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審征骨子裏就充斥著浮誇的本性,也不管自己辦不辦得到,毫不猶豫地應諾:“願聽張司使差遣。”</p>
相較伊審征浮誇,陳處堯則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良臣。</p>
在南昌府對中原的反攻,還是有理有據的。</p>
隻是陳處堯經驗欠缺,手上也沒有可用兵將,才讓曹彬反製。</p>
麵對張進這位中原天子的眼線,陳處堯強壓著心中的歡喜,作揖道:“不知張司使有何吩咐,力所能及之內,在下自當效命。”</p>
張進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多年武德司生涯,養成了不苟言笑的性格,說道:“陛下的誌向,想必二位聽過吧。”</p>
伊審征為了表現自己,搶答道:“聽過,一求諸夏歸一,恢複漢唐故土,光複華夏。二求直搗契丹上京臨潢府,奪回我華夏承傳千年之帝王與聖賢信物,擒契丹皇帝雪恥。”</p>
羅幼度從來不隱藏自己的目的,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是給整個朝廷定下一個小小的目標。</p>
伊審征最擅長的就是溜須拍馬,見風使舵,在孟蜀滅亡之後,他已經開始研究揣測羅幼度的喜好,對於他的政治目標,信口而來。</p>
陳處堯顯然也知道,隻是讓伊審征搶了先。</p>
張進道:“契丹疆域遼闊,但核心地在東北山林之間。未來朝廷怎麽進攻,目前來說,過於久遠,誰也不知。不過肯定會有水軍過渤海,從海東襲擊契丹後方。”</p>
這一點並不算泄露戰略目標,這是明擺的事情。</p>
自中原水軍在收複燕雲的戰役中揚威之後,契丹就開始防備中原水軍了。</p>
有蘇定方十萬大軍跨海滅高句麗的先例,契丹是不可能不提防的。</p>
此番乘機打高麗,也是想避免這一點。</p>
相比防守邊界,奪取高麗,防守登陸港口更加簡單。</p>
陳處堯略懂軍事,理論知識豐富,頷首表示明白。</p>
伊審征隻聽懂一二,卻也透著一副明白的表情。</p>
張進道:“我軍跨海而戰,海東的穩定至關重要。這些日子海東的局勢有些不穩,契丹甚至有滅高麗的意思。陛下需要兩人出仕高麗,為朝廷打探海東情況。以便我朝能夠隨時隨地了解海東的情況,在關鍵時候,做出合適的舉動。”</p>
伊審征“啊”的一聲,有些後悔答應得太快了。</p>
這遠離蜀地本就讓他難受,現在要去海東?</p>
那誰來照顧他的父母?</p>
陳處堯眉頭緊鎖。</p>
張進道:“陛下說了,此任務至多不過三年。三年之後,不管情況如何,二位皆記大功。若能取得奇效,即便封爵亦不在話下。”</p>
伊審征原本不願,可一聽隻有三年,瞬間心動了。</p>
陳處堯雙眸也是一亮。</p>
三年時間,最次都能換一個大功,這買賣還是很劃算的。</p>
伊審征心動道:“可是在下對高麗一無所知,三年時間?如何能夠成事?”</p>
張進看了陳處堯一眼,道:“這個我們早有安排。高麗王對於中原人才向來很是看重,不管才幹如何,都會先行供著,再來細看能力才略。當然,關鍵還得靠陳先生……陳先生當年為江南出使契丹,深得契丹酋長器重,甚至不惜扣留也要阻止先生回江南。最後是契丹政變,陳先生方才尋得機會南下。現今江南已滅。陳先生在中原不得重用,意圖回契丹一展抱負。”</p>
“這北方為中原封鎖,走海路從高麗轉去契丹上京最是安全。以王昭求才若渴的心思,加上現今契丹與高麗的關係,他必然不會讓陳先生北上,反而會勸先生留在高麗。”</p>
羅幼度從江南諸多大臣中選擇陳處堯並非沒有緣由的。</p>
他有在契丹展露才華的事例,憑借這關係,他的身份很容易受到王昭的接納認可。</p>
至於伊審征,則是誌同道合,約好一起投效契丹的好友。</p>
陳處堯先看了伊審征一眼,猶豫了片刻,說道:“在下鬥膽多問一句,陛下可有謀海東的心思?”</p>
張進頓了頓道:“陛下一代雄主,若有機會,自當取之。機會不至,亦不勉強。”</p>
陳處堯作揖道:“願為陛下效力。”</p>
伊審征猶豫再三,一咬牙,鼓起勇氣說道:“某也願為陛下效力。”</p>
張進激昂道:“好,兩位先生都是大忠大義之輩,我張進交你們這對朋友。武德司已經安排人入高麗,今日在下會安排人授予你們與他們聯係之法。”</p>
陳處堯泰然應對。</p>
伊審征臉色卻是一紅。</p>
陳處堯是跟著李景一並歸順,道德上並無可指責之處。</p>
但伊審征卻是因懼怕中原勢大,與李昊一並主降,而且是最早修書羅幼度投降的那一批人。</p>
大忠大義這四個字,對他而言有些刺耳。</p>
不過他臉皮厚,很快就淡然自若。</p>
得到張進的匯報,羅幼度笑著說了一句“辛苦了”,指著一旁的凳子示意他入座。</p>
張進謝禮之後,坐在了凳子上,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p>
羅幼度說道:“說!”</p>
張進道:“陳先生是個有抱負的能人,臣看得出來,他甚至有為陛下取海東之意。可伊先生,此人品性不端,膽小怕事,未必值得信任。”</p>
</p>
羅幼度頷首道:“這你就小覷伊審征了。陳處堯是個幹吏能臣,可能臣幹吏未必就能出頭。相反伊審征這樣懂得揣摩主上心思,見風使舵的人,更容易將自己的特長所展現出來,贏得他人歡喜器重。伊審征唯一不足的就是忠心……不過隻要他父母還在中原,他就不會受到高麗的利誘變節反叛。”</p>
伊審征是自私自利不假,然他為人至孝。</p>
他的母親早年患病,藥石難醫,有生命之危。後來遇到一方士,說要用伊審征的大腿肉做藥引,方才能救他母親。</p>
伊審征並不信方士胡言,但還是一刀割下了自己的肉。</p>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伊審征隻求那一線希望。</p>
結果他母親還真漸漸康複過來了。</p>
什麽原因誰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那塊肉。</p>
伊審征也因此現在走路都有一點點瘸。</p>
伊審征或許德行有虧,但他的孝道是毫無瑕疵的。</p>
這也是羅幼度放心用伊審征的原因。</p>
這派人遠去千裏之外的他國效力,最難的就是要確保對方的忠心,不會變節。</p>
用陳處堯,是用他的自信與雄心,相信他不會為了高麗的那點利益,放棄中原這個舞台。</p>
而用伊審征,則用他的孝。</p>
相較伊審征浮誇,陳處堯則是一位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良臣。</p>
在南昌府對中原的反攻,還是有理有據的。</p>
隻是陳處堯經驗欠缺,手上也沒有可用兵將,才讓曹彬反製。</p>
麵對張進這位中原天子的眼線,陳處堯強壓著心中的歡喜,作揖道:“不知張司使有何吩咐,力所能及之內,在下自當效命。”</p>
張進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多年武德司生涯,養成了不苟言笑的性格,說道:“陛下的誌向,想必二位聽過吧。”</p>
伊審征為了表現自己,搶答道:“聽過,一求諸夏歸一,恢複漢唐故土,光複華夏。二求直搗契丹上京臨潢府,奪回我華夏承傳千年之帝王與聖賢信物,擒契丹皇帝雪恥。”</p>
羅幼度從來不隱藏自己的目的,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是給整個朝廷定下一個小小的目標。</p>
伊審征最擅長的就是溜須拍馬,見風使舵,在孟蜀滅亡之後,他已經開始研究揣測羅幼度的喜好,對於他的政治目標,信口而來。</p>
陳處堯顯然也知道,隻是讓伊審征搶了先。</p>
張進道:“契丹疆域遼闊,但核心地在東北山林之間。未來朝廷怎麽進攻,目前來說,過於久遠,誰也不知。不過肯定會有水軍過渤海,從海東襲擊契丹後方。”</p>
這一點並不算泄露戰略目標,這是明擺的事情。</p>
自中原水軍在收複燕雲的戰役中揚威之後,契丹就開始防備中原水軍了。</p>
有蘇定方十萬大軍跨海滅高句麗的先例,契丹是不可能不提防的。</p>
此番乘機打高麗,也是想避免這一點。</p>
相比防守邊界,奪取高麗,防守登陸港口更加簡單。</p>
陳處堯略懂軍事,理論知識豐富,頷首表示明白。</p>
伊審征隻聽懂一二,卻也透著一副明白的表情。</p>
張進道:“我軍跨海而戰,海東的穩定至關重要。這些日子海東的局勢有些不穩,契丹甚至有滅高麗的意思。陛下需要兩人出仕高麗,為朝廷打探海東情況。以便我朝能夠隨時隨地了解海東的情況,在關鍵時候,做出合適的舉動。”</p>
伊審征“啊”的一聲,有些後悔答應得太快了。</p>
這遠離蜀地本就讓他難受,現在要去海東?</p>
那誰來照顧他的父母?</p>
陳處堯眉頭緊鎖。</p>
張進道:“陛下說了,此任務至多不過三年。三年之後,不管情況如何,二位皆記大功。若能取得奇效,即便封爵亦不在話下。”</p>
伊審征原本不願,可一聽隻有三年,瞬間心動了。</p>
陳處堯雙眸也是一亮。</p>
三年時間,最次都能換一個大功,這買賣還是很劃算的。</p>
伊審征心動道:“可是在下對高麗一無所知,三年時間?如何能夠成事?”</p>
張進看了陳處堯一眼,道:“這個我們早有安排。高麗王對於中原人才向來很是看重,不管才幹如何,都會先行供著,再來細看能力才略。當然,關鍵還得靠陳先生……陳先生當年為江南出使契丹,深得契丹酋長器重,甚至不惜扣留也要阻止先生回江南。最後是契丹政變,陳先生方才尋得機會南下。現今江南已滅。陳先生在中原不得重用,意圖回契丹一展抱負。”</p>
“這北方為中原封鎖,走海路從高麗轉去契丹上京最是安全。以王昭求才若渴的心思,加上現今契丹與高麗的關係,他必然不會讓陳先生北上,反而會勸先生留在高麗。”</p>
羅幼度從江南諸多大臣中選擇陳處堯並非沒有緣由的。</p>
他有在契丹展露才華的事例,憑借這關係,他的身份很容易受到王昭的接納認可。</p>
至於伊審征,則是誌同道合,約好一起投效契丹的好友。</p>
陳處堯先看了伊審征一眼,猶豫了片刻,說道:“在下鬥膽多問一句,陛下可有謀海東的心思?”</p>
張進頓了頓道:“陛下一代雄主,若有機會,自當取之。機會不至,亦不勉強。”</p>
陳處堯作揖道:“願為陛下效力。”</p>
伊審征猶豫再三,一咬牙,鼓起勇氣說道:“某也願為陛下效力。”</p>
張進激昂道:“好,兩位先生都是大忠大義之輩,我張進交你們這對朋友。武德司已經安排人入高麗,今日在下會安排人授予你們與他們聯係之法。”</p>
陳處堯泰然應對。</p>
伊審征臉色卻是一紅。</p>
陳處堯是跟著李景一並歸順,道德上並無可指責之處。</p>
但伊審征卻是因懼怕中原勢大,與李昊一並主降,而且是最早修書羅幼度投降的那一批人。</p>
大忠大義這四個字,對他而言有些刺耳。</p>
不過他臉皮厚,很快就淡然自若。</p>
得到張進的匯報,羅幼度笑著說了一句“辛苦了”,指著一旁的凳子示意他入座。</p>
張進謝禮之後,坐在了凳子上,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p>
羅幼度說道:“說!”</p>
張進道:“陳先生是個有抱負的能人,臣看得出來,他甚至有為陛下取海東之意。可伊先生,此人品性不端,膽小怕事,未必值得信任。”</p>
</p>
羅幼度頷首道:“這你就小覷伊審征了。陳處堯是個幹吏能臣,可能臣幹吏未必就能出頭。相反伊審征這樣懂得揣摩主上心思,見風使舵的人,更容易將自己的特長所展現出來,贏得他人歡喜器重。伊審征唯一不足的就是忠心……不過隻要他父母還在中原,他就不會受到高麗的利誘變節反叛。”</p>
伊審征是自私自利不假,然他為人至孝。</p>
他的母親早年患病,藥石難醫,有生命之危。後來遇到一方士,說要用伊審征的大腿肉做藥引,方才能救他母親。</p>
伊審征並不信方士胡言,但還是一刀割下了自己的肉。</p>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伊審征隻求那一線希望。</p>
結果他母親還真漸漸康複過來了。</p>
什麽原因誰也不清楚,但肯定不是那塊肉。</p>
伊審征也因此現在走路都有一點點瘸。</p>
伊審征或許德行有虧,但他的孝道是毫無瑕疵的。</p>
這也是羅幼度放心用伊審征的原因。</p>
這派人遠去千裏之外的他國效力,最難的就是要確保對方的忠心,不會變節。</p>
用陳處堯,是用他的自信與雄心,相信他不會為了高麗的那點利益,放棄中原這個舞台。</p>
而用伊審征,則用他的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