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請君入甕(5)根本沒有人叫朱植起來吃飯,叫醒他的人是自己從遼東一直帶來的侍衛。
侍衛小聲道:“外麵有個人拿出錦衣衛的令牌,聲言非見欽差不可。”
朱植迷糊著說:“解大人呢?叫他來應付即可。”
侍衛一臉為難道:“殿下,解大人他有事著急出去了,所以……”錦衣衛,又是錦衣衛,朱植知道這個衙門可不是什麽善茬,沒辦法,他隻得穿起衣服。
偏堂中坐著一名打扮樸實的漢子,身上土布衣服,洗得倒還整潔,隻見他白白胖胖,相貌甚是平凡。
朱植怎麽看也和心目中穿著風衣戴墨鏡的酷酷形象有著天淵之別。
見穿著親王便服的朱植走進房門,白胖漢子連忙起身跪倒道:“屬下,錦衣衛百戶董斌參見遼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朱植一撩袍子,坐在黃花梨的椅子上,道:“董百戶,起來吧。”
心裏卻想,乖乖,多牛的錦衣衛啊,一個小小的百戶就敢直接求見欽差親王。
朱植壓製著心中的不快,笑嘻嘻的吩咐下人送上茶水。
董斌坐下道:“十分抱歉百忙中打擾殿下,隻是有些密奏要麵呈欽差。”
朱植一下子警覺起來,密奏?難道是?朱植道:“是什麽密奏?”董斌道:“回殿下,自從有奏本上書言湘王非法事後,錦衣衛就下令搜集有關方麵的事實和證據。
這些都是近幾年,卑職搜集地有關材料。
請殿下過目。”
說著從衣服裏拿出三個奏本交到朱植麵前。
朱植在看這些奏本前問道:“你是說。
第一個上書言湘王非法事的不是你們錦衣衛?”董斌道:“不是錦衣衛,是湘王府中一名經曆。”
朱植點點頭,若有所思地將目光轉移到了奏本上,第一本說的是湘王自前年開始在城東山邊建了一座景元閣。
招納了湖廣地麵沒有出士的書生到閣中讀書,偶爾還會召開書評會,交流讀書地心得。
這種書評會成為評貶時弊,暢談國家大事的場所。
比如這個。
“洪武三十年五月,湘王與眾人評斷宋朝鹽政,言及我朝,眾人斥我朝鹽政為壞政,官糶鹽貴,民難用之.”朱植明白,湖廣既不產海鹽又不產井鹽,所有鹽都需要千裏迢迢或從雲貴或從江浙運來,沿途關卡層層盤剝。
雖然官府規定了糶價,但為了圖利。
鹽商隻能加價,反過來如果官府禁止鹽商加價,鹽商會立刻放棄湖廣販鹽。
這一來一去造成了湖廣四川等不產鹽的地區鹽價高企。
民眾吃鹽困難。
作為湖廣本地的士紳自然隻看到鹽政對湖廣地盤剝。
再比如這個,“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湘王與眾人評斷我朝吏治,陳墨言吏治之壞不懼酷刑,而在祿薄。
湘王許之。”
朱植倒很驚訝,這個叫陳墨的書生能看到明朝官製中祿薄的問題。
隻是明朝吏治是一個綜合問題,不是單方麵能夠解決的,有宋一朝官員的俸祿不能說不多,可是怎麽樣呢,該貪的依然貪個不停。
朱植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關於景元閣論事的報告,雖然也有不少過激之辭,但始終沒有什麽大逆不道的談話。
這個景元閣是告發朱柏心懷不軌的證據之一,朱植看來就是一幫書生空談,難道想造反的認會在這種地方商量大事?純粹胡扯,要是這樣都有不軌之心,那就沒法活了。
不過讓朱植驚訝地是,錦衣衛竟然將景元閣建成到現在所有聚會所有的言論記錄在冊,好厲害的特務組織。
朱植背上冷汗漸出,拚命回想遼東之時有沒有一些造反地話會讓認揪住把柄。
下一本記敘了朱柏在軍中的一些言行,朱植粗略看了看,好家夥,這個十二哥,還是個文武全才地人,報告中說湘王喜談兵,膂力過人,善弓矢刀槊,馳馬若飛。
他時常帶領自己的三個衛進山剿匪。
湖廣一帶有不少蠻夷,什麽古州蠻,嶽州蠻,另外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匪患也多,湘王便時不時帶著自己地護衛進剿。
這本是一個藩王的職責之一沒有什麽可挑剔的,問題在於,湘王在軍中時常以威武將軍,神勇將軍等名號加給部下中有功勇武之人。
擅改軍製可是謀逆的重要證據,但這三衛去年已經被移駐武昌,許多將官都換了人,如果揪著這個小辮子不放,顯然也是欲加之罪。
看來這個湘王比較上進,但性格有些單純,屢屢犯下些授人以柄的事情。
朱植輕歎了口氣,心中已經明白了幾分,湘王不過是因為文武雙全,離京師又不遠,所以才遭到了猜忌。
看來想做個有為王爺也是萬萬不得,朱植頗為湘王感到不忿。
最後一個奏本講的是朱柏平日與人交往的事情。
這個奏本朱植看得越來越皺眉頭,朱柏怎麽都喜歡搞這些東西?報告稱朱柏尤善道家言,自號紫虛子,他經常結交天下雲遊的道士。
而這些道士中不乏雞鳴狗盜之徒,但也有真本事的人,比如武當山的道士,龍虎山的真人,這些會武之人聚集在一起,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瓜田李下容易讓人聯想到蓄養死士的做法。
最要命的是一個叫靜玄子的道士,幫朱柏拆字,說朱柏是湘王,柏字拆開是木白,加個王字就是木皇,說朱柏遇木要當皇帝。
對於這樣一個大言不慚的道士,朱柏做了一件缺乏政治智慧的事,僅僅將此人亂棒趕走。
朱植記得後代一個清宮戲,一個野心勃勃的王爺被江湖術士攛掇著“八王大”,結果把他綁了送到宮裏還被皇帝責罰了一頓。
這會可好,都攛掇朱柏造反了,他隻是將其趕走。
這回不是被人抓住十足的把柄了嗎?總算把三個奏本看完了,朱植抬起頭看著董斌道:“這些密奏裏說的可都是實情?”董斌道:“句句屬實,這些消息都是卑職五年來通過布置在王府的內線獲得的。
上麵有令將這些送到欽差處,供欽差參考。”
朱植點點頭道:“董百戶勞苦功高,這些年來搜集這麽多的情報實在是不容易啊。”
董斌被欽差誇獎,頓時有些高興,道:“殿下過獎,屬下不過是完成上峰交待的任務而已。
不過不是屬下誇海口,湘王殿下所作所為,屬下決不會超過第二天就知道……”正說得起勁,突然看到朱植的臉色有些陰沉,這才突然想起來,朱植也是藩王。
嚇得董斌麵如土色,不敢再說。
朱植冷笑兩聲道:“哼哼,是不是在本王身邊也有你的同行,本王與哪個姬妾歡好,你的同行也能不超過第二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董斌撲通跪倒在地,磕頭道:“屬下該死,實在沒有這個意思,請殿下恕罪啊。”
說著又一個一個頭磕著。
心裏暗罵自己多這嘴幹嗎,本來覺得供上這樣詳細的情報幫助欽差決策,功勞肯定是有的,隻要朱植回去跟錦衣衛指揮使誇上一句,說不定還能離開這個地方,回京升遷。
唉,這會一切都毀了。
朱植見他害怕得噤若寒蟬的樣子,心中也知道,這些都不過是眼線而已,布置任務的是朱元璋朱允他們,否則再給他一個水缸做膽也不敢監視親王。
心中的厭惡頓時減少了一些,勉強對他道:“起來吧,本王恕你無罪。
其實這些事也怪不得你們,都是上峰的命令,你們不過照著執行而已。
你提供的這些情況非常好,他日回到京城,我必然會向你們陸指揮提到你的功勞。
這些事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好了,你下去吧。”
董斌如釋重負,連忙屁滾尿流地跑了出去。
朱植拿著這三份東西,心中盤算著該如何是好,現在主動權全在欽差手裏,憑借著這些證據,給湘王套一個不軌之罪名也不是不行;可是在朱植心裏,對於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給這個兄弟定罪,卻是十分不平。
朱植又想起了臨來之時,楊榮對自己的千叮嚀萬囑咐,抽身事外,不要攪和,難道就真的看著這個無辜的湘王走上絕路嗎?正琢磨著,那邊人來報,解縉回府了。
剛才忙著應付錦衣衛,還不知道解縉幹嗎去了,一問原來解縉親自去了一趟景元閣。
朱植心中不禁讚歎此人辦事之細致。
過不一會,解縉進房,看見朱植坐得方方正正正微笑著看著自己,被他搞得一頭霧水。
朱植拍著手中三個密奏道:“難得解大人親曆親為,不過你想要的東西仿佛都在這裏。”
跳至
侍衛小聲道:“外麵有個人拿出錦衣衛的令牌,聲言非見欽差不可。”
朱植迷糊著說:“解大人呢?叫他來應付即可。”
侍衛一臉為難道:“殿下,解大人他有事著急出去了,所以……”錦衣衛,又是錦衣衛,朱植知道這個衙門可不是什麽善茬,沒辦法,他隻得穿起衣服。
偏堂中坐著一名打扮樸實的漢子,身上土布衣服,洗得倒還整潔,隻見他白白胖胖,相貌甚是平凡。
朱植怎麽看也和心目中穿著風衣戴墨鏡的酷酷形象有著天淵之別。
見穿著親王便服的朱植走進房門,白胖漢子連忙起身跪倒道:“屬下,錦衣衛百戶董斌參見遼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朱植一撩袍子,坐在黃花梨的椅子上,道:“董百戶,起來吧。”
心裏卻想,乖乖,多牛的錦衣衛啊,一個小小的百戶就敢直接求見欽差親王。
朱植壓製著心中的不快,笑嘻嘻的吩咐下人送上茶水。
董斌坐下道:“十分抱歉百忙中打擾殿下,隻是有些密奏要麵呈欽差。”
朱植一下子警覺起來,密奏?難道是?朱植道:“是什麽密奏?”董斌道:“回殿下,自從有奏本上書言湘王非法事後,錦衣衛就下令搜集有關方麵的事實和證據。
這些都是近幾年,卑職搜集地有關材料。
請殿下過目。”
說著從衣服裏拿出三個奏本交到朱植麵前。
朱植在看這些奏本前問道:“你是說。
第一個上書言湘王非法事的不是你們錦衣衛?”董斌道:“不是錦衣衛,是湘王府中一名經曆。”
朱植點點頭,若有所思地將目光轉移到了奏本上,第一本說的是湘王自前年開始在城東山邊建了一座景元閣。
招納了湖廣地麵沒有出士的書生到閣中讀書,偶爾還會召開書評會,交流讀書地心得。
這種書評會成為評貶時弊,暢談國家大事的場所。
比如這個。
“洪武三十年五月,湘王與眾人評斷宋朝鹽政,言及我朝,眾人斥我朝鹽政為壞政,官糶鹽貴,民難用之.”朱植明白,湖廣既不產海鹽又不產井鹽,所有鹽都需要千裏迢迢或從雲貴或從江浙運來,沿途關卡層層盤剝。
雖然官府規定了糶價,但為了圖利。
鹽商隻能加價,反過來如果官府禁止鹽商加價,鹽商會立刻放棄湖廣販鹽。
這一來一去造成了湖廣四川等不產鹽的地區鹽價高企。
民眾吃鹽困難。
作為湖廣本地的士紳自然隻看到鹽政對湖廣地盤剝。
再比如這個,“洪武三十一年三月。
湘王與眾人評斷我朝吏治,陳墨言吏治之壞不懼酷刑,而在祿薄。
湘王許之。”
朱植倒很驚訝,這個叫陳墨的書生能看到明朝官製中祿薄的問題。
隻是明朝吏治是一個綜合問題,不是單方麵能夠解決的,有宋一朝官員的俸祿不能說不多,可是怎麽樣呢,該貪的依然貪個不停。
朱植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關於景元閣論事的報告,雖然也有不少過激之辭,但始終沒有什麽大逆不道的談話。
這個景元閣是告發朱柏心懷不軌的證據之一,朱植看來就是一幫書生空談,難道想造反的認會在這種地方商量大事?純粹胡扯,要是這樣都有不軌之心,那就沒法活了。
不過讓朱植驚訝地是,錦衣衛竟然將景元閣建成到現在所有聚會所有的言論記錄在冊,好厲害的特務組織。
朱植背上冷汗漸出,拚命回想遼東之時有沒有一些造反地話會讓認揪住把柄。
下一本記敘了朱柏在軍中的一些言行,朱植粗略看了看,好家夥,這個十二哥,還是個文武全才地人,報告中說湘王喜談兵,膂力過人,善弓矢刀槊,馳馬若飛。
他時常帶領自己的三個衛進山剿匪。
湖廣一帶有不少蠻夷,什麽古州蠻,嶽州蠻,另外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匪患也多,湘王便時不時帶著自己地護衛進剿。
這本是一個藩王的職責之一沒有什麽可挑剔的,問題在於,湘王在軍中時常以威武將軍,神勇將軍等名號加給部下中有功勇武之人。
擅改軍製可是謀逆的重要證據,但這三衛去年已經被移駐武昌,許多將官都換了人,如果揪著這個小辮子不放,顯然也是欲加之罪。
看來這個湘王比較上進,但性格有些單純,屢屢犯下些授人以柄的事情。
朱植輕歎了口氣,心中已經明白了幾分,湘王不過是因為文武雙全,離京師又不遠,所以才遭到了猜忌。
看來想做個有為王爺也是萬萬不得,朱植頗為湘王感到不忿。
最後一個奏本講的是朱柏平日與人交往的事情。
這個奏本朱植看得越來越皺眉頭,朱柏怎麽都喜歡搞這些東西?報告稱朱柏尤善道家言,自號紫虛子,他經常結交天下雲遊的道士。
而這些道士中不乏雞鳴狗盜之徒,但也有真本事的人,比如武當山的道士,龍虎山的真人,這些會武之人聚集在一起,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瓜田李下容易讓人聯想到蓄養死士的做法。
最要命的是一個叫靜玄子的道士,幫朱柏拆字,說朱柏是湘王,柏字拆開是木白,加個王字就是木皇,說朱柏遇木要當皇帝。
對於這樣一個大言不慚的道士,朱柏做了一件缺乏政治智慧的事,僅僅將此人亂棒趕走。
朱植記得後代一個清宮戲,一個野心勃勃的王爺被江湖術士攛掇著“八王大”,結果把他綁了送到宮裏還被皇帝責罰了一頓。
這會可好,都攛掇朱柏造反了,他隻是將其趕走。
這回不是被人抓住十足的把柄了嗎?總算把三個奏本看完了,朱植抬起頭看著董斌道:“這些密奏裏說的可都是實情?”董斌道:“句句屬實,這些消息都是卑職五年來通過布置在王府的內線獲得的。
上麵有令將這些送到欽差處,供欽差參考。”
朱植點點頭道:“董百戶勞苦功高,這些年來搜集這麽多的情報實在是不容易啊。”
董斌被欽差誇獎,頓時有些高興,道:“殿下過獎,屬下不過是完成上峰交待的任務而已。
不過不是屬下誇海口,湘王殿下所作所為,屬下決不會超過第二天就知道……”正說得起勁,突然看到朱植的臉色有些陰沉,這才突然想起來,朱植也是藩王。
嚇得董斌麵如土色,不敢再說。
朱植冷笑兩聲道:“哼哼,是不是在本王身邊也有你的同行,本王與哪個姬妾歡好,你的同行也能不超過第二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董斌撲通跪倒在地,磕頭道:“屬下該死,實在沒有這個意思,請殿下恕罪啊。”
說著又一個一個頭磕著。
心裏暗罵自己多這嘴幹嗎,本來覺得供上這樣詳細的情報幫助欽差決策,功勞肯定是有的,隻要朱植回去跟錦衣衛指揮使誇上一句,說不定還能離開這個地方,回京升遷。
唉,這會一切都毀了。
朱植見他害怕得噤若寒蟬的樣子,心中也知道,這些都不過是眼線而已,布置任務的是朱元璋朱允他們,否則再給他一個水缸做膽也不敢監視親王。
心中的厭惡頓時減少了一些,勉強對他道:“起來吧,本王恕你無罪。
其實這些事也怪不得你們,都是上峰的命令,你們不過照著執行而已。
你提供的這些情況非常好,他日回到京城,我必然會向你們陸指揮提到你的功勞。
這些事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好了,你下去吧。”
董斌如釋重負,連忙屁滾尿流地跑了出去。
朱植拿著這三份東西,心中盤算著該如何是好,現在主動權全在欽差手裏,憑借著這些證據,給湘王套一個不軌之罪名也不是不行;可是在朱植心裏,對於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就給這個兄弟定罪,卻是十分不平。
朱植又想起了臨來之時,楊榮對自己的千叮嚀萬囑咐,抽身事外,不要攪和,難道就真的看著這個無辜的湘王走上絕路嗎?正琢磨著,那邊人來報,解縉回府了。
剛才忙著應付錦衣衛,還不知道解縉幹嗎去了,一問原來解縉親自去了一趟景元閣。
朱植心中不禁讚歎此人辦事之細致。
過不一會,解縉進房,看見朱植坐得方方正正正微笑著看著自己,被他搞得一頭霧水。
朱植拍著手中三個密奏道:“難得解大人親曆親為,不過你想要的東西仿佛都在這裏。”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