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暮鼓晨鍾(1)下朱元璋對倭寇不是不想管,而是根本沒精力管,他麵對著朱植的奏對,十分無奈。


    平定倭寇缺的是銀兩,造船造炮,那個不需要錢,洪武年以來,國家歲入三千萬石左右,連年征戰不止,國庫沒有多餘銀兩造船。


    朱植向朱元璋誇下海口,隻要放權給他建立一支艦隊,可以在五年之內平定倭寇之亂。


    朱元璋對他的提議很感興趣,問他有什麽辦法搞錢。


    朱植第三次向朱元璋提出了在遼東進行貿易的提議。


    朱植道:“商業者,與名爭利是事實,可是卻切實為國家帶來很大的收入,終宋一朝,商業繁榮,為國家每年帶來二千萬貫的稅收,幾可抵上大明一年的歲入。


    再者於遼東興起商業,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用商品向胡人傾銷,推行平胡策略。


    父皇,可否在遼東一地先試行,再視情況如何加以改進。


    如果搞好了,非但遼東不需要花朝廷一個子,興許幾年之後還能向朝廷納稅。”


    朱植提出的正是日後鄧設計師的特區策略,由一地開始,成敗利弊都在遼東試行。


    朱元璋考慮了一下,這倒未必不是一個辦法,遼東離中原較遠,即使有了弊端也未必能影響到中原根基所在,至於錢不錢就他倒無所謂,難道你一個遼東能養活一個國家嗎?想來想去,朱元璋還是決定讓朱植先行試驗發展商業,開海禁。


    另外也許他造穿建海軍,但條件就是不能伸手向朝廷要一分錢。


    有了朱元璋的點頭,朱植總算把心放了下來。


    他很清楚自己到遼東之後的發展,很容易引起朝廷的猜忌,如果不及早打下一些伏筆,等日後再來做工作那可要麻煩多了。


    朱植有了“尚方寶劍”之後,立刻跑到老丈人郭英家裏借了三千兩銀子,郭英見朱植不說,也不好問,既然王爺女婿開口,三千兩可是小氣了點,幹脆一次借了五千兩。


    朱植又從自己的用度中擠出了兩千兩,交給郭銘帶上,命他到浙江溫州、台州,福建泉州、福州等地雇傭造船的工匠。


    規定每人每戶安家費二十兩銀子,一年暫定十兩銀子的年薪,預支兩年薪水。


    朱植囑咐郭銘一來要招到真材實料的工匠,二來人數多多益善。


    鐵鉉也從兵部借來了船舶圖紙,這些圖紙可讓朱植大開了眼界。


    敢情咱們老祖宗在這麽早的時代已經能造如此巨大的艦船。


    看來鄭和駕著這樣的船下西洋,那些小國見了還不跟外星來客一樣啊。


    原來,到了元末明初,我國的船舶主要以福船、廣船和沙船為主。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級別是福船,這種以原產地福州命名的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


    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


    一般以上兩層放置火炮床弩等武器,居高臨下,弓箭火炮齊發,往往能克敵製勝。


    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堅強的衝擊裝置,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多用船力取勝。


    福船吃水四米,是深海優良戰艦。


    福船大者四、五千料(石),等於四、五百噸,能載兩百人以上;小者兩、三千料能載百人。


    這種適合遠洋的船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歐洲大航海時代帆船的性能,據記載,哥倫布的旗艦“聖瑪利亞”號長隻有80多尺,排水量約233噸,麥哲倫的旗艦“特立尼達”號排水量隻有110噸,達伽瑪的旗艦“聖加布利爾”號也才400噸。


    這已經至少是一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最酷的還是廣船,這玩意簡直就是明朝的鐵甲艦,廣船實際上是廣東船,據圖紙中說明是廣船是“用鐵栗木為之,視福船尤巨而堅。


    其利用者二,可發佛郎機,可擲火球。


    能容百人,底尖上闊,首昂尾高,柁樓三重,帆桅三,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砲床。


    中為四層:最下實土石;次寢息所;次左右六門,中置水櫃,揚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設翼板,可憑以戰。


    矢石火器皆俯發,可順風行。”


    為什麽一個早在00年前就能造如此船隻的國家,竟然在大航海時代被世界拋在了身後;還有火銃也是這樣的情況,自近代發端,火器終結了蠻族的騎兵,但明朝末年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火器的軍隊卻被滿族的騎兵打敗。


    這些圖紙雄辯地說明,一個國家的落後絕對不僅僅是技術的落後,真正的病根在它的身體之內,一個人腦子有病了,縱使有著強壯的四肢也最終會落得被人欺淩,亡國滅種的田地。


    朱植的手在發抖,心在顫栗,冷汗順背而下。


    這個民族為什麽自十七世紀之後就屢屢被世界拋在身後?難道和它擁有如此強大的船舶技術,還一味海禁,閉關沒有一點關係嗎?既然自己來到這個大時代中,就一定要改變這個曆史。


    中華民族啊,你的命運為什麽如此多桀,你的身體為什麽總要承受許多苦難。


    作為你的兒子,為讓你重新挺起那被苦難催折的腰。


    有責任,也責無旁貸地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即使包括生命。


    朱植吩咐府中師爺把這套圖紙重新拓了兩份,原圖交還戶部。


    他每天對著圖紙琢磨起來,對於西方帆船,朱植隻是從大航海時代那個網絡遊戲中獲得了一些印像。


    他拿著自己“發明”的雞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搞起了偉大的船舶設計。


    在福船前頭加了一座船樓,好象是叫艏樓,至於有什麽作用他也不太清楚,隻是西方的帆船好象就是這個樣子,反正總有它的道理;又在船頭畫上一根前桅杆,這個道理他是明白的,為的是加掛三角帆,當然三角帆有什麽用,他又不懂了;好像那些桅杆很高,對三個桅杆,有縱帆有三角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對,得注明一下,不能用木帆,得用布帆。


    朱植滿意地看著自己的設計,已經和西方帆船很想象了。


    朱植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為什麽是這個樣子,自己不懂沒關係,不是去請造船工匠了嗎?自己隻出創意,消化技術琢磨原理,還是要專業人士來搞。


    估計造船的原理天下都一樣,那些工匠們研究一下自然能找到竅門。


    就像焦子龍,專業就是專業,經自己這門外漢一提醒,連燧發槍這麽高難度的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佳品,不也立刻就明白了。


    說到焦子龍,朱植不禁有些想念了,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忙著大事,把他倒忘得個一幹二淨。


    也該是時候去看看他了,朱植已經“以權謀私”將焦子龍調入了前營之中,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這天,朱植在五軍都督府晃蕩了一個時辰,就匆匆收兵回營,帶著小馬王、楚智、瞿氏兄弟還有莊得等幾員親信將領奔神機營而去。


    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難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屋頂騎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屋頂騎兵並收藏靖難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