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張振生和黃海濤將主要的精力轉移到學校附近,對周圍的酒吧、餐廳和飯館進行詢問,以期獲得進一步的線索。
經過幾天的排查,總算在學校附近的一家酒吧查詢到死者的一些相關情況。這是一家相對比較高檔的酒吧,名叫“銀都酒吧”,來這裏消費的客人大多都是學校裏麵一些有錢人和附近住的有錢人。
當張振生和黃海濤拿著死者的照片詢問酒吧的工作人員時,他們一眼就認出了死者。原來,曹飛洪經常和朋友來這裏喝酒,隔三差五就會來,出手大方;而且,大家似乎都知道他是教育部長的兒子,所以,對他印象比較深。
於是,張振生找到了這間酒吧的負責人,向其了解了曹飛洪來這裏的一些情況。酒吧經理年齡大概在三十來歲。
“曹飛洪最後一次來這裏消費,是什麽時候?”張振生對酒吧經理詢問道。
“我想想……好像是月1日……”經理略微想了想回答道。
“你能肯定嗎?要知道,酒吧人來人往的,你怎麽對曹飛洪的情況如此了解呢?”一旁的黃海濤不禁好奇地詢問道。
“哦,是這樣的,曹公子是我們這裏的老客人了,所以對他的情況自然十分清楚,每次來的時候,他都會陪著朋友一起來,久而久之自然是比較清楚了。”經理盡可能詳盡地回答道。
“月1日那天,他是什麽時候到店裏來的呢?”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這個嘛,具體時間不太清楚了……你稍等下,我詢問下當天負責的服務生……”經理回答道。
說完,他便離開了,兩三分鍾後和一名酒吧服務生來到了張振生他們所在的酒桌。
“警官,這位就是當天負責的服務生,具體的問題您們可以詢問他……”經理指了指身旁的服務員說道。
這名服務員大概隻有十七八歲的樣子,顯得比較年輕,甚至有些稚嫩。
“曹飛洪是月1日來酒吧的嗎?”張振生對服務生再次確認道。
“是的。”服務生有些慌亂地回答道。
“他是什麽時候來的酒吧?”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好像是下午四點左右。”服務生想了想回答道。
“他是和誰一起呢?”
“剛開始的時候,隻是他一個人,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又來了三人……看樣子,那天曹公子心情不太好,那三人好像是他叫來陪他喝酒的,都是他的好朋友。”
“哦,那三人也經常來酒吧喝酒嗎?”張振生好奇地詢問道。
“經常來,也是這裏的老客人,經常和曹公子一塊來的。”服務員老實地回答道,不敢有半點隱瞞。
“他們都叫什麽?”張振生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
“其中一個叫趙軍,另外一個叫袁華,還有一個叫曾誌文。”服務員較為熟悉地回答道,仿佛對這些人已經比較熟悉了似的。
“這三人都是京師理工大學的學生嗎?”張振生一邊在袖珍筆記本上寫著,一邊繼續詢問道。
“是的。他們都是理工大的學生。”服務員回答道。
“你對他們還了解多少?比如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等等……”
“除了知道他們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和有權勢之外,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服務員有些遺憾地說道,仿佛為不能為警方提供更多的幫助感到愧疚似的。
“那你有他們三人的電話號碼嗎?”一旁的黃海濤突然詢問道。
“有的,您們稍等下,我這就去拿來……”服務員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完立即就離開了,連走帶跑的。
沒過一會兒,那名服務員便跑來了,手上拿著一個工作筆記本,對兩名警官說道:
“警官,他們的電話號碼我都有所記載,您們請看……”
說著,服務員便將手裏的筆記本遞到了張振生和黃海濤麵前。
兩位警官看了看上麵的電話號碼,並且將三人的號碼記錄了下來,以待接下來向他們了解相關的情況。
“那天之後,曹飛洪便再也沒有來過店裏了嗎?”張振生記下三人的電話號碼之後,繼續詢問道。
“沒有了,那是他最後一次來店裏了。”服務員隱約感到有些不安地說道。
“哦,這樣啊……”張振生略微思考了片刻說道,“那天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店裏的?”
“好像是晚上九點左右吧。”服務員想了想說道。
“這個時間你確定嗎?”張振生再次確認道。
“這個沒有錯,我記得很清楚。以前他們一般都要很晚才走的,但是那天曹公子好像喝了不少酒,另外三人結了賬就扶著他離開了。”服務員肯定地說道。
“哦,好的,沒什麽了,你們去忙吧。謝謝了!”聽了服務員的話,張振生感激地說道。
於是,張振生和黃海濤便起身準備離開。酒吧經理一直陪同著他們走到門外。
“警官,聽說,曹公子是被火車撞死的,這事是真的嗎?”到了酒吧門口,經理突然小聲地詢問道,仿佛覺得警察的到來必定另有內情似的。
“這個嘛,暫時無可奉告,我們隻是來了解些情況的。謝謝你們的坦誠相告!”張振生最後說道。
“哪裏,哪裏,能夠幫助警方,這是我們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經理大義凜然地說道,仿佛為此感到某種快意和自豪似的。
“看來,你的覺悟還挺高的嘛!真是不錯,值得表揚,以後繼續發揚!”黃海濤讚賞地說道。
“警官過獎了!咱們市民就是應該盡力幫助警方懲治壞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安定。”經理繼續暢然地說道。
張振生他們離開酒吧之後,便返回了局裏。
通過兩天的調查,案件有了一定的進展,至少可以初步斷定,與曹飛洪喝酒的三人有重大的嫌疑,因為曹飛洪最後見麵的就是這三人。看來,必須對這三人進行一番調查,從而真正鎖定犯罪嫌疑人。
接下來,張振生、黃海濤與三人取得了聯係,並且到他們所在的家裏進行調查,詢問了月1日後和除夕當晚各自的動向。
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月1日晚送曹飛洪回寢室後,他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後來才知道他發生了不幸。至於後來的動向,他們要麽說呆在家,要麽說去哪裏玩;而且,令人感到沮喪的是,他們都有相關的人證。當詢問他們除夕那晚的動向時,他們的回答都是在家,和家人呆在一起,吃團年飯,幾乎都沒有離開過家,而且,作證的幾乎都是他們的家人。
這樣的結果,既令人感到灰心,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畢竟大過年的,絕大部分人都會和家人在一起。不過,僅憑家人的一麵之詞,似乎也並不能洗脫他們的嫌疑,也不能就此排除他們的犯案事實。也有可能,他們中有人的父母為了包庇自己的兒子,做了偽證也說不定。這是完全可能的,畢竟為了自己的兒子,父母是可以甘願冒任何危險的;而且,警方之前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對三人的調查進行了差不多四五天的時間,然而仍舊沒有什麽突破性的重大進展。三人不管從犯罪動機和犯罪可能上來講,似乎都很難將其看成是凶手。
正當案件再次陷入到困境之中時,在正月十五前一天,也就是學校正式開學前兩天,警方突然收到了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發現了死者生前所穿的外套。這是死者寢室的室友提供的。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張振生和黃海濤馬上趕往了學校,來到了他們之前曾經來過的這間1寢室。此時,寢室內已經來了兩名同學。
這天,在收拾衣櫃的時候,其中一名叫陸川的同學在自己衣櫃發現一件米黃色的風衣。這件外套並不是他的衣服,也不是另外一名同學徐俊的。不過,經徐俊的提醒,覺得這件衣服好像是曹飛洪的,因為曹飛洪特別喜歡穿這類風衣。而且,兩人在過年期間就已經知曉了曹飛洪所遭遇的事故和不幸,當時國內各大電視台和各大報紙都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瞬間成為當時一件重磅新聞。
兩名同學覺得這件衣服可能會對警方有幫助,便報了案,提供了這條重要的線索。
這件衣服,的確是一條重大線索,因為據此就可以大概確定死者曾經與哪些人有過來往,最後見過哪些人,這對破案有著非常重大的幫助。雖然之前他們已經確定了與曹飛洪有過接觸的三人,但是並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線索。而且,據說,他們也隻是將曹飛洪送到寢室門口,並沒有送回寢室,這是曹飛洪執意要他們離開的。
於是,張振生和黃海濤立即將這件重要的物證密封,打算帶回局裏,看能不能從衣服上檢驗到指紋,從而鎖定犯罪嫌疑人。
之後,他們又對兩名同學進行了一番詢問。
“你們叫什麽名字?”密封好物證之後,張振生便向他們詢問道。
“我叫陸川。”
“我叫徐俊。”
“過年前,你們是什麽時候離開學校的?”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考完試不久我就離開了,具體是在……”陸川想了想回答道,“哦,是在1月17日。”
“我稍微晚兩天,是在18日返程回家的。”徐俊回答道。
“你們家在哪裏?”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我家是江蘇的。”陸川回答道。
“我家是湖南的。”徐俊回答道。
“曹飛洪在寢室住的時候多嗎?”
“不多,一般偶爾會回來住,這個不太確定。”
“那他這個人平時的人際交往怎樣?他的為人如何?”
“他的人際交往的話,比較雜,主要是跟一些有權有勢的富二代、官二代來往,在校內和校外都有他的一些朋友。我們與他的交往也不深,隻能算是一般的朋友而已。至於他的為人,我覺得,他給人的感覺比較傲慢,畢竟他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所以自然不太把別人放在眼裏。”陸川坦誠地回答道。
“那你們知不知道,他和什麽人有過一些過節呢?”
“這個就不太清楚了,像他這種性格,估計是很難與人相處的,別人也是很難容忍他的吧!而且,他的人際交往,其實我們也不是太清楚,與什麽人有過過節,也就不得而知了。”徐俊說道。
“哦,這樣啊……”張振生不免感到有些失望。
本來,他寄希望從曹飛洪的室友那裏得到一些信息,可是仍舊和其他人的回答大同小異,沒有任何發現。看來,隻能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曹飛洪所留下的衣服上了,看能不能從中鎖定嫌疑人。
隨後,警方便對曹飛洪的衣物進行指紋鑒定。鑒定結果是,從死者衣服上檢測到七個人的不同指紋。
接下來,警方便對這七個指紋紛紛進行比對。首先,采集了兩名室友的指紋,之後又采集了和曹飛洪一塊喝酒的三人指紋,還有曹飛洪本人的指紋。最後,將這些采集到的指紋一一進行比對。得出的結論是,有六個指紋的身份都得到了確定,這六人就是曹飛洪本人和他的室友,還有就是和他一塊喝酒的朋友。
還有一個指紋,暫時沒辦法確定。
“這下可好了,總算離破案不遠了。這個未知的指紋,肯定就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應該錯不了。”
鑒定完指紋後,黃海濤滿心歡喜地說道,仿佛已經鎖定了凶手似的。
“暫時還不能這麽快下定論,還需展開進一步的調查。等確定了這個指紋的身份,才能做出相應的判斷。”張振生並沒有被這種喜悅衝昏頭腦,仍舊理性地分析道。
這也是他長期辦案所養成的習慣,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易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也絕不輕易下定論。
有了指紋,這下警方的調查工作也有了重大突破,比之前的調查有所進展。但是,指紋也隻是提供一定的參考,並不能一下子立即破案。不過,這一物證,將來卻可以作為定罪的呈堂證供。
接下來,警方的重點工作便是查明這個未知的指紋,從而確定重要犯罪嫌疑人,緝拿真凶,將凶手繩之以法。(未完待續)
經過幾天的排查,總算在學校附近的一家酒吧查詢到死者的一些相關情況。這是一家相對比較高檔的酒吧,名叫“銀都酒吧”,來這裏消費的客人大多都是學校裏麵一些有錢人和附近住的有錢人。
當張振生和黃海濤拿著死者的照片詢問酒吧的工作人員時,他們一眼就認出了死者。原來,曹飛洪經常和朋友來這裏喝酒,隔三差五就會來,出手大方;而且,大家似乎都知道他是教育部長的兒子,所以,對他印象比較深。
於是,張振生找到了這間酒吧的負責人,向其了解了曹飛洪來這裏的一些情況。酒吧經理年齡大概在三十來歲。
“曹飛洪最後一次來這裏消費,是什麽時候?”張振生對酒吧經理詢問道。
“我想想……好像是月1日……”經理略微想了想回答道。
“你能肯定嗎?要知道,酒吧人來人往的,你怎麽對曹飛洪的情況如此了解呢?”一旁的黃海濤不禁好奇地詢問道。
“哦,是這樣的,曹公子是我們這裏的老客人了,所以對他的情況自然十分清楚,每次來的時候,他都會陪著朋友一起來,久而久之自然是比較清楚了。”經理盡可能詳盡地回答道。
“月1日那天,他是什麽時候到店裏來的呢?”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這個嘛,具體時間不太清楚了……你稍等下,我詢問下當天負責的服務生……”經理回答道。
說完,他便離開了,兩三分鍾後和一名酒吧服務生來到了張振生他們所在的酒桌。
“警官,這位就是當天負責的服務生,具體的問題您們可以詢問他……”經理指了指身旁的服務員說道。
這名服務員大概隻有十七八歲的樣子,顯得比較年輕,甚至有些稚嫩。
“曹飛洪是月1日來酒吧的嗎?”張振生對服務生再次確認道。
“是的。”服務生有些慌亂地回答道。
“他是什麽時候來的酒吧?”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好像是下午四點左右。”服務生想了想回答道。
“他是和誰一起呢?”
“剛開始的時候,隻是他一個人,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又來了三人……看樣子,那天曹公子心情不太好,那三人好像是他叫來陪他喝酒的,都是他的好朋友。”
“哦,那三人也經常來酒吧喝酒嗎?”張振生好奇地詢問道。
“經常來,也是這裏的老客人,經常和曹公子一塊來的。”服務員老實地回答道,不敢有半點隱瞞。
“他們都叫什麽?”張振生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
“其中一個叫趙軍,另外一個叫袁華,還有一個叫曾誌文。”服務員較為熟悉地回答道,仿佛對這些人已經比較熟悉了似的。
“這三人都是京師理工大學的學生嗎?”張振生一邊在袖珍筆記本上寫著,一邊繼續詢問道。
“是的。他們都是理工大的學生。”服務員回答道。
“你對他們還了解多少?比如他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等等……”
“除了知道他們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和有權勢之外,其他的我就不清楚了。”服務員有些遺憾地說道,仿佛為不能為警方提供更多的幫助感到愧疚似的。
“那你有他們三人的電話號碼嗎?”一旁的黃海濤突然詢問道。
“有的,您們稍等下,我這就去拿來……”服務員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完立即就離開了,連走帶跑的。
沒過一會兒,那名服務員便跑來了,手上拿著一個工作筆記本,對兩名警官說道:
“警官,他們的電話號碼我都有所記載,您們請看……”
說著,服務員便將手裏的筆記本遞到了張振生和黃海濤麵前。
兩位警官看了看上麵的電話號碼,並且將三人的號碼記錄了下來,以待接下來向他們了解相關的情況。
“那天之後,曹飛洪便再也沒有來過店裏了嗎?”張振生記下三人的電話號碼之後,繼續詢問道。
“沒有了,那是他最後一次來店裏了。”服務員隱約感到有些不安地說道。
“哦,這樣啊……”張振生略微思考了片刻說道,“那天他們是什麽時候離開店裏的?”
“好像是晚上九點左右吧。”服務員想了想說道。
“這個時間你確定嗎?”張振生再次確認道。
“這個沒有錯,我記得很清楚。以前他們一般都要很晚才走的,但是那天曹公子好像喝了不少酒,另外三人結了賬就扶著他離開了。”服務員肯定地說道。
“哦,好的,沒什麽了,你們去忙吧。謝謝了!”聽了服務員的話,張振生感激地說道。
於是,張振生和黃海濤便起身準備離開。酒吧經理一直陪同著他們走到門外。
“警官,聽說,曹公子是被火車撞死的,這事是真的嗎?”到了酒吧門口,經理突然小聲地詢問道,仿佛覺得警察的到來必定另有內情似的。
“這個嘛,暫時無可奉告,我們隻是來了解些情況的。謝謝你們的坦誠相告!”張振生最後說道。
“哪裏,哪裏,能夠幫助警方,這是我們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經理大義凜然地說道,仿佛為此感到某種快意和自豪似的。
“看來,你的覺悟還挺高的嘛!真是不錯,值得表揚,以後繼續發揚!”黃海濤讚賞地說道。
“警官過獎了!咱們市民就是應該盡力幫助警方懲治壞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安定。”經理繼續暢然地說道。
張振生他們離開酒吧之後,便返回了局裏。
通過兩天的調查,案件有了一定的進展,至少可以初步斷定,與曹飛洪喝酒的三人有重大的嫌疑,因為曹飛洪最後見麵的就是這三人。看來,必須對這三人進行一番調查,從而真正鎖定犯罪嫌疑人。
接下來,張振生、黃海濤與三人取得了聯係,並且到他們所在的家裏進行調查,詢問了月1日後和除夕當晚各自的動向。
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月1日晚送曹飛洪回寢室後,他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後來才知道他發生了不幸。至於後來的動向,他們要麽說呆在家,要麽說去哪裏玩;而且,令人感到沮喪的是,他們都有相關的人證。當詢問他們除夕那晚的動向時,他們的回答都是在家,和家人呆在一起,吃團年飯,幾乎都沒有離開過家,而且,作證的幾乎都是他們的家人。
這樣的結果,既令人感到灰心,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畢竟大過年的,絕大部分人都會和家人在一起。不過,僅憑家人的一麵之詞,似乎也並不能洗脫他們的嫌疑,也不能就此排除他們的犯案事實。也有可能,他們中有人的父母為了包庇自己的兒子,做了偽證也說不定。這是完全可能的,畢竟為了自己的兒子,父母是可以甘願冒任何危險的;而且,警方之前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對三人的調查進行了差不多四五天的時間,然而仍舊沒有什麽突破性的重大進展。三人不管從犯罪動機和犯罪可能上來講,似乎都很難將其看成是凶手。
正當案件再次陷入到困境之中時,在正月十五前一天,也就是學校正式開學前兩天,警方突然收到了一條重要線索,那就是發現了死者生前所穿的外套。這是死者寢室的室友提供的。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張振生和黃海濤馬上趕往了學校,來到了他們之前曾經來過的這間1寢室。此時,寢室內已經來了兩名同學。
這天,在收拾衣櫃的時候,其中一名叫陸川的同學在自己衣櫃發現一件米黃色的風衣。這件外套並不是他的衣服,也不是另外一名同學徐俊的。不過,經徐俊的提醒,覺得這件衣服好像是曹飛洪的,因為曹飛洪特別喜歡穿這類風衣。而且,兩人在過年期間就已經知曉了曹飛洪所遭遇的事故和不幸,當時國內各大電視台和各大報紙都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瞬間成為當時一件重磅新聞。
兩名同學覺得這件衣服可能會對警方有幫助,便報了案,提供了這條重要的線索。
這件衣服,的確是一條重大線索,因為據此就可以大概確定死者曾經與哪些人有過來往,最後見過哪些人,這對破案有著非常重大的幫助。雖然之前他們已經確定了與曹飛洪有過接觸的三人,但是並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線索。而且,據說,他們也隻是將曹飛洪送到寢室門口,並沒有送回寢室,這是曹飛洪執意要他們離開的。
於是,張振生和黃海濤立即將這件重要的物證密封,打算帶回局裏,看能不能從衣服上檢驗到指紋,從而鎖定犯罪嫌疑人。
之後,他們又對兩名同學進行了一番詢問。
“你們叫什麽名字?”密封好物證之後,張振生便向他們詢問道。
“我叫陸川。”
“我叫徐俊。”
“過年前,你們是什麽時候離開學校的?”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考完試不久我就離開了,具體是在……”陸川想了想回答道,“哦,是在1月17日。”
“我稍微晚兩天,是在18日返程回家的。”徐俊回答道。
“你們家在哪裏?”張振生繼續詢問道。
“我家是江蘇的。”陸川回答道。
“我家是湖南的。”徐俊回答道。
“曹飛洪在寢室住的時候多嗎?”
“不多,一般偶爾會回來住,這個不太確定。”
“那他這個人平時的人際交往怎樣?他的為人如何?”
“他的人際交往的話,比較雜,主要是跟一些有權有勢的富二代、官二代來往,在校內和校外都有他的一些朋友。我們與他的交往也不深,隻能算是一般的朋友而已。至於他的為人,我覺得,他給人的感覺比較傲慢,畢竟他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所以自然不太把別人放在眼裏。”陸川坦誠地回答道。
“那你們知不知道,他和什麽人有過一些過節呢?”
“這個就不太清楚了,像他這種性格,估計是很難與人相處的,別人也是很難容忍他的吧!而且,他的人際交往,其實我們也不是太清楚,與什麽人有過過節,也就不得而知了。”徐俊說道。
“哦,這樣啊……”張振生不免感到有些失望。
本來,他寄希望從曹飛洪的室友那裏得到一些信息,可是仍舊和其他人的回答大同小異,沒有任何發現。看來,隻能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曹飛洪所留下的衣服上了,看能不能從中鎖定嫌疑人。
隨後,警方便對曹飛洪的衣物進行指紋鑒定。鑒定結果是,從死者衣服上檢測到七個人的不同指紋。
接下來,警方便對這七個指紋紛紛進行比對。首先,采集了兩名室友的指紋,之後又采集了和曹飛洪一塊喝酒的三人指紋,還有曹飛洪本人的指紋。最後,將這些采集到的指紋一一進行比對。得出的結論是,有六個指紋的身份都得到了確定,這六人就是曹飛洪本人和他的室友,還有就是和他一塊喝酒的朋友。
還有一個指紋,暫時沒辦法確定。
“這下可好了,總算離破案不遠了。這個未知的指紋,肯定就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應該錯不了。”
鑒定完指紋後,黃海濤滿心歡喜地說道,仿佛已經鎖定了凶手似的。
“暫時還不能這麽快下定論,還需展開進一步的調查。等確定了這個指紋的身份,才能做出相應的判斷。”張振生並沒有被這種喜悅衝昏頭腦,仍舊理性地分析道。
這也是他長期辦案所養成的習慣,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易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也絕不輕易下定論。
有了指紋,這下警方的調查工作也有了重大突破,比之前的調查有所進展。但是,指紋也隻是提供一定的參考,並不能一下子立即破案。不過,這一物證,將來卻可以作為定罪的呈堂證供。
接下來,警方的重點工作便是查明這個未知的指紋,從而確定重要犯罪嫌疑人,緝拿真凶,將凶手繩之以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