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縣的書記,鄉長們正在會議室聊天打趣,大家三三兩兩議論得興高采烈。
“聽說有份內參奏了黃海集團一本?”興田鄉黨委書記翁達湊到了苔原鄉黨委書記孫友才麵前,很是神秘地問道。
“可不是,爛眼子容易遭灰,現在市委苟書記都很重視這件事情,正在找關係處理,現在都還沒有擺平。”孫友才壓低了聲音。
“你跟秋林書記一塊兒到省城去,什麽事情擺不平?”翁達笑嘻嘻的說。
“這幾天不敢動啊,要清欠呢。”孫友才歎了一口氣。
正議論著,見李家濤走進來,大家忙站起來打招呼。李家濤見與會成員基本到齊了,便說:“現在開會!晚到的不來的,辦公室人員給登記一下,回頭嚴肅處理!”
書記,鄉鎮長們交換了眼神,屋子裏頓時安靜得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了。
會議主要是聽取各鄉鎮目前的清欠情況,聽完匯報,李家濤又對目前的工作又作出了具體指示,態度之堅決,手段之強硬,讓下麵的各級幹部心裏不覺敲起了鼓。
縣委書記於秋林卻是後悔不迭,覺得自己住院這步棋真的是走錯了,自從汪民飛把安排考核的事情傳出來後,他所住的病房來人絡繹不絕,送錢的,送鮮花的,送古玩字畫的,弄得連護士都側目相對。
因為住院,於秋林的手機都不敢關,作為縣委書記,是羅湖縣的第一把手,身邊又沒有工作班子,萬一有突發事件怎麽辦?
況且,李家濤現在又領著一班人清欠,這本身就是容易出事的工作。
於秋林不讚同李家濤的清欠辦法,但實在又想不出更好的方式。
來的人不知道清欠是李家濤拿的主意,一個個恭維縣委縣政斧思路清晰,工作力度大,新班子一定能帶領羅湖更快地騰飛雲雲。
於秋林十分不悅,又不能不應酬,不點頭稱是。於秋林甚至有些後悔,覺得不應該住院,他這一住院,李家濤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裏一定會奪個頭彩。
“真應該先開個黨政幹部大會,把近期的工作思路在會上說清楚,然後自己再放心地離開。”於秋林心裏暗自想著。
可是,時至今曰,來不及了,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中。
於秋林心裏很清楚,李家濤可不是於達豐,李家濤比於達豐要強勢多了。再說,李家濤和省裏好幾個省委常委的關係都不錯,於秋林根本沒有可能用對付於達豐的辦法來對付李家濤,那條路行不通!
左思右想後,於秋林還是覺得隻有抓緊文化節的事情,才能打贏下一個回合。
於秋林就撥通了武裝部長兼統戰部長侯躍軍的電話:“躍軍啊,這次到省會太匆忙,有件事情還需要老兄牽頭,就是籌備中華姓氏文化節的事情。先由縣委統戰部牽頭,以後規格再提升,這可是件大事。你想,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管換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號,我們國家的姓氏都一直延續著,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因此說,我們這個活動關係重大。我們不僅要搞姓氏文化節,還要搞經貿洽談會,親情報告會,楹聯大展等一係列活動,由統戰出麵,搭建招商平台。我這幾天可能要去京城,時間一個星期吧。一周內,希望你能把方案拿出來交給縣委縣政斧。”
電話打完,於秋林長長歎了一口氣。這個時候,手機又響了起來,是小湘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打來的,說的是他一個同學在羅湖做鄉長,最近調整能不能夠調個書記,最次也要調到一個大鄉當鄉長。
於秋林滿口答應,然後關了手機。於秋林躺在**,心裏卻在琢磨著,這個鄉長人挺老實,水平一般,年齡也四十多了,能保留下一屆的鄉長就不錯了,還變什麽崗位?
但是,於秋林不能不答應,隻能答應下來緩一緩,以後找個理由解釋一下,對人對己都留個餘地,免得將來見麵不好看。
說不聽,這個副部長也是被同學纏得沒有辦法才給於秋林這個縣委書記打電話呢。
不過,於秋林覺得自己明天無論如何都要到京城去了,再等下去,說不定還會有多少人到這病房,也說不定會得罪哪路神仙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縣府辦主任範夏開悄悄告訴李家濤,說盧清華已經有心在羅湖投資了。李家濤一聽,高興得放下碗筷,撥打盧清華的手機,約他飯後見上一麵。
都安排好以後,李家濤一下子胃口大開,覺得飯菜比平時香了很多。一邊吃飯,李家濤一邊關切地問起鄉鎮衛生院上訪事件的後續處理情況。
範夏開告訴李家濤,問題已經落實了,處理意見大家都很滿意。
李家濤又叮囑範夏開,要抓緊事件把各級醫療組織改革的人事列入議事曰程,先拿出方案,等開完人代會後馬上試點實施。
範夏開一邊點頭,一邊卻很是擔心地說:“下一步文化係統可能要鬧事了……大家都看到了甜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鬧一鬧,政斧就給解決很多問題。開了這個頭,以後,估計鬧事的不僅不會少,反而會更多……”
李家濤一聽,方才的興奮勁立刻全無,悶著頭吃完飯,吃晚飯,立刻叫司機備車趕著去見盧清華。
盧清華倒是很爽快,一見麵,就告訴李家濤,在羅湖考察的這幾天,他堅定了在這兒投資的決心,決定把房地產項目挪到羅湖,再弄些錢搞點公益事業,爭取在這兒來個名利雙收。
李家濤一聽,很是高興,忙問盧清華具體想投資房地產哪個領域。
“會展中心,寫字樓和別墅群都會有,隻是需要的土地是個不小的數目,首期至少得上千畝,你這個地方官可得多給我些關照啊。”盧清華就笑著說。
李家濤皺了皺眉頭:“盧總,以你的實力,投資這麽大,為什麽不選擇小湘市,卻把投資重點設在我們羅湖?”
盧清華哈哈大笑起來:“還真是第一次把投資商往外麵趕的縣長。”
李家濤訕笑了一聲:“這天上掉餡餅,總會讓人有些擔心地。”
“放心吧,我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投資羅湖房地產,就是因為這裏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離小湘市不到十五公裏,而且小湘市以後的擴張肯定會把重心往這個方向轉移。”盧清華就笑著解釋了一句。
李家濤這才恍然,知道盧清華肯定和市委某個領導關係不錯,知道這些內部消息。
沉吟了一會,李家濤才說道:“上千畝的土地審批可能有些麻煩,不過,我倒是知道有一塊風水寶地,目前還沒有開發,我現在就領你過去看一下,你看看能行不?”
說完,李家濤就陪著盧清華直奔北郊。在路上,李家濤告訴盧清華,這個叫小灣村的地方地處紅河,蒸水之間,低窪易澇。這個村子裏的土地大多是聯產以後開荒開出來的,不是可耕地,每年隻能收獲一季莊稼。全村的大多數農民都到外地承包土地了,家裏隻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
“三八”者婦女也,“六一”者兒童也,“九九”者老人也。這個村的耕地加宅基地總共有兩千多畝,而且,農民對這裏的土地不金貴,開發的成本很低。
車到小灣村的時候,村支書張克明早已經在那裏守候了,笑嘻嘻地跑了過來:“盧總,好眼光啊,我們這塊地可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啊,聽說您有意開發這兒?”
盧清華就笑了起來:“還沒有決定呢,李縣長非讓我來看看,不會是你們事前串通好的,給我設圈套吧?”
李家濤就正色說道:“串通是有的,但絕對不會是什麽陷阱和圈套。你是專家,可以圍繞這塊地界轉一轉看一看,這確實是塊好地。這裏既沒有平原上的墳墓,也沒有需要改造的高崗,更沒有需要大土方填平的窪地。像這樣的地塊,可遇不可求。”
盧清華也覺得這塊土地確實充滿了商機,隻要在紅河,蒸水上各修一座橋,這塊低窪的土地便有著無限的升值空間。
盧清華心裏快速盤算著,這兩座橋修下來大約需要一千萬,這兩千畝地拿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這離縣城和市區都有些遠啊,雖然你們兩個說的天花亂墜的,不過,這塊地應該是政斧早就想打發出去的吧?”盧清華就試探著說道。
李家濤就笑著說:“這裏的確比市區和縣城便宜多了,每平方米的價格差了十多倍。不過,政斧是真的有心好好開發利用一下這塊風水寶地,這可是戰略姓資源部署啊。”
頓了頓,李家濤接著說道:“這塊地未來的開發潛力非常大,政斧已經定下來兩萬元每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盧總。”
盧清華幹了這麽多年的房地產,圍著這塊地轉了一圈,心中早就有數了,把這塊地收入囊中是遲早的事情。不過,盧清華表麵上卻是不露聲色地說:“我考慮一下吧,如果能夠支援一下你們的經濟開發,我是很樂意出份力的啊。”
李家濤就安排範夏開跟進後麵的事情,讓他多喝盧清華協商,爭取把這個財神爺的項目趕快敲定下來。
範夏開陪著盧清華去了羅湖賓館,李家濤卻是回到了縣政斧自己的縣長辦公室。
剛剛坐下,李家濤就看到桌子上放著一份內參,粗粗的黑體字赫然寫著:“黃海集團出現五億資金黑洞”。
李家濤一愣,仔細看的時候,隻見一組組數字,把黑洞的形成,原因,現狀敘述得清清楚楚。
李家濤沉吟了一會,才打電話把縣府辦副主任楊智叫了進來。
“這是怎麽回事情?”李家濤敲著桌上的材料問道。
“市委苟書記讓人專門送過來的,讓您先看看,然後去見他。”楊智壓低了聲音,“整個羅湖就您有這份內參,可見苟書記非常看重您。”
“你對黃海集團熟悉嗎?”李家濤點了點頭,緩和了一下語氣,用征詢的口氣問了一句。
楊智歎了一口氣:“這個黃海集團該敗啦,表麵上是資金問題,實際上到處都是窟窿。它們的債權有八個億,三年以上的就有近三個億,未經報賬的準備金有八千萬。別的不說,光沒有入賬的小汽車就有六百輛,現在小湘市裏跑得小汽車,十輛裏就有一輛是黃海集團的。由於資金短缺,引發了長期以來的三角債問題爆發,遭到了肉類供應商的訴訟。小湘市市政斧把黃海集團當成搖錢樹,沒錢就去黃海集團拿,最近搞什麽公司加農戶引進丹麥豬,一下子就花了兩千萬。在管理上也是跑冒滴漏不斷,不少人把水、電、氣接到黃海集團的線路上,每年支付外接地水電費用就高達三千萬元。用人更是隨意姓大,隻要是董事長董天建滿意的,別管是有文憑的,沒文憑的,有能力的,沒能力的,隻要董老爺子給人事部門放句話,你就等著拿工資了。再加上原先建廠占用地招收的是農民工,這些人的素質可想而知。我們鄰市有個生產火腿腸的企業在全國各地開連鎖店,開得很是成功。而黃海集團則開一個垮一個,去年開的兩百家連鎖店,盈利的還不到二十家,這二十家的負責人都是同董老爺子不怎麽密切的。”
“那這個董天建本人怎麽樣?”李家濤不動聲色又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要說他本人也沒什麽說的。二十年前,他把一個不足二百人的小廠發展成擁有員工兩萬人,固定資產四十億的企業,實屬不易。董天建做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與他打交道,他總是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讓對方占便宜。但是他的管理手段實在過時,具有典型的家長式,家族式的味道。投資起來也經常是熊瞎子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講究表麵上的轟轟烈烈,不講究實際利益。因此,黃海集團的經營業績每況愈下。現在董老爺子已經六十多歲了,怕是經曆有些不濟了吧。”楊智看來對董天建很是熟悉,說起來頭頭是道。
在李家濤從側麵渠道了解黃海集團的時候,市委書記苟天此刻卻是心中五味雜陳。
羅湖縣的[***]鬧得紛紛揚揚,省委領導也多次打電話向苟天詢問情況,頗多不滿與指責。還好,李家濤當時很快把事態平息下去了,也沒有造成流血事件,讓苟天這個市委書記狠狠鬆了一口氣。
也正是因為如此,苟天又特意調查了李家濤的過去履曆,發現李家濤在經濟方麵非常有創意和遠見,每每有驚人之舉。於是,苟天就想和李家濤聊聊,看李家濤有沒有辦法解決黃海集團這個爛攤子。
苟天覺得刻不容緩,應該抓緊時間采取行動,無論如何不能讓黃海集團出現崩盤,不然再全國股市造成的影響絕對不會小於基金會的清欠。
苟天心裏也很清楚,新華社都發了篇內參,說黃海集團出現了五個億的資金黑洞,這個事情其實大部分幹部心中有數,絕非一兩次市委書記辦公會能夠解決的,用行政手段也不好解決,隻能另避蹊徑!
看了看手表,苟天撥通了李家濤辦公室的電話。
“書記,您好,請問您有什麽指示?”李家濤一聽是市委書記苟天的聲音,馬上站了起來,很是恭謹地說道。
“明天早上和我一起去黃海集團視察。”苟天就笑著說,“今天晚上多準備一下,多準備幾項解決方案。”
“書記,黃海集團好像不在我們羅湖境內吧。”李家濤就半開玩笑說了句。
苟天微微一愣,隨即哈哈笑了起來:“我苟天找你是看得起你,一般人我這個市委書記還看不上呢。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才知道,你可別讓我失望。”
“書記,我對黃海集團不熟悉啊,再說,我也沒有搞過金融。”李家濤就叫苦說,“我這完全是外行,哪裏敢魯班門前弄大斧啊。”
“少廢話,明天早上八點之前趕到市委,別遲到。”苟天說完就掛斷了電話,讓李家濤哭笑不得。
————分割線————組織部部長汪民飛給縣委書記於秋林打了兩次電話,說全縣已經抽調了三十多名幹部會分赴科局和鄉鎮,估計考核工作十天就可以結束,問他還有沒有需要特意安排的人。
於秋林告訴汪民飛,現在考核的是第一批,第二批的考核對象等他回去同李家濤商量後再說。
於秋林也不想再幹部使用上與李家濤鬧得太僵。
汪民飛卻頗多怨氣,說李家濤這個新任縣委書記我行我素,重大事件處理事先不商量,不打招呼,講話很隨意,而且還經常要撤幹部的職。
汪民飛再三要求於秋林趕快回來,不然局麵可能大亂。於秋林當然也從別的渠道知道了李家濤的一些情況,他的確對李家濤的一些方法,提法不敢苟同。但就羅湖的情況來說,他覺得也應該讓李家濤衝擊一下。
不過,於秋林又想,你李家濤也該在電話中多苟同情況,總不能這樣自以為是吧。
(未完待續)
“聽說有份內參奏了黃海集團一本?”興田鄉黨委書記翁達湊到了苔原鄉黨委書記孫友才麵前,很是神秘地問道。
“可不是,爛眼子容易遭灰,現在市委苟書記都很重視這件事情,正在找關係處理,現在都還沒有擺平。”孫友才壓低了聲音。
“你跟秋林書記一塊兒到省城去,什麽事情擺不平?”翁達笑嘻嘻的說。
“這幾天不敢動啊,要清欠呢。”孫友才歎了一口氣。
正議論著,見李家濤走進來,大家忙站起來打招呼。李家濤見與會成員基本到齊了,便說:“現在開會!晚到的不來的,辦公室人員給登記一下,回頭嚴肅處理!”
書記,鄉鎮長們交換了眼神,屋子裏頓時安靜得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了。
會議主要是聽取各鄉鎮目前的清欠情況,聽完匯報,李家濤又對目前的工作又作出了具體指示,態度之堅決,手段之強硬,讓下麵的各級幹部心裏不覺敲起了鼓。
縣委書記於秋林卻是後悔不迭,覺得自己住院這步棋真的是走錯了,自從汪民飛把安排考核的事情傳出來後,他所住的病房來人絡繹不絕,送錢的,送鮮花的,送古玩字畫的,弄得連護士都側目相對。
因為住院,於秋林的手機都不敢關,作為縣委書記,是羅湖縣的第一把手,身邊又沒有工作班子,萬一有突發事件怎麽辦?
況且,李家濤現在又領著一班人清欠,這本身就是容易出事的工作。
於秋林不讚同李家濤的清欠辦法,但實在又想不出更好的方式。
來的人不知道清欠是李家濤拿的主意,一個個恭維縣委縣政斧思路清晰,工作力度大,新班子一定能帶領羅湖更快地騰飛雲雲。
於秋林十分不悅,又不能不應酬,不點頭稱是。於秋林甚至有些後悔,覺得不應該住院,他這一住院,李家濤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裏一定會奪個頭彩。
“真應該先開個黨政幹部大會,把近期的工作思路在會上說清楚,然後自己再放心地離開。”於秋林心裏暗自想著。
可是,時至今曰,來不及了,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中。
於秋林心裏很清楚,李家濤可不是於達豐,李家濤比於達豐要強勢多了。再說,李家濤和省裏好幾個省委常委的關係都不錯,於秋林根本沒有可能用對付於達豐的辦法來對付李家濤,那條路行不通!
左思右想後,於秋林還是覺得隻有抓緊文化節的事情,才能打贏下一個回合。
於秋林就撥通了武裝部長兼統戰部長侯躍軍的電話:“躍軍啊,這次到省會太匆忙,有件事情還需要老兄牽頭,就是籌備中華姓氏文化節的事情。先由縣委統戰部牽頭,以後規格再提升,這可是件大事。你想,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管換了多少朝代,改了多少年號,我們國家的姓氏都一直延續著,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因此說,我們這個活動關係重大。我們不僅要搞姓氏文化節,還要搞經貿洽談會,親情報告會,楹聯大展等一係列活動,由統戰出麵,搭建招商平台。我這幾天可能要去京城,時間一個星期吧。一周內,希望你能把方案拿出來交給縣委縣政斧。”
電話打完,於秋林長長歎了一口氣。這個時候,手機又響了起來,是小湘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打來的,說的是他一個同學在羅湖做鄉長,最近調整能不能夠調個書記,最次也要調到一個大鄉當鄉長。
於秋林滿口答應,然後關了手機。於秋林躺在**,心裏卻在琢磨著,這個鄉長人挺老實,水平一般,年齡也四十多了,能保留下一屆的鄉長就不錯了,還變什麽崗位?
但是,於秋林不能不答應,隻能答應下來緩一緩,以後找個理由解釋一下,對人對己都留個餘地,免得將來見麵不好看。
說不聽,這個副部長也是被同學纏得沒有辦法才給於秋林這個縣委書記打電話呢。
不過,於秋林覺得自己明天無論如何都要到京城去了,再等下去,說不定還會有多少人到這病房,也說不定會得罪哪路神仙呢。
中午吃飯的時候,縣府辦主任範夏開悄悄告訴李家濤,說盧清華已經有心在羅湖投資了。李家濤一聽,高興得放下碗筷,撥打盧清華的手機,約他飯後見上一麵。
都安排好以後,李家濤一下子胃口大開,覺得飯菜比平時香了很多。一邊吃飯,李家濤一邊關切地問起鄉鎮衛生院上訪事件的後續處理情況。
範夏開告訴李家濤,問題已經落實了,處理意見大家都很滿意。
李家濤又叮囑範夏開,要抓緊事件把各級醫療組織改革的人事列入議事曰程,先拿出方案,等開完人代會後馬上試點實施。
範夏開一邊點頭,一邊卻很是擔心地說:“下一步文化係統可能要鬧事了……大家都看到了甜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鬧一鬧,政斧就給解決很多問題。開了這個頭,以後,估計鬧事的不僅不會少,反而會更多……”
李家濤一聽,方才的興奮勁立刻全無,悶著頭吃完飯,吃晚飯,立刻叫司機備車趕著去見盧清華。
盧清華倒是很爽快,一見麵,就告訴李家濤,在羅湖考察的這幾天,他堅定了在這兒投資的決心,決定把房地產項目挪到羅湖,再弄些錢搞點公益事業,爭取在這兒來個名利雙收。
李家濤一聽,很是高興,忙問盧清華具體想投資房地產哪個領域。
“會展中心,寫字樓和別墅群都會有,隻是需要的土地是個不小的數目,首期至少得上千畝,你這個地方官可得多給我些關照啊。”盧清華就笑著說。
李家濤皺了皺眉頭:“盧總,以你的實力,投資這麽大,為什麽不選擇小湘市,卻把投資重點設在我們羅湖?”
盧清華哈哈大笑起來:“還真是第一次把投資商往外麵趕的縣長。”
李家濤訕笑了一聲:“這天上掉餡餅,總會讓人有些擔心地。”
“放心吧,我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投資羅湖房地產,就是因為這裏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離小湘市不到十五公裏,而且小湘市以後的擴張肯定會把重心往這個方向轉移。”盧清華就笑著解釋了一句。
李家濤這才恍然,知道盧清華肯定和市委某個領導關係不錯,知道這些內部消息。
沉吟了一會,李家濤才說道:“上千畝的土地審批可能有些麻煩,不過,我倒是知道有一塊風水寶地,目前還沒有開發,我現在就領你過去看一下,你看看能行不?”
說完,李家濤就陪著盧清華直奔北郊。在路上,李家濤告訴盧清華,這個叫小灣村的地方地處紅河,蒸水之間,低窪易澇。這個村子裏的土地大多是聯產以後開荒開出來的,不是可耕地,每年隻能收獲一季莊稼。全村的大多數農民都到外地承包土地了,家裏隻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
“三八”者婦女也,“六一”者兒童也,“九九”者老人也。這個村的耕地加宅基地總共有兩千多畝,而且,農民對這裏的土地不金貴,開發的成本很低。
車到小灣村的時候,村支書張克明早已經在那裏守候了,笑嘻嘻地跑了過來:“盧總,好眼光啊,我們這塊地可是名副其實的聚寶盆啊,聽說您有意開發這兒?”
盧清華就笑了起來:“還沒有決定呢,李縣長非讓我來看看,不會是你們事前串通好的,給我設圈套吧?”
李家濤就正色說道:“串通是有的,但絕對不會是什麽陷阱和圈套。你是專家,可以圍繞這塊地界轉一轉看一看,這確實是塊好地。這裏既沒有平原上的墳墓,也沒有需要改造的高崗,更沒有需要大土方填平的窪地。像這樣的地塊,可遇不可求。”
盧清華也覺得這塊土地確實充滿了商機,隻要在紅河,蒸水上各修一座橋,這塊低窪的土地便有著無限的升值空間。
盧清華心裏快速盤算著,這兩座橋修下來大約需要一千萬,這兩千畝地拿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這離縣城和市區都有些遠啊,雖然你們兩個說的天花亂墜的,不過,這塊地應該是政斧早就想打發出去的吧?”盧清華就試探著說道。
李家濤就笑著說:“這裏的確比市區和縣城便宜多了,每平方米的價格差了十多倍。不過,政斧是真的有心好好開發利用一下這塊風水寶地,這可是戰略姓資源部署啊。”
頓了頓,李家濤接著說道:“這塊地未來的開發潛力非常大,政斧已經定下來兩萬元每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盧總。”
盧清華幹了這麽多年的房地產,圍著這塊地轉了一圈,心中早就有數了,把這塊地收入囊中是遲早的事情。不過,盧清華表麵上卻是不露聲色地說:“我考慮一下吧,如果能夠支援一下你們的經濟開發,我是很樂意出份力的啊。”
李家濤就安排範夏開跟進後麵的事情,讓他多喝盧清華協商,爭取把這個財神爺的項目趕快敲定下來。
範夏開陪著盧清華去了羅湖賓館,李家濤卻是回到了縣政斧自己的縣長辦公室。
剛剛坐下,李家濤就看到桌子上放著一份內參,粗粗的黑體字赫然寫著:“黃海集團出現五億資金黑洞”。
李家濤一愣,仔細看的時候,隻見一組組數字,把黑洞的形成,原因,現狀敘述得清清楚楚。
李家濤沉吟了一會,才打電話把縣府辦副主任楊智叫了進來。
“這是怎麽回事情?”李家濤敲著桌上的材料問道。
“市委苟書記讓人專門送過來的,讓您先看看,然後去見他。”楊智壓低了聲音,“整個羅湖就您有這份內參,可見苟書記非常看重您。”
“你對黃海集團熟悉嗎?”李家濤點了點頭,緩和了一下語氣,用征詢的口氣問了一句。
楊智歎了一口氣:“這個黃海集團該敗啦,表麵上是資金問題,實際上到處都是窟窿。它們的債權有八個億,三年以上的就有近三個億,未經報賬的準備金有八千萬。別的不說,光沒有入賬的小汽車就有六百輛,現在小湘市裏跑得小汽車,十輛裏就有一輛是黃海集團的。由於資金短缺,引發了長期以來的三角債問題爆發,遭到了肉類供應商的訴訟。小湘市市政斧把黃海集團當成搖錢樹,沒錢就去黃海集團拿,最近搞什麽公司加農戶引進丹麥豬,一下子就花了兩千萬。在管理上也是跑冒滴漏不斷,不少人把水、電、氣接到黃海集團的線路上,每年支付外接地水電費用就高達三千萬元。用人更是隨意姓大,隻要是董事長董天建滿意的,別管是有文憑的,沒文憑的,有能力的,沒能力的,隻要董老爺子給人事部門放句話,你就等著拿工資了。再加上原先建廠占用地招收的是農民工,這些人的素質可想而知。我們鄰市有個生產火腿腸的企業在全國各地開連鎖店,開得很是成功。而黃海集團則開一個垮一個,去年開的兩百家連鎖店,盈利的還不到二十家,這二十家的負責人都是同董老爺子不怎麽密切的。”
“那這個董天建本人怎麽樣?”李家濤不動聲色又看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要說他本人也沒什麽說的。二十年前,他把一個不足二百人的小廠發展成擁有員工兩萬人,固定資產四十億的企業,實屬不易。董天建做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與他打交道,他總是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讓對方占便宜。但是他的管理手段實在過時,具有典型的家長式,家族式的味道。投資起來也經常是熊瞎子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講究表麵上的轟轟烈烈,不講究實際利益。因此,黃海集團的經營業績每況愈下。現在董老爺子已經六十多歲了,怕是經曆有些不濟了吧。”楊智看來對董天建很是熟悉,說起來頭頭是道。
在李家濤從側麵渠道了解黃海集團的時候,市委書記苟天此刻卻是心中五味雜陳。
羅湖縣的[***]鬧得紛紛揚揚,省委領導也多次打電話向苟天詢問情況,頗多不滿與指責。還好,李家濤當時很快把事態平息下去了,也沒有造成流血事件,讓苟天這個市委書記狠狠鬆了一口氣。
也正是因為如此,苟天又特意調查了李家濤的過去履曆,發現李家濤在經濟方麵非常有創意和遠見,每每有驚人之舉。於是,苟天就想和李家濤聊聊,看李家濤有沒有辦法解決黃海集團這個爛攤子。
苟天覺得刻不容緩,應該抓緊時間采取行動,無論如何不能讓黃海集團出現崩盤,不然再全國股市造成的影響絕對不會小於基金會的清欠。
苟天心裏也很清楚,新華社都發了篇內參,說黃海集團出現了五個億的資金黑洞,這個事情其實大部分幹部心中有數,絕非一兩次市委書記辦公會能夠解決的,用行政手段也不好解決,隻能另避蹊徑!
看了看手表,苟天撥通了李家濤辦公室的電話。
“書記,您好,請問您有什麽指示?”李家濤一聽是市委書記苟天的聲音,馬上站了起來,很是恭謹地說道。
“明天早上和我一起去黃海集團視察。”苟天就笑著說,“今天晚上多準備一下,多準備幾項解決方案。”
“書記,黃海集團好像不在我們羅湖境內吧。”李家濤就半開玩笑說了句。
苟天微微一愣,隨即哈哈笑了起來:“我苟天找你是看得起你,一般人我這個市委書記還看不上呢。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一遛才知道,你可別讓我失望。”
“書記,我對黃海集團不熟悉啊,再說,我也沒有搞過金融。”李家濤就叫苦說,“我這完全是外行,哪裏敢魯班門前弄大斧啊。”
“少廢話,明天早上八點之前趕到市委,別遲到。”苟天說完就掛斷了電話,讓李家濤哭笑不得。
————分割線————組織部部長汪民飛給縣委書記於秋林打了兩次電話,說全縣已經抽調了三十多名幹部會分赴科局和鄉鎮,估計考核工作十天就可以結束,問他還有沒有需要特意安排的人。
於秋林告訴汪民飛,現在考核的是第一批,第二批的考核對象等他回去同李家濤商量後再說。
於秋林也不想再幹部使用上與李家濤鬧得太僵。
汪民飛卻頗多怨氣,說李家濤這個新任縣委書記我行我素,重大事件處理事先不商量,不打招呼,講話很隨意,而且還經常要撤幹部的職。
汪民飛再三要求於秋林趕快回來,不然局麵可能大亂。於秋林當然也從別的渠道知道了李家濤的一些情況,他的確對李家濤的一些方法,提法不敢苟同。但就羅湖的情況來說,他覺得也應該讓李家濤衝擊一下。
不過,於秋林又想,你李家濤也該在電話中多苟同情況,總不能這樣自以為是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