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炳林和鄭少華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其實沒有想到,這不單單隻是單純地讓鄭少強能夠如願地讀大學那麽簡單,相應的,兄弟兩人的身份也將互換;也就是說,哥哥鄭少華在未來的日子中將以弟弟鄭少強的名字開始自己的生活,而弟弟鄭少強也將以哥哥鄭少華的名字走進大學的校園。


    他們兄弟兩人長相十分相似,惟有真正認識與了解他們的人才知道誰是誰,因此不必擔心身份被識破;然而,相貌隻能掩蓋身份,卻很難將兩人注定應該走的人生改變!


    弟弟鄭少強在接下來的幾天都顯得非常高興,因為哥哥把大學錄取通知書讓給了他,意味著他夢寐以求的大學夢終於可以實現了。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切都顯得過於感性,不夠穩重,遇到高興的事情就會欣喜若狂;一旦遭遇挫折與痛苦,又不夠堅強,很容易被這種困苦打倒。


    這種喜悅迅速蔓延開來,讓全家人都處在一種和睦與幸福的狀態之中,逐漸被金榜題名的快樂所籠罩。盡管哥哥鄭少華將從此失去讀大學的機會,將走一條艱難而充滿挫折的道路;然而,看到弟弟的喜悅,他也感同身受一般,並沒有過多考慮未來的事情,畢竟現在這種家庭溫馨的情景也是很難獲得的。


    父母覺得虧欠了少華,覺得很對不起他,時而流露出一些愧疚與傷感的情緒;但是,總的說來,他們也終於沉浸在兒子考上大學的喜悅之中。


    母親的病情似乎也有所好轉了,顯得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很久都沒有看到她這樣高興的樣子。父親盡管沒有母親那麽喜形於色,偶爾也會流露出一種憂心忡忡的神情,但是看到大家開心的樣子,也就漸漸融入其中了。妹妹鄭少紅起初還有些為大哥抱不平,覺得這樣的決定對大哥太不公平了,不過經過鄭少華的開解,也慢慢融入到這種難得的融洽氛圍之中。整個家在遭遇接二連三的不幸之後,終於開始趨於一種相對和諧穩定的狀態。


    鄭少華是村裏第一名大學生。當得知他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名牌大學後,村裏的很多親戚朋友紛紛前來表示祝賀。盡管村裏很多人不是很支持教育,大多抱有一種“讀書無用”的觀念,但是當村裏出了第一個大學生這樣的喜事後,村民們也同樣感到一種莫大的欣慰,總想來湊熱鬧。


    在遭遇家庭的種種變故之後,鄭炳林本來不打算請客,不打算張揚的,再加上他一直覺得對少華充滿一種愧疚之情,也就更不願大張旗鼓地來進行慶祝了。但是,村裏的父老鄉親紛紛表示要來聚聚,有點盛情難卻;而且村長也說非要慶祝慶祝,說少華的事不僅關係到他們一家人,而且還關係到整個橫水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正好可以借此當成一種宣傳的媒介和平台。最後,在眾人的一再勸說之下,鄭炳林也就隻好答應了。


    慶別宴當天,村裏能來的人差不多都來了,人山人海的,連鎮上水泥廠也有人來參加,聲勢相當宏大。這都是村長一手帶頭搞的。村長還專門買來了鞭炮,甚至之前還寫好了簡短的發言稿,他想借鄭少華考上大學之機來對村民進行宣傳教育,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支持教育,讓自己的子女能夠上學讀書。


    在大家坐定之後,村長宣讀了自己事先擬定好的發言稿,顯得極為正式。他拿著話筒,對著在場所有的村民高聲地說道:


    “父老鄉親們,今天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我們村總算出了第一個大學生,而且是全國有名的大學,他就是鄭炳林家的兒子鄭少華。這是我們村走進大學的第一人,也是我們村未來教育發展的希望,希望各位在座的鄉親朋友能夠多多支持教育,盡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多讀書,因為隻有讀書才能增長我們的見識,隻有讀書才能改變我們的未來,隻有讀書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村長趁著大家歡聚在此的大好機會,激情飛揚地講了十來分鍾,不僅從理論上講了讀書的重要性,什麽教育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等等,甚至還談到自己年少求學時的經曆和自己從事教育多年的感受,顯得慷慨激昂、意氣風發、發人肺腑。


    村長名叫陳德榮,年齡在四十五歲左右,中專畢業後便當了教師,十多年前在鎮上的一所小學教了幾年書。十年前,他回到村裏任了村長,發現很多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都是滿不在乎的態度,甚至覺得讀書根本就是在浪費金錢、浪費時間。


    麵對村裏這樣的狀況,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來發展村裏的教育,幫助更多的子女上學,便一直留了下來,既擔任村小的校長,又同時教授學生,對一些反對子女上學的家長,他還要親自進行走訪、勸說。可以說,他對整個村的教育可謂孜孜不倦,很多村裏的孩子都是他的學生,少華、少強、少紅三兄妹也是他所教過的學生。


    村長講完話之後,便讓人點上鞭炮。在一陣“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中,在座的鄉親們便開始喝酒吃飯了,場麵異常喧嘩。


    此時,少華、少強、少紅正站在一旁觀望著鞭炮的墜落與炸裂。聽著鞭炮震耳欲聾的聲響,少強仿佛看到了自己無限美好的未來,顯得興奮不已。如今他已獲得了進入大學的通行證,能夠順利地邁入大學的校門,他明白,這一切都是哥哥給予他的;想到這裏,他不禁對哥哥懷有一種深切的感恩之情。


    少強望了望站在一旁的哥哥,看到哥哥神情淡定、目光深邃,便將手友好地搭在了哥哥的肩上。哥哥回過頭來看了弟弟一眼,明白弟弟的心意,便對他微微一笑,同時也將自己的手搭在弟弟的肩上,並輕輕地拍了一下,然後又繼續凝望著不斷墜落下來的鞭炮。


    站在少華旁邊的少紅感動地看著這一幕,眼睛不覺濕潤了。她覺得自己的大哥真的太偉大了,他這是將自己的美好前程拱手讓給了二哥,這種無私的親情,怎能不令人感懷?怎能不令人落淚?要知道他們二人將因此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條星光璀璨,一條步履維艱,這是天和地的巨大差別啊!想到這一切,少紅不禁將自己的手放在了大哥寬大的手中。


    少華感知到妹妹纖細的小手之後,便緊緊地握在手裏,回頭看了一眼紅著眼的妹妹,同時用另一隻手摟著妹妹的肩膀。就這樣,大哥鄭少華一手摟著自己的弟弟鄭少強,一手摟著自己的妹妹鄭少紅,三人都同時將目光深情地投向了劈劈啪啪響個不停的鞭炮。


    親戚朋友們吃的吃,喝的喝,喧聲不斷。在這期間,水泥廠的來賓對鄭炳林的傷勢情況表示了慰問。來的正是在醫院見到的穿白色襯衫的人。


    “鄭師傅,你的腿現在還好嗎?”水泥廠的人慰問道。


    “恢複得還可以,就是感覺好像不是自己的腿一樣,不太聽使喚。”鄭炳林滿不在乎地說道。


    “是這樣的,剛安裝的腿肯定比不上自己的腿靈活啊!不過平時沒事多走走,久了就會慢慢好起來的。”


    “希望吧!對了,水泥廠最近怎樣?聽說要倒閉了,有這回事嗎?”鄭炳林關切地問道。


    “唉!最近遇到了一點資金問題,而且在進行安檢時,有些地方不合格,規定在一年內進行技術改進,如果不行,就要求立即停產!”


    水泥廠的人無奈地說道,並且不停地搖著頭。


    盡管鄭炳林在水泥廠失掉了自己的右腿,但事故的發生畢竟是由於他自己的疏忽才導致的,而且他在那裏也幹了好多年,自然而然產生了一些感情。聽說水泥廠目前的困難處境,鄭炳林感到有點惋惜,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嘿,鄭師傅,你家到底是誰考上了大學啊?”水泥廠的人突然轉移話題問道。


    “是我的……大兒子少華……”鄭炳林略微想了想說道。


    “他們長得這麽相,能辨認出來嗎?”


    水泥廠的人繼續問道,神情顯得十分輕鬆。


    “久了就能區別開來,他們盡管長得很像,但是性格卻相差很大,呆久了就能辨別出來。”鄭炳林坦誠不公地說道。


    “哦,這樣啊……”水泥廠的人略有所思地說道,“那你的二兒子是沒考上嗎?”


    “他差兩分——”鄭炳林有些無奈地說道。


    “怪可惜的,隻差兩分落榜了,那他打算做什麽呢?”水泥廠的人搖了搖頭說道。


    “現在還不知道,或許出去打工吧……也或許……”


    鄭炳林突然想到少華的出路,變得有些憂慮起來,頓時語塞,不知該說些什麽。


    “如果他願意,你就叫他來我們水泥廠吧,畢竟你現在不能再工作了,家庭負擔也挺大的。目前,水泥廠正在全麵進行技術引進與技術創新,也需要一些人來工作,爭取將水泥廠的安全技術搞上去,不然明年真可能就倒閉了!”水泥廠的人較為詳盡地說道。


    “那多謝了,先聽聽他的打算看吧!”鄭炳林表示感激地說道。


    “那好,如果他願意來我們水泥廠,叫他隨時來找我,畢竟你在廠裏也辛勤付出過許多!”水泥廠的人爽快地說道。


    最後,水泥廠的人對鄭少華考上大學再次表示了祝賀,並讓鄭炳林多注意休息,不要太過操勞。


    慶別宴結束後,鄉親們三三兩兩地離開了。臨走時,村長對鄭炳林說道:


    “你們家少強差兩分沒有考上大學,真的是太可惜了!其實,這孩子挺聰明的,論天賦比他哥哥強,但就是這天賦讓他有些心高氣傲。如果他能像他哥哥那樣踏實、勤奮,考上一所名牌大學肯定是沒問題的!”


    “是啊,要是他能再勤奮些就好了,說不定就上了!”


    鄭炳林也深知少強的性格,便表示讚同地說道。


    “那他有什麽打算?”村長繼續問道。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得問問他!”


    “如果可以,叫他來我們村小教書吧!說實話,村小還真差老師,如果少強能來,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村長了解少強這孩子的性格,知道他好勝心強,怕他受不了這個打擊,想以此來撫慰他落榜的心情。


    鄭炳林對村長的好意表示感謝,說這事得和少強商量商量。於是,村長也不再多說什麽,告別鄭炳林離開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胞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遲黎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遲黎才並收藏雙胞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