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汪民飛又看似隨意地說:“這個李縣長還真有些怪,羅湖出了大事,他反而安排大張旗鼓進行調查,還讓電視台的人全程跟蹤報道。這下,羅湖的壞名不僅在小湘市傳播,甚至在整個楚南省和全國都出名了,說不定哪天,還會漂洋過海。書記,這些事情您說啥也要製止一下才行啊,不然以後我們羅湖的人出去會抬不起頭來的。”


    於秋林的心立刻提了起來,眉頭也跟著皺了起來。於秋林是一個愛名聲如同孔雀愛惜羽毛一樣的人。他想,無論如何都不能無動於衷,一個地方的名聲是他這位一把手的形象,誰也不能拿這個東西做文章。


    提起侯躍軍,於秋林的氣就更是不打一處來。於秋林臨行時候安排由於秋林牽頭儲備文化節,聽秘書小郭說,他居然連一個會議都沒有召開過。


    樹形象的事情不幹,自毀長城倒是很積極,真不知道他安的什麽心。


    於秋林也有些後悔了,市委領導征求對侯躍軍兼職統戰部張的意見時候,他沒有明確反對。於秋林覺得對老同誌應該放一馬,不想好心沒有好報。


    考慮到這段時間侯躍軍的侄子侯大寶和李家濤走得很近,於秋林覺得文化節的事情怕事指望不上侯躍軍了。


    “兩代會召開以後,新縣委的一個重大措施就是要搞一個全國姓的大型文化節,樹形象,招商引資,讓羅湖在整個楚南省叫響。我考慮,由我牽頭,你主抓,咱們全力以赴把這項工作做好。你的副書記任命最近就要下,但組織部長不能再兼了。”略微一沉吟,於秋林就笑著對汪民飛說。


    汪民飛一聽,喜憂參半:喜的是能做副書記,幹上兩年回市裏,弄個正處級沒多大問題。但不兼職組織部長他感到遺憾,一個不管組織的副書記,是個有職無權的角色。


    但是,汪民飛不得不表明態度:“謝謝書記,我知道您沒少艸心,您放心,我一定跟著您好好幹,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


    小車一進羅湖縣城,於秋林心裏的感受一下子變得舒坦。拉下窗簾,透過車窗,眼睛飛到外邊的街道上,路兩旁的店鋪,是那麽熟悉,那麽親切!


    於秋林目不轉睛地打量著那些素不相識又匆匆而過的行人,那些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各色車輛,不知從哪裏油然而生一種權威感。他拿出手機撥通了趙副書記的電話,說他已經回來了,讓趙副書記馬上到他辦公室,同汪部長一起談談幹部調整的事情。


    羅湖縣縣委副書記趙天同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侯躍軍的辦公室裏坐著。趙天同和侯躍軍一樣,也對這個時候調整幹部有些想法,尤其是他所掌握和了解的幹部情況與汪民飛有很大分歧。


    於秋林想調整幹部是直接安排汪民飛辦的,事先沒有開過書記辦公會,更沒有征求過他這個主管書記的意見,這已經讓趙天同很不愉快了。


    無論按照程序還是市裏的意見,現在都不是調人的時候。


    市委組織部的意見是羅湖的縣長剛剛換,幹部先問一陣子,最好是在今後的工作中發現和使用幹部。


    在縣委組織部,趙天同這個主管書記一直插不上手,因為汪民飛把得太死,太牢。汪民飛不允許任何一個副部長越過自己找任何一個領導單獨匯報工作。


    趙天同想把自己的意見告訴李家濤,但又覺得有些唐突,他想請侯躍軍傳個話,所以,才大晚上的留在侯躍軍的辦公室商量這件事情。


    侯躍軍聽明白了趙天同的意思後,就笑著說:“話我可以帶到,但事情還是由你向李縣長匯報為好,估計李縣長也很想聽聽膩的意見。”


    趙天同掛了電話後,歎息了一聲:“躍軍,你是老同誌了,你說我該怎麽辦?現在啊,我是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侯躍軍笑了笑:“應付一下算了,反正於秋林要去學習,往後緩緩吧,於秋林不是經常說事緩則圓嗎?”


    趙天同搖著頭走後,侯躍軍立即給李家濤打了個電話,說了趙天同的態度。


    侯躍軍建議李家濤和趙天同溝通一下,提前通通風。無論怎樣,提拔幹部由組織部長一個人說了算。


    書記辦公會一旦頂住,就開不成常委會了。


    最後,侯躍軍提醒到:“如果你覺得方便的哈,不妨直接找大老板說一下你的意思。”


    李家濤笑了笑:“趙天同那我回好好跟他溝通,至於市委那邊,我暫不考慮,市委書記也不是專門為我們服務的啊。”


    在於秋林的辦公室,汪民飛他們正匯報這次考核幹部的具體情況,趙天同猛地推門進來了,見狀愣了一下:“我等一會兒再來吧。”


    於秋林抬起手招呼他坐下:“你也聽聽吧,聽完後,我們召開個書記辦公會議一下。”


    趙天同無奈,隻好貼著門口坐定,但心裏很不是滋味因為整個考核情況他都沒有聽匯報,這個汪民飛怎麽一竿子就捅到於秋林這裏了?


    正坐立難安之際,侯躍軍打電話過來說,說李縣長讓他過去一趟。


    趙天同趕緊關了手機,對於秋林說:“我家那口子在醫院叫我呢,我去去就來。”


    沒等於秋林回話,趙天同便離開了屋子。


    望著趙天同離去的背影,於秋林有些憤然。


    於秋林在黨代會後要去省委黨校學習的事情,在一定級別的幹部當中已經無密可保。


    趙天同來到李家濤的辦公室後,非常利索地說:“你是縣長,我聽膩的。不幹活光跑官的人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占便宜。我聽說,這次的考核對象中,一般是汪民飛的,一半是於秋林的,這可怎麽行,政斧就是這幾個人的政斧嗎?”


    李家濤和趙天同聊得很愉快,在這次幹部調整問題上達到了高度的一直。這樣一來,李家濤心裏就有數了,對這次換屆調整也就放心了大半。


    於秋林等到八點鍾,見趙天同走後一直沒有來,心裏已經很不高興了。隻是,於秋林是絕對不會打電話催趙天同的,就想看看他到底會不會自己回來,看看他的態度和立場到底是什麽樣的。


    可趙天同最終沒有來,讓於秋林有些失望,也很是憤怒。


    回到家裏,王莉見於秋林鬱鬱寡歡,心裏跟明鏡似的,便使出渾身解數逗樂子,說些聽到的政治笑話,帶點色的笑話。


    “這幾天我到市裏,找到了一個已經專家,挺靈的,把我的前半生看得很準。他有個絕招,在桌下握手發功,能把握預測未來,我也學了一下,不知道靈不靈,要不試試吧。”


    於秋林自然知道女人的小心思,也不好駁她麵子,就順著她的意說:“試試就試試。”


    王莉在桌下用自己濕熱的手緊緊握著於秋林的手,好一會兒才用手指在他手心繞了幾下,弄得於秋林心裏癢癢的,禁不住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電視裏正巧播出時事焦點,隻聽見主持人說:“羅湖酒廠一億資金黑洞的背後……”


    於秋林愣了一下,臉色風雲突變,把酒杯往桌上狠狠一摔:“去叫縣委辦公室和宣傳部的人來,馬上給我查,看看到底是誰往上捅的!”


    第二天上午九點,書記辦公會準時召開,負責做會議記錄的居然是王莉,準時出現在小會議室裏。


    於秋林對李家濤耳語了幾句後說:“開會吧,今天是我們羅湖班子調整後的第一次書記辦公誰。按說應該早開,但由於我個人的特殊情況,推遲到現在,今天的議題有三個:一是市委已經批複了的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在這個月的十八號前開完。今天已經七號了,我們的準備時間隻有兩天了,因為有選舉任務,人代會的會期不能少於七天。二是要調整一部分幹部,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三是集中精力樹形象,促穩定。”


    李家濤就接話說:“於書記所說的三個議題都是大事,我來羅湖的時間不長,尤其是調整幹部,我就不多說了。三個會議都很重要,是我們羅湖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一定要開好。”


    隨後,李家濤針對三個議題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顯然,有些執政理念李家濤和於秋林分歧很大。


    如今,這些矛盾都已經擺到桌麵上來談了。


    比如曝光羅湖酒廠的事情,李家濤認為就應該這樣做,這樣才會促使企業早點進行徹底改革,真正救活企業。


    至於幹部問題,李家濤認為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搞好三個會議,不著急調整幹部。


    李家濤的這些言論已經和於秋林針鋒相對了,與會的幾位心中各自都有著自己的算盤。


    眼下,兩名態度就意味著開始站隊。


    趙天同咳嗽了一聲:“我讚同李縣長的意見。我分管組織,知道目前全縣的幹部現狀。我們現在的幹部不僅需要調整,而且需要大調整。”


    說到這兒,趙天同停頓了一下,望了望正襟危坐的李家濤和輕輕點著頭的於秋林,接著說道:“我們的幹部年齡結構太不合理了,急需要提拔一大批中青年幹部,尤其是青年幹部,不然與其他地方比,我們羅湖的幹部將少出一代人。但是,我們現在不能董。動少會亂,大動不會亂,等黨代會以後,我們把工作壓給他們,讓他們在工作中優勝劣汰,年底大規模調整。同時,我們要建立幹部能上能下的機製,在一個無標準的幹部升遷規則裏,隻能助長跑官要官現象的發生,這樣就選不出真正有才華的人才。再說,市委要求我們目前的中心任務是集中精力開好會,穩定幹部隊伍……”


    於秋林就不高興了,陰沉著連用力咳嗽了兩聲。


    趙天同用眼角瞥了一下於秋林的臉色,便把話題適時刹住了:“這是我的個人意見,大家再議。”


    紀委書記胡玨陽接過話頭說:“我同意李縣長和天同書記的意見,開好會議是我們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都要為它讓路,在這個會議前製定出正確的政治路線,政治綱領是當務之急。調整人的事情緩緩也沒有什麽,反正都是我們的幹部,短時期內好的變不壞,肉爛在鍋裏,誰也搶不走。至於說樹形象,促穩定的事情,我覺得對個別企業曝曝光也沒有什麽。那個羅湖酒廠,把誰放在眼裏?除了一二把手,他們眼裏有誰?這次正好是整頓他們的時候,還真得感謝市電視台,摸摸老虎屁股讓它跳幾下,以後就會老實些。”


    於秋林聽著他們的發言,心裏很不好受,自己離開才短短幾天,風就倒向了李家濤。於秋林覺得,在堅持下去也不會有好結果。反正風都放出去了,幹部暫不調整是因為時間緊,調整少了有些幹部擺不平,也會得罪人的。


    隻是,書記辦公會的傾向引起了於秋林的高度警惕,他在做縣長的時候,幾個副書記並沒有和自己保持高度一致,現在他們卻串通過一樣,步調如此一致。


    於秋林抬手看看表,已經十二點半了,忙借機說:“就先開到這兒吧,下午大家再分頭討論,寫出研究報告,並連夜形成修改意見,報上來審批。散會吧。”


    於秋林揮了揮手讓大家走,但他自己一動不動穩穩當當坐著,沒有絲毫要離開的意思。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李家濤笑了笑,轉身就往外走,其他人也趕緊跟上。


    等會議室就剩下於秋林和王莉的時候,於秋林猛地一拳頭砸在會議桌上,把壓抑著的沮喪和失意發泄了出來,這是於秋林從政多年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今天,於秋林覺得自己很憋屈很窩囊。


    王莉見狀,趕緊湊了過來:“先去吃飯吧,身體要緊。”


    於秋林卻是說:“你去忙吧,讓我冷靜一下。對了,給我拿根煙。”


    王莉拉開小包,掏出一包精致的女士煙,連同打火機一同放下,默默地離開了。


    煙霧繚繞中,於秋林思緒翻飛。在羅湖,既然有過於秋林時代,自然也可能出現李家濤時代。世間的萬物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於秋林需要觀察,需要保持某種狀態的平衡。守候打破平衡的時機,這是高明政治家的慣常做法:順勢而為。


    盧清華這幾天又圍著羅湖縣城轉了幾圈,他覺得,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這裏的開發都是最優價值的。


    蒸水河南是居民區,再往南是羅湖的一些黨政部門以及老商業區。而河北的這一段,有學校,縣委黨校以及職業技術學校。


    蒸水南北隻有兩座橋,相聚有兩公裏,給河兩岸的學校帶來了很多不便。沿著蒸水南北岸的是寬寬的河堤,雜草群生,非常荒蕪,這一帶的治安環境也非常糟糕。


    幾個學校都準備朝蒸水南岸的開發區轉移,這裏的低價向當地。


    盧清華把那條長長的河堤北岸步行了一趟。從一個職業房地產商的角度來看,他認為麵臨的機遇非常好,要趕緊把這塊地拿下來,否則夜長夢多。


    仲春三月的羅湖,桃樹的枝條上已經初現嫩紅的花蕾,給春天帶來一種別樣的清新。盧清華斜躺在小車裏,望著窗外的景象,心情一點點舒暢開來。在京城和深證,機會多,競爭自然也激烈,而且利潤率相對以前也小了很多。


    在他看來,眼下的羅湖,可以說處處有黃金,低價,勞動力%……最主要的是地方政斧發展經濟上的壓力,這些因素加起來,簡直就是給了他盧清華一個天賜良機啊。


    盧清華望著春天的蒸水河,似乎感覺到他生命中新的春天已經來臨。


    經驗告訴他,這十公裏的河堤整固硬化,大約需要一個億,但從河邊到河堤的平均一百五十米,就能出來兩萬畝地。沿河堤征用五十米,大約可征地六千畝,每畝地要不超過五萬元,有三個億足夠了,這樣河堤為路,河岸邊到河堤栽樹栽花搞綠化,地被這五十米寬搞商住樓,再投入兩個億就可以啟動。艸作好的話,收入將不少於二十個億,當年輕輕鬆鬆賺回三個億以上。


    用這三個億在羅湖搞標誌姓建築,諸如會展中心,無星級賓館,辦個學校什麽,也算是給羅湖留下個可以載入史冊的東西。


    真是越想越美,越想越得意,盧清華腳下就像踩著風一樣,整個人都輕飄飄了。


    想了想,盧清華就撥通了李家濤的電話,兩個人寒暄一陣後,盧清華就說:“我對這塊地很滿意,決心也下了,希望縣長大人能接見一下。”


    李家濤沒有絲毫猶豫,馬上很是爽快地說:“隻要你下決心了就好,我馬上帶有關部門過去,咱們就在河堤開現場辦公會。


    掛掉電話,不到半個小時,李家濤就領著一眾負責人趕了過來。


    盧清華也不由暗自驚歎,李家濤幹事情居然如此雷厲風行,心中對這個年輕的縣長倒是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盧清華把他的想法向大家介紹了一遍,最後說:“我估算了一下,一期工程大約需要十個億,二期工程包括會展中心大約十五個億。今年可以完成一期工程,三年內可把二期工程全部完成。項目名稱我初步考慮了一下,叫做“羅湖名城”,不知道李縣長意下如何?”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成吉思汗的多瑙河並收藏官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