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妄生
劉豔兒過了許久才知道張三姐兒在鎮上開了胭脂鋪子,本來依張三姐兒與劉豔兒的交情,該早告知劉豔兒的。隻是近些天來,張三姐兒既要忙鋪子裏的事,又要周旋於周大誠與方大海之間,一個人忙得倒似陀螺似的打轉,哪裏還想得起劉豔兒。
劉豔兒還是在同村的姑娘雁兒嘴裏知道了張三姐兒開鋪子的事,趁著孟安然陪她去鎮上的時機,就去瞧了張三姐兒一回。
張三姐兒一見劉豔兒來了,頓生滿臉歡喜,笑著將人讓到裏間兒,問茶問果。
劉豔兒含笑嗔怪,“三姐兒,你這樣大的事都不與我說一聲,可實在不夠意思。”
張三姐兒將溫茶遞予劉豔兒,笑道,“你嚐嚐這茶,聽說是南麵兒的茶,不比我們先前喝的花茶兒,味兒清香的很。”
劉豔兒接了茶,張三姐兒複笑道,“我這些天忙得頭暈腦脹,先時還跟我姐去了趟帝都進貨,腳都沒個沾地兒的時候,一時馬虎了。豔兒,一會兒走的時候你去瞧瞧,喜歡什麽胭脂水粉的,盡可拿去,算我賠罪。”
“瞧三姐兒說的。”劉豔兒也笑了,拉著張三姐兒的手,眼中滿是羨慕,“我就知道三姐是個有本事的人,果然,這才多大工夫就整治出了這樣大的鋪麵兒。”
張三姐兒笑道,“這有啥可羨慕的,鋪子不過是租的,租鋪子的銀錢也是借的。哪裏比得上孟家家大業大,說起來,豔兒,你在咱們村兒就是出了名的能幹。若是你有意,將來成親後,叫你婆家出錢,你也在鎮上租個鋪子與安然做些小生意,非但能痛快的過兩個人小日子,自己手裏也能有個銀錢進項。不然,孟家的錢說實話還是把持在你公婆手裏,再有錢,除了你的嫁妝,你又能沾上幾個呢。”
這話,卻是入了劉豔兒的心。劉豔兒嘴上謙道,“我哪裏有三姐兒你的本事呢。”
張三姐兒不以為然,“什麽本事不本事的,船到橋頭自然直罷了。
劉豔兒能與張三姐兒交好,就說明這兩人的性子裏有些東西是仿佛的,譬如,一樣的愛熱鬧愛繁華。劉豔兒是從未去過帝都城的,聽張三姐兒說她去了,自然要打聽一二。
一問這個,張三姐兒就來了興致,笑道,“豔兒,不說別的,帝都裏的人老少都說官話。那官話聽著字正腔圓,比咱們這村兒裏的土話可是強多了。且帝都人穿的,多是細棉綢紗,又比咱們這裏的人高一籌。至於他們穿的衣裳就更不一樣了,男人的衣服倒差不離,隻是做得更加精細些。女人的衣裳與咱們的就大不同了,我買了幾套回來,給你瞧瞧。”
說著張三姐兒又翻箱倒櫃的找起衣裙來。
張三姐兒素來喜愛妝扮,這樣的人,也多半喜歡炫耀。先時哪怕窮家破戶都要爭強好勝的人,如今真有了這些東西,再沒有不得意的。張三姐兒將衣裙拿出來給劉豔兒瞧,撫摸著上麵精美的繡花,對劉豔兒道,“你看,咱們平素穿的裙子,單論繡花就沒有這樣的繁複精致。再者,領口繡口,有幾家會鑲風毛兒的呢。這毛條兒平素裏不顯什麽,也值不得多少錢,但是加了毛條兒就顯得格外的精貴了是不是?”
劉豔兒點頭,不掩讚歎,“果真是帝都的好衣裳。”
張三姐兒心中愈發得意,眼尾挑出幾許風情,笑道,“衣裳雖好,也貴得很呢,就這麽一身裙襖,就足足要一兩銀子呢。”這一兩銀子,能頂尋常人家兒三個月的開銷。
劉豔兒愈發羨慕,張三姐兒瞧了出來,笑道,“你大姑子就在帝都當差,那善仁堂,你沒去過,我偶然瞧了一眼,好大的排麵呢。聽說裏頭的大夫多的有幾十兩銀子的薪俸,就是少的也有十幾兩。讓她幫你捎帶一件,值什麽?”
劉豔兒笑道,“三姐,你可別說這樣的話,哪裏有給人要衣裳的道理呢。”
張三姐兒將唇一撇,笑道,“豔兒,你可是糊塗了吧。不趁著未婚前要,難道成了親還有人給你買不成?你沒見我麽?未成親的時候是天好地好,什麽都好,給人家三兩句好話就哄得不知東西南北,像個傻瓜一樣,什麽都張不開嘴兒要。成了親,哪裏還有人理你呢。一草一木一針一線,都要自己掙,辛苦也隻有我自己知道罷了。”
“再說了,也不是讓你就這麽大咧咧的開口,旁敲側擊的跟安然提一句,若他心裏有你,自然會去跟你大姑子開口。他們畢竟是親姐弟呢,不過是弟弟向姐姐要件兒衣裳,難道姐姐就舍不得了麽?如此,不單能得了衣服,也能試一試安然對你的心呢。”張三姐兒隨口就給劉豔兒出了好主意。
劉豔兒心裏已十分肯了,隻是麵兒上依舊道,“不行,我說不出口。”
張三姐兒笑一笑,也不強她,隻是伸出俏生生的染著紅紅的鳳仙汁的手指,拿指肚兒往劉豔兒額上一戳,笑道,“我可真是的,有你這樣的實在妹子。”
劉豔兒抿嘴兒一笑,問道,“三姐兒,你這次可是見了大世麵了,也與我講一講帝都的事吧。”
張三姐兒的眼裏頓時帶上了幾分興奮,笑道,“要說別的,其實去進貨倒在其次,豔兒,我以前從未去過帝都,當真是,不去帝都不知道什麽是天子氣象。”
“唉喲,朱雀大街寬的,能並排走八輛馬車。若是有兩個人,分別站在朱雀街的兩邊兒,因這街太寬,竟看不清街對麵人的麵目呢。”見劉豔兒聽得入神,張三姐兒口齒愈發伶俐,眉飛色舞的笑道,“還有呢,我這次真是見了大排場。正趕上了寧公主與承恩侯府的小侯爺大婚。唉喲,那場麵,寧公主光嫁妝就有兩百台,這還是麵兒上的。我聽說寧公主是當今太後與鎮南王的親外孫女,寧公主的母親是寧國長公主,如今就主政雲南,私下不知道還要給寧公主多少私房呢。後來,我湊巧經過寧公主府,整整齊齊的三間獸頭大門,那樣的富麗堂皇,我看就是寧公主府的門房兒也比我婆家的那四間破房強上一千倍。”
劉豔兒聽得有些懵了,皺眉問,“太後不是應該跟太上皇做夫妻的麽?怎麽倒跟鎮南王扯到了一處兒。”
也不怪劉豔兒沒見識,須知,這年頭兒底層人民大多關心的是一日三餐饑涼飽暖,以往許多人大都不識字的,哪裏似如今村裏鎮上都有學堂,不論男女皆可去念念書,識得幾個字呢。
張三姐兒笑道,“哪裏,現在的皇帝並不是太上皇的兒子,先時太上皇退位的時候,四位皇子都早早的過逝了。太上皇沒有了親生兒子,孫子都在吃奶呢,就暫且立了鎮南王的兒子,也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了。”其實這些事,張三姐兒也是聽周大誠說的,如今一五一十的都對劉豔兒說了一遍,“皇帝陛下因感念太上皇的恩德,登基之後,並未選妃立後,故而一直沒有子嗣。如今陛下是選立了太上皇的孫子為太子,聽說沒幾年,皇帝陛下就要退位了。”
“如今這位與寧公主成親的承恩侯林小侯爺,就是當今太子殿下的舅家表兄呢。”張三姐兒唇角噙著一抹笑,不禁又想起了駿馬之上那俊朗威風的駙馬小侯爺。
劉豔兒是個腦筋轉得快的,“那寧公主就是皇帝陛下的外甥女了。”
“可不是,寧公主的母親寧國長公主與皇帝陛下是嫡嫡親的龍鳳胎姐弟呢。”張三姐兒念了一聲佛,歎道,“這次去帝都,能見著這些貴人世麵,我這十幾年也算沒白活了。”
劉豔兒低笑一聲,亦滿心的好奇向往,問道,“三姐兒,那你可瞧見寧公主的模樣了?兩百台嫁妝,那得鋪陳好幾裏呢,是不是像書上說的十裏紅妝。”
張三姐兒笑,“你又呆了,自來新娘子都是坐在喜轎裏的。隻是公主又與別人不同,是坐在婚車裏。公主的車駕,披紅飾彩,別提多漂亮。就是車,也不是我們這裏等閑的藍油布的馬車,我看公主的車駕有房子大小,裏麵坐十來個人是沒問題的。”
劉豔兒笑道,“那豈不是成了車馬行裏的大馬車了?”
“這怎地好比?”張三姐兒揚眉一笑,“就車馬行裏的馬車,不知什麽時候就可能壞在路上,破木爛釘攢的東西。像公主的車駕,前麵六匹駿馬拉著,唉,那種排場,簡直是說不出來的盛大。”
張三姐兒呷了口茶道,“就連公主車駕旁隨行的宮娥侍女,都不同凡人。容貌倒在其次,就是那舉止神態,我看,闔鎮上的女人都挑不出一個那樣兒出挑兒的來呢。”
“唉,可惜我們是沒福的。若是有福,哪怕在公主身邊兒做個侍女丫頭,也是好的。”張三姐兒歎道。
劉豔兒忽而湊到張三姐兒耳際,悄聲問,“姐姐沒見到公主的麵兒,定是見到了那駙馬小侯爺的麵兒了,怎麽樣?那小侯爺長的可俊不?”
劉豔兒問的促狹,張三姐兒卻是語重心長,微微一歎道,“豔兒,以往我覺著,安然已是難得的出挑人品。隻是如今見得那林小侯爺,我竟不如該如何得與你描述,若說俊,我都怕俊這個字配不上林小侯爺的人品呢。”
劉豔兒搖頭笑道,“我不信。不管什麽侯爺公主,也就是比我們會投胎罷了,哪裏就成天上神仙了,三姐你說的也太過了些。”
“不論你信是不信,若有機緣,你去帝都也見一世麵,就知道我所言是實是虛了。”
兩人拋開帝都的事,又嘰嘰咕咕的說了許多話。
張三姐兒久不見劉豔兒,兩人話又投機,鋪子裏生意不忙,故此張三姐兒非要留劉豔兒吃午飯,拿出銀子來叫方大海去館子裏叫了酒肉來。劉豔兒推辭不過,隻得在張三姐兒這裏打擾了一回。
下晌午,劉豔兒才辭了張三姐兒,與孟安然回家。
在路上,劉豔兒又想起了張三姐兒說的開鋪子的事兒,細想來的確是再好不過了。雖然孟父孟母待她不錯,隻是與公婆住在一院裏,哪裏有自己小夫妻出來單過日子舒坦呢。
劉豔兒敲邊鼓的對孟安然道,“我早知三姐兒是個能幹的,這鋪子一開出來,三姐兒與大海的好日子也就來了。我聽三姐兒說,這胭脂水粉,利可是不小。”
孟安然應了一聲,一心駕車,並沒說什麽。
劉豔兒又對孟安然道,“安然,你瞧見沒,三姐兒身上穿的,是帝都樣式的衣裙,咱們鎮上再沒有那樣的好衣裳了。”
孟安然又應了一聲,道,“你若是喜歡,我叫姐幫你帶一件。”
“我就這樣說一說,哪裏就真要穿了。”劉豔兒口不對心地,“那衣裳貴的很,要一兩銀子一套呢。不過我瞧著繡花兒精細,料子也好,竟無一絲的瑕疵,倒也值得上那價。”
孟安然道,“價好,東西自然也要好。賣得那樣貴,若是東西再不好,誰還會去買呢。”
“我聽說三姐兒開鋪子都是借的錢莊裏的銀子,開鋪子做生意,不說節儉,哪裏還有銀子去置辦這些衣環裙襖。”
劉豔兒不以為然,“盤鋪子的大頭兒都出了,三姐兒又是做生意,現在的人,哪個不是勢利眼,若是瞧你布衣荊釵,心底先把你看輕三分。三姐兒既要做生意,自然要妝扮上,打扮得伶俐些才好。”
孟安然並非能言善辯之人,想了想說道,“你先時去買胭粉膏子的那邊,我看老板娘也穿得尋常。”
劉豔兒又道,“那怎麽一樣。鄭姐姐是三姐兒的姨家親表姐,鄭姐姐在鎮上幹了多少年了,少說也有十年了,名聲口碑都有了,再說,鄭姐姐三十上下的人了,再打扮也就那樣了,還要怎麽捯飭不成?”
孟安然笑了笑,沒說話。
劉豔兒將衣裳與鋪子的事兒都提了,隻是礙於還未成親,再者有先時高倩的前車之鑒,她實在不敢將事情說的太明,生怕惹了孟父孟母的反感。故此,隻略略一提,就輕描淡寫的過了。
孟安然對劉豔兒是真心的喜歡,回家之後難免說起衣裙的事,跟母親道,“我瞧著豔兒實在喜歡,瞅了張三姐兒身上的裙襖好幾眼,我聽張三姐兒說鎮上再沒有的款式,是帝都買來的。若是姐便宜,也給豔兒捎一件來吧。”
孟母眼中有幾分不悅,問孟安然,“這是豔兒說的?”
孟安然此時又有了幾分機伶,含糊道,“哪兒呢。是我瞧她頻頻的看人家的衣裳,這不是喜歡是什麽?”
孟母有心說幾句,瞧著孟安然臉色發窘,到底心疼兒子,就止了口,歎道,“知道了,給你姐寫信的時候提一筆也就是了。”
孟安然此方放了心。孟母又道,“怎麽張三姐兒倒有帝都買來的衣裙呢?”
“哦,張三姐兒從鎮上錢莊裏借了銀子,盤了鋪麵兒,要做胭脂水粉的生意。這不是要去帝都進貨麽。”
孟母冷笑,“就看張三姐兒那作派就不是正經做生意的料子,知道銀子是借的,還不省了銀錢多進幾種貨物,也好籌劃著開張做生意。這倒好,小媳婦兒一去帝都城,就看迷了眼,倒先置辦起衣釵裙襖來。先時她婆婆病的要死要活,嫁到外村兒去了閨女女婿都來了,她這個做媳婦的麵兒都沒露一下,屁都沒放一個。若真是有銀錢,即便不出力,出錢也是好的。偏偏方大海又連一個銅板都拿不出來,這樣的兒子,生養一場半點兒指望不上,又有什麽用。如今又有了開鋪子置衣裙的銀子了,這個張三姐兒不是什麽正派人,你跟豔兒少往她那裏去。”
“知趣了。”孟安然應了一聲,抬腳去了自己屋兒。
到晚上孟父回來,孟母又跟丈夫說了一通衣裙的事,私下歎道,“小姑娘家,正是好時候,好些打扮也沒什麽。隻是我覺著豔兒也忒好美了些。”
孟父道,“她既喜歡,就讓安平給她捎一件就是了。”
孟母不悅道,“難道安平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她還得在帝都買房子呢。先時他們訂親,安平就買了那樣精致的珠花兒給他們,現在倒越發的得寸進尺起來,如今就要衣裙,日後還不知要什麽呢?”
孟父笑,“看你這氣大的,讓安平捎回來吧,安然都開口了呢。若是不捎回來,覺著倒是跟安平小氣似的,大不了這衣裙的錢,你到時候給安平就是了。再者,安平又不是個小氣的。”
“就是安平太大方,對他們太好,越發沒個饜足了!”
孟父年輕時也有幾分脾氣,隻是如今年紀大了,脾氣不同以往,反是笑道,“你跟我發什麽火呢。”
孟母擰眉歎道,“以往覺得劉豔兒還好,如今看來,也就這樣了。”
孟父少不得要勸了老妻幾句。
劉豔兒回家跟自己母親說了幾句張三姐兒開鋪子的話,又將張三姐兒送她的胭脂膏子玉脂膏子給王氏瞧了,王氏借著劉豔兒的手瞧了一眼,問劉豔兒,“你給人家錢沒?”
“三姐兒死活不肯收呢。”劉豔兒道,“要不我下次去她家,給她帶些東西吧。”有來有往,方是常法兒。
王氏道,“這個三姐兒膽量不小,這鋪子究竟是她的,還是方大海開的。”
“如今大海早辭了工,跟三姐兒一並在鋪子裏忙呢。”劉豔兒滿心的羨慕,與母親道,“先時三姐兒跟方大海租的屋子,正是鎮上錢莊大掌櫃的房子。一來二去的,可不就有了交情麽,這才在錢莊裏借貸了銀錢,盤了鋪麵兒,做起生意來。”
“三姐兒如今大不同了,頭上的釵子手上的鐲子身上的裙子,俱是帝都的樣式,新巧的不得了。”
王氏聽著大不像,皺眉問,“她哪兒來得這些東西。”
劉豔兒笑,“能哪兒來的,買的唄。”
“別人都誇你能幹聰明,不想你竟這樣的糊塗。”王氏歎道,“豔兒,你也不小了,咱家裏也算做著個小生意。孟家也是買賣人家兒,你想一想,咱家與孟家算是有些家底子的人家兒了,三鄉五裏的排得上號兒,說起來大家都敬一聲。你是看咱家跟孟家,哪家是大把花銷不知節儉的人家兒了。”
“做生意不比別的,賺錢的你瞧見了,有多少賠錢的,你不知道呢。就是咱家,也不是沒賠過。”王氏眼中透出精光,快語道,“我先不說張三姐兒這銀錢是怎麽來的,你知不知道,凡是在鎮上錢莊借銀子,都是要有擔保抵押的。按你說,張三姐兒借了大筆的銀錢,那她是用的什麽來抵押的。是婆家幫她做保還是娘家給她做保?”
“這個暫且不提,這是人家自己家裏的事兒。再說了,難道借的錢就不用還了嗎?不說別的,盤鋪子進貨,沒有百兩銀子料理不下來,這百兩銀子,每月起碼有一兩銀子的利錢,呐,生意還沒做起來,先背了債。這一兩銀子,是咱家一個月的開銷了。”王氏細心教導女兒,“你覺得張三姐兒能幹,開鋪子的人多了,我告訴你,十個倒有八個是賠的。”
“若真是想做生意的人,自錢莊裏借貸了大筆的銀錢,每月要有這些利息要還,一個銅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尚且不能,又怎會舍得再去花錢置辦衣裙釵環?”
“你自己想一想,張三姐兒是不是做生意的做派?”
”不是我說話難聽,她這鋪子長不了!”王氏眼神一冷,看向女兒,”這些東西,趕明兒我讓來升媳婦去鎮上時替你還了銀錢給張三姐兒。以後你不要再去她那裏!"作者有話要說:榜單字數更全了~
劉豔兒過了許久才知道張三姐兒在鎮上開了胭脂鋪子,本來依張三姐兒與劉豔兒的交情,該早告知劉豔兒的。隻是近些天來,張三姐兒既要忙鋪子裏的事,又要周旋於周大誠與方大海之間,一個人忙得倒似陀螺似的打轉,哪裏還想得起劉豔兒。
劉豔兒還是在同村的姑娘雁兒嘴裏知道了張三姐兒開鋪子的事,趁著孟安然陪她去鎮上的時機,就去瞧了張三姐兒一回。
張三姐兒一見劉豔兒來了,頓生滿臉歡喜,笑著將人讓到裏間兒,問茶問果。
劉豔兒含笑嗔怪,“三姐兒,你這樣大的事都不與我說一聲,可實在不夠意思。”
張三姐兒將溫茶遞予劉豔兒,笑道,“你嚐嚐這茶,聽說是南麵兒的茶,不比我們先前喝的花茶兒,味兒清香的很。”
劉豔兒接了茶,張三姐兒複笑道,“我這些天忙得頭暈腦脹,先時還跟我姐去了趟帝都進貨,腳都沒個沾地兒的時候,一時馬虎了。豔兒,一會兒走的時候你去瞧瞧,喜歡什麽胭脂水粉的,盡可拿去,算我賠罪。”
“瞧三姐兒說的。”劉豔兒也笑了,拉著張三姐兒的手,眼中滿是羨慕,“我就知道三姐是個有本事的人,果然,這才多大工夫就整治出了這樣大的鋪麵兒。”
張三姐兒笑道,“這有啥可羨慕的,鋪子不過是租的,租鋪子的銀錢也是借的。哪裏比得上孟家家大業大,說起來,豔兒,你在咱們村兒就是出了名的能幹。若是你有意,將來成親後,叫你婆家出錢,你也在鎮上租個鋪子與安然做些小生意,非但能痛快的過兩個人小日子,自己手裏也能有個銀錢進項。不然,孟家的錢說實話還是把持在你公婆手裏,再有錢,除了你的嫁妝,你又能沾上幾個呢。”
這話,卻是入了劉豔兒的心。劉豔兒嘴上謙道,“我哪裏有三姐兒你的本事呢。”
張三姐兒不以為然,“什麽本事不本事的,船到橋頭自然直罷了。
劉豔兒能與張三姐兒交好,就說明這兩人的性子裏有些東西是仿佛的,譬如,一樣的愛熱鬧愛繁華。劉豔兒是從未去過帝都城的,聽張三姐兒說她去了,自然要打聽一二。
一問這個,張三姐兒就來了興致,笑道,“豔兒,不說別的,帝都裏的人老少都說官話。那官話聽著字正腔圓,比咱們這村兒裏的土話可是強多了。且帝都人穿的,多是細棉綢紗,又比咱們這裏的人高一籌。至於他們穿的衣裳就更不一樣了,男人的衣服倒差不離,隻是做得更加精細些。女人的衣裳與咱們的就大不同了,我買了幾套回來,給你瞧瞧。”
說著張三姐兒又翻箱倒櫃的找起衣裙來。
張三姐兒素來喜愛妝扮,這樣的人,也多半喜歡炫耀。先時哪怕窮家破戶都要爭強好勝的人,如今真有了這些東西,再沒有不得意的。張三姐兒將衣裙拿出來給劉豔兒瞧,撫摸著上麵精美的繡花,對劉豔兒道,“你看,咱們平素穿的裙子,單論繡花就沒有這樣的繁複精致。再者,領口繡口,有幾家會鑲風毛兒的呢。這毛條兒平素裏不顯什麽,也值不得多少錢,但是加了毛條兒就顯得格外的精貴了是不是?”
劉豔兒點頭,不掩讚歎,“果真是帝都的好衣裳。”
張三姐兒心中愈發得意,眼尾挑出幾許風情,笑道,“衣裳雖好,也貴得很呢,就這麽一身裙襖,就足足要一兩銀子呢。”這一兩銀子,能頂尋常人家兒三個月的開銷。
劉豔兒愈發羨慕,張三姐兒瞧了出來,笑道,“你大姑子就在帝都當差,那善仁堂,你沒去過,我偶然瞧了一眼,好大的排麵呢。聽說裏頭的大夫多的有幾十兩銀子的薪俸,就是少的也有十幾兩。讓她幫你捎帶一件,值什麽?”
劉豔兒笑道,“三姐,你可別說這樣的話,哪裏有給人要衣裳的道理呢。”
張三姐兒將唇一撇,笑道,“豔兒,你可是糊塗了吧。不趁著未婚前要,難道成了親還有人給你買不成?你沒見我麽?未成親的時候是天好地好,什麽都好,給人家三兩句好話就哄得不知東西南北,像個傻瓜一樣,什麽都張不開嘴兒要。成了親,哪裏還有人理你呢。一草一木一針一線,都要自己掙,辛苦也隻有我自己知道罷了。”
“再說了,也不是讓你就這麽大咧咧的開口,旁敲側擊的跟安然提一句,若他心裏有你,自然會去跟你大姑子開口。他們畢竟是親姐弟呢,不過是弟弟向姐姐要件兒衣裳,難道姐姐就舍不得了麽?如此,不單能得了衣服,也能試一試安然對你的心呢。”張三姐兒隨口就給劉豔兒出了好主意。
劉豔兒心裏已十分肯了,隻是麵兒上依舊道,“不行,我說不出口。”
張三姐兒笑一笑,也不強她,隻是伸出俏生生的染著紅紅的鳳仙汁的手指,拿指肚兒往劉豔兒額上一戳,笑道,“我可真是的,有你這樣的實在妹子。”
劉豔兒抿嘴兒一笑,問道,“三姐兒,你這次可是見了大世麵了,也與我講一講帝都的事吧。”
張三姐兒的眼裏頓時帶上了幾分興奮,笑道,“要說別的,其實去進貨倒在其次,豔兒,我以前從未去過帝都,當真是,不去帝都不知道什麽是天子氣象。”
“唉喲,朱雀大街寬的,能並排走八輛馬車。若是有兩個人,分別站在朱雀街的兩邊兒,因這街太寬,竟看不清街對麵人的麵目呢。”見劉豔兒聽得入神,張三姐兒口齒愈發伶俐,眉飛色舞的笑道,“還有呢,我這次真是見了大排場。正趕上了寧公主與承恩侯府的小侯爺大婚。唉喲,那場麵,寧公主光嫁妝就有兩百台,這還是麵兒上的。我聽說寧公主是當今太後與鎮南王的親外孫女,寧公主的母親是寧國長公主,如今就主政雲南,私下不知道還要給寧公主多少私房呢。後來,我湊巧經過寧公主府,整整齊齊的三間獸頭大門,那樣的富麗堂皇,我看就是寧公主府的門房兒也比我婆家的那四間破房強上一千倍。”
劉豔兒聽得有些懵了,皺眉問,“太後不是應該跟太上皇做夫妻的麽?怎麽倒跟鎮南王扯到了一處兒。”
也不怪劉豔兒沒見識,須知,這年頭兒底層人民大多關心的是一日三餐饑涼飽暖,以往許多人大都不識字的,哪裏似如今村裏鎮上都有學堂,不論男女皆可去念念書,識得幾個字呢。
張三姐兒笑道,“哪裏,現在的皇帝並不是太上皇的兒子,先時太上皇退位的時候,四位皇子都早早的過逝了。太上皇沒有了親生兒子,孫子都在吃奶呢,就暫且立了鎮南王的兒子,也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了。”其實這些事,張三姐兒也是聽周大誠說的,如今一五一十的都對劉豔兒說了一遍,“皇帝陛下因感念太上皇的恩德,登基之後,並未選妃立後,故而一直沒有子嗣。如今陛下是選立了太上皇的孫子為太子,聽說沒幾年,皇帝陛下就要退位了。”
“如今這位與寧公主成親的承恩侯林小侯爺,就是當今太子殿下的舅家表兄呢。”張三姐兒唇角噙著一抹笑,不禁又想起了駿馬之上那俊朗威風的駙馬小侯爺。
劉豔兒是個腦筋轉得快的,“那寧公主就是皇帝陛下的外甥女了。”
“可不是,寧公主的母親寧國長公主與皇帝陛下是嫡嫡親的龍鳳胎姐弟呢。”張三姐兒念了一聲佛,歎道,“這次去帝都,能見著這些貴人世麵,我這十幾年也算沒白活了。”
劉豔兒低笑一聲,亦滿心的好奇向往,問道,“三姐兒,那你可瞧見寧公主的模樣了?兩百台嫁妝,那得鋪陳好幾裏呢,是不是像書上說的十裏紅妝。”
張三姐兒笑,“你又呆了,自來新娘子都是坐在喜轎裏的。隻是公主又與別人不同,是坐在婚車裏。公主的車駕,披紅飾彩,別提多漂亮。就是車,也不是我們這裏等閑的藍油布的馬車,我看公主的車駕有房子大小,裏麵坐十來個人是沒問題的。”
劉豔兒笑道,“那豈不是成了車馬行裏的大馬車了?”
“這怎地好比?”張三姐兒揚眉一笑,“就車馬行裏的馬車,不知什麽時候就可能壞在路上,破木爛釘攢的東西。像公主的車駕,前麵六匹駿馬拉著,唉,那種排場,簡直是說不出來的盛大。”
張三姐兒呷了口茶道,“就連公主車駕旁隨行的宮娥侍女,都不同凡人。容貌倒在其次,就是那舉止神態,我看,闔鎮上的女人都挑不出一個那樣兒出挑兒的來呢。”
“唉,可惜我們是沒福的。若是有福,哪怕在公主身邊兒做個侍女丫頭,也是好的。”張三姐兒歎道。
劉豔兒忽而湊到張三姐兒耳際,悄聲問,“姐姐沒見到公主的麵兒,定是見到了那駙馬小侯爺的麵兒了,怎麽樣?那小侯爺長的可俊不?”
劉豔兒問的促狹,張三姐兒卻是語重心長,微微一歎道,“豔兒,以往我覺著,安然已是難得的出挑人品。隻是如今見得那林小侯爺,我竟不如該如何得與你描述,若說俊,我都怕俊這個字配不上林小侯爺的人品呢。”
劉豔兒搖頭笑道,“我不信。不管什麽侯爺公主,也就是比我們會投胎罷了,哪裏就成天上神仙了,三姐你說的也太過了些。”
“不論你信是不信,若有機緣,你去帝都也見一世麵,就知道我所言是實是虛了。”
兩人拋開帝都的事,又嘰嘰咕咕的說了許多話。
張三姐兒久不見劉豔兒,兩人話又投機,鋪子裏生意不忙,故此張三姐兒非要留劉豔兒吃午飯,拿出銀子來叫方大海去館子裏叫了酒肉來。劉豔兒推辭不過,隻得在張三姐兒這裏打擾了一回。
下晌午,劉豔兒才辭了張三姐兒,與孟安然回家。
在路上,劉豔兒又想起了張三姐兒說的開鋪子的事兒,細想來的確是再好不過了。雖然孟父孟母待她不錯,隻是與公婆住在一院裏,哪裏有自己小夫妻出來單過日子舒坦呢。
劉豔兒敲邊鼓的對孟安然道,“我早知三姐兒是個能幹的,這鋪子一開出來,三姐兒與大海的好日子也就來了。我聽三姐兒說,這胭脂水粉,利可是不小。”
孟安然應了一聲,一心駕車,並沒說什麽。
劉豔兒又對孟安然道,“安然,你瞧見沒,三姐兒身上穿的,是帝都樣式的衣裙,咱們鎮上再沒有那樣的好衣裳了。”
孟安然又應了一聲,道,“你若是喜歡,我叫姐幫你帶一件。”
“我就這樣說一說,哪裏就真要穿了。”劉豔兒口不對心地,“那衣裳貴的很,要一兩銀子一套呢。不過我瞧著繡花兒精細,料子也好,竟無一絲的瑕疵,倒也值得上那價。”
孟安然道,“價好,東西自然也要好。賣得那樣貴,若是東西再不好,誰還會去買呢。”
“我聽說三姐兒開鋪子都是借的錢莊裏的銀子,開鋪子做生意,不說節儉,哪裏還有銀子去置辦這些衣環裙襖。”
劉豔兒不以為然,“盤鋪子的大頭兒都出了,三姐兒又是做生意,現在的人,哪個不是勢利眼,若是瞧你布衣荊釵,心底先把你看輕三分。三姐兒既要做生意,自然要妝扮上,打扮得伶俐些才好。”
孟安然並非能言善辯之人,想了想說道,“你先時去買胭粉膏子的那邊,我看老板娘也穿得尋常。”
劉豔兒又道,“那怎麽一樣。鄭姐姐是三姐兒的姨家親表姐,鄭姐姐在鎮上幹了多少年了,少說也有十年了,名聲口碑都有了,再說,鄭姐姐三十上下的人了,再打扮也就那樣了,還要怎麽捯飭不成?”
孟安然笑了笑,沒說話。
劉豔兒將衣裳與鋪子的事兒都提了,隻是礙於還未成親,再者有先時高倩的前車之鑒,她實在不敢將事情說的太明,生怕惹了孟父孟母的反感。故此,隻略略一提,就輕描淡寫的過了。
孟安然對劉豔兒是真心的喜歡,回家之後難免說起衣裙的事,跟母親道,“我瞧著豔兒實在喜歡,瞅了張三姐兒身上的裙襖好幾眼,我聽張三姐兒說鎮上再沒有的款式,是帝都買來的。若是姐便宜,也給豔兒捎一件來吧。”
孟母眼中有幾分不悅,問孟安然,“這是豔兒說的?”
孟安然此時又有了幾分機伶,含糊道,“哪兒呢。是我瞧她頻頻的看人家的衣裳,這不是喜歡是什麽?”
孟母有心說幾句,瞧著孟安然臉色發窘,到底心疼兒子,就止了口,歎道,“知道了,給你姐寫信的時候提一筆也就是了。”
孟安然此方放了心。孟母又道,“怎麽張三姐兒倒有帝都買來的衣裙呢?”
“哦,張三姐兒從鎮上錢莊裏借了銀子,盤了鋪麵兒,要做胭脂水粉的生意。這不是要去帝都進貨麽。”
孟母冷笑,“就看張三姐兒那作派就不是正經做生意的料子,知道銀子是借的,還不省了銀錢多進幾種貨物,也好籌劃著開張做生意。這倒好,小媳婦兒一去帝都城,就看迷了眼,倒先置辦起衣釵裙襖來。先時她婆婆病的要死要活,嫁到外村兒去了閨女女婿都來了,她這個做媳婦的麵兒都沒露一下,屁都沒放一個。若真是有銀錢,即便不出力,出錢也是好的。偏偏方大海又連一個銅板都拿不出來,這樣的兒子,生養一場半點兒指望不上,又有什麽用。如今又有了開鋪子置衣裙的銀子了,這個張三姐兒不是什麽正派人,你跟豔兒少往她那裏去。”
“知趣了。”孟安然應了一聲,抬腳去了自己屋兒。
到晚上孟父回來,孟母又跟丈夫說了一通衣裙的事,私下歎道,“小姑娘家,正是好時候,好些打扮也沒什麽。隻是我覺著豔兒也忒好美了些。”
孟父道,“她既喜歡,就讓安平給她捎一件就是了。”
孟母不悅道,“難道安平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她還得在帝都買房子呢。先時他們訂親,安平就買了那樣精致的珠花兒給他們,現在倒越發的得寸進尺起來,如今就要衣裙,日後還不知要什麽呢?”
孟父笑,“看你這氣大的,讓安平捎回來吧,安然都開口了呢。若是不捎回來,覺著倒是跟安平小氣似的,大不了這衣裙的錢,你到時候給安平就是了。再者,安平又不是個小氣的。”
“就是安平太大方,對他們太好,越發沒個饜足了!”
孟父年輕時也有幾分脾氣,隻是如今年紀大了,脾氣不同以往,反是笑道,“你跟我發什麽火呢。”
孟母擰眉歎道,“以往覺得劉豔兒還好,如今看來,也就這樣了。”
孟父少不得要勸了老妻幾句。
劉豔兒回家跟自己母親說了幾句張三姐兒開鋪子的話,又將張三姐兒送她的胭脂膏子玉脂膏子給王氏瞧了,王氏借著劉豔兒的手瞧了一眼,問劉豔兒,“你給人家錢沒?”
“三姐兒死活不肯收呢。”劉豔兒道,“要不我下次去她家,給她帶些東西吧。”有來有往,方是常法兒。
王氏道,“這個三姐兒膽量不小,這鋪子究竟是她的,還是方大海開的。”
“如今大海早辭了工,跟三姐兒一並在鋪子裏忙呢。”劉豔兒滿心的羨慕,與母親道,“先時三姐兒跟方大海租的屋子,正是鎮上錢莊大掌櫃的房子。一來二去的,可不就有了交情麽,這才在錢莊裏借貸了銀錢,盤了鋪麵兒,做起生意來。”
“三姐兒如今大不同了,頭上的釵子手上的鐲子身上的裙子,俱是帝都的樣式,新巧的不得了。”
王氏聽著大不像,皺眉問,“她哪兒來得這些東西。”
劉豔兒笑,“能哪兒來的,買的唄。”
“別人都誇你能幹聰明,不想你竟這樣的糊塗。”王氏歎道,“豔兒,你也不小了,咱家裏也算做著個小生意。孟家也是買賣人家兒,你想一想,咱家與孟家算是有些家底子的人家兒了,三鄉五裏的排得上號兒,說起來大家都敬一聲。你是看咱家跟孟家,哪家是大把花銷不知節儉的人家兒了。”
“做生意不比別的,賺錢的你瞧見了,有多少賠錢的,你不知道呢。就是咱家,也不是沒賠過。”王氏眼中透出精光,快語道,“我先不說張三姐兒這銀錢是怎麽來的,你知不知道,凡是在鎮上錢莊借銀子,都是要有擔保抵押的。按你說,張三姐兒借了大筆的銀錢,那她是用的什麽來抵押的。是婆家幫她做保還是娘家給她做保?”
“這個暫且不提,這是人家自己家裏的事兒。再說了,難道借的錢就不用還了嗎?不說別的,盤鋪子進貨,沒有百兩銀子料理不下來,這百兩銀子,每月起碼有一兩銀子的利錢,呐,生意還沒做起來,先背了債。這一兩銀子,是咱家一個月的開銷了。”王氏細心教導女兒,“你覺得張三姐兒能幹,開鋪子的人多了,我告訴你,十個倒有八個是賠的。”
“若真是想做生意的人,自錢莊裏借貸了大筆的銀錢,每月要有這些利息要還,一個銅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尚且不能,又怎會舍得再去花錢置辦衣裙釵環?”
“你自己想一想,張三姐兒是不是做生意的做派?”
”不是我說話難聽,她這鋪子長不了!”王氏眼神一冷,看向女兒,”這些東西,趕明兒我讓來升媳婦去鎮上時替你還了銀錢給張三姐兒。以後你不要再去她那裏!"作者有話要說:榜單字數更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