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取名為同江。


    他不斷出擊,他的力量迅速消耗掉了,不是人為,乃是天時。再怎麽小心也不行,惡劣天氣中凍死了差不多二百人,失蹤過一百人,嚴重凍傷者也過一百人,兵士們的凍瘡越發嚴重,人人俱有,從將軍到小兵一個不拉下,無力發動新的攻擊。


    同來的狗和馬被朱淩打發回去搬運物資,往雙城鎮去時帶著自己的傷員、俘來的女人,回同江鎮時帶著物資,來回跑,它們跑了腿,拖傷了皮毛,到最後已經不敷使用,顯得非常暴燥,甚至發生了狗與馬打架事件,狗們很聰明,它們不敢惹人,就去咬馬,馬也不甘示弱,用蹄子猛踩,鬧成一團。


    天氣寒冷,道路艱難,再加上不聽話的狗和馬,押運的軍士顯得很疲勞。


    這也是人力畜力的缺點,不能持久,相形之下,新出現的機械交通工具雖然還不盡人意,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能力來。


    參謀來問朱淩下一步的指示,朱淩道:“不打了,大家打撲克去!”軍部的指令有不能把軍力使用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所以朱淩著大家回營房睡懶覺。


    還真的打起了撲克來,由於天寒地凍,設施不全,操練都成問題,還要養傷。朱淩宣布讓軍隊休整,在軍中舉辦“拖拉機大賽”、棋類大賽,勝者可得燒酒或者葡萄酒的獎勵,敗者則出營房去照料馬匹和狗狗、鏟雪清路什麽的。(嗯,在同江鎮軍營中有小小的軍人合作社買賣東西,可是酒類是屬於管製的,有錢也買不到)


    前線漸漸陷入沉寂是因為冬天過去,春天來了。


    世人都說春天好,對於軍隊則是個大麻煩,春日融雪,道路泥濘一片,同江鎮地處兩江交匯的平原,濕地連片,周圍成為了大泥潭,把朱淩的人給困住了,所幸同江鎮地勢高,才沒被淹沒在泥漿裏。


    雪融完了,又到了春雨連綿,當時雨量充沛,老天爺就象剛出水衣服般狂擰水下來。軍佬愁眉苦臉,呆在營房裏發黴,他們早就養好了身體可是卻無法出去殺人。物資匱乏,吃了一冬的鹿肉讓大家都火氣上升,茶也差不多喝光了。


    朱淩正在鬱悶,軍士報來本國船隻開到,有物資前來接濟。


    同江鎮的鎮址不是隨便亂選的,是先前帝國的好些商人在當地住下來,名義上收購皮毛和販運帝國製產品,所得利潤非常薄,他們也不在乎,當地土人很喜歡他們,哪知他竟然是帝國特務刺探情報的!深入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情況。選出來的地方,方便停靠,又無水淹,已經修了個簡單碼頭,讓船隻靠上了岸。


    到來的是小蒸汽機船,圓形艇底設計,虎頭虎腦,船小馬力卻大(相對於風帆船),小小的身板,後麵拖了一長串的拖船在江中心航行著,慢吞吞地靠過來。


    這些船有多級,排水量為3040、50~:.用火車運輸光光的船身,到雙城鎮後再舾裝(裝船上的設施)下水。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想造船,須得在雙城鎮建起船廠,什麽都要一步一步來,既費時又耗力。而現在就不同了,後方實力強大、經驗豐富的造船廠輕而易舉造了出來,用火車運去江邊,經濟效益是極明顯的。


    打仗打的是後勤,千裏之外轉運物資,你要把物資運到塞外,用以前的方法,決不可持久!讓我們來數字化一下,以另一平行空間為例,公元1875年5,清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籌集了四千萬斤(約2噸)糧食,用5000輛大車,5500頭的驢~有29000的駱駝逐步運到前線。這裏還不計人畜的吃用,給的工錢。


    當時打仗不惜一切代價,然而打勝之後,還能夠這樣嗎?


    要是你駐軍在前線,多年都是這樣運送物資,耗費巨大,根本不可能支持下去!也就是當時為什麽中原王朝即使能夠一時在邊疆得逞,然而在外族持續的進攻下,最終還是要後撤的原理。原因無它,後勤和財政支持不上了。蒙古能夠橫掃列國,其對後勤的依賴小是個關鍵!米帝軍為什麽能這麽強大?後勤補力能力強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帝國軍戰鬥意誌向1950年的pl


    蒸汽機時代對於解決後勤問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象帝國這些拖船,能夠拖動100到300~:(700水程),隻:|以往返,現在帝國已經有60列拖船隊在江上跑(每條動力船手),2w噸的貨物兩星期運完!即使再拉長水程也是小事一樁。


    這也是皇帝為什麽要等四十年,耐心等到蒸汽機出來了,他才陸續對外國發動戰爭,他一擊成功之後,物資源源運上,戰略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帝國軍後勤的成本低啊!


    沒有蒸汽機,你頂硬上,對邊疆地區大舉用兵,多年用兵,而且還能夠守得住?得!


    的軍隊吃糠麽?


    接下來幾天,物資不斷運來,這回除了軍用物資和食物,還有機器零件、煤炭、水泥、大炮、生活用品等等,想得很周到,連磚頭之類的建材都運了一船接一船。


    弟兄們冒雨搭起了更多的倉庫,用火烤幹地麵,還建起了從倉庫到碼頭之間的長廊,當起搬運工把船上物資運到倉庫。


    春雨漸漸平息,接下來弟兄們又轉職當了建築工,在工程師的指揮下,搭建房屋。


    不久後,三千名帝國子民服軍役,到來幫助進行基建,他們建造營房,倉庫、堡壘、擴展道路、碼頭、排水、下水道,修建各處的橋梁、防波堤……


    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做好,做得漂亮,用水泥固化地麵,甚至連花壇都留了地皮出來。如此一來,是在地上鋪錢,沒有足夠的經濟,也就難以支持這樣的基礎建設。


    到處都有腳手架,大興土木,除了木屋,更奢侈的兩層磚房建起來了,象醫院肯定是的,當中最完善的地方居然是……產房!


    我們知道,北方寒冷,生養不易,帝國就在產房上落足功夫,可想而知,當冰天雪地的時候,外族的婦嬰在寒冷中掙紮,而同江鎮的產房內卻是春意盈然,雙層磚的牆!雙層的玻璃窗!暖氣!溫言和藹的醫生和護士!甚至連產婦和嬰兒的夥食都包起來!這樣的福利,是整個帝國子民階層都能免費享受的!


    還有迎賓館、四通八達的中心供暖係統開始建立,管道都包好,以迎接下一次嚴寒的冬天。


    我們帝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除了讀好聖賢書,學堂還教授大家做木工、泥水工、農夫、機械工、牧人、花匠、捕魚等等,子民們養家糊口、構建工程、殺人放火樣樣俱通,所以大家做得還真不賴。


    就在本師七千人的後繼部隊到來之前,在同江鎮當泥水佬的三千先頭部隊在朱淩的一聲令下,放下手中工具,拿起兵器開撥,坐船沿黑龍江去清剿土著。


    他們前腳走,後繼部隊後腳上岸,迎接他們的居然隻有十個傷病軍士,氣得後繼部隊破口大罵先頭部隊大大的狡猾,吃了肉還喝湯,想把功勞全占了。而他們,隻好接過各種工具,幹起泥水佬的工作,還得負擔起警戒的重任,至多隻能分出一半去殺人。


    最終,一百戶長期定居者到來落戶,選出鎮長,同江鎮正式建埠。


    當年到來的定居者即發大財,他們相中最好的地皮做自已的宅地,他們的妻妾大部分被軍隊雇用幫助掃地搞衛生、洗衣,現在軍隊缺人手到就算是一條腿的人都有他的位置!經營商店,倒賣土著婦女,所有的男戶主,不約而同,全部成為漁夫,他們訂購了小蒸汽機船,去黑龍江捕魚。


    啊哈!六七月間黑龍江的魚成熟到同江一帶繁殖來者!


    魚,素稱“淡水魚之王”,是世界稀有魚類之一。個大修長,通體無鱗,肉肥嫩鮮美,營養豐富。烹飪方法:肉以清燉,生最佳,紅燜、炒魚片、溜魚段亦鮮嫩適口。其肚、腸、筋、皮、唇均可燒、靠、蒸、炒,“龍魚肚”、“紅燒龍魚唇”馳謄省內外。魚籽呈灰綠色,狀如黃豆粒,“生拌魚籽”色、味、香、形俱佳,營養價值極高,七粒可頂一個雞蛋。


    魚,外形特征與魚基本相同,魚的背麵為灰竭色,魚為青黑色,魚的生活習性與魚基本相同,合稱魚。


    魚,是黑龍江的名產,全身幾乎沒有廢料,胃、唇、骨、鰾、籽都是烹製名菜的上等原料。


    最值錢的是它們的魚籽,魚子醬是用雌魚的未受精卵做成的。一條雌魚產的卵大概相當於其體重的15以上。做魚子醬時,要先把魚殺死,把雌魚的卵巢整個取出來,然後用網濾掉附在魚卵上的其他組織和膜,魚籽為衣膜包著的黑褐色圓粒,外附著一薄層粘液,晶亮而略透明。最後撒上鹽進行醃製,接著就可出售了。


    做成食物,有口福品嚐過魚子醬的人都會被它的美味所折服,魚子醬的味道是無與倫比的。這種高檔奢侈的食品有黑珍珠之稱!每斤魚子醬賣價達二兩銀子,帝國物價便宜,二兩銀子很貴的了。


    大家都知道,帝國的子民被皇帝帶壞了,信奉“背脊朝天人所食”,全都是好吃之徒,魚子醬在帝國大受歡迎,如皇宮每年都要消費各類魚子醬將近二噸。


    在當年從事捕撈的子民們大幹快上,都賺到盤滿缽滿,樂得他們開口大笑,差點沒把牙齒笑掉!他們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在捕撈季節,有的人賺錢不要命,一天隻睡三小時!


    隨著捕撈業的興起,官府對魚業征收15的最高稅率,一般地,帝國普通稅率是十稅一,最高15,最低為無,官府要扶持某一產業就設低率稅,官府要打壓或者從中抽取更多利益則超過十稅一,但最高不過15。


    魚的15征稅又有不同,10入,5則留在當地,用於魚的研究和開發,官府說是至尊的皇帝陛下吩咐的,是早作打算,未雨綢繆,為了魚業的長期


    以免捕撈過度,造成魚的滅絕雲雲。


    稅收有了錢,就能建立研究所,還配備了先進孵化、養殖設備的魚養殖基地。多個基地每年可產出大量魚苗,放流到黑龍江中。


    研究不斷深中,對於漁網的網眼大小也有規定,隻網大魚,放過小魚;對於江上的捕撈力量作出限製,不涸澤而漁;還有魚苗應該什麽時候放養,以便讓幼魚能夠逃過天敵的攻擊,增加成活率等等……


    本來黑龍江上魚沒有開發過,魚們的基數大,數量多起飛起,一網打下去,重得網都拖不上來!現在雖然大量捕撈,可是官府也早早實行了有力的措施。所以自青龍四年起,魚的魚子醬平均每年出產150,保持長期穩定,無滅絕之危。


    在當時,民風淳樸,子民們對自己的皇帝、官府是完全信服,官府出台的措施都被不打扣折地執行了。


    同江鎮!


    是帝國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構成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啊,著名的完達山奶粉)一帶。三江沃野,山水縱橫,這裏有馳名中外的特產——魚、蛙魚、三花五羅、貂皮、麝鼠……自古以來,就是富饒的天然漁場和逐獵之地。人們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鍋裏來”來描述這裏的富庶。


    天下之大,皆為利來,都為利往。有人在同江發了財,第二年又新添三百戶到同江鎮落戶,十年後,同江鎮發展成為了五千戶居民的北方大鎮。即使隨著軍營的撤離,同江鎮也能夠自立了。


    江海不分家,就在帝國開發同江的時候,鄧艾指揮一支艦隊沿海岸北上,當中有帝國的一萬海軍陸戰隊分乘多條登陸艦隨行,還有二千服軍役的普通子民。


    鄧艾的艦隊中,炮艦隻得四艘,運人的登陸艦也不多,更多的是貨船,裝運了大量的物資。


    海參崴!我們的海參崴!


    這裏盛產海參,“崴”是窪地的意思。


    秋季是海參崴最好的季節.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山上五顏六色的樹葉與碧海藍天交相映輝。清新的空氣,宜人的涼風吹得人舒服無比。


    我們登陸了,波瀾不興。


    當地有個很小的土著村落,才得三百多人,已經向我們帝國效忠。基本上效忠後,他們必將融入中華大家庭中,因為皇帝對於他們關懷備至,用各種福利去關懷他們,而不是光收稅沒好處,而且,小子民當年加入帝國,當年即全部強製入讀帝國的學堂。


    老套!要求穿漢服、說漢語習漢字過漢俗信漢神,不得保持自己民族的特性。


    登陸後,帝國軍正如同江城建設一樣,大興土木,大搞基建,城市也就發展起來。


    待得十年後,鄧艾重返海參崴,他看到的是美麗的城市仿佛座落在碧波萬頃的水上.淩波而歌.又宛如一顆亮麗璀璨的明&g;:.


    一路北上,一路分兵,在重要的地方和易於開發的地方登陸,先後建立了大克馬、瓦寧諾、廟街、庫頁島等港口,當中最重要的是廟街、庫頁島。


    廟街是黑龍江出海口的城市,地理重要自不必說了。


    庫頁島是我中國北方靠北邊最大的島嶼,位於黑龍江出海口之東,東麵和北麵臨鄂霍次克海,西麵隔韃靼海峽與大陸相望,相當於兩個台灣島!


    那裏地形以廣闊的平原為主,有大片的森林,草原。有豐富的煤炭和日後才利用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各城市隨著基礎建設的完成,有了能夠抵抗冬天酷寒的建築,就陸續有子民前往定居、開發。


    新建的城市大部分是漁港,在這一帶的水域裏出產肥大的海參、似珍珠的黑魚籽、紅魚籽、大馬哈魚籽、耀武揚威的巨蟹、回味無窮的大馬哈魚、冰冷的海水中還有哈哈哈大龍蝦……


    地方有豐富的出產,能夠用蒸汽機船快速地運出去,還發展起旅遊業,經濟能夠支撐得起一座城市的正常運轉,這樣的城市是健康而且能夠持久的。


    同江城、海參崴、廟街、庫頁島等江海城市,交通方便,我們帝國軍以此為據點,四處出擊,對當地的原住民如鮮卑族的赫哲族、鄂溫克族、婁人、鄂倫春人等等,反正管你什麽鬼民族,實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對於歸順的土著並不歧視,不肯服從的則殺光該部落的所有男性!


    當時的土著是很p的,力量弱小,大部分土著還處於沒開化的社會,麵對著武裝到牙齒的帝國軍,一手蜜糖,一手屠刀,遂爭相依附。相比於蒙古草原一帶,江海地區的民族更多地投入了帝國的懷抱中,究其原因,土著造船不過關,山林隔絕,交通不便,形成不了大的部族,沒有合力,小村落三五百人,麵對著帝國軍嘩的一千人拉出來,即時投降了事,然後就樂不思蜀,大唱世上隻有帝國好。


    當地土著歸化帝國,全麵漢化,子民們陸續具備有漢人血統,各城也就成為了帝國的堅定的堡壘,帝國的統治在那裏堅如磐石,從此血脈相連,達致皇帝的意願:“實際占領!真正控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球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薩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薩餅並收藏全球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