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得了南印度(今印度次大陸南部),帝國的兵馬、幹部全都散入廣闊的地域,忙到四腳爬爬,不過大家都很開心,因為有成就感。
皇帝向來好命,遊手好閑地遊山玩水,在各地自然環境中,臨幸跟隨他的女人,生活愜意。至多偶然客串做神,在人前做秀。
阿三的文明在當時算是發達的,象南部的古城甘吉布勒姆、有神廟一千座,被稱為“寺廟之城”。在這裏的神廟中,有濕婆、毗濕奴、梵天、羅摩等眾多阿三的神靈雕像數不勝數,造型千奇百怪,工藝做得又栩栩如生,實在令人不得不服阿三的豐富想象力和智慧。
其它地方也是如此,神廟林立,香火鼎盛,神民們無比虔誠地向神禮拜,他們覺得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是一件難以至信的可怕的事情,所以人人都信神,保護和敬仰各種動物,包括老鼠。牛更是印度人的神靈。大象是吉祥的神。因為全民信神,所以印度人安分守己樂於天命,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對於物質並不追求,普遍的阿三幸福感都很高。
阿三的環境相當不錯,很多地區就是一馬平川,鬱鬱蔥蔥,氣候溫暖,自然生命旺盛,穀物、小麥、大豆和各種水果有充分的日照,易生易長,阿三想被餓死都很難。各地空氣非常清新,到處都是自然生長的樹木、森林,到處都是動物,走在街上,不但經常見到各種各樣的狗、牛,還有鬆鼠、鷹、獾、各種花花綠綠的鳥,甚至還有孔雀、野豬,可以充分感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在後世,最終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而在當時的阿三大陸,居然有了一定體現,這就是阿三文明的先進之處。
對於新占領的領土,交由龐統打理,此君聰明透至極,皇帝不過是稍稍提點他一下,他就心領神會,采取了一係列的有力措施:
大肆宣揚皇帝是濕婆大神轉世,他下到凡間,給人世間帶來歡樂祥和,大神的降臨使天下神民與福有焉。
到處建新神廟,製作神像,每個城市都建有濕婆大神的廟,每間都是氣勢泓大,一間比一間大。如在欽奈西南的康契普拉姆,臨海處向著東方建起一尊大神像,為濕婆的四麵六臂化身,神像用青銅所鑄,直插雲天,蔚為壯觀。這尊巨神像高達25米,相當於9層樓高,連基座共33米,耳朵就3米多長,一個手指足有一個成年人那麽高。
曆時五年做成,使用三百多塊青銅,在帝國鑄造,用海船運來,一塊塊疊上去,此神像建成開光後,轟動一時,立即成為聖像,無數的神民向著它誠心下跪,衷心祝禱。自此,濕婆大神深入民心。
新造神廟的神像,大量發散(送!)神民們掛的小神像、家中神龕拜的濕婆神像,無一例外,神像的臉麵就是皇帝的臉麵。神像無所不在,濕婆的化身在阿三的民間廣為流傳,就連龐統身上也掛了一個濕婆的黑玉神像。到最後,人們一想起濕婆大神,想到的就是皇帝的麵,原本阿三純正的濕婆的神像已經退居次席。
神像神廟除了帝國官府撥款,還鼓勵阿三們踴躍捐款捐物,向神廟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個錢,以表示自己的對神的祟敬之心,把神廟照得更大更漂亮,掀起一個接一個向神表示敬意的活動、慶典,把阿三的資源和時間都消耗在虛無渺茫的拜神中,阿三們全部甘之如飴,感激龐統不盡……龐統喜得差點連眼淚都掉下來了:“阿三你們真是太可愛了,老子賣了你們你們還幫老子數錢,老子都不忍心去害你們嗬!”。
阿三文明從整體上根本就不能夠和中華文明相提並論的,它是很相當愚昧無知的,而且還有很強大的保守勢力。
要求所有的阿三都要信婆羅門教,編輯修改《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奧義書》等神聖經典,從小貫輸給小阿三,當中插入了皇帝是神,神即是皇帝的種種新的傳奇。天天念、日日念、碎碎念,形成條件反射……偉大的、至高無上的、大能的大神濕婆李億歲億億歲!
雖然婆羅門教中的濕婆派係發展極為迅猛,信徒隊伍日益壯大,但帝國真是仁慈,對於其它派別的諸神,並不歧視,允許大家自由信仰,而且,還按比例,撥出一定款項建其它神的神廟。
造的隻是阿三神教(婆羅門教)裏的三大主神:主毀滅的濕婆、守護神毗濕奴和創世神梵天,還有婆羅門教裏麵的其它各種各樣的神,對於佛教和耆那教,則分文不給,絕不支持。並用官方的輿論機器,宣傳二教不過是婆羅門教的分支而已,大力貶低它們的地位。
以帝國的利益方麵來說,道理非常簡單,佛教和耆那教比起婆羅門教要先進!佛曰:“眾生平等”!那不就是對種族製度的否定?所以,萬萬不能推行佛教和耆那教。兩教漸漸在阿三南部式微。
從私的方麵來說,昔日佛祖困青龍,這青龍向來牙擦擦,豈是個受氣的主兒?當然要報複!
打著充分尊重阿三的旗號,大力推行阿三神教,維持阿三社會中的種族(姓)製度,分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階級地位維持不變。
與以前相比,稍稍有點新意。象第四種姓的首陀羅即原阿三大陸的土著達塞人、和占人口百分之二十的賤民,即第五個群體,賤民被稱為“阿秋塔”,他們並不包含在這個四個階級裏。賤民是被摒斥的一群---被認為太肮髒、太汙穢而沒有資格列為有價值的生命。歧視主宰了他們的生活,在阿三大地中廣大的鄉村地區尤其如此。人們回避賤民,侮辱他們、不準他們進入寺廟和較高種姓的人家裏,在公眾場所,賤民被迫與他人使用不同的餐具飲食:在某些極端但並不罕見的情況下,他們被強*奸、火燒、私刑處決和槍殺。
首陀羅和賤民現在被允許參加神廟的儀式(當然是隨地位的高低,決定了離神的位置,他們肯定是處於最邊遠的位置,也絕不可能當祭司),學習神文,體現了皇帝的統治思想,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你不讓他們參與進去,他們就沒有什麽牽掛和覺得一無所有,他們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也就不會顧忌做事的後果。
保障了阿三的生存權,不容許有人餓死,向他們提供食物和飲用水,建立了醫院,也不允許人身侵害(空談,扯談!帝國政府對於高種姓侵害低種姓的行為是睜一眼閉一眼!不鬧得過分,帝國政府連理都不理。)
龐統與帝國駐南印度總督王朗密議,加強對阿三上層統治階級的控製,凡是出任公職的阿三,均要經過帝國政府的考查,確信他們是成為帝國的忠實奴仆,才授予權柄,讓他們治理地方。
龐統告誡王朗,不要直接卷入阿三的內部事務,不要試圖改變阿三的生活,那是白廢勁,而且,阿三這種生活,極有利帝國的統治,現在向阿三們貫輸“皇帝是你們的神,神統治你們是你們的命!”諸如此類的說法,這樣,他們就會信命,認命,他們從不會使用激烈的手段去反抗,天生就合適當奴才。(阿三並不認為自己是奴才,他們認為他們是追求真理的哲人。隻是帝國認為統治他們時,他們真的很象奴才)
重點就是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哪個阿三敢提出異議,即時動用國家機器進行殘酷鎮壓。帝國政府管轄高種姓,以高種姓管轄低種姓。
其實,有點類似於後來的不列顛紳士管理阿三,但不同在於,帝國在精神上介入阿三社會很深,大吹大擂帝國皇帝是阿三的神,與他是阿三的皇帝兩種說法,皇帝當然差過神,阿三可以不賣皇帝的賬,但不可能不聽神的聖諭。
此外,帝國承認阿三高種姓是帝國的子民,與華族同列,能夠在帝國境內自由自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內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們不必向華族行禮,華族並不歧視他們,而且充分尊重他們的民族傳統和習俗,彼此之間互稱兄弟。(太尊重他們了,龐統得意地道:“我們對他們真是誠心誠意的!”)
相比之下,低種姓要離開阿三次大陸,則必須經過批準,不可以自由進出。
阿三忙著拜神,華族急著做事。
修建道路,道路設有驛站、旅店,每隔一裏建一立柱作標記。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三裏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處所。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候使用。此外,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帝國還在各地修建了運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較完善的灌溉體係。
還著手勘探道路,準備興建鐵路。
嘿,這些工程都是華族的承包商做的,帝國已經不再有徭役(免費幫官府做工),工程是付款,那麽利潤就留入了華族的手中,當然阿三也能拿到一些,絕不會多,拿錢到手之後,帝國政府就鼓勵阿三他們捐款建神廟神像!表示出對神的虔誠。
神廟神像的主承包商就是華族!
不讓阿三掌握先進的知識,象數學、物理、工商、發明等等,他們隻需要知道一些,也是阿三中的少部分高種族,被選擇出來準備當高級奴才的高種族清楚,其它的種族,他們隻需要會念經文就行了。
控製阿三的工礦商業,把這些社會經濟的最活躍要素控製在手中,把阿三大地的資源拿到手,讓阿三大地成為帝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產品。
帝國還算有點良心,發展經濟,增加就業,使得阿三的生活比起以前好一些。工礦商業采取與高種族合作合資的辦法,不獨吞(當然要占控股地位),讓阿三高層與帝國的利益水乳交融,自然就會維護帝國的利益。
……
千頭萬緒的事情,也虧得是龐統,做起來得心應手。在他的主持下,帝國在各地的統治機構順利建立起來,采取郡、縣的統治原則,郡太守和縣令就是從原來的高種族(姓)中選出,經過學習教育後,宣誓就任帝國的官員。
阿三的社會是極為保守的社會,在緩慢地發生著變化。龐統的措施還是相當有力的,各階層已經歸心於大神,統治日趨牢固。
然而在阿三的龐大等級森嚴的社會階層中,土地矛盾、宗教矛盾、階級矛盾、還有種姓(族)矛盾,問題依舊。成為束縛阿三的重要的繩索。
正如皇帝對待儒家的態度一樣,對待阿三也是進行“改革”,從而沒有發生激烈的社會衝突,整個社會在初始的不安後,平常平穩地承認了神的統治。
與帝國相比,在阿三大陸行使的簡直是“一國二製”,僅少部分實施帝國的福利製度,不搞土地改革,即不分土地給農民,昔日帝國占江東,借“大逆案”沒收江南豪強土地,分給百姓,後又采取強製贖買的辦法得全國各州土地,按口分田,直到帝國攻占中華十三州之外的土地,采取《宅地法》也是按口分地,不搞大地主,不大量拍賣土地。
或者有人問土地問題不解決很嚴重嗎?
然也!凡是土地問題解決的國家,就能使得工礦商業發達起來,無疑是鬆開了經濟飛躍的韁繩!
龐統精心為阿三們搞了一部法律,當中采納了很多神規,例如規定牛是神仆,凡信婆羅門教者傷害牛隻,一律判罰十年苦役……表麵上是尊重阿三的習俗,實際上牛可以上街,不能打不能殺,消耗阿三的資源,停滯阿三的物流。
帝國管收稅、高級管理人員、顧問和當地警察的高級官員必定是華族,互通有無,帝國開始試著給一部分賤民發工作簽證,讓他們去帝國從事低下的工作。由於阿三不殺生,阿三從帝國進口劊子手用來維護法律的尊嚴。
對於原來的阿三軍隊,汰弱留強,發資遣散一部分後,得八萬強壯的阿三。
這裏要提一下的就是,帝國軍隊南下,花軍費如流水,在各地駐軍的步兵、海軍陸戰隊甚至已經超出了原有部隊總額,加上一路接收各族人馬,豈不是整個帝國總兵力超過上百萬百多萬人了?這會對帝國經濟造成多少大的影響。
實際上大謬不然,部隊總額沒有增加多少。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帝國本土的軍隊進行縮編,達到官多兵少,有:番號不變,部隊中軍官、士官數量不減,有經驗的老兵(三年軍齡)少減,減的主要是新兵。
例如有一萬人的師,現在隻得六千人,骨架猶在,一旦有事,即時征召新兵,部隊擴充回原來規模。
如此搞作,是立足於帝國的統治已經極為牢固,才放心使用此招。
徐晃負責編練阿三部隊,並不與帝國軍華族混編,軍官和後勤是帝國軍人掌握,強大的政治教育稍作更改,不派政委,而是祭司,不稱“為君為國”,而是高呼“為神而戰,為神犧牲是光榮的,死後能上神界!”“誰敢反對神,我們就殺誰!”“神指向哪,我們就打到哪!”
每天喊上幾十遍上百遍,十足十似傳銷的教育,阿三們的臉上容光煥發,陶醉在我是神軍的自得中。
在軍中,華族軍人根本不會歧視阿三,尊重阿三,反而與阿三親如兄弟,有那種“把後背交給你”的戰友之情,加上阿三部隊裝備與帝國軍一致,薪酬水平等同帝國軍(當然不可能完全相同,如帝國遠征軍隨遠征地頭的遠近和參戰日期長短發放的工資也不同),是唯一與帝國等同待遇的職業。
中華的文明特色是融合,不象白種人,骨子裏極高傲,他們根本看不起有色人種,絕對不會與任何非白種民族合在一起,而謙和的華族,卻能與其它種族和平共處,最終成為一家人。
徐晃不過是把部隊操上三個月,就把阿三練得人強馬又壯。軍事訓練和神的教育雙管齊下,阿三本來是豆腐軍,被帝國教頭一訓,化腐朽為神奇,八萬人馬完全脫胎換骨,個個麵上殺氣騰騰,異常飆悍,整一支甘願為了皇帝、他們的神而慷慨赴死的神軍!帝國大將太史慈看操之後也私下對旁人道:“看來他們即使是技藝不如我們,然而精神上已經和我們差不多了!”
一支有了精神有了靈魂的部隊,任何敵人想擊敗他們,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很好很好,剛把部隊訓練完,就有b送上門來檢驗效果。
帝國軍進攻貴霜,完全是貴霜帝國自討苦吃----欠揍來著。
某日,有人報給龐統聽,貴霜帝國派了使節前來,現在皇帝行在,由賈詡接待。
龐統一聽就知道壞了,給賈詡這個奸人接待,渣都沒得剩!
原來,帝國擴張到這種程度,是否進行下一步的進攻,進攻貴霜和波斯兩個大國,群臣間分歧很大,以龐統、馬良為首的文官,認為帝國的擴張已達極致,財政和人力已經非常緊張,大量兵力分散在各處,已經不可能再向那二個大國投放兵力,否則貪多嚼不爛,宜先穩固所吞並的地方,再作打算。
而嗜殺成性的武將們則認為,外國外族菜得要命,一打就倒,根本無足為慮。他們渴望建立新的功勳,為皇帝為帝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總參謀長的賈詡,底下將領群情沸騰,自然不能輕視他們的意見,就支持繼續打下去。
兩派爭論不下,皇帝不表態,靜待時局發展。
如今貴霜帝國派人來,賈詡那幫狗娘養的,為了達到擴大戰爭的目的,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嘀!
龐統低罵了一聲***,且作打算。
皇帝向來好命,遊手好閑地遊山玩水,在各地自然環境中,臨幸跟隨他的女人,生活愜意。至多偶然客串做神,在人前做秀。
阿三的文明在當時算是發達的,象南部的古城甘吉布勒姆、有神廟一千座,被稱為“寺廟之城”。在這裏的神廟中,有濕婆、毗濕奴、梵天、羅摩等眾多阿三的神靈雕像數不勝數,造型千奇百怪,工藝做得又栩栩如生,實在令人不得不服阿三的豐富想象力和智慧。
其它地方也是如此,神廟林立,香火鼎盛,神民們無比虔誠地向神禮拜,他們覺得一個人沒有宗教信仰是一件難以至信的可怕的事情,所以人人都信神,保護和敬仰各種動物,包括老鼠。牛更是印度人的神靈。大象是吉祥的神。因為全民信神,所以印度人安分守己樂於天命,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對於物質並不追求,普遍的阿三幸福感都很高。
阿三的環境相當不錯,很多地區就是一馬平川,鬱鬱蔥蔥,氣候溫暖,自然生命旺盛,穀物、小麥、大豆和各種水果有充分的日照,易生易長,阿三想被餓死都很難。各地空氣非常清新,到處都是自然生長的樹木、森林,到處都是動物,走在街上,不但經常見到各種各樣的狗、牛,還有鬆鼠、鷹、獾、各種花花綠綠的鳥,甚至還有孔雀、野豬,可以充分感到人和自然的和諧。
在後世,最終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而在當時的阿三大陸,居然有了一定體現,這就是阿三文明的先進之處。
對於新占領的領土,交由龐統打理,此君聰明透至極,皇帝不過是稍稍提點他一下,他就心領神會,采取了一係列的有力措施:
大肆宣揚皇帝是濕婆大神轉世,他下到凡間,給人世間帶來歡樂祥和,大神的降臨使天下神民與福有焉。
到處建新神廟,製作神像,每個城市都建有濕婆大神的廟,每間都是氣勢泓大,一間比一間大。如在欽奈西南的康契普拉姆,臨海處向著東方建起一尊大神像,為濕婆的四麵六臂化身,神像用青銅所鑄,直插雲天,蔚為壯觀。這尊巨神像高達25米,相當於9層樓高,連基座共33米,耳朵就3米多長,一個手指足有一個成年人那麽高。
曆時五年做成,使用三百多塊青銅,在帝國鑄造,用海船運來,一塊塊疊上去,此神像建成開光後,轟動一時,立即成為聖像,無數的神民向著它誠心下跪,衷心祝禱。自此,濕婆大神深入民心。
新造神廟的神像,大量發散(送!)神民們掛的小神像、家中神龕拜的濕婆神像,無一例外,神像的臉麵就是皇帝的臉麵。神像無所不在,濕婆的化身在阿三的民間廣為流傳,就連龐統身上也掛了一個濕婆的黑玉神像。到最後,人們一想起濕婆大神,想到的就是皇帝的麵,原本阿三純正的濕婆的神像已經退居次席。
神像神廟除了帝國官府撥款,還鼓勵阿三們踴躍捐款捐物,向神廟捐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個錢,以表示自己的對神的祟敬之心,把神廟照得更大更漂亮,掀起一個接一個向神表示敬意的活動、慶典,把阿三的資源和時間都消耗在虛無渺茫的拜神中,阿三們全部甘之如飴,感激龐統不盡……龐統喜得差點連眼淚都掉下來了:“阿三你們真是太可愛了,老子賣了你們你們還幫老子數錢,老子都不忍心去害你們嗬!”。
阿三文明從整體上根本就不能夠和中華文明相提並論的,它是很相當愚昧無知的,而且還有很強大的保守勢力。
要求所有的阿三都要信婆羅門教,編輯修改《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奧義書》等神聖經典,從小貫輸給小阿三,當中插入了皇帝是神,神即是皇帝的種種新的傳奇。天天念、日日念、碎碎念,形成條件反射……偉大的、至高無上的、大能的大神濕婆李億歲億億歲!
雖然婆羅門教中的濕婆派係發展極為迅猛,信徒隊伍日益壯大,但帝國真是仁慈,對於其它派別的諸神,並不歧視,允許大家自由信仰,而且,還按比例,撥出一定款項建其它神的神廟。
造的隻是阿三神教(婆羅門教)裏的三大主神:主毀滅的濕婆、守護神毗濕奴和創世神梵天,還有婆羅門教裏麵的其它各種各樣的神,對於佛教和耆那教,則分文不給,絕不支持。並用官方的輿論機器,宣傳二教不過是婆羅門教的分支而已,大力貶低它們的地位。
以帝國的利益方麵來說,道理非常簡單,佛教和耆那教比起婆羅門教要先進!佛曰:“眾生平等”!那不就是對種族製度的否定?所以,萬萬不能推行佛教和耆那教。兩教漸漸在阿三南部式微。
從私的方麵來說,昔日佛祖困青龍,這青龍向來牙擦擦,豈是個受氣的主兒?當然要報複!
打著充分尊重阿三的旗號,大力推行阿三神教,維持阿三社會中的種族(姓)製度,分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階級地位維持不變。
與以前相比,稍稍有點新意。象第四種姓的首陀羅即原阿三大陸的土著達塞人、和占人口百分之二十的賤民,即第五個群體,賤民被稱為“阿秋塔”,他們並不包含在這個四個階級裏。賤民是被摒斥的一群---被認為太肮髒、太汙穢而沒有資格列為有價值的生命。歧視主宰了他們的生活,在阿三大地中廣大的鄉村地區尤其如此。人們回避賤民,侮辱他們、不準他們進入寺廟和較高種姓的人家裏,在公眾場所,賤民被迫與他人使用不同的餐具飲食:在某些極端但並不罕見的情況下,他們被強*奸、火燒、私刑處決和槍殺。
首陀羅和賤民現在被允許參加神廟的儀式(當然是隨地位的高低,決定了離神的位置,他們肯定是處於最邊遠的位置,也絕不可能當祭司),學習神文,體現了皇帝的統治思想,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你不讓他們參與進去,他們就沒有什麽牽掛和覺得一無所有,他們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也就不會顧忌做事的後果。
保障了阿三的生存權,不容許有人餓死,向他們提供食物和飲用水,建立了醫院,也不允許人身侵害(空談,扯談!帝國政府對於高種姓侵害低種姓的行為是睜一眼閉一眼!不鬧得過分,帝國政府連理都不理。)
龐統與帝國駐南印度總督王朗密議,加強對阿三上層統治階級的控製,凡是出任公職的阿三,均要經過帝國政府的考查,確信他們是成為帝國的忠實奴仆,才授予權柄,讓他們治理地方。
龐統告誡王朗,不要直接卷入阿三的內部事務,不要試圖改變阿三的生活,那是白廢勁,而且,阿三這種生活,極有利帝國的統治,現在向阿三們貫輸“皇帝是你們的神,神統治你們是你們的命!”諸如此類的說法,這樣,他們就會信命,認命,他們從不會使用激烈的手段去反抗,天生就合適當奴才。(阿三並不認為自己是奴才,他們認為他們是追求真理的哲人。隻是帝國認為統治他們時,他們真的很象奴才)
重點就是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哪個阿三敢提出異議,即時動用國家機器進行殘酷鎮壓。帝國政府管轄高種姓,以高種姓管轄低種姓。
其實,有點類似於後來的不列顛紳士管理阿三,但不同在於,帝國在精神上介入阿三社會很深,大吹大擂帝國皇帝是阿三的神,與他是阿三的皇帝兩種說法,皇帝當然差過神,阿三可以不賣皇帝的賬,但不可能不聽神的聖諭。
此外,帝國承認阿三高種姓是帝國的子民,與華族同列,能夠在帝國境內自由自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內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他們不必向華族行禮,華族並不歧視他們,而且充分尊重他們的民族傳統和習俗,彼此之間互稱兄弟。(太尊重他們了,龐統得意地道:“我們對他們真是誠心誠意的!”)
相比之下,低種姓要離開阿三次大陸,則必須經過批準,不可以自由進出。
阿三忙著拜神,華族急著做事。
修建道路,道路設有驛站、旅店,每隔一裏建一立柱作標記。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三裏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處所。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候使用。此外,為了提高農業產量,帝國還在各地修建了運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較完善的灌溉體係。
還著手勘探道路,準備興建鐵路。
嘿,這些工程都是華族的承包商做的,帝國已經不再有徭役(免費幫官府做工),工程是付款,那麽利潤就留入了華族的手中,當然阿三也能拿到一些,絕不會多,拿錢到手之後,帝國政府就鼓勵阿三他們捐款建神廟神像!表示出對神的虔誠。
神廟神像的主承包商就是華族!
不讓阿三掌握先進的知識,象數學、物理、工商、發明等等,他們隻需要知道一些,也是阿三中的少部分高種族,被選擇出來準備當高級奴才的高種族清楚,其它的種族,他們隻需要會念經文就行了。
控製阿三的工礦商業,把這些社會經濟的最活躍要素控製在手中,把阿三大地的資源拿到手,讓阿三大地成為帝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產品。
帝國還算有點良心,發展經濟,增加就業,使得阿三的生活比起以前好一些。工礦商業采取與高種族合作合資的辦法,不獨吞(當然要占控股地位),讓阿三高層與帝國的利益水乳交融,自然就會維護帝國的利益。
……
千頭萬緒的事情,也虧得是龐統,做起來得心應手。在他的主持下,帝國在各地的統治機構順利建立起來,采取郡、縣的統治原則,郡太守和縣令就是從原來的高種族(姓)中選出,經過學習教育後,宣誓就任帝國的官員。
阿三的社會是極為保守的社會,在緩慢地發生著變化。龐統的措施還是相當有力的,各階層已經歸心於大神,統治日趨牢固。
然而在阿三的龐大等級森嚴的社會階層中,土地矛盾、宗教矛盾、階級矛盾、還有種姓(族)矛盾,問題依舊。成為束縛阿三的重要的繩索。
正如皇帝對待儒家的態度一樣,對待阿三也是進行“改革”,從而沒有發生激烈的社會衝突,整個社會在初始的不安後,平常平穩地承認了神的統治。
與帝國相比,在阿三大陸行使的簡直是“一國二製”,僅少部分實施帝國的福利製度,不搞土地改革,即不分土地給農民,昔日帝國占江東,借“大逆案”沒收江南豪強土地,分給百姓,後又采取強製贖買的辦法得全國各州土地,按口分田,直到帝國攻占中華十三州之外的土地,采取《宅地法》也是按口分地,不搞大地主,不大量拍賣土地。
或者有人問土地問題不解決很嚴重嗎?
然也!凡是土地問題解決的國家,就能使得工礦商業發達起來,無疑是鬆開了經濟飛躍的韁繩!
龐統精心為阿三們搞了一部法律,當中采納了很多神規,例如規定牛是神仆,凡信婆羅門教者傷害牛隻,一律判罰十年苦役……表麵上是尊重阿三的習俗,實際上牛可以上街,不能打不能殺,消耗阿三的資源,停滯阿三的物流。
帝國管收稅、高級管理人員、顧問和當地警察的高級官員必定是華族,互通有無,帝國開始試著給一部分賤民發工作簽證,讓他們去帝國從事低下的工作。由於阿三不殺生,阿三從帝國進口劊子手用來維護法律的尊嚴。
對於原來的阿三軍隊,汰弱留強,發資遣散一部分後,得八萬強壯的阿三。
這裏要提一下的就是,帝國軍隊南下,花軍費如流水,在各地駐軍的步兵、海軍陸戰隊甚至已經超出了原有部隊總額,加上一路接收各族人馬,豈不是整個帝國總兵力超過上百萬百多萬人了?這會對帝國經濟造成多少大的影響。
實際上大謬不然,部隊總額沒有增加多少。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帝國本土的軍隊進行縮編,達到官多兵少,有:番號不變,部隊中軍官、士官數量不減,有經驗的老兵(三年軍齡)少減,減的主要是新兵。
例如有一萬人的師,現在隻得六千人,骨架猶在,一旦有事,即時征召新兵,部隊擴充回原來規模。
如此搞作,是立足於帝國的統治已經極為牢固,才放心使用此招。
徐晃負責編練阿三部隊,並不與帝國軍華族混編,軍官和後勤是帝國軍人掌握,強大的政治教育稍作更改,不派政委,而是祭司,不稱“為君為國”,而是高呼“為神而戰,為神犧牲是光榮的,死後能上神界!”“誰敢反對神,我們就殺誰!”“神指向哪,我們就打到哪!”
每天喊上幾十遍上百遍,十足十似傳銷的教育,阿三們的臉上容光煥發,陶醉在我是神軍的自得中。
在軍中,華族軍人根本不會歧視阿三,尊重阿三,反而與阿三親如兄弟,有那種“把後背交給你”的戰友之情,加上阿三部隊裝備與帝國軍一致,薪酬水平等同帝國軍(當然不可能完全相同,如帝國遠征軍隨遠征地頭的遠近和參戰日期長短發放的工資也不同),是唯一與帝國等同待遇的職業。
中華的文明特色是融合,不象白種人,骨子裏極高傲,他們根本看不起有色人種,絕對不會與任何非白種民族合在一起,而謙和的華族,卻能與其它種族和平共處,最終成為一家人。
徐晃不過是把部隊操上三個月,就把阿三練得人強馬又壯。軍事訓練和神的教育雙管齊下,阿三本來是豆腐軍,被帝國教頭一訓,化腐朽為神奇,八萬人馬完全脫胎換骨,個個麵上殺氣騰騰,異常飆悍,整一支甘願為了皇帝、他們的神而慷慨赴死的神軍!帝國大將太史慈看操之後也私下對旁人道:“看來他們即使是技藝不如我們,然而精神上已經和我們差不多了!”
一支有了精神有了靈魂的部隊,任何敵人想擊敗他們,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很好很好,剛把部隊訓練完,就有b送上門來檢驗效果。
帝國軍進攻貴霜,完全是貴霜帝國自討苦吃----欠揍來著。
某日,有人報給龐統聽,貴霜帝國派了使節前來,現在皇帝行在,由賈詡接待。
龐統一聽就知道壞了,給賈詡這個奸人接待,渣都沒得剩!
原來,帝國擴張到這種程度,是否進行下一步的進攻,進攻貴霜和波斯兩個大國,群臣間分歧很大,以龐統、馬良為首的文官,認為帝國的擴張已達極致,財政和人力已經非常緊張,大量兵力分散在各處,已經不可能再向那二個大國投放兵力,否則貪多嚼不爛,宜先穩固所吞並的地方,再作打算。
而嗜殺成性的武將們則認為,外國外族菜得要命,一打就倒,根本無足為慮。他們渴望建立新的功勳,為皇帝為帝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總參謀長的賈詡,底下將領群情沸騰,自然不能輕視他們的意見,就支持繼續打下去。
兩派爭論不下,皇帝不表態,靜待時局發展。
如今貴霜帝國派人來,賈詡那幫狗娘養的,為了達到擴大戰爭的目的,什麽事都能做得出來嘀!
龐統低罵了一聲***,且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