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走遍能去的地方,無論多麽富欲的人,都看不到他們真誠的笑臉,卻在一個失去了食物的少女的臉上,找到了那種純粹的,不含任何雜質的幸福?”劉智說著疑問句,可是他的眼神卻是肯定:“於是,釋迦摩尼認為自己找到了“幸福”的關鍵,於是,釋迦摩尼成佛了。”


    劉振看到,當劉智說到這裏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雖然依舊沒有開口說話,但是卻一臉“孺子可教”的表情。劉振忽然有點可憐這個偉大的釋迦摩尼佛,因為他清楚劉智說這些可不是無的放矢,劉智的目的,似乎是要消滅眼前這個釋迦牟尼佛,不,準確的說,是要吞噬掉這個釋迦牟尼佛。


    就好像當初小鈴鐺吞噬貂蟬一樣。


    劉智要做的,一定就是用什麽辦法打擊釋迦牟尼佛“存在的基礎”,粉碎釋迦牟尼佛的生存基點,以吞噬掉眼前這個釋迦牟尼佛所蘊含救世主之力。


    劉智的聲音繼續在這個殿堂回蕩著。


    “經此一事後,釋迦摩尼覺得自己頓悟了,他通過生死之間的曆練,有看到了牧羊女的笑臉,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的。”


    劉智望著釋迦牟尼佛,淡淡的道:“**的享受,不能帶來幸福,精神上的施舍,才是真正的幸福。”


    釋迦牟尼佛微笑點頭。


    劉振也明白了。釋迦牟尼佛發現,當少女將她的食物給了他,失去了食物,饑餓的少女反而在幸福度上超過了那些印度的富豪,釋迦摩尼便認為自己看到了人類幸福的真正奧秘。


    劉智麵對釋迦牟尼佛認同的微笑卻不屑一顧,而是轉過頭來,用微帶譏諷的語氣對劉振道:“於是,我們善良的喬達摩?悉達多王子,認為自己看到了幸福的真相。於是他開始撒謊。”


    “撒謊?”劉振一愣。


    “是的,撒謊。喬達摩?悉達多開始編造一個美麗的世界,那個世界,叫做西方極樂世界。同時,他還編造出了無數的虛擬故事,比如六道輪回,比如天堂地獄。可以這麽說,喬達摩?悉達多的各種說法,其實都是在騙人。”


    劉振望向釋迦牟尼佛。


    釋迦摩尼微微一笑,其表達出的情緒,居然是承認了劉智的話。


    “當然,我們的佛祖編造這些,可與現在的那些佛教徒不一樣,他不是為了斂財,而是為了讓其他人幸福,去達到真正的,純粹的,不含任何雜質,發自靈魂的真正幸福。”


    佛祖依舊微笑,不喜不悲。


    “具體騙了多少人,怎麽騙人,我就不說了。不過呢,到了最後,在喬達摩?悉達多臨終前,他是對他的弟子們說了實話的。”劉智憐憫的望了一眼釋迦牟尼佛,用一種神聖莊嚴的語氣道:“我說法四十九年,並無一字。六道眾生,皆為虛妄。”


    釋迦牟尼佛聽到這裏,雙手合十,第一次發出聲音。


    一個宏大,廣博,仿佛從天地初始便一直持續的聲音在那裏響著……


    善哉……


    善哉……


    劉振隻感覺有些眩暈,這隻是釋迦牟尼佛說出兩個字,便讓自己震動了心神……若他真的想要控製或者取代自己,那……


    “喬達摩?悉達多的意思很清楚了,他告訴他的弟子們,他這四十九年來,沒有一個字說的是真的,六道眾生,也全是忽悠人,騙人的。於是他的弟子都震驚了,舍利子頓時哭道‘老師,為什麽呢?為什麽你要騙我們?我們是如此的相信,可是你為什麽要騙我們?就算你騙了我們,為什麽你又要告訴我們?’”


    隨著劉智的講述,釋迦牟尼佛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憫。


    “喬達摩?悉達多歎了口氣,告訴他那些虔誠的弟子說‘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仆。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麵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這些話,劉智是用一種佛音般的語氣講述而出,原本有些難懂,但是劉振與劉智本為一體,立即知道了其出處,並在心中用白話文翻譯了過來。


    這段話,出自號稱“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的《妙法蓮華經》,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臨終前所演法的最後一段講經。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大家族,人很多,這個家很大,但是隻有一個大門。很多很多人住在裏麵。但是,這個家的房子已經很老舊,‘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梁棟傾危’,有一天,房子著火,就要塌下來了,但是除了一位長者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威脅將至,都在嬉鬧玩耍,全然不知死期已到。


    “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祴、若以幾案、從舍出之。’複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複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勿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湣、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複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雲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劉智用那仿佛佛音妙語一般的語氣,將這段故事娓娓道來,隱隱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玄妙。


    這段話用白話翻譯過來很簡單,就是說,大火將至,房屋也要倒塌,可是除了長者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危險。長者看著那些死到臨頭仍然在嬉鬧玩耍的孩童,感到十分痛心,長者告訴那些孩童,說‘此舍已燒,宜時疾出,勿令為火之所燒害’,但是孩童都不相信,也不願意,他們情願在這大屋子裏享受最後的快樂,也不想出去外麵逃生。


    劉振聽的入神,忍不住問道:“那,這些孩童都不聽,那位唯一知道大火燒來的長者怎麽辦呢?”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複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雕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呱呱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呱呱呱並收藏雕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