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來福沉思,在場官員的眼睛都是緊盯在黃來福臉上,就象他臉上有花一樣。特別是劉兵備,更是緊緊地看著黃來福。他很希望黃來福說出屯田之事,那樣,不但黃來福要與他和楊巡撫作對,要與當地的指揮使作對,還要與當地大批量的文官武將作對。那樣在當地官員們或明或暗的拉扯下,黃來福將在寧武關寸步難行,到那時劉兵備就有好戲看了。
不想黃來福抬起頭來,緩緩掃視周邊眾人道:“本軍門此次來寧武關後,受聖上重托,除了練兵治軍外,還協同馬公公一起治理寧武關當地。寧武關這個地方,情況較為複雜,當地人多地少,也因為曆史的原因,屯田不易,所以本軍門決定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為經營其它,到時還要諸位一起戮力配合。”
寧武關這個地方,相對山西鎮其它地方,算是人口眾多,鎮城內營兵有近萬人,原來還有數千戶的軍戶。加上鎮城四邊村鎮有近萬戶的民戶,人口有好幾萬之多,算是人口大鎮。
人多地少,加上官員武將眾多,當地的土地方麵一向是利益糾結,非常複雜,黃來福沒有必要去理會這一點,否則反彈大,自己得不償失。\\\\\
不過寧武關屯田不易,卻是礦產豐富。當地官員武將由於遲鈍的思緒,看不到經營礦產的利益,隻看到一大批的麻煩,所以對於當地眾多的礦產,沒有多少官員去占有。
寧武關當地大大小小的煤礦中,與大明各地一樣,大多為當地豪強所占,最多隻是有一些官員在後撐腰。不過有黃來福在前。任他是什麽人撐腰也沒用。
聽了黃來福的話,楊巡撫與劉兵備一怔,內心隱隱一寬。在場的許多官員們也是鬆了一口氣。雖說這些人與黃來福存在著文武之爭,但最大地矛盾其實還是利益之爭。現在黃來福不與他們爭奪土地,那他們與黃來福最大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
同時各人心下好奇,黃來福剛才所說的“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為經營其它”,到底是什麽東西?
楊巡撫與劉兵備互視一眼。楊巡撫撫須道:“不知黃軍門所言經營其它,指地是什麽,可否要老夫協同?”
雖說黃來福來到寧武關後,與楊巡撫等文官們鬧得很不愉快,不過不愉快歸不愉快,念及黃來福在五寨堡等地的經營手段,想必黃來福又在寧武關找到了什麽賺錢的門道。*****關係不好歸關係不好,有錢賺。楊巡撫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劉兵備臉上頗有不屑的神情,不過耳朵卻是豎了起來,想聽黃來福怎麽說。
隻聽黃來福微笑道:“此事暫時不言!”
他對楊巡撫及劉兵備等人拱了拱手,道:“多謝巡撫大人設宴款待。來福足感盛情,天色不早,某就告辭歇息了!”
說著他看了看馬久英公公,馬公公會意,也是站起來道:“一天的車馬勞頓,咱家也是有些累了,各位大人。多謝多謝。走了走了!”
說著他就與黃來福揚長而去。黃來福幾個姐夫,還有劉全利參將等人。自然是忙著跟在他的身後一起走了。餘者武將見黃來福走了,留在這裏也有些不自在。也是轟然而散了。
留在楊巡撫與劉兵備一幹文官還是繼續坐著,半響,楊巡撫才哼了一聲:“要做什麽事還不說,匹夫一個,擺什麽架子!”
劉兵備也是應和道:“就是就是,一個武夫,有什麽架子好擺的?”
大明總兵府一般又稱為總兵官署,或稱總鎮署。*****
黃來福居住地這座總兵府,也算是氣勢磅礴,煞是威嚴。有府門、大堂、二堂、三堂、書齋、廂房和後宅一套龐大的雙層樓閣式四合院,占了好大的一片地方。
在總兵府正門前,有一對高大的大石獅,依大明例,隻有三品以上官員,門前才可以擺放大石獅。在正門前,除了粗壯的上馬石外,還有一大片寬闊的石板較場。
今天是黃來福到任寧武關的第三天,這天軍門接見,諸將入謝,兼辭歸信。大門口,布滿了幾排幾列的府中守衛標兵,個個都是打起精神,虎視眈眈地看著眾人。大門外地較場上,密密麻麻的站立的都是紅纓鳳翅的軍官們,這些人都在等待著黃來福地召見。
劉全利參將臉有得色,不時在大門口來回走動,居高臨下地看著眾人。他得意的樣子,惹得下麵的將官們暗罵不己,一個馬屁精,原先隻是個喪家之犬,現在得到了軍門的賞識,卻是在各人麵前擺出了這個架子。
在較場上的隻是各地的低級軍官,而參將及以上的軍官們,則是在府內地白虎堂內相候。白虎堂是各官宅地標誌之一,這裏是訪客在見主人之前歇息等候的地方,在這裏白虎堂內是不能攜帶兵器地。黃來福總兵府內這個白虎堂高達五米,整個屋子給人以一種敬畏感。
此時在屋內,有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代州參將,汾州參將,還有黃來福三姐夫,神池堡參將田大付,偏關堡參將等人都是相談甚歡。
特別是偏關堡參將與田大付更是相談投機,田大付不用說,偏關堡參將也是早與黃來福合作的人,現在他地偏關堡,與黃來福合作屯田,每年都是分紅不斷,財源滾滾。
他們不斷說笑著,交流著賺錢心得,激得旁邊的幾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此時在府內大廳中,黃來福正在翻閱寧武關的一幹文冊,內有各種軍馬錢糧、城池地理,器械庫藏等記載,這都是前任總兵劉明安留下的。
黃來福靜靜地看著。一幹府內的幕賓讚畫等人則是恭敬地侍立在兩旁。幕賓與讚畫都是明代總兵身邊的參謀人員,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平時幫忙總兵處理一些事務。\\\\\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前任總兵聘請的幕僚人員,本來大家都是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地飯碗保不住,不過黃來福到任後,府中幕賓卻是全部留任,這讓眾人個個都是對黃來福感激涕零。
昨日時,黃來福一天都在翻看文冊,今天又繼續看。此時。楊小驢走了進來,對黃來福道:“軍門,眾將己是到齊,是否要升帳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開啟轅門吧!”
很快號炮響起,各兵將肅整冠服,序秩而入,在簷下行兩跪禮,黃來福降容悅色。讓他們進入。
諸將分序坐定,看著上首年輕的總兵官黃來福,個個都是非常好奇,對於黃來福的種種傳說。他們自然也聽多了,二十多歲地總兵官,也是山西鎮獨有。不過好奇歸好奇,在上官麵前,他們可不敢失禮。
他們一一報名,整個山西鎮有北樓口參將、守備各一員,河曲縣參將一員。利民堡參將、守備各一員。廣武站守備一員,偏頭關參將、守備各一員。神池堡參將一員,八角堡遊擊一員。水泉營守備一員,盤道梁堡操守一員,代州參將一員,汾州參將一員,平刑關守備一員。
各將一一拿出隨身文冊,向黃來福敘職,介紹自家軍堡情形。多言自己兵馬衰萎,糧餉不足,各地兵備道盛氣淩人,讓人難以忍受,很多人言語間落淚,直言軍士之苦。
黃來福一一安慰,言道隻要自己黃來福在,就會解決諸將的糧餉問題。各將也是精神大振,自覺有了主心骨,這位新總兵官,真是與前任總兵劉明安大為不同。而且有五寨堡,老營堡,神池堡的例子,他們也是對黃來福充滿信心。
接見後,黃來福又在府內設大宴,款待諸將,各人又是一片歡騰。
接見眾將後,黃來福又在各人的陪同下,視察寧武關內外。外堡的大小軍官們,也是陪同在黃來福的身旁,對他們來說,這等於是公費遊玩寧武關啊,怎麽會讓他們不開懷。
當他們騎馬走在寧武關的街道上時,密密麻麻的武將情形,引來了圍觀地人群無數,本來當地關於黃來福的傳聞就多。這兩天黃來福與文官們衝突的消息傳出後,又增添了各人的好奇心。
走在街上,除了巡撫衙門,總兵府聚集的七百戶街外,餘者城內各街道都是讓人不敢恭維,街道坑坑窪窪,房屋破爛,垃圾遍地,實在是稱不上鎮城啊。看著周邊軍戶百姓們衣衫襤褸,好奇中帶著畏懼,又帶著希望的眼神,黃來福對四邊的人群拱了拱手,引來了叫好聲一片。
“軍門,那邊是軍營,那邊是糧草軍器倉,那邊是大廟戲台,那邊是……”
站在城北華蓋山巍峨聳峙的華蓋樓上,高大地護城墩蜿蜒而去,長達數十裏。站在華蓋樓上俯瞰全城,整個寧武關盡收眼底。但見身處的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城池猶如鳳身,城北東西延伸儼然鳳翅,南城的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鳳凰城之說,到也恰當。
據劉全利介紹,寧武關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初周長隻有兩裏,到弘治十一年時,關城才被擴展為周七裏,從這裏看去,整個寧武關南北較狹,東西較長,周邊布滿了炮台與敵樓,地勢算是易守難攻。恢河如一條帶子,從寧武關地南邊流過,往北邊而去,流入大同境內後,又稱為桑幹河。
看了良久,黃來福道:“好了,今日寧武關諸將回去召集將士準備,明日我要在關城外閱兵!”
他又對楊小驢道:“你去通知楊巡撫及劉兵備,讓他們明日也到場,寧武的一幹大小文官們,都要來!”
不想黃來福抬起頭來,緩緩掃視周邊眾人道:“本軍門此次來寧武關後,受聖上重托,除了練兵治軍外,還協同馬公公一起治理寧武關當地。寧武關這個地方,情況較為複雜,當地人多地少,也因為曆史的原因,屯田不易,所以本軍門決定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為經營其它,到時還要諸位一起戮力配合。”
寧武關這個地方,相對山西鎮其它地方,算是人口眾多,鎮城內營兵有近萬人,原來還有數千戶的軍戶。加上鎮城四邊村鎮有近萬戶的民戶,人口有好幾萬之多,算是人口大鎮。
人多地少,加上官員武將眾多,當地的土地方麵一向是利益糾結,非常複雜,黃來福沒有必要去理會這一點,否則反彈大,自己得不償失。\\\\\
不過寧武關屯田不易,卻是礦產豐富。當地官員武將由於遲鈍的思緒,看不到經營礦產的利益,隻看到一大批的麻煩,所以對於當地眾多的礦產,沒有多少官員去占有。
寧武關當地大大小小的煤礦中,與大明各地一樣,大多為當地豪強所占,最多隻是有一些官員在後撐腰。不過有黃來福在前。任他是什麽人撐腰也沒用。
聽了黃來福的話,楊巡撫與劉兵備一怔,內心隱隱一寬。在場的許多官員們也是鬆了一口氣。雖說這些人與黃來福存在著文武之爭,但最大地矛盾其實還是利益之爭。現在黃來福不與他們爭奪土地,那他們與黃來福最大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
同時各人心下好奇,黃來福剛才所說的“別出機杼,改變思路,拋棄屯田,改為經營其它”,到底是什麽東西?
楊巡撫與劉兵備互視一眼。楊巡撫撫須道:“不知黃軍門所言經營其它,指地是什麽,可否要老夫協同?”
雖說黃來福來到寧武關後,與楊巡撫等文官們鬧得很不愉快,不過不愉快歸不愉快,念及黃來福在五寨堡等地的經營手段,想必黃來福又在寧武關找到了什麽賺錢的門道。*****關係不好歸關係不好,有錢賺。楊巡撫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劉兵備臉上頗有不屑的神情,不過耳朵卻是豎了起來,想聽黃來福怎麽說。
隻聽黃來福微笑道:“此事暫時不言!”
他對楊巡撫及劉兵備等人拱了拱手,道:“多謝巡撫大人設宴款待。來福足感盛情,天色不早,某就告辭歇息了!”
說著他看了看馬久英公公,馬公公會意,也是站起來道:“一天的車馬勞頓,咱家也是有些累了,各位大人。多謝多謝。走了走了!”
說著他就與黃來福揚長而去。黃來福幾個姐夫,還有劉全利參將等人。自然是忙著跟在他的身後一起走了。餘者武將見黃來福走了,留在這裏也有些不自在。也是轟然而散了。
留在楊巡撫與劉兵備一幹文官還是繼續坐著,半響,楊巡撫才哼了一聲:“要做什麽事還不說,匹夫一個,擺什麽架子!”
劉兵備也是應和道:“就是就是,一個武夫,有什麽架子好擺的?”
大明總兵府一般又稱為總兵官署,或稱總鎮署。*****
黃來福居住地這座總兵府,也算是氣勢磅礴,煞是威嚴。有府門、大堂、二堂、三堂、書齋、廂房和後宅一套龐大的雙層樓閣式四合院,占了好大的一片地方。
在總兵府正門前,有一對高大的大石獅,依大明例,隻有三品以上官員,門前才可以擺放大石獅。在正門前,除了粗壯的上馬石外,還有一大片寬闊的石板較場。
今天是黃來福到任寧武關的第三天,這天軍門接見,諸將入謝,兼辭歸信。大門口,布滿了幾排幾列的府中守衛標兵,個個都是打起精神,虎視眈眈地看著眾人。大門外地較場上,密密麻麻的站立的都是紅纓鳳翅的軍官們,這些人都在等待著黃來福地召見。
劉全利參將臉有得色,不時在大門口來回走動,居高臨下地看著眾人。他得意的樣子,惹得下麵的將官們暗罵不己,一個馬屁精,原先隻是個喪家之犬,現在得到了軍門的賞識,卻是在各人麵前擺出了這個架子。
在較場上的隻是各地的低級軍官,而參將及以上的軍官們,則是在府內地白虎堂內相候。白虎堂是各官宅地標誌之一,這裏是訪客在見主人之前歇息等候的地方,在這裏白虎堂內是不能攜帶兵器地。黃來福總兵府內這個白虎堂高達五米,整個屋子給人以一種敬畏感。
此時在屋內,有北樓口參將,河曲縣參將,代州參將,汾州參將,還有黃來福三姐夫,神池堡參將田大付,偏關堡參將等人都是相談甚歡。
特別是偏關堡參將與田大付更是相談投機,田大付不用說,偏關堡參將也是早與黃來福合作的人,現在他地偏關堡,與黃來福合作屯田,每年都是分紅不斷,財源滾滾。
他們不斷說笑著,交流著賺錢心得,激得旁邊的幾人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此時在府內大廳中,黃來福正在翻閱寧武關的一幹文冊,內有各種軍馬錢糧、城池地理,器械庫藏等記載,這都是前任總兵劉明安留下的。
黃來福靜靜地看著。一幹府內的幕賓讚畫等人則是恭敬地侍立在兩旁。幕賓與讚畫都是明代總兵身邊的參謀人員,具體職責和品級無定製,平時幫忙總兵處理一些事務。\\\\\
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些前任總兵聘請的幕僚人員,本來大家都是忐忑不安,擔心自己地飯碗保不住,不過黃來福到任後,府中幕賓卻是全部留任,這讓眾人個個都是對黃來福感激涕零。
昨日時,黃來福一天都在翻看文冊,今天又繼續看。此時。楊小驢走了進來,對黃來福道:“軍門,眾將己是到齊,是否要升帳了?”
黃來福點了點頭道:“開啟轅門吧!”
很快號炮響起,各兵將肅整冠服,序秩而入,在簷下行兩跪禮,黃來福降容悅色。讓他們進入。
諸將分序坐定,看著上首年輕的總兵官黃來福,個個都是非常好奇,對於黃來福的種種傳說。他們自然也聽多了,二十多歲地總兵官,也是山西鎮獨有。不過好奇歸好奇,在上官麵前,他們可不敢失禮。
他們一一報名,整個山西鎮有北樓口參將、守備各一員,河曲縣參將一員。利民堡參將、守備各一員。廣武站守備一員,偏頭關參將、守備各一員。神池堡參將一員,八角堡遊擊一員。水泉營守備一員,盤道梁堡操守一員,代州參將一員,汾州參將一員,平刑關守備一員。
各將一一拿出隨身文冊,向黃來福敘職,介紹自家軍堡情形。多言自己兵馬衰萎,糧餉不足,各地兵備道盛氣淩人,讓人難以忍受,很多人言語間落淚,直言軍士之苦。
黃來福一一安慰,言道隻要自己黃來福在,就會解決諸將的糧餉問題。各將也是精神大振,自覺有了主心骨,這位新總兵官,真是與前任總兵劉明安大為不同。而且有五寨堡,老營堡,神池堡的例子,他們也是對黃來福充滿信心。
接見後,黃來福又在府內設大宴,款待諸將,各人又是一片歡騰。
接見眾將後,黃來福又在各人的陪同下,視察寧武關內外。外堡的大小軍官們,也是陪同在黃來福的身旁,對他們來說,這等於是公費遊玩寧武關啊,怎麽會讓他們不開懷。
當他們騎馬走在寧武關的街道上時,密密麻麻的武將情形,引來了圍觀地人群無數,本來當地關於黃來福的傳聞就多。這兩天黃來福與文官們衝突的消息傳出後,又增添了各人的好奇心。
走在街上,除了巡撫衙門,總兵府聚集的七百戶街外,餘者城內各街道都是讓人不敢恭維,街道坑坑窪窪,房屋破爛,垃圾遍地,實在是稱不上鎮城啊。看著周邊軍戶百姓們衣衫襤褸,好奇中帶著畏懼,又帶著希望的眼神,黃來福對四邊的人群拱了拱手,引來了叫好聲一片。
“軍門,那邊是軍營,那邊是糧草軍器倉,那邊是大廟戲台,那邊是……”
站在城北華蓋山巍峨聳峙的華蓋樓上,高大地護城墩蜿蜒而去,長達數十裏。站在華蓋樓上俯瞰全城,整個寧武關盡收眼底。但見身處的華蓋山護城墩酷似鳳首,城池猶如鳳身,城北東西延伸儼然鳳翅,南城的迎薰樓正如高翹的鳳尾,鳳凰城之說,到也恰當。
據劉全利介紹,寧武關始建於明景泰元年,初周長隻有兩裏,到弘治十一年時,關城才被擴展為周七裏,從這裏看去,整個寧武關南北較狹,東西較長,周邊布滿了炮台與敵樓,地勢算是易守難攻。恢河如一條帶子,從寧武關地南邊流過,往北邊而去,流入大同境內後,又稱為桑幹河。
看了良久,黃來福道:“好了,今日寧武關諸將回去召集將士準備,明日我要在關城外閱兵!”
他又對楊小驢道:“你去通知楊巡撫及劉兵備,讓他們明日也到場,寧武的一幹大小文官們,都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