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村位於黔貴山區,屬於亞熱帶和熱帶的混合區,十月秋燥的餘威還沒散盡,山裏也沒有什麽好消遣,村裏人都喜歡在飯後,在屋外納會兒涼,等到屋裏屋外的熱氣都散去後,再進屋睡覺。
諸家的爺孫倆吃晚飯那會兒,手腳麻利的蓮嫂先將屋外的空地打掃幹淨,又盛了幾盆井水,給曬了一天的地麵衝了個涼澡,再搬了張竹藤椅,支在了外頭。諸時軍進了山後,幾十年的看報紙的習慣也被迫中斷了,隻能是靠著那架收音機,聽些山外的熱鬧。
諸小鮮跛腿的不治而愈,讓諸時軍老人多年壓在心上那塊大石擱下了。他今晚的胃口很好,一口氣吃了三張玉米烙大餅,要不是山村裏買酒不方便,老人怕還要喝上幾杯,蓮嫂收拾碗筷時也顯得格外高興。
飯後,諸老爺子照著老規矩帶著小鮮在周邊走走,考慮到小鮮的腿才剛好,爺孫倆就近繞著四間平房散起了步來。
今晚的月色很好,不知是吃足了還是山裏的空氣的緣故,小鮮隻覺得渾身舒坦,眼睛和聽力也出奇的靈敏。連撲扇在月亮下的蠅子也看得一清二楚。
白天那場和東苗寨的小男孩打架的事,讓小鮮沒來得及細看蓮嫂嘴裏說得那棵梨樹。月色如晝,小鮮看到灰蒙蒙的樹幹上隱約有光亮閃動,就脫了諸時軍的手,蹦跳著到了梨樹旁。
“小鮮,回來。你又貪嘴想吃梨子了?這會兒天黑,我明個讓蓮嫂搬張梯子摘幾個下來,給你鎮在冰水裏,明晚就有得吃了。”諸老爺子還不適應小外孫女活蹦亂跳的樣子,笑著走到了梨子樹下。
“外公,樹上怎麽刻著字?”遠處看時,小鮮還以為樹幹上棲息了什麽發光的蟲子,走進看才發現那陣碧瑩瑩的光亮是深入在樹幹裏頭的。
綠光雖然不強,走近看了,還是能看得清楚的。
“哪來的字,你能認得幾個字?說來給外公聽聽,”諸時軍老人罵笑著,自家的小外孫女他還能不了解。在北京讀幼兒園那會兒,小鮮就煩認字,勉勉強強學會了十個阿拉伯數字和二十六個字母,連名字都還寫得東倒西歪的。小鮮的話也倒提醒了他,過些日子,得教她認字,為上小學準備準備了。
那棵種下去沒兩年的梨樹,樹幹約莫稚童腰身大小,樹梢被掛著的幾十顆梨子壓得橫七豎八地歪著。
“真的有字,在樹幹上。”樹幹上的光亮拚湊在一起,顯出了一篇百來字的文章來。諸小鮮並不認得那些字,再過些時候,等到諸時軍教她漢字時,她才會明白,樹幹上的字是漢字。
小鮮是跟老人說得那樣不認得幾個字,可她卻懂得那些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先不說樹幹上的字是和小仙原來所在的世界有些相似的漢字,就算這會兒樹幹上顯出了英文,法文,無論是哪種字,小鮮都能不認其字,而知其意,具體的原因,是和她昨晚的發生的那場變故有關的,這時候的小鮮還是不知道的。不過也就隻僅限於植物身上的字而已。
“亞洲白梨,兩年生落葉喬木,樹高五米,三月開花,五月掛果,八月成熟,果數約八十顆。”小鮮朗朗稚語,如同背書般念出了幾句。
她此時是六歲的身,十六歲的心,在雲騰門時又很會察言觀色,小嘴兒吐字時,見一旁諸時軍聽著聽著就斂了笑,已經知道事情不對頭了,接下來的那些“梨子樹全身可入藥,梨皮、梨葉、梨花、梨根均可入藥。梨果生吃可清熱解毒,熟吃能...”就不敢再往下說了。
“小鮮,樹幹上哪來的字?這些話是誰告訴你的?”諸時軍人老眼卻不花,他蹲下身來,撿起了片落葉,在手下端詳著葉片紋路來。
諸時軍年青時下過鄉,當過知青,栽種過不少果樹。雖說中年時因工作需要,轉行去研究經濟作物去了,可年青學過活計也沒拉下。要不是今晚小鮮的話,他那雙見慣了北京名貴珍稀花木的眼,還真不會留意到屋後的那顆梨樹上。
“是今天那個苗寨的男孩說得,我記下來的。”小鮮腦子轉得快,又給李冶扣了頂莫須有的帽子。
“老爺子,小鮮,村長送了半個西瓜過來,快來前頭吃嘞,”蓮嫂扯著大嗓子,她這一喊,趕得上村廣播站的喇叭了,大半個村的人都聽見了。
諸時軍聽是苗寨的孩子說得,就沒有再多問了。苗家的孩子,從小就養在了窮山惡水裏,對於山間的一草一木,了解可不是一般透徹,再說東南苗寨裏稀奇古怪的事,多了去了,也不是一言兩句能問得清的。
小鮮走回屋前時,再次看了眼梨樹,那些字還是隱隱爍爍著,卻不知為什麽諸時軍就是看不到。
吃完了西瓜,夜也深了。村長和諸時軍聊了些村裏的雜事就走了。
小鮮用煮晚飯時熱好的水洗過臉後,就嚷嚷著要睡覺,諸時軍奇了會兒,小鮮今天怎麽就轉了性,她剛來葛村時,天天晚上鬧著不肯睡覺,說是在山裏看不到電視,看不了動畫片。
“老爺子,您就是愛操心,娃們愛睡愛吃都是好事,長身子。你看看我家豬圈裏養著的那窩豬崽子,從不挑食,長得甭說多結實了。”晚上村長帶來的西瓜很甜,蓮嫂正撿了地上的西瓜子,準備明年開春時留著做種。
諸時軍聽著應聲也不是,索性就不回答,臉上帶著笑意,山裏人,口直心快,說得不中聽,倒也沒有惡意,住得久了他也就習慣了鄰裏村民們的脾氣了,有時間也該走動下了。
小鮮躲進了屋裏,脫了衣服留了個短褲短褂後,小心地折疊著放在身旁,再次像前晚一樣,在腦中搜索著那個芝麻大小的黑點空間。
她剛閉上眼,忽地又睜開了眼,不對,黑點不見了,浮現在她腦中的,是一個乒乓球大小,銀白色的球體,“變大了?”
諸家的爺孫倆吃晚飯那會兒,手腳麻利的蓮嫂先將屋外的空地打掃幹淨,又盛了幾盆井水,給曬了一天的地麵衝了個涼澡,再搬了張竹藤椅,支在了外頭。諸時軍進了山後,幾十年的看報紙的習慣也被迫中斷了,隻能是靠著那架收音機,聽些山外的熱鬧。
諸小鮮跛腿的不治而愈,讓諸時軍老人多年壓在心上那塊大石擱下了。他今晚的胃口很好,一口氣吃了三張玉米烙大餅,要不是山村裏買酒不方便,老人怕還要喝上幾杯,蓮嫂收拾碗筷時也顯得格外高興。
飯後,諸老爺子照著老規矩帶著小鮮在周邊走走,考慮到小鮮的腿才剛好,爺孫倆就近繞著四間平房散起了步來。
今晚的月色很好,不知是吃足了還是山裏的空氣的緣故,小鮮隻覺得渾身舒坦,眼睛和聽力也出奇的靈敏。連撲扇在月亮下的蠅子也看得一清二楚。
白天那場和東苗寨的小男孩打架的事,讓小鮮沒來得及細看蓮嫂嘴裏說得那棵梨樹。月色如晝,小鮮看到灰蒙蒙的樹幹上隱約有光亮閃動,就脫了諸時軍的手,蹦跳著到了梨樹旁。
“小鮮,回來。你又貪嘴想吃梨子了?這會兒天黑,我明個讓蓮嫂搬張梯子摘幾個下來,給你鎮在冰水裏,明晚就有得吃了。”諸老爺子還不適應小外孫女活蹦亂跳的樣子,笑著走到了梨子樹下。
“外公,樹上怎麽刻著字?”遠處看時,小鮮還以為樹幹上棲息了什麽發光的蟲子,走進看才發現那陣碧瑩瑩的光亮是深入在樹幹裏頭的。
綠光雖然不強,走近看了,還是能看得清楚的。
“哪來的字,你能認得幾個字?說來給外公聽聽,”諸時軍老人罵笑著,自家的小外孫女他還能不了解。在北京讀幼兒園那會兒,小鮮就煩認字,勉勉強強學會了十個阿拉伯數字和二十六個字母,連名字都還寫得東倒西歪的。小鮮的話也倒提醒了他,過些日子,得教她認字,為上小學準備準備了。
那棵種下去沒兩年的梨樹,樹幹約莫稚童腰身大小,樹梢被掛著的幾十顆梨子壓得橫七豎八地歪著。
“真的有字,在樹幹上。”樹幹上的光亮拚湊在一起,顯出了一篇百來字的文章來。諸小鮮並不認得那些字,再過些時候,等到諸時軍教她漢字時,她才會明白,樹幹上的字是漢字。
小鮮是跟老人說得那樣不認得幾個字,可她卻懂得那些字所要表達的意思。先不說樹幹上的字是和小仙原來所在的世界有些相似的漢字,就算這會兒樹幹上顯出了英文,法文,無論是哪種字,小鮮都能不認其字,而知其意,具體的原因,是和她昨晚的發生的那場變故有關的,這時候的小鮮還是不知道的。不過也就隻僅限於植物身上的字而已。
“亞洲白梨,兩年生落葉喬木,樹高五米,三月開花,五月掛果,八月成熟,果數約八十顆。”小鮮朗朗稚語,如同背書般念出了幾句。
她此時是六歲的身,十六歲的心,在雲騰門時又很會察言觀色,小嘴兒吐字時,見一旁諸時軍聽著聽著就斂了笑,已經知道事情不對頭了,接下來的那些“梨子樹全身可入藥,梨皮、梨葉、梨花、梨根均可入藥。梨果生吃可清熱解毒,熟吃能...”就不敢再往下說了。
“小鮮,樹幹上哪來的字?這些話是誰告訴你的?”諸時軍人老眼卻不花,他蹲下身來,撿起了片落葉,在手下端詳著葉片紋路來。
諸時軍年青時下過鄉,當過知青,栽種過不少果樹。雖說中年時因工作需要,轉行去研究經濟作物去了,可年青學過活計也沒拉下。要不是今晚小鮮的話,他那雙見慣了北京名貴珍稀花木的眼,還真不會留意到屋後的那顆梨樹上。
“是今天那個苗寨的男孩說得,我記下來的。”小鮮腦子轉得快,又給李冶扣了頂莫須有的帽子。
“老爺子,小鮮,村長送了半個西瓜過來,快來前頭吃嘞,”蓮嫂扯著大嗓子,她這一喊,趕得上村廣播站的喇叭了,大半個村的人都聽見了。
諸時軍聽是苗寨的孩子說得,就沒有再多問了。苗家的孩子,從小就養在了窮山惡水裏,對於山間的一草一木,了解可不是一般透徹,再說東南苗寨裏稀奇古怪的事,多了去了,也不是一言兩句能問得清的。
小鮮走回屋前時,再次看了眼梨樹,那些字還是隱隱爍爍著,卻不知為什麽諸時軍就是看不到。
吃完了西瓜,夜也深了。村長和諸時軍聊了些村裏的雜事就走了。
小鮮用煮晚飯時熱好的水洗過臉後,就嚷嚷著要睡覺,諸時軍奇了會兒,小鮮今天怎麽就轉了性,她剛來葛村時,天天晚上鬧著不肯睡覺,說是在山裏看不到電視,看不了動畫片。
“老爺子,您就是愛操心,娃們愛睡愛吃都是好事,長身子。你看看我家豬圈裏養著的那窩豬崽子,從不挑食,長得甭說多結實了。”晚上村長帶來的西瓜很甜,蓮嫂正撿了地上的西瓜子,準備明年開春時留著做種。
諸時軍聽著應聲也不是,索性就不回答,臉上帶著笑意,山裏人,口直心快,說得不中聽,倒也沒有惡意,住得久了他也就習慣了鄰裏村民們的脾氣了,有時間也該走動下了。
小鮮躲進了屋裏,脫了衣服留了個短褲短褂後,小心地折疊著放在身旁,再次像前晚一樣,在腦中搜索著那個芝麻大小的黑點空間。
她剛閉上眼,忽地又睜開了眼,不對,黑點不見了,浮現在她腦中的,是一個乒乓球大小,銀白色的球體,“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