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的會議室位於生產質量控製實驗室對麵,麵積比較大,足可以容納四五十人,是整個實驗樓主要的會議室,專門針對有關水泥生產技術的重要會議所用。


    在實驗室,並不是每周都開列會,一般一個月開個兩三次,或者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會頻繁開會;除此之外,實驗室的工作大多還是按部就班進行,每天對水泥成品進行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檢測。當然,涉及到有關水泥質量問題的時候,開會是肯定的,甚至經常開會的時候也有。各個小組之間也會定期開會,這種會議一般在各自所在的樓層開會就可以了,不會來到大會議室。


    會議室是一張橢圓形的圓桌,桌上可以同時坐1人;圓桌兩旁還安放了許多椅子,主要是供人數較多的會議所用。鄭少華和方力走進會議室,在靠窗的方向找了兩個空位坐了下來。此時,會議室裏已經坐了七八個人,隨後又有人陸續進入,直到室內差不多坐了三十人左右,這才沒有人進來。整個實驗樓總共也就二十多人,包括一樓的物理檢測室、二樓的生產質量控製室和三樓的化學分析室。


    會議桌最左邊的一個座位是空著的,應該就是廠長的位置;緊挨著的兩個座位也是空著的,應該是副廠長的座位;實驗室主任和副主任坐在挨著副廠長的兩個座位,正對坐著的;依次從左往右,坐著各組的組長和副組長,也是正對坐著的,總共有六人,剛好把橢圓桌中間的座位坐滿;最右邊同樣坐了一個人。圓桌兩旁的椅子上坐了大概有十七八人。


    最右邊的那個人頭發花白,估計年齡應該過六十歲了吧,不過從他的神態外貌來看,仍舊顯得精神矍鑠。從對方坐的位置來看,地位應該不比主任低,不然怎麽可能坐在最右邊那個單獨的位置。這人少華沒有見過,可能是最近才聘請來的技術專家或者技術顧問之類的,少華這樣猜測。


    “你知道最右邊那位是誰嗎?”出於好奇,少華湊到方力耳旁小聲地詢問道。


    “上月聘請來的技術顧問……”方力轉過頭來,小聲地回答道。


    “哦……”


    少華簡單感歎了聲,便不再說話了。果然不出他所料,對方就是才聘請來的技術顧問。


    一會兒後,廠長和兩名副廠長,便陸續走進了會議室,然後廠長坐在了最左邊的那個座位上,兩名副廠長分別在廠長左右兩旁的兩個座位坐了下來。


    廠長坐下後,環視了一眼在座的各位,然後以渾厚而響亮的聲音說道:


    “今天,我召集大家來開一個全體會議,不為別的,就是想談談咱們水泥廠的生產質量和產量問題,這也是今年廠裏的主要目標,在提升質量的同時,也增加產量。本來,這個會議,主任、副主任和各組的組長、副組長參加就可以了,但是我之所以把大家都召集起來,就是希望你們也都能參與其中,多發揮主動創造力,多為實驗室出謀劃策,多為水泥廠的發展獻策獻力,不要隻局限在自己的工作崗位,而要放眼整個水泥廠,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個人的能力……”


    廠長侃侃而談著,言談親切而不失力量,目光中閃爍著某種殷切而智慧的光芒;在左右來回掃視的時候,特意看了看坐在靠窗位置的鄭少華,仿佛召開此次全體會議,隻是為了專門把他叫來聽聽似的。


    隨後,廠長短暫的停頓了一會兒,繼續來回左右地看著大家,沉著地說道:


    “上個月,我組織實驗室的專家到省內的各大水泥廠去參觀考察,發現很多水泥廠都已經在施行新型幹法生產技術,逐漸取代過去那種能耗高、汙染重的濕法生產工藝,並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降低了能耗和熱耗,還極大地提升了質量和產量,可以說新型幹法生產技術是未來水泥生產的必然趨勢。可是,我們水泥廠卻還在沿用過去那種老式的濕法生產工藝,請大家談談對新型幹法生產技術的看法和水泥廠的技術改造問題……”


    廠長開場說了大概兩三分鍾,直接切入主題,把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拋了出來,隨後端起桌上的水杯,慢慢地喝著茶,靜靜地等待著大家的踴躍發言。


    會議室一片寂靜,橢圓桌兩旁的實驗員都等待著前麵坐著的領導發言,好打破這令人尷尬而難耐的沉默。可是,鄭少華一點沒覺得這場麵尷尬和難耐,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察覺到這種沉默,而是一直在認真傾聽和思考著廠長剛才的發言。


    上個月,他剛好在為弟弟官司的事奔波,對廠裏發生的事知道得不多。現在,當他坐在這裏,這才知道上月廠長組織了實驗室的專家到各水泥廠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不過,令鄭少華感到欣慰的是,他能有幸參加這個會。此時此刻的他,正一動不動地坐在座位上,聚精會神地思考著,完全忘記了周圍的環境,也忘記了周圍那些躁動不安的同事。


    在座的其他同事開始對這個會感到不耐煩,當然隻是心理上有些抵觸情緒,還不敢公然表現出來,覺得這會完全是他們領導們開的,把他們這些蝦兵蟹將叫來幹坐著幹嘛,完全就是多餘,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還不如讓他們趕緊回去工作來得實在。可是,鄭少華卻完全相反,不但聽得專心致誌,還不斷對廠長所說的話進行思考,顯得十分認真,整個人完全處在一種超脫和沉思的狀態。


    過了一會兒,坐在副廠長旁邊的主任對廠長的提問,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如廠長剛才所言,新型幹法技術不僅節能減耗,還提產增質,的確是未來水泥生產工藝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要想一步到位施行這種先進技術,還是存在很大困難和阻力的。首先,麵臨的就是資金問題。從我們上個月考察的水泥廠來看,隻有少量的大型水泥廠才采取了立即把濕法窯改建成幹法窯的舉措,其他那些大中型水泥廠大多都是一步步由濕法窯轉幹法窯的,這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既能保證濕法窯的正常運轉,又能同時新建幹法窯,從而實現最大化的增產。”


    “我覺得,不管是立即把濕法窯改成幹法窯,或者慢慢改成幹法窯,資金問題始終是最大的難題。新建一個幹法窯,再把濕法生產線改成幹法生產線,從資金成本來說,最少的也要上千萬,比較大型的幹法窯則要上億。這筆錢從哪裏來,是貸款來新建,還是先等水泥廠盈利再建?……從這一個月我對水泥廠的研究,以及到其他水泥廠的考察來看,我覺得,短期內要想新建幹法窯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據說,水泥廠去年才完成環保和安全整改,避免了破產的危險,不用這麽急著新建幹法窯,可以再等一年半載,待水泥廠有些盈利了,再申請一些貸款,一步步來改建幹法窯,不必急於一時,不然很可能到時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來改建,卻沒有起到良好的收益,豈不是把這巨大的資金投入打水漂了?這事,還是得從長計議,急不得!……”


    這是坐在最右邊的那個技術顧問的發言,談吐得體,話語中充滿了真知灼見和高瞻遠矚,顯得很有遠見,不愧是技術顧問。


    實驗室主任和技術顧問紛紛就改建新型幹法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之後會議室再次安靜了下來,沒有人發言。可能大家都顧忌到自己的主任和外請顧問的身份,便不在多言。即使要發言也必須支持咱主任的觀點,胳膊肘再怎麽也隻能往裏拐啊!這是立場問題,是態度問題,是事關自己能否在實驗室長遠發展的重要問題,疏忽不得,絕不能站錯了位置!


    看大家都沉默著,副主任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可以先維持濕法窯的正常運轉,同時在旁邊新建一個幹法窯……至於資金嘛,可以先申請貸款,這樣的話,隻要幹法窯建成後正常投產,再加上原來濕法窯的產量,可以很快將貸的款還清;而且,水泥廠現在的濕法窯也十分老化,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時間了,是時候該換新的幹法窯了……”


    從副主任這觀點來看,顯然是支持主任的觀點,讚同立即新建幹法窯的舉措。


    隨後技術顧問又發表了反對現在新建幹法窯的看法,而後又是主任和副主任展開針鋒相對的辯論,從各方麵展開了論述。


    就這樣,圍繞著是否應該現在新建幹法窯,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內部的主任和副主任支持現在新建的聲音,另一種是外請的顧問反對現在新建,而是等一年半載之後有了資金儲備再新建。所以,此次會議就變成了兩派不同的論爭:自家的專家認為應該立即新建,外聘的專家則認為不急一時,等時機成熟再建。


    橢圓桌上的辯論進行得熱火朝天,可是圓桌兩旁的實驗員一個個都聽得昏昏欲睡,完全聽不明白他們在講什麽,各個都無精打采的,越加不明白廠長叫他們來幹什麽,是來學習,還是來陪襯?這些技術專家講的話,他們這些外行人怎麽聽得懂?即使有少數的實驗員聽得明白,也是一副不耐煩的神情,真恨不得這會議早點結束,不然坐在這裏真是太難受了,還得時刻假裝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純粹是活受罪。


    雖然少華也聽得雲裏霧裏的,不太明白他們在講什麽,但是他並沒有任何犯困和不耐煩的神情,一直都在認真傾聽,認真思考。聽不懂,隻能說明他還沒有對這些東西研究過,反而更加激發他刻苦專研的精神,激勵著他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奮鬥。自從他決定把水泥行業作為日後創業的方向後,他就必須盡可能多了解這方麵的知識和工藝,到他創業時肯定也會遇到同樣的難題,多聽取一些意見,對他目前的研究和將來的取舍也是好的。


    會議持續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兩派專家一直爭論不休,相持不下。最後,在廠長的勸阻下,這場激烈的論爭才被迫中斷。廠長沒有立即做出決定,而是宣布散會,他需要些時間靜下心來慢慢思考,然後再做出最後的決定,這畢竟不是小事,而是關係到水泥廠長遠發展的大事,必須十分謹慎才行。


    之後,大家紛紛離開了會議室。而鄭少華和方力又一同回到了試塊製備室,繼續工作。不過,此次的會議對鄭少華造成了不少的衝擊和影響,他覺得,既然廠長專門外請顧問專家去考察,再召開會議討論,說明此事非常重大,對水泥廠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他決定,對會議上談到的濕法生產工藝和新型幹法工藝進行一番研究,從而來得出自己的判斷。這將是他接下來工作之餘主要的研究方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胞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遲黎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遲黎才並收藏雙胞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