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探馬一隊隊的回報,蒙古人的態勢,更為的清楚起來。


    他們的探馬隊,與大明軍隊方麵的探馬隊,不停地撕殺纏鬥著,他們的大隊人馬,也越來越靠近。


    事情己經很清楚,所以黃來福和麻貴經過短暫的商議後,就下令大軍背靠石溝城,擺起了迎敵陣勢。


    大軍近萬人,分為左部、右部和中部。


    左部、右部組成外圍,中部組成內圍中軍。


    這其中,左部地勢稍為起伏,衝擊有點不易,在這裏,由麻貴的部下馬孔英及麻承詔,領三千步兵,擺在這裏。


    麻貴部下的裝備中,除了弓箭、長槍、藤牌、刀斧外,就是多三眼銃,很少有鳥銃,因為他們的鳥銃質量不過關,軍士們普遍不喜。


    而三眼銃雖然射程沒有鳥銃遠,但勝在銃膛短,粗大,至少不會炸膛。


    而且為了更好地戰鬥,他們的三眼銃中普遍都裝上長長的木柄,最後還可以安上矛頭,這樣在三眼銃施放後可用以與敵進行格鬥。


    不過他們軍中,卻沒有狼筅這個軍種,這是因為5米長的狼筅非常沉重,需要的人都是身高馬大,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過硬,麻貴軍中,能達到這樣要求的人很少。


    此外,和五寨堡軍隊不同的是,他們軍中每隊中設有手,每名鈀手都配有火箭三十枝,一起配合弓箭手作戰。


    大至上他們裝備與五寨堡軍隊差不了多少,除了裝甲外。


    這些麻貴部下的步兵們,除了一些軍官們有鐵甲或是皮甲外,其餘的步兵們,都是身上僅著鴛鴦戰襖。


    不象五寨堡軍隊,從軍官到士兵,每人都身披鐵甲。


    在右部這個方位,地勢平坦,黃來福估計蒙古人主攻的方位就是這裏。


    所以黃來福投下了自己的二千名五寨堡士兵,每人身披重甲。


    手持冷熱兵器,防守這裏。


    餘下就是中軍了,旗手雜流,鑼手摔鈸醫士,還有黃來福的家丁們,麻貴的家丁們。


    還有他們的一千多騎兵,還有兩軍的輜兵們,都是聚在這裏,組成內圍。


    內圍各人中,都是全體下馬,把馬拴好。


    中軍的喇叭號令聲一陣陣傳來,還有旗幟不住揚動,左部和右部,慢慢展開。


    分成了無數個小隊,每個小隊間相距一丈,擺成一個正麵約二百多丈。


    縱深十六排地橫陣。


    陣勢慢慢展開後,一聲鑼響,最後眾軍士們都是一屁股坐了下來,手握兵器,隨時準備起身迎敵。


    當然了,在軍陣的最外圍,還有戰車圍成圓陣,以作為防守。


    此次黃來福和麻貴,從總督葉夢熊那兒要來了一百多輛炮車。


    由甘肅鎮一個千總領之。


    每輛炮車中,都有佛郎機2架,每車配有炮手軍士幾人。


    葉夢熊的這些戰車,由於都是輕車式樣,行軍時,推挽隻需兩人,所以一路過來,登山涉水,都非常方便。


    此時可說是派上大用場。


    考慮到麻貴部下的左部戰力較弱些,所以他們那邊配有的炮車會多些,有六十多輛,黃來福這邊,配有炮車為四十多輛。


    不過此次黃來福來寧夏鎮,還帶來了四十多門虎蹲炮,此時也一起用上,擺在己方軍陣每旗前麵離人一丈遠的地方。


    在中軍位置上,一根中軍大纛。


    顯目地飄揚在這裏。


    表明中軍地位置。


    不論是左部和右部,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軍的旗令。


    當然。


    這個地方,也是敵方斬將奪旗,取主將首級的重要目標。


    中軍位置中。


    也是展開了眾多地小隊。


    黃來福地家丁們牽著馬匹站在一邊。


    麻貴地家丁們及騎兵們為一邊。


    各人都是神情凝重。


    隻是看著遠方。


    在最中間。


    了個簡單地高台。


    在台上。


    黃來福還有麻貴兩人。


    都是站在這裏向前方眺望。


    極目觀察著遠方地動靜。


    隱隱似乎看出東北方向一片黑壓壓地潮水而來。


    顯然。


    那就是蒙古人地大隊騎兵越來越近了。


    看到這裏。


    黃來福很想念以世地望遠鏡。


    有了這個東西。


    遠處地東西。


    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哪象現在隻能用目光簡單地目測。


    敵人雖然越來越近。


    但黃來福卻很安心。


    己方地軍陣擺成滴水不漏。


    隻等著對方來攻了。


    在他地麻貴兩人地布置中。


    己方人馬隻擺成三麵。


    在後方。


    因為靠近石溝城。


    可以有效地得到城上地炮火箭雨支援。


    所以隻有麻貴部下少量地騎兵遊騁在城下。


    黃來福也不擔心自己軍陣牢固。


    而導致蒙古人不攻。


    他們是入境作戰。


    不論是哪一方麵都是對他們不利。


    今天不攻。


    明天他們要不要攻。


    後天呢?對質下去。


    他們有那麽地糧草補給嗎?這可不是在草原上。


    茫茫千裏。


    他們可以遠遠避開。


    等中原軍隊久疲力盡時。


    再過來反咬一口。


    在大明境內。


    如果一直有一隻萬人大軍纏著他們。


    等境內地大明軍隊合圍。


    後路又被斷了。


    他們就免不了全軍覆沒地下場。


    所以對他們地唯一機會就是。


    擊敗眼前地大明軍隊。


    讓別地大明軍隊膽寒。


    這樣他們才能繼續在大明境內縱橫。


    黃來福在凝神觀察。


    他身旁地麻貴則是神情複雜地看了黃來福一眼。


    剛才地軍陣展開時。


    五寨堡軍隊迅速。


    整齊。


    嚴謹。


    而他部下地軍士們。


    展開軍陣時。


    就明顯拖拖拉拉。


    兩軍地素質。


    一眼就可以看出。


    而且看看自己身旁的部下,很多人都是神情緊張,喉幹色變,就是麻貴自己,雖說久經戰陣,但見蒙古人勢大,雖麵上神情鎮定,但心中其實也有些緊張。


    反觀黃來福的部下們,從江大忠到普通家丁們,卻是人人神情興奮,似乎非常渴望將要來臨地戰鬥。


    麻貴一向認為自己久經戰陣,不過卻比不過一個後起之秀,這讓他內心感慨。


    忽然麻貴聽到身旁的黃來福喃喃說道:“來了,好多的首級啊。”


    麻貴不由聽得一怔,他舉目看出,可以看出遠方黑茫茫的一大片蒙古騎兵,越來越近,各樣的旗幟密密麻麻,如雨而來。


    最後這些蒙古人在離己方的戰陣差不多兩裏地方停了下來。


    兩裏的地方,眼睛視力就是.smenhu,除了看到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外,也是看不清楚對方的具體布置情況,這時候,就是雙方探馬大顯身手地時候。


    麻貴手下有些專門地探馬隊。


    黃來福手下的探馬們多是由家丁們擔任,他們以小隊為單位,不時地出陣前往蒙古人地陣前斥探。


    而蒙古人方麵,顯然也想得知道明軍方麵的具體情況,因此他們的探馬隊也是一隊隊而來。


    不論是哪隻軍隊地探馬,向來是各軍中最強悍的勇士組成,不過麻貴手下的探馬隊雖說強悍,但仍是不敢過於靠近蒙古人的軍陣。


    但五寨堡軍隊的探馬們,卻是肆無忌憚地往蒙古人陣前查看。


    他們都是職業的軍人,訓練艱苦,弓馬純熟。


    加上待遇好,裝備好,真是藝高人膽大。


    特別是江大忠,更是親自向黃來福請命,領了一隊1人的家丁騎兵,前往蒙古人陣前偵測。


    一時間,兩軍的陣前,殺聲不斷,箭矢銃聲不絕。


    慢慢的。


    麻貴手下地探馬隊撤了回去,隻餘下五寨堡的探馬隊和蒙古人的探馬隊,還在殺個難解難分。


    這些五寨堡地探馬隊,每人都身披鐵甲,他們的左臂上,還配有正圓形的騎兵盾牌,可以有效地抵達蒙古人探馬射來的敵箭。


    他們還一人雙馬,馬上還配著鑲嵌鐵葉的棉甲,因此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及馬匹。


    良好的質量,加上精良的裝備,因此那些蒙古人探馬完全不是五寨堡探馬的對手。


    江大忠騎在一匹健馬上,身旁還有兩匹備用的馬匹,他領著一些家丁,在離蒙古人大軍約一百多步地地方,一邊仔細觀察著蒙古人的軍力,布置,器械裝備等情況。


    一邊還要隨時與蒙古人迎出來的探馬作戰。


    見江大忠如此囂張。


    蒙古人憤怒了。


    一個看起來是蒙古千夫長樣子的人,從軍陣前出來。


    他一邊拍馬嚎叫,一邊取出馬鞍旁的騎弓,張弓箭,哇哇叫著,縱馬向江大忠猛衝而來。


    看見這樣的情形,江大忠也是非常興奮,他有意立威,將鐵槍收回,抽出自己的馬刀,策馬急往那蒙古千夫長方向迎去。


    兩人都是口中大叫著,身下的馬匹越催越快,很快,雙方隻離二十步遠的距離了。


    “嗖!”地一聲響,那蒙古人的騎弓響動,一根鐵箭,直向江大忠的麵門而來。


    眼見那鐵箭勢不可擋,直到了自己麵前,江大忠左臂一抬,臂上那騎盾,一把擋住了那根鐵箭,深深地插入了騎盾之中,此時那騎盾此至少己經插有七、八根箭了。


    這隻箭來勢頗急,似乎是穿透了江大忠臂上的騎盾,不過由於江大忠臂上還有鐵甲相護,因此一點事也沒有。


    江大忠一陣風似的從那蒙古人的身旁掠過,一股血雨直衝上天,那蒙古千夫長的頭顱己是脫離了自己的身體。


    見此情形,蒙古人方麵都是神情一窒,而很多看見此情形的大明軍士們則是歡呼起來。


    江大忠用鐵槍將那那蒙古千夫長地頭顱挑起,奔回自己地軍陣,在自家陣前來回跑動著。


    明軍士氣更是大振,不論是黃來福部下,還是麻貴的部下,都是一片歡呼,“萬勝!”聲響徹天地。


    反觀蒙古人這邊,士氣則是直線下落下去。


    江大忠回來後,黃來福親自走下高台,迎接他地歸來。


    觸目所見,都是敬佩的目光,不論他是黃來福方麵,還是麻貴方麵,不管怎麽說,勇士走到哪裏,都是受歡迎的。


    連麻貴都是用非常欣賞的目光看著江大忠,眼中頗有渴望的神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明朝做千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白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白牛並收藏回到明朝做千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