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闊氣客人下了車,那個開著殘疾三輪車的司機忙跟了下來,那張臉,一看,不就是那天騙了小鮮等人的騙子嘛?


    該他今天發財,車子開到了山莊的路口時,身旁的客人乘坐的出租車剛巧拋錨了,前後也沒有修車店,這才讓他攬到了這麽個一看就是個有錢的主的客人。


    三輪車司機也是個腦子靈光的,上次假鈔事件被小鮮她們撞見了後,又連著好幾天不順,都沒騙到錢,八成是被觸了眉頭。


    坐上車後,客人問起來附近哪裏有特產賣,司機就立刻提起了商業街的一家店。


    本地行騙的人中有單幹的,也有團夥的,分工也是五花八門,拍照行騙的,低買高賣的,強製消費的,樣色多得人遊客防也防不過來。


    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聯係,三輪車司機就屬於這類團夥裏的下遊人員,碰到普通的客人,就用假鈔騙百八塊錢。


    碰到了這類穿著名牌,錢包塞得像將軍肚似的肥羊豪客,就會把人載過去的商業街的那家店,裏麵賣的都是些高價假貨,宰起客人可不僅僅是幾百塊錢,那可是要千兒上萬的。


    司機帶著客人往商業街走去,那輛紅皮的殘疾人三輪車,就停在了街道邊上。


    “又是那個騙子,不知道他這次又要玩什麽把戲?”學柔有心去提醒那名客人,可想到上次落日小區門口的事,心裏還是有些踟躕,畢竟明早她們就要離開承德了,再惹出了點什麽事,可不劃算了。


    “不管是什麽把戲,都是騙人的壞事。我就說我到了承德就沒好過過,準是一開頭就撞上了那麽個騙子,從頭黴到了腳。不行,我們得教訓教訓那個人。我去把他的車修理修理,”張依依左顧右盼了下。找了塊尖石。


    “那輛車不值錢,畫花了也沒差多少錢,還不如他一個晚上騙得錢多,我們得想個更穩妥的法子,”那條商業街上的遊客不多。看來也是口碑不怎麽樣的一條行騙街。


    “教訓教訓?”學柔眨了眨眼。


    “說做就做,”小鮮見學柔的反應,知道她一定是有了什麽想法。


    於是,三人趁著熱麵下肚。全身的熱血沸騰勁還在,分了兩路,小鮮和張依依兩人一路。學柔獨自一人,各自辦事去了。


    這條商業街呈東西走向,入口在東,出口在西,看著牌坊上的題字。是光緒年間修建的。門上寫著功德坊,附近立有下馬碑,凡是五品以下的官員由此經過時都要下馬步行。


    熟悉避暑山莊一帶有良心點的帶團導遊在抵達旅遊景點後,都會提醒遊客。


    這一帶的商業街價格含了水分,盡量少來這一帶購物。所以盡管隻隔了一條馬路,不過和小吃街的熱鬧相比,商業街就看著有些冷清了。


    兩百米來長的青石路上。鋪好的石板已經被人走得光滑發亮,路旁栽種著兩排二喬玉蘭。七月中。已經過了玉蘭的花期,稀拉拉開著幾朵紫花,把行人和沿街的商鋪隔開來。


    小鮮和張依依走著看著,看到了些買手工藝品的,大抵都和北京的王府井之類的工藝品店裏賣得是差不多的玩意,據說都是從浙江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過來的。


    走了大半條街後,商鋪也由賣手工藝品,轉成了賣特色零食的,有天津來的麻花,也有當地現搗的年糕,還有一些甜點鬆糕。這一路走下來,都沒有看到那名三輪車司機和客人。


    再走了幾步,總算是找到了小鮮她們要找的人了。


    三輪車司機和那名待宰的客人,站在了一家山珍野味店的門口,好幾大包木耳、蘑菇還有榛子之類的土特產。


    “老板,我看你是熟人介紹的,才告訴你的,這批鬆口蘑是我前兩天剛進過來了,用來煲湯切片清炒,那味道可是一絕,”介紹的是個長了口黃牙的男人,手上戴著個黃油油的金戒指,說得正是口水四濺。


    那名挨了騙還不知道的客人,看來也是個好騙的,一聽說有上等的鬆口蘑,忙叫老板把它拿出來。


    老板還刻意四下看了看,確定了旁邊沒有人後,才用手掩著嘴說:“也就賣給您了,你要知道,這些玩意可都是以前皇帝老子才能吃到的。”


    說完,他從店裏拎出了一條捂得很嚴實的小口袋,從裏麵摸出了幾捆菇類。


    “這就是鬆口蘑?怎麽和我上次在香港吃得不同啊,”那名闊氣的客人看著那幾捆隨便用稻草捆綁好的幹菇,心裏也不確定了。


    “嗨,當然不一樣,您吃得那些是培植的,我這些可是關係戶從山莊裏摘下來,不像外麵的,換上了好看的包裝,就賣了個天價,我這人實在,我賣得鬆茸價格更實在,一千塊一斤。”老板和三輪車司機賣力地遊說了起來。


    “還真實在。蘑菇賣一千一斤,還是鮮的。”張依依可不知道什麽是鬆口蘑,在她的概念裏,蘑菇就是香菇的代名詞,幹蘑菇和食堂裏難得一頓的鮮蘑菇,價格是不便宜,不過也不用一千塊一斤吧。


    兩人吸取了上回鬧事的經驗教訓,也沒直接上前找事。小鮮背著那名三輪車司機,站在了一排炒貨麵前,問道:“老板,你這裏有賣榛子嗎?”


    賣山珍的老板瞅瞅客人的神情,還是遲疑不決著,他剛才賣出去了兩千多塊錢的山珍,也算是小賺了一筆。一千塊一斤的“鬆口蘑”再下手,客人難免要猶豫了,他對著三輪車司機比了個眼色,才過來招呼小鮮她們。


    土特產店裏擺滿了各色菌類,同時也有很多堅果,像是杏仁,核桃,榛子之類的。這幾年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對於吃的,尤其是保健性質的吃的,就更加重視了,堅果類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銷路也越來越好。


    這家土特產店,平時賣得最好的就屬承德本地產的榛子,算是店裏少數的水份較少的特產了,也就隻有識貨的人,才會一眼挑中了這類商品。


    “來了,買榛子啊,有,等等啊,”老板看到是兩名女客,也沒提防,徑自招呼了起來。


    “老板,我們昨天在超市裏買了些好吃的開口榛子,聽說你們這裏有賣,就過來看看了。”小鮮說著拿起了一袋榛子。這家“黑店”裏的榛子全都是分袋裝好了的,一口袋大概有小半斤。個頭不大不小,表皮油光發亮看著樣子還挺不錯。


    小鮮和學柔去山上紮營時,是買了幾口袋當地的榛子,這一帶的榛子倒真的是土特產,堅果圓錐形,紅褐色,入口脆響,學柔辦事之前,還吩咐小鮮有看到成色好的,買上幾袋。


    “有,我們店的榛子啊,全都是最好的,吃了保準你再回來買,”老板擺出了好幾口袋裝好的炒榛子。


    “這些榛子是華榛吧?”老板聽了小鮮這麽一問,先愣了愣,他店裏賣榛子都好些年了,隻知道是種榛子的摘下炒好送過來的,還真不知啥是華榛。


    “是,就是華榛,”老板瞎應應著,管它是什麽榛,隻要能賣錢那就是好榛子。


    “我再看看,不對啊,華榛都是卵形的。而且表皮比較光滑。你這個榛子上麵長了絨毛,又是圓錐形的,我看著應該是絨苞榛吧,”小鮮故意把一包榛子在手裏掂了掂。


    老板心底暗叫不好,看著樣子還是個吃榛子的行家,好在老板也不是個遲鈍的,連忙轉口說:“錯了錯了,你看我忙的,把榛子的品種都說錯了。這個就是絨苞榛,山莊裏的特產,以前康熙皇帝能當六十年的皇帝,就是吃了這種榛子。”


    “是絨苞榛就好,絨苞榛的價格實惠,外麵也就三十塊左右一斤,華榛就不同了,現在華榛樹都快絕種了。那就按著絨苞榛的價格給我來五袋吧,”小鮮像是撿了便宜一樣,連拿了好幾包,塞給了老板。


    特產店的老板的嘴角**著,他可真恨不得給自己抽兩耳刮子,他著榛子平時可都是得賣五十一袋的,可是碰到了個懂榛子的,也隻能是認了便宜了,反正這類榛子他從種榛子的手裏收過來也就十八塊一斤,算來算去還是他賺了。


    那邊正考慮著要買鬆口蘑的,聽著身後的女客說得吧啦響的,看著也是個懂行情的,也就不急著下手,在旁觀望了起來。


    “哎,等一等,老板,我們先試吃一下,你也知道,這些炒貨一定要新鮮,放了就不好吃了,我看這條街冷清,也不知道你家的榛子是不是和超市裏的一樣,”小鮮說著,隨手拿起了一字擺開的榛子,摸出了兩三顆,給了張依依。


    張依依還一愣一愣的,這不是來戳穿騙局的嘛?小鮮怎麽還照顧起別人的生意來了。


    見小鮮對她眨了下眼睛,張依依也就不作聲了。


    拿起了一個榛子,剝開了殼,露出了裏麵的榛子肉來,她往嘴裏一鬆,卡啦一聲,咬了下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空間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MS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MS芙子並收藏重生空間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