大人親自命名地那五寨堡午餐肉隨軍罐頭,更是廣受歡迎。
很快。
米飯的香味就不斷傳來,還有午餐肉罐頭打開,張大三切成一片一片,放到鍋裏煎,那誘人的香味,不要說兩個小孩垂涎欲滴。
圍著鍋台團團轉,就是田方明幾個大人,也是站在一旁,不住地咽著口水。
寧夏鎮本來就窮,豐年時都經常吃不飽,更不要說這常年的災年了,在田方明等人地記憶中,他們己經好幾年沒吃過肉了。
此時聞到這股肉食的香味,分外忍受不住。
見了田方明等人的神情。
張大三微微一笑。
田方明一家人的表現,沒有出他的意料之外。
一路而來,每次大軍借宿時,此類戶主及家人的神情,他們見得多了。
想到這裏,張大三又不由想起以前自己的一家人,想當初,自己家中也是和他們一樣吧,幸好自己參加了五寨堡軍隊,這才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久,飯菜做好了,借了田方明家人的鍋碗瓢盆,大桶地米飯菜湯,大碗煎得細膩微黃的午餐肉,大碗的豆幹,還有切成細薄的火腿腸,眾多的鹹蛋,己經切成兩半。
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新鮮地蔬菜。
不過那股股飯菜誘人的香味,還讓田方明一家老少擠在一旁,離不開自己的身子。
張大三熱情地招呼田方明一家人:“田老丈,大家都一起來吃吧!”“使不得,使不得。”
田方明一家人一邊客氣著,一邊自己的屁股己是不知不覺地坐到了桌前。
十幾個人一起擠在廚房內,顯得有些擠。
大家或坐或站或蹲,人人神情不一,但都吃得很香甜,特別是兩個孩子,更是吃得非常開心,嘴邊臉上,滿是飯粒。
此時的田方明和他兒子田方羊,己經是對這隻五寨堡軍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住口地向張大三詢問這隻軍隊的來曆。
張大三詳細地說了,口中滿是自豪之色。
而聽說了五寨堡的種種情形,田方明不住歎氣,沒想到有這麽好過日子的地方,可惜離得太遠了。
對田方明這種隻到過花馬池地地方,千時之外地五寨堡,可說是另一個世界了。
他的兒子田方羊,則是對五寨堡軍隊,充滿了向往及羨慕地神情。
他向張大三打聽能否加入這隻軍隊,張大三搖了搖頭,說道隻有五寨堡本地人,才有資格加入五寨堡軍隊,如要投軍,需到五寨堡當地,取得五寨堡軍戶戶口,讓田方羊聽了,遺憾不己。
當晚,大家都吃得飽飽的,特別是田方明一家,好久沒有這麽愜意了,兩個孩子吃飽就想睡了。
張大三等人,也準備休息,他們都是準備在廳內院中打地鋪。
田方明連忙勸阻,要將自己及兒子的房間讓出來,並說哪有讓軍爺客人睡地麵的,讓外人笑話俺們不厚道。
張大三等人含笑地謝絕了,並言道這是自家軍隊的軍紀,他們不能違反。
田方明呆了半響,想起以前聽說書先生說過前宋時嶽爺爺領的嶽家軍,還有本朝戚爺爺領的江南戚家軍,人稱仁義之師,本以為隻是書中所說,沒想到今天自己竟看到了。
第二天一早,五寨堡軍隊整隊出發,當張大三等人告別出來時,田方明一家人是依依不舍地送別,出到街上時,看到鄰裏都是同樣的情形。
顯然昨晚的故事,不是田方明一家人才有。
跟著又是一個鎮撫,帶著幾個軍牢,挨家挨戶地詢問,昨晚那些入宿軍士,可有騷擾,違反軍紀等舉動?眾鎮民都是連連搖手,哪有什麽違紀舉動啊,這群軍爺,是自己見過最好的軍爺了。
很多人心裏有句話不好說,就是這幫軍爺多住幾天就好了,那自己也能多吃幾天香噴噴的肉食米飯了。
接著又有一個主將家丁的人,帶著一幫人,挨家挨戶地分銀子,每戶入住軍士的人家,都有一錢銀可分,看著手中的碎銀,或是厚實的銅板,眾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隻是見大軍開拔了,大家才不知不覺地出來送行。
到了鎮外,大家才猛地發現,幾乎鎮內的每個鎮民們,都出來了,黑壓壓的一片。
黃來福身邊也是陪著孫裏長和幾個鄉老,見大軍準備妥當,黃來福讓江大忠拿來一大錠銀子,放於孫裏長之手,笑道:“昨晚有勞孫老及各位鄉裏,些許心意,還請收下。”
說著黃來福微微一笑,喝令聲四起,大軍開拔而去。
孫裏長手上拿著那錠白花花、沉甸甸的銀子,看著五寨堡大軍遠去的身影,隻是和幾個鄉老呆呆出神。
憋了半響,孫裏長才回過神來,他走前一步,那雙細細的,滿是皺紋的小眼睛睜到最圓,最後冒出一句:“啊呀呀呀,你說這些軍爺奇怪不奇怪,竟有吃飯夜宿要給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