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說明的是:除非是軍工專業畢業的小強,才有可能做出比較好的黑火藥大炮,不過在摸索的過程中,他很有可能被炸死(如果是他親自摸索的話, 當然我們可愛的李小強是絕對不會親自去做那麽危險的東西的)。
一般地,普通小強對於物理、機械可能有較好的指導發展,但對於化學方麵,可能作用不大。象自行車、車床,隻要鋼材過關,可能很快就能做出來。
網上資料:
公元14世紀,隨著黑火藥應用於歐洲戰爭,在人類軍事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奇跡。將硝酸鉀、硫黃和木炭的混合物裝在密閉容器內,利用點燃後產生燃燒氣體的爆炸力,使兵器和兵器係統具備了比以往的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殺傷力。不過,早期的火槍命中率低,射程短,射擊速率慢而且使用起來極不靈便。表一列舉了各個曆史時期中各種兵器的相對殺傷力。從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火槍的殺傷力實際上還不如同時代的長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便,步兵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練習,而要真正精通則需數年時間的刻苦訓練。因此從冷兵器到黑火藥兵器之間有著一個緩慢而艱難的轉變過程。經過年長日久的發展階段,黑火藥兵器才逐步代替長矛、十字弓和長弓,成了戰場上威力空前的兵器。
法國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國直到1596年才正式將火槍作為步兵武器。同樣,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特別是它的騎兵部隊極不願意廢棄早已用慣了的弓箭。公元16世紀,土耳其的精銳騎兵拒絕用火槍代替手中的弓,因此從當時觀察家觀點來看,兵器的更換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直到17世紀末,十字弓和長弓才完全從戰場上銷聲匿跡。
11世紀在中國出現了拋石機,並迅速在歐洲得到推廣應用。它大量取代了希臘和古羅馬陳舊的靠張力和扭力的攻城機械,在黑火藥問世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裏這種拋石機一直被延用著。這種機械製作簡便,造價低廉,而且投擲量大,使用非常可靠。但是,除了這種老式機械外,新型炮已開始顯露頭角。黑火藥問世後發明的加農炮比手槍效能更佳,使用更方便,這就是黑火藥對攻城炮所產生的最初的重大影響。但是,直到15世紀下半葉,加農炮才真正有效地取代了拋石機,成了重要的攻城炮。
14世紀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重型加農炮,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種稱為射石炮的巨型炮。這種炮的炮管較短,通常用青銅或鐵澆鑄而成,有時也用紫銅和黃銅製造。由於它發射的石彈重達300磅,因此,必須使用大量的火藥。火藥常常塞滿整個炮管,石彈則突出在炮管的外麵,因此發射談不上什麽精確度,而且初速也極低。為了提高炮的效能,不得不將炮放到離城牆很近的地方,這樣石彈才能轟擊到目標。
據說,鑄鐵射石炮曾在1340年用於轟擊意大利的特爾尼城。英國可能於1346年使用較小的射石炮襲擊了克雷賽城 [ 注:在1324年圍攻法國梅斯城和1342年進攻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時也可能使用了射石炮。 ] 。到了14世紀末,人們將熟鐵條焊接起來,再用環套加以固定,製成了更長的射石炮。理查德二世曾製造過一些這樣的炮用來保衛倫敦塔。英國愛丁堡著名的蒙斯梅格炮就是用螺扣將幾段鑄鐵接起來,再用環套將整個炮管焊接加固而成的。
隨著炮管的加長,鑄鐵工藝的改進,攻城加農炮的效能有了很大提高。1450年左右,鑄鐵製的炮彈取代了石彈,因而減少了炮的遊隙
新型炮對攻城作戰產生了十分直接而顯著的影響。其原因是,從一開始就表明它在戰爭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和效能。盡管它的前景令人十分樂觀,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裏,人們對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存在著某種分歧的意見。
歐洲十字軍從拜占庭人那裏學到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從而完全改變了西歐城堡防禦工事和城市防衛的概念。拜占庭帝國那築有高大城牆的城市和堅固的要塞工事,以及建有高大結實城樓的兩道甚至三道同心圓式的城牆,給西歐人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那時這些東西在西歐還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因此,12世紀的西歐在城堡的建築和城市防衛方麵發生了一場巨大的革命。
在後來的兩個世紀裏,城堡防禦工事的唯一重大改進是古城堡和設防城市的永久性城牆上用石頭築成的堞眼。這些堞眼高出於城牆的頂部,這樣守城士兵就可以通過狹長的堞眼直接向城牆下或城樓下的敵人射擊,而不致遭受任何危險。但是,以前的堞眼是掛在城牆頂上的木製瞭望台或“臨時圍板”,因此很容易被攻城器械和射石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而徹底摧毀。
經過一個周而複始的曆史時期後,攻城技術又遠遠落後於城堡防禦工事的建築技術。人們顯然已經到了智窮力竭的地步。很少有哪國的君主具有足夠的技巧、能力和財富,能夠並且願意投入大量的資源去攻克敵人十分強大的城防工事。封建軍隊很難長時間的待在野外從事無休止的圍攻戰。封建征兵製征募來的士兵一年裏隻有幾個星期能應召作戰,而雇傭軍的費用開支又高得驚人,因此隻好不定期地加以雇傭。當時,攻城戰的勝敗多半取決於城裏貯藏了多少食物和水,或者取決於守城部隊堅守城堡的決心。
15世紀初,黑火藥兵器的問世很快改變了這種局麵。新型炮對城堡的攻守技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是15世紀初原始的射石炮、迫擊炮和加農炮也要比黑火藥出現之前的攻城兵器威力強大得多。麵對發射石彈的早期加農炮,最堅固的中世紀磚石建築也會土崩瓦解。
但是,這種局麵並非出現於一夜之間。起初黑火藥攻城炮隻能起到提高士氣的作用,還算不上是一種真正能夠殺傷敵人的武器。1356年愛德華三世調用20門炮進攻法國加來城,在該城斷絕了一切外來援助的情況下,仍然堅守了11個月以上的時間。1422年,波希米亞的胡斯擁護者向卡爾斯坦城堡發起進攻,他們動用了46門輕型加農炮,5門重型加農炮,其中包括1門中型速射炮,另外還有5架拋石機,總共發射了11000發加農炮彈,932發石彈,13支燃燒筒和大約32噸腐屍,但是城堡依舊巍然不動。最後,胡斯擁護者的士兵隻得放棄攻城。
但是,30年後的1453年,在突破堅固的君士坦丁堡防禦設施的戰鬥中,土耳其炮兵集中火力攻擊了不到二個月的時間,終於戲劇性地解決了戰鬥,從而結束了這樣的一個曆史性時期,那就是通過使用技術裝備進行持久不懈的攻擊並采用餓降的辦法,設防堅固的城市不再是不可攻破的了。
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時所使用的巨型射石炮也許是最有名氣和最令人生畏的了。12門這樣的射石炮包括1門叫做“巴西利卡”的超級射石炮是匈牙利技師厄本為土耳其蘇丹設計製造的。厄本原受雇於拜占庭皇帝,後來背離出走。“巴西利卡”炮用熟鐵條製成,並用鐵箍加以焊接,它的炮膛直徑達36英寸,發射的石彈重1600磅,射程在一英裏以上,須要200人和六十頭牛才能牽引。根據設計,它一天大約可以發射7發炮彈,但在打了開頭幾炮後,炮就炸毀了。在土耳其蘇丹的大量攻城炮中,小一點的炮效能較好。其中有些炮在過了354年後對付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英國海軍中隊時仍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5世紀中葉,法國將英國軍隊從法國北部驅逐走的最後階段基本上進行的是一連串的包圍戰,法國國王利用新式炮迅速摧毀了英軍駐守的要塞。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他的最新式的機動炮隊迅速攻克一個又一個意大利堡壘,以至於馬基雅維裏 [ 譯者注: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哲學家 ] 把查理八世在意大利半島上的推進描寫成實際上是“手執粉筆”所進行的列隊行進。幾年後,西班牙將領貢薩羅&m;#183;德&m;#183;科爾多瓦手下的一位名叫佩德羅&m;#183;納瓦羅的著名技師發明了一種攻城新技術,他們將地道挖到敵人堡壘的城牆下麵,然後用黑火藥將其炸毀。
到了15世紀末,炮的強大威力終於使中世紀的城防工事過時了。正如人們已經注意到的那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城堡和築有城牆的城市無法架設對付敵人炮擊的大型加農炮。城牆上的輕型炮又打不著敵人的攻城遠程炮,稍重一些的炮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拖到城牆上麵,但卻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炮的後坐力會使牆基發生巨大的震動,嚴重影響城牆的堅固度,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攻破。
在後來的一個世紀裏,城防工事的建築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從而使圍攻戰中進攻和防守的能力又趨於平衡。在這一循環變革中,起關鍵作用的又是炮的威力。
容易被攻破的老式高大屏障式城牆和城樓被低矮而厚實的城牆取代了。新式城牆不僅足可架設護城炮,而且更難被攻城炮突破。新式城防工事築有寬大低矮的城牆,從城牆上又延伸出三角形的棱堡。這樣,護城炮就可以封鎖接近城堡的所有通道。因此,當時各國都為原有的城防工事構築了新的城牆和三角形棱堡,並盡可能給老式城牆加寬並降低高度。有的還在城堡周圍挖掘了護城壕溝或護城河,壕溝邊再構築一個較低的外崖,崖邊又是緩斜坡或土木工事,沿著緩斜坡的頂部再鋪設一條廊道,這樣城防部隊就可以從一地迅速運動到另一地。護城壕溝的外崖上可以架設一些輕型炮,以對付大量的攻城炮,不使靠近。
總結:火炮從發明到成熟的應用,大約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小強們不是軍工畢業的話,基本上隻能稍稍加強火炮的應用,但要大規模的應用,一般可能在他們壽終正寢後才有可能實現。當然,如果小強們飛到世間,正好遇上火炮應用的臨門一腳,什麽都準備好了,隻差他來上一腳,那也有可能實現大炮的廣泛應用。
一般地,普通小強對於物理、機械可能有較好的指導發展,但對於化學方麵,可能作用不大。象自行車、車床,隻要鋼材過關,可能很快就能做出來。
網上資料:
公元14世紀,隨著黑火藥應用於歐洲戰爭,在人類軍事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奇跡。將硝酸鉀、硫黃和木炭的混合物裝在密閉容器內,利用點燃後產生燃燒氣體的爆炸力,使兵器和兵器係統具備了比以往的任何兵器大得多的殺傷力。不過,早期的火槍命中率低,射程短,射擊速率慢而且使用起來極不靈便。表一列舉了各個曆史時期中各種兵器的相對殺傷力。從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火槍的殺傷力實際上還不如同時代的長弓和十字弓。但是,火槍的使用比較簡便,步兵經過短時間的訓練便可很快掌握,相反,要有效地使用十字弓,就得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練習,而要真正精通則需數年時間的刻苦訓練。因此從冷兵器到黑火藥兵器之間有著一個緩慢而艱難的轉變過程。經過年長日久的發展階段,黑火藥兵器才逐步代替長矛、十字弓和長弓,成了戰場上威力空前的兵器。
法國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國直到1596年才正式將火槍作為步兵武器。同樣,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特別是它的騎兵部隊極不願意廢棄早已用慣了的弓箭。公元16世紀,土耳其的精銳騎兵拒絕用火槍代替手中的弓,因此從當時觀察家觀點來看,兵器的更換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直到17世紀末,十字弓和長弓才完全從戰場上銷聲匿跡。
11世紀在中國出現了拋石機,並迅速在歐洲得到推廣應用。它大量取代了希臘和古羅馬陳舊的靠張力和扭力的攻城機械,在黑火藥問世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裏這種拋石機一直被延用著。這種機械製作簡便,造價低廉,而且投擲量大,使用非常可靠。但是,除了這種老式機械外,新型炮已開始顯露頭角。黑火藥問世後發明的加農炮比手槍效能更佳,使用更方便,這就是黑火藥對攻城炮所產生的最初的重大影響。但是,直到15世紀下半葉,加農炮才真正有效地取代了拋石機,成了重要的攻城炮。
14世紀出現了種類繁多的重型加農炮,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種稱為射石炮的巨型炮。這種炮的炮管較短,通常用青銅或鐵澆鑄而成,有時也用紫銅和黃銅製造。由於它發射的石彈重達300磅,因此,必須使用大量的火藥。火藥常常塞滿整個炮管,石彈則突出在炮管的外麵,因此發射談不上什麽精確度,而且初速也極低。為了提高炮的效能,不得不將炮放到離城牆很近的地方,這樣石彈才能轟擊到目標。
據說,鑄鐵射石炮曾在1340年用於轟擊意大利的特爾尼城。英國可能於1346年使用較小的射石炮襲擊了克雷賽城 [ 注:在1324年圍攻法國梅斯城和1342年進攻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時也可能使用了射石炮。 ] 。到了14世紀末,人們將熟鐵條焊接起來,再用環套加以固定,製成了更長的射石炮。理查德二世曾製造過一些這樣的炮用來保衛倫敦塔。英國愛丁堡著名的蒙斯梅格炮就是用螺扣將幾段鑄鐵接起來,再用環套將整個炮管焊接加固而成的。
隨著炮管的加長,鑄鐵工藝的改進,攻城加農炮的效能有了很大提高。1450年左右,鑄鐵製的炮彈取代了石彈,因而減少了炮的遊隙
新型炮對攻城作戰產生了十分直接而顯著的影響。其原因是,從一開始就表明它在戰爭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和效能。盡管它的前景令人十分樂觀,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裏,人們對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存在著某種分歧的意見。
歐洲十字軍從拜占庭人那裏學到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從而完全改變了西歐城堡防禦工事和城市防衛的概念。拜占庭帝國那築有高大城牆的城市和堅固的要塞工事,以及建有高大結實城樓的兩道甚至三道同心圓式的城牆,給西歐人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那時這些東西在西歐還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因此,12世紀的西歐在城堡的建築和城市防衛方麵發生了一場巨大的革命。
在後來的兩個世紀裏,城堡防禦工事的唯一重大改進是古城堡和設防城市的永久性城牆上用石頭築成的堞眼。這些堞眼高出於城牆的頂部,這樣守城士兵就可以通過狹長的堞眼直接向城牆下或城樓下的敵人射擊,而不致遭受任何危險。但是,以前的堞眼是掛在城牆頂上的木製瞭望台或“臨時圍板”,因此很容易被攻城器械和射石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而徹底摧毀。
經過一個周而複始的曆史時期後,攻城技術又遠遠落後於城堡防禦工事的建築技術。人們顯然已經到了智窮力竭的地步。很少有哪國的君主具有足夠的技巧、能力和財富,能夠並且願意投入大量的資源去攻克敵人十分強大的城防工事。封建軍隊很難長時間的待在野外從事無休止的圍攻戰。封建征兵製征募來的士兵一年裏隻有幾個星期能應召作戰,而雇傭軍的費用開支又高得驚人,因此隻好不定期地加以雇傭。當時,攻城戰的勝敗多半取決於城裏貯藏了多少食物和水,或者取決於守城部隊堅守城堡的決心。
15世紀初,黑火藥兵器的問世很快改變了這種局麵。新型炮對城堡的攻守技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是15世紀初原始的射石炮、迫擊炮和加農炮也要比黑火藥出現之前的攻城兵器威力強大得多。麵對發射石彈的早期加農炮,最堅固的中世紀磚石建築也會土崩瓦解。
但是,這種局麵並非出現於一夜之間。起初黑火藥攻城炮隻能起到提高士氣的作用,還算不上是一種真正能夠殺傷敵人的武器。1356年愛德華三世調用20門炮進攻法國加來城,在該城斷絕了一切外來援助的情況下,仍然堅守了11個月以上的時間。1422年,波希米亞的胡斯擁護者向卡爾斯坦城堡發起進攻,他們動用了46門輕型加農炮,5門重型加農炮,其中包括1門中型速射炮,另外還有5架拋石機,總共發射了11000發加農炮彈,932發石彈,13支燃燒筒和大約32噸腐屍,但是城堡依舊巍然不動。最後,胡斯擁護者的士兵隻得放棄攻城。
但是,30年後的1453年,在突破堅固的君士坦丁堡防禦設施的戰鬥中,土耳其炮兵集中火力攻擊了不到二個月的時間,終於戲劇性地解決了戰鬥,從而結束了這樣的一個曆史性時期,那就是通過使用技術裝備進行持久不懈的攻擊並采用餓降的辦法,設防堅固的城市不再是不可攻破的了。
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時所使用的巨型射石炮也許是最有名氣和最令人生畏的了。12門這樣的射石炮包括1門叫做“巴西利卡”的超級射石炮是匈牙利技師厄本為土耳其蘇丹設計製造的。厄本原受雇於拜占庭皇帝,後來背離出走。“巴西利卡”炮用熟鐵條製成,並用鐵箍加以焊接,它的炮膛直徑達36英寸,發射的石彈重1600磅,射程在一英裏以上,須要200人和六十頭牛才能牽引。根據設計,它一天大約可以發射7發炮彈,但在打了開頭幾炮後,炮就炸毀了。在土耳其蘇丹的大量攻城炮中,小一點的炮效能較好。其中有些炮在過了354年後對付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的英國海軍中隊時仍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15世紀中葉,法國將英國軍隊從法國北部驅逐走的最後階段基本上進行的是一連串的包圍戰,法國國王利用新式炮迅速摧毀了英軍駐守的要塞。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他的最新式的機動炮隊迅速攻克一個又一個意大利堡壘,以至於馬基雅維裏 [ 譯者注: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哲學家 ] 把查理八世在意大利半島上的推進描寫成實際上是“手執粉筆”所進行的列隊行進。幾年後,西班牙將領貢薩羅&m;#183;德&m;#183;科爾多瓦手下的一位名叫佩德羅&m;#183;納瓦羅的著名技師發明了一種攻城新技術,他們將地道挖到敵人堡壘的城牆下麵,然後用黑火藥將其炸毀。
到了15世紀末,炮的強大威力終於使中世紀的城防工事過時了。正如人們已經注意到的那樣,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城堡和築有城牆的城市無法架設對付敵人炮擊的大型加農炮。城牆上的輕型炮又打不著敵人的攻城遠程炮,稍重一些的炮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拖到城牆上麵,但卻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炮的後坐力會使牆基發生巨大的震動,嚴重影響城牆的堅固度,因此反而更容易被攻破。
在後來的一個世紀裏,城防工事的建築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從而使圍攻戰中進攻和防守的能力又趨於平衡。在這一循環變革中,起關鍵作用的又是炮的威力。
容易被攻破的老式高大屏障式城牆和城樓被低矮而厚實的城牆取代了。新式城牆不僅足可架設護城炮,而且更難被攻城炮突破。新式城防工事築有寬大低矮的城牆,從城牆上又延伸出三角形的棱堡。這樣,護城炮就可以封鎖接近城堡的所有通道。因此,當時各國都為原有的城防工事構築了新的城牆和三角形棱堡,並盡可能給老式城牆加寬並降低高度。有的還在城堡周圍挖掘了護城壕溝或護城河,壕溝邊再構築一個較低的外崖,崖邊又是緩斜坡或土木工事,沿著緩斜坡的頂部再鋪設一條廊道,這樣城防部隊就可以從一地迅速運動到另一地。護城壕溝的外崖上可以架設一些輕型炮,以對付大量的攻城炮,不使靠近。
總結:火炮從發明到成熟的應用,大約用了幾百年的時間,小強們不是軍工畢業的話,基本上隻能稍稍加強火炮的應用,但要大規模的應用,一般可能在他們壽終正寢後才有可能實現。當然,如果小強們飛到世間,正好遇上火炮應用的臨門一腳,什麽都準備好了,隻差他來上一腳,那也有可能實現大炮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