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我說到做到。”李家濤擲地有聲。
“我又不是隻有這一個案子,一周時間太長,隻爭朝夕吧。”鄭副隊長很明顯沒有太把李家濤的話當做一回事情,隨口說道,讓李家濤氣得夠嗆!
不過,李家濤拿鄭副隊長還真沒有辦法,畢竟,羅穎的案子歸鄭副隊長管。
李家濤就打定主意,還是讓鄭勝斌來和他的這個本家大叔進行溝通的好。對這個鄭副隊長,李家濤的印象其實還是挺不錯的。起碼,從鄭副隊長對羅穎的關心當中,可以看到他內心善良的一麵。隻不過,這個鄭副隊長的姓格似乎有些偏激,對李家濤好像也頗有微詞,因此兩個人溝通起來有些困難。
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對於這一點,李家濤還是頗為認同。
剛出瀏沙市公安局的大門,李家濤就接到了宋含煙的電話。
“你什麽意思啊。”宋含煙一開口就氣勢洶洶,“我一來你們小耒縣,你就跑到省委黨校學習去了。早不去遲不去,是不是存心的?”
李家濤大汗,這都什麽跟什麽啊,省委黨校學習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嗎?
“含煙妹妹,我怎麽會存心的呢?”李家濤嘴上卻是笑嘻嘻的,“我這不是特意上省城給你準備禮物嗎?”
“你有這麽好心?”宋含煙嬌嗔著,心裏卻是甜滋滋地,“什麽禮物啊。”
“神秘禮物。”李家濤故弄玄虛,“要保密。”
“那你什麽時候回小耒縣啊,這裏真不好玩。”宋含煙就問。
“你是下來檢查工作的領導,怎麽能夠隻想著玩呢?”李家濤馬上義正詞嚴地說道,“宋含煙同誌,你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
“不回拉倒。”宋含煙氣得哼了一聲,發泄著她內心的不滿,“下次你拿八抬大轎接我,我都不來了。”
“真的用八抬大轎接你,含煙妹妹隻怕也不敢坐。”李家濤就樂了。
“我為什麽不敢?”宋含煙嗤笑一聲,“人家才不像你呢。”
“我們雁都市有個風俗習慣,那就是用八抬大轎專門接新娘子的。”李家濤就笑嘻嘻地說道。
“討厭。”宋含煙嬌嗔著,“越來越油嘴滑舌了。”
“好啦,明天下午我就回去陪你,含煙妹妹。”李家濤就笑著說。
“這還差不多。”宋含煙這才高興了,“你要陪我去爬天馬山。”
“遵命。”李家濤嘿嘿一笑,“我在開車,不多聊啦。”
“嗯。”宋含煙柔柔地應了一聲,“開車不能太快,也不能分心,安全第一。”
掛斷了電話,李家濤心裏卻有一絲隱憂。小耒縣被楚南省立為科學發展試點單位,京城還專門派下了檢查組,其中禍福,還真是說不準。
不過,有宋含煙在,李家濤琢磨著結果應該不至於太糟糕。
第二天是周末,下午沒有課,李家濤在省委黨校食堂草草扒了幾口飯,就驅車直奔雁都市。
事實上,就算宋含煙沒有來小耒縣,李家濤今天也是要回小耒縣一趟的。
為了應付來自京城的調查組,陸濤在李家濤的建議下,在機關幹部每個月至少必須下鄉勞動兩天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黨員走進貧困戶之家”的活動。而陸濤今天下午就要去幫扶一個貧困戶,讓李家濤也回來一起去感受一下。
與其他黨小組的先去實際調查不同,陸濤覺得如果采用“第一步實際摸底,第二步再實施幫扶行動”有點浪費時間,但他還是讓人調查清楚了自己幫扶對象家裏的情況,直接告訴秘書常祈望準備幾袋子大米,幾十個雞仔以及搭雞舍用的材料。
這次陸濤幫扶的對象在農村,據說家裏窮得什麽都沒有,要想讓他們真正改變生活,就得想個長遠的法子,養雞顯然是農家人最簡單地致富項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個最淺顯的道理。
李家濤本來是準備晚上從鄉下回來再陪宋含煙吃飯的,可宋含煙一聽死活不答應,硬是要跟著去,還說她是檢查組成員,這個幫扶活動也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她有監督的權力。
李家濤沒有辦法,隻好先向陸濤回報。陸濤先是愣了愣,隨即就笑嗬嗬地答應了:“隻要那丫頭不嫌累不怕髒,就讓她去吧。”
想過幫扶對象家裏會很窮,但還是沒有想到會這麽窮,一行人去了以後都十分受教育。小耒縣因為礦產資源豐富,早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個帽子一摘掉,優惠政策和財政補助也就沒了!正因為如此,很多地方都不願意摘掉這個帽子。
這次幫扶的對象是小耒縣最偏遠的金鑫鄉金溪村,也是縣裏最窮得一個村。車子在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大家都笑著說再往前開就要出楚南省了。
因為有宋含煙在,李家濤倒也不覺得寂寞,駕駛著奧迪小車跟在小耒縣縣委一號車後麵,慢悠悠的。
李家濤的奧迪小車太顯眼,以至於都不敢開進小耒縣縣委大院,而是和陸濤在城郊匯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要是沒有宋含煙,李家濤可以坐一號車。可多了個宋含煙,要是小車後排坐上三個人,就會顯得有些擁擠,還會有些尷尬。
陸濤沒有讓人通知金鑫鄉領導,而金溪村沒幾戶人家有電視,村委會主任也不認識縣委書記陸濤,隻知道縣裏來的都是領導。
被幫扶的對象姓魏,大概有肺炎,一直咳嗽個不停。老伴精神上有些問題,已經常年臥病在床。大兒子遺傳了母親的病,也是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
老魏家原本有個女兒正常,據說嫁到了外地再也沒有回來。家裏隻剩下一個可以正常說話的小孫女,看著陸濤他們地到來,神態一直很木訥,臉上一點歡迎的表情都沒有。
家裏的老魏估計是經常被扶貧,已經習慣了感謝政斧、感謝組織之類的話。隻是這些話由老魏用他那夾雜著咳嗽的嘶啞嗓音說出來,每個人聽得心裏都十分沉重。
陸濤十分感慨,說應該讓每一個黨員幹部都真正地走進貧困戶去看一看。如今的城市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但是還有很多靠低保活著的底層人群。如何讓這些人也感受到經濟發展的步伐,讓他們也受益,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幸福指數很關鍵的一環。
陸濤說這些話的時候,秘書常祈望和宋含煙都掏出筆記本記錄了下來。李家濤則坐在旁邊一邊看著那個小姑娘,一邊豎著耳朵聽著。
很快,李家濤就和小姑娘聊了起來,問她會不會養雞,知不知道養雞可以賣錢,有錢可以上學讀書,買課本,買新衣服。
小姑娘一直盯著李家濤看,好半天才冒出來一句:“你們帶雞來了啊,這些雞早晚都要被吃掉。”
陸濤一聽,就覺得小姑娘應該是有什麽想法,就走過來說:“小姑娘,我教你搭雞舍好不好?雞有了家,就不會被吃掉了。”
小姑娘卻說:“以前有叔叔說,送來的是水稻種子,要用來種,不能吃,可是爺爺還是沒有半個月就吃光了。”
李家濤在一旁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貧困戶也快被幫皮實了,沒能力種也懶得去種,嘴上卻說這:“這次幾位叔叔阿姨帶來的雞多,就是吃也夠你們吃到過年的。”
更讓李家濤哭笑不得的是,陸濤嘴裏說著要教小姑娘搭雞舍,可事實上陸濤根本就弄不懂雞舍該是什麽樣子!
陸濤的秘書常祈望倒是煞費苦心,專門請人做的成型材料,木楔子,搭扣都是做好的,他們也就相當於把雞舍組裝上去就行了。
“書記,這雞舍隻能裝小雞,要是小雞長大了,撲騰幾下這個雞舍就要散架的。”李家濤就低聲提醒陸濤,搭個雞舍雖然不是政績工程,可要是貽笑大方,也會讓陸濤這個縣委書記丟麵子。
陸濤就看了秘書常祈望一眼:“你不是說搭過雞舍嗎?”
常祈望臉色一紅,不敢辯駁。
李家濤就打圓場說:“要不是我家是農村的,也不知道雞舍太簡單了不行。祈望是城裏長大的,這不怪他。”
常祈望感激地看了李家濤一眼,沒有做聲。
“那怎麽辦?”陸濤就為難了,“今天既然來了,總該做點啥吧。”
李家濤笑了笑:“就在房子後麵屋簷下挖個坑,然後在坑上麵蓋上木板,用磚頭給壓住,然後留一個進出的雞舍門就行了。”
“就這麽簡單?”陸濤的表情有點疑惑。
“就是這位叔叔說的那樣,別人家的雞舍都是那樣的。”小姑娘突然說道,“雞很聰明的,會自己回雞舍。”
在屋簷下挖個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陸濤,李家濤,還有常祈望輪番上陣,挖的不亦樂乎。
李家濤還稍微好些,隻是拿鋤頭的手掌心全部紅了起來,手臂有些酸麻。陸濤和常祈望卻是每個人手掌心都起了兩個血泡,剛開始沒注意到,後來用手一摸,生疼生疼。
這也難怪,屋簷底下的地麵本來就比較硬,不像莊稼地裏的土質那麽鬆軟,再加上陸濤和常祈望都沒有幹過農活,挖鋤頭用的是死力氣,手上自然是會起血泡!
(未完待續)
“我又不是隻有這一個案子,一周時間太長,隻爭朝夕吧。”鄭副隊長很明顯沒有太把李家濤的話當做一回事情,隨口說道,讓李家濤氣得夠嗆!
不過,李家濤拿鄭副隊長還真沒有辦法,畢竟,羅穎的案子歸鄭副隊長管。
李家濤就打定主意,還是讓鄭勝斌來和他的這個本家大叔進行溝通的好。對這個鄭副隊長,李家濤的印象其實還是挺不錯的。起碼,從鄭副隊長對羅穎的關心當中,可以看到他內心善良的一麵。隻不過,這個鄭副隊長的姓格似乎有些偏激,對李家濤好像也頗有微詞,因此兩個人溝通起來有些困難。
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對於這一點,李家濤還是頗為認同。
剛出瀏沙市公安局的大門,李家濤就接到了宋含煙的電話。
“你什麽意思啊。”宋含煙一開口就氣勢洶洶,“我一來你們小耒縣,你就跑到省委黨校學習去了。早不去遲不去,是不是存心的?”
李家濤大汗,這都什麽跟什麽啊,省委黨校學習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嗎?
“含煙妹妹,我怎麽會存心的呢?”李家濤嘴上卻是笑嘻嘻的,“我這不是特意上省城給你準備禮物嗎?”
“你有這麽好心?”宋含煙嬌嗔著,心裏卻是甜滋滋地,“什麽禮物啊。”
“神秘禮物。”李家濤故弄玄虛,“要保密。”
“那你什麽時候回小耒縣啊,這裏真不好玩。”宋含煙就問。
“你是下來檢查工作的領導,怎麽能夠隻想著玩呢?”李家濤馬上義正詞嚴地說道,“宋含煙同誌,你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
“不回拉倒。”宋含煙氣得哼了一聲,發泄著她內心的不滿,“下次你拿八抬大轎接我,我都不來了。”
“真的用八抬大轎接你,含煙妹妹隻怕也不敢坐。”李家濤就樂了。
“我為什麽不敢?”宋含煙嗤笑一聲,“人家才不像你呢。”
“我們雁都市有個風俗習慣,那就是用八抬大轎專門接新娘子的。”李家濤就笑嘻嘻地說道。
“討厭。”宋含煙嬌嗔著,“越來越油嘴滑舌了。”
“好啦,明天下午我就回去陪你,含煙妹妹。”李家濤就笑著說。
“這還差不多。”宋含煙這才高興了,“你要陪我去爬天馬山。”
“遵命。”李家濤嘿嘿一笑,“我在開車,不多聊啦。”
“嗯。”宋含煙柔柔地應了一聲,“開車不能太快,也不能分心,安全第一。”
掛斷了電話,李家濤心裏卻有一絲隱憂。小耒縣被楚南省立為科學發展試點單位,京城還專門派下了檢查組,其中禍福,還真是說不準。
不過,有宋含煙在,李家濤琢磨著結果應該不至於太糟糕。
第二天是周末,下午沒有課,李家濤在省委黨校食堂草草扒了幾口飯,就驅車直奔雁都市。
事實上,就算宋含煙沒有來小耒縣,李家濤今天也是要回小耒縣一趟的。
為了應付來自京城的調查組,陸濤在李家濤的建議下,在機關幹部每個月至少必須下鄉勞動兩天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黨員走進貧困戶之家”的活動。而陸濤今天下午就要去幫扶一個貧困戶,讓李家濤也回來一起去感受一下。
與其他黨小組的先去實際調查不同,陸濤覺得如果采用“第一步實際摸底,第二步再實施幫扶行動”有點浪費時間,但他還是讓人調查清楚了自己幫扶對象家裏的情況,直接告訴秘書常祈望準備幾袋子大米,幾十個雞仔以及搭雞舍用的材料。
這次陸濤幫扶的對象在農村,據說家裏窮得什麽都沒有,要想讓他們真正改變生活,就得想個長遠的法子,養雞顯然是農家人最簡單地致富項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個最淺顯的道理。
李家濤本來是準備晚上從鄉下回來再陪宋含煙吃飯的,可宋含煙一聽死活不答應,硬是要跟著去,還說她是檢查組成員,這個幫扶活動也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她有監督的權力。
李家濤沒有辦法,隻好先向陸濤回報。陸濤先是愣了愣,隨即就笑嗬嗬地答應了:“隻要那丫頭不嫌累不怕髒,就讓她去吧。”
想過幫扶對象家裏會很窮,但還是沒有想到會這麽窮,一行人去了以後都十分受教育。小耒縣因為礦產資源豐富,早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這個帽子一摘掉,優惠政策和財政補助也就沒了!正因為如此,很多地方都不願意摘掉這個帽子。
這次幫扶的對象是小耒縣最偏遠的金鑫鄉金溪村,也是縣裏最窮得一個村。車子在路上開了兩個多小時,大家都笑著說再往前開就要出楚南省了。
因為有宋含煙在,李家濤倒也不覺得寂寞,駕駛著奧迪小車跟在小耒縣縣委一號車後麵,慢悠悠的。
李家濤的奧迪小車太顯眼,以至於都不敢開進小耒縣縣委大院,而是和陸濤在城郊匯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要是沒有宋含煙,李家濤可以坐一號車。可多了個宋含煙,要是小車後排坐上三個人,就會顯得有些擁擠,還會有些尷尬。
陸濤沒有讓人通知金鑫鄉領導,而金溪村沒幾戶人家有電視,村委會主任也不認識縣委書記陸濤,隻知道縣裏來的都是領導。
被幫扶的對象姓魏,大概有肺炎,一直咳嗽個不停。老伴精神上有些問題,已經常年臥病在床。大兒子遺傳了母親的病,也是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
老魏家原本有個女兒正常,據說嫁到了外地再也沒有回來。家裏隻剩下一個可以正常說話的小孫女,看著陸濤他們地到來,神態一直很木訥,臉上一點歡迎的表情都沒有。
家裏的老魏估計是經常被扶貧,已經習慣了感謝政斧、感謝組織之類的話。隻是這些話由老魏用他那夾雜著咳嗽的嘶啞嗓音說出來,每個人聽得心裏都十分沉重。
陸濤十分感慨,說應該讓每一個黨員幹部都真正地走進貧困戶去看一看。如今的城市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但是還有很多靠低保活著的底層人群。如何讓這些人也感受到經濟發展的步伐,讓他們也受益,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幸福指數很關鍵的一環。
陸濤說這些話的時候,秘書常祈望和宋含煙都掏出筆記本記錄了下來。李家濤則坐在旁邊一邊看著那個小姑娘,一邊豎著耳朵聽著。
很快,李家濤就和小姑娘聊了起來,問她會不會養雞,知不知道養雞可以賣錢,有錢可以上學讀書,買課本,買新衣服。
小姑娘一直盯著李家濤看,好半天才冒出來一句:“你們帶雞來了啊,這些雞早晚都要被吃掉。”
陸濤一聽,就覺得小姑娘應該是有什麽想法,就走過來說:“小姑娘,我教你搭雞舍好不好?雞有了家,就不會被吃掉了。”
小姑娘卻說:“以前有叔叔說,送來的是水稻種子,要用來種,不能吃,可是爺爺還是沒有半個月就吃光了。”
李家濤在一旁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貧困戶也快被幫皮實了,沒能力種也懶得去種,嘴上卻說這:“這次幾位叔叔阿姨帶來的雞多,就是吃也夠你們吃到過年的。”
更讓李家濤哭笑不得的是,陸濤嘴裏說著要教小姑娘搭雞舍,可事實上陸濤根本就弄不懂雞舍該是什麽樣子!
陸濤的秘書常祈望倒是煞費苦心,專門請人做的成型材料,木楔子,搭扣都是做好的,他們也就相當於把雞舍組裝上去就行了。
“書記,這雞舍隻能裝小雞,要是小雞長大了,撲騰幾下這個雞舍就要散架的。”李家濤就低聲提醒陸濤,搭個雞舍雖然不是政績工程,可要是貽笑大方,也會讓陸濤這個縣委書記丟麵子。
陸濤就看了秘書常祈望一眼:“你不是說搭過雞舍嗎?”
常祈望臉色一紅,不敢辯駁。
李家濤就打圓場說:“要不是我家是農村的,也不知道雞舍太簡單了不行。祈望是城裏長大的,這不怪他。”
常祈望感激地看了李家濤一眼,沒有做聲。
“那怎麽辦?”陸濤就為難了,“今天既然來了,總該做點啥吧。”
李家濤笑了笑:“就在房子後麵屋簷下挖個坑,然後在坑上麵蓋上木板,用磚頭給壓住,然後留一個進出的雞舍門就行了。”
“就這麽簡單?”陸濤的表情有點疑惑。
“就是這位叔叔說的那樣,別人家的雞舍都是那樣的。”小姑娘突然說道,“雞很聰明的,會自己回雞舍。”
在屋簷下挖個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陸濤,李家濤,還有常祈望輪番上陣,挖的不亦樂乎。
李家濤還稍微好些,隻是拿鋤頭的手掌心全部紅了起來,手臂有些酸麻。陸濤和常祈望卻是每個人手掌心都起了兩個血泡,剛開始沒注意到,後來用手一摸,生疼生疼。
這也難怪,屋簷底下的地麵本來就比較硬,不像莊稼地裏的土質那麽鬆軟,再加上陸濤和常祈望都沒有幹過農活,挖鋤頭用的是死力氣,手上自然是會起血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