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可鄙
方大海既與香姑娘去了,周大誠又著人來與張三姐兒送信,張三姐兒收拾一二,便將鋪子門一鎖,在門外雇一輛馬車,隻管坐著馬車與周大誠私會去。
方大海平日間看得張三姐兒甚牢,張三姐兒七八日才得一空,讓周大誠解饞。如今見著張三姐兒,周大誠心肝兒肉的撲過去,急不可耐的去解張三姐兒的裙裳。
張三姐兒故推他胸膛,嗔道,“累得很,咱們就不能好好兒的說會兒話麽。”
周大誠哪裏有說話的閑心,隻管褪了張三姐兒的衣裳,瞧見張三姐兒那一身的青紫淤痕、情\色未褪,頓時眼神更熾熱三分,雙手隻管抓住張三姐兒俏挺的胸脯兒,揉捏著兩粒紅纓,惋惜一吧歎道,“大海實在不懂憐香惜玉。”
周大誠借著晌午的時間爽了一回,又帶著張三姐兒尋了處隱蔽的館子吃過飯,方心滿意足的走了。一麵走,一麵暗歎如今張三姐兒滋味兒更好,簡直叫人流連不舍呢。
再流連不舍,年關將近,周大誠也不能落了差使。
在周大誠這個年紀,有這麽一份體麵的差使,其實倒比任何女人都重要。
隻是過年放假回家時,老婆朱氏接過周大誠手裏的東西,晚上問周大誠年下賞銀時,周大誠將一塊兒裹銀兩的紅綢子交給朱氏,麵露苦色,歎道,“今年隻得五兩,唉,錢莊不景氣,東家摳門的很哩。”
朱氏眉毛一挑,有些不悅,“隻得五兩?”以往最少也有十兩銀子的。
周大誠一頓唉聲歎氣,與朱氏抱怨不止。朱氏亦不大滿意,道,“我還想著過年讓老大隨你去鎮上學學當差打算盤呢。”
周大誠與張三姐兒這樣的關係,哪裏肯讓兒子去鎮上,道,“家裏百十畝的田地,我看老大還頂些用。老二念書念的都呆了,若老大去了鎮上,老二哪裏頂得起這攤子呢。唉,什麽時候我托人,看看能不能給老二往州裏尋份差使,他也是將將成親的年紀了,總要自己先立起來,才好說親呢。”
這話直說到朱氏的心坎兒裏,朱氏道,“誰說不是呢?隻是州裏的差使,難道是那樣好得的?”
“我認得一二個管事的人,不過往銀錢裏說罷了。”
“若能在州裏得個差使,這就是鐵飯碗啦,縱使多花些銀錢,也沒啥不情願的。”朱氏並非不通情理之人。
周大誠眼中透出笑意,心下得意,摟住朱氏發福的肩膀,“我也是這個意思呢。”
朱氏與周大誠是結發夫妻,自然年紀相近,都是四十出頭兒。雖然已是做祖母的人了,到底是如狼似虎的年紀,周大誠大半時間都在鎮上,朱氏空曠日久,亦有些想頭兒,雙臂攬住周大誠的脖子,湊了上去。
周大誠瞧慣張三姐兒往日間的風情,如今瞧著糟糠之妻的糟糠臉,委實提不起半點兒興致來。隻是他非得籠住了朱氏,才好往外拿銀子,於是腦子裏一麵想著張三姐兒嬌媚如花的模樣,伸手抱住了朱氏肥軟的身子。
一\夜\歡\愉,不必再提。
過年了,饒是張三姐兒厭惡方家,也得與方大海回婆家過年。
以往張三姐兒與方大海柔情蜜意時,尚且與公婆不睦,何況如今?
自回了方家,張三姐兒掃帚把兒都沒摸過一下兒。每日隻管睡到日上三竿,起床便是梳妝打扮,若是方家的飯菜合口倒罷了,若不合口,張三姐兒隻管拿了銀錢往外麵兒叫了好的來,反正她手裏有銀子,還真不怕買不著東西。
原本,方母對張三姐兒已經和軟許多,別的不想了,隻盼著張三姐兒能早日為方家傳宗接代。結果,張三姐兒回到方家,比之在鎮上更是變本加厲,瞧著竟完全好生過日子的念頭兒。
方母顧不得挑剔張三姐兒,私下拉著方大海問,“大海,三姐兒是不是還在記恨我?還是在鎮上也是這樣好吃懶做的?”
方大海安慰母親,“娘,你莫多想。”
“我怎麽能不多想呢。”方母愁容滿麵,“在咱家,不做就不做了。她不做,還有我呢,我早不敢指望她做什麽了?隻是在鎮上,若她還是這幅模樣,你們的日子可怎麽過呢?”說到底,做母親的,最擔心的不過是兒子罷了。
方大海心裏無數的憋屈,隻是眼下說出來,不過是令母親徒增煩惱。再者,說之何益。大過年的,倒讓一家子不得痛快。
方大海好生勸了母親一陣,算是將話圓了過去。
且說方大海為人,亦有其可鄙之處。
若是尋常男人,忍不得這綠帽子,攆了張三姐兒就是。哪怕損失些聘禮銀錢,咱不受這氣,也算大丈夫的一翻氣概。
不過,方大海卻未作此想。
他現在,還真不想放開張三姐兒哩,倒不是說方大海就對張三姐兒如何的情深意濃了,隻是方大海卻是起了別的念頭兒。
話說當時方大海見香姑娘被龍哥抱回房裏,他一人好生無趣,在香姑娘的酒鋪子裏呆站了一時,就將香姑娘的胭脂水粉交給酒鋪裏的幫工小明子,遂自己回家了。
香姑娘得罪不起龍哥,隻得好生服侍。不過,待侍奉走了龍哥,便又想起了方大海來。原本以香姑娘的手段,放出長線去,眼瞅著就能將方大海釣到手了。偏生龍哥插一杠子,她尚未嚐過方大海的滋味兒,且先時在方大海身上用的工夫兒,怎能白用呢?
第二日,香姑娘收拾停當,就再命人將方大海請到了酒鋪子裏。
方大海去雖去了,卻是容色淡淡。
不過,既然方大海來了,香姑娘便知方大海對她仍是有意的,隻管淚光閃閃的對方大海道,“一個婦道人家,出來掙口飯吃,能得罪誰?敢得罪誰呢?”其實別說香姑娘,就是方大海,也並不敢就得罪龍哥呢。
方大海抿著唇,自斟一盞酒喝了,轉眼看向香姑娘道,“你既早知三姐兒之事,為何不早告知於我?”
香姑娘擺出這樣楚楚可憐的姿態,卻不料方大海張嘴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張三姐兒之事,心下一轉,麵上恢複淡然,柔聲道,“老話兒說的好,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呢。大海,三姐兒的事,你縱使知道又如何?周大掌櫃在錢莊裏可是做了二十幾年了,這鎮上,他人頭兒熟的很,你一個做苦力了,能拿他怎麽著?”
“原來是他。”方大海此問,不過是試探罷了。他並不清楚張三姐兒外頭的人是誰,但想來香姑娘在鎮上人頭兒最熟,鮮有她不知道的,故此出言一試,果然香姑娘就順勢說了出來。
隻是方大海再未料到張三姐兒的奸夫竟是周大誠,可笑他先時還以為周大誠待他不錯,是可交往之人。怪道周大誠對他家的事這樣的熱心,怕是早打上張三姐兒的主意了。而先時,他與張三姐兒租住在周大誠的房子裏,他日日去鋪子裏做工,卻是不知道這對奸夫□勾搭多久了!
香姑娘未料得方大海有這等心機,一時說漏了嘴。不過此事鎮上大多人俱已知曉,方大海早晚也能知道,她說了又如何,這本就是事實呢。
香姑娘看方大海顏色不佳,就未再說什麽話勾引於他。隻是卻不料方大海喝了幾盞酒,對著香姑娘一笑,直言不諱,“香兒,我沒啥銀子,你若瞧得上我這窮漢,是我的福氣。”
香姑娘既驚且喜,她早就想嚐一嚐方大海的滋味兒了,方大海每每不肯上鉤,不想今日有此意外之喜。當下便與方大海入了洞房、做了鴛鴦。
比起張三姐兒,香姑娘就是另一番滋味兒了。
倆人顛鸞倒鳳,真做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香姑娘喜歡方大海年輕力壯,做得好活兒。方大海喜香姑娘見多識廣,更具風情。
彼時,心意相通,倒是天造地設一般。
香姑娘酥軟在方大海懷裏,她這人別人一番好處,雖己身不正,做得這路生意,卻是盼著身邊兒男人都上正道兒呢,柔聲媚氣道,“大海,你也借機立起來呢。男子漢大丈夫,還真要一輩子過窮日子不成?你瞧瞧,孟二龍都要開新鋪子了,就是三姐兒,不也整治了個胭脂鋪子麽?你與三姐兒攪在一處兒,難道吃用都花銷女人的?我這裏無妨,我喜歡你,巴不得你來呢。三姐兒會怎麽想,可就不一定了呢。”
方大海把玩著香姑娘溫細滑軟的身子,自嘲道,“說得容易,開鋪子要多少銀子,怕是把我家的老底兒掀了尚且不夠。”
“真個笨的。”香姑娘明眸善睞,盈盈生輝,“既然三姐兒與周大掌櫃相熟,何不請三姐兒代為轉寰,你朝周大掌櫃借個幾百兩的銀子,不過是按月往錢莊還息而已。待生意做起來,將借的銀兩還清,你自己也有了家業呢。
方大海初時隻覺得此法可恥,不過,見如今三姐兒在自家一日做耗似一日,方大海倒覺得,這是再好不過的主意了。
已是年下,方大海買了些果品,駕著借來的馬車,帶著張三姐兒四下拜年。甚至還去了一趟朱家屯兒,周大誠見到方大海兩口子,險些嚇出屎來。
周大誠並非朱家屯兒的人,他原是入贅到了朱家,隻是這些年熬出頭來,早恢複了自己的本姓。朱氏向來凶悍,銀錢也把得緊,若非周大誠心眼兒多,私下存些私房,還真沒那多餘的銀錢去引誘張三姐兒。
但此時見張三姐兒與方大海都來了,周大誠難免做賊心虛,麵兒上寒暄,“喲,大海,你怎麽來了?”
方大海笑得親熱,“先時租住周大哥的房子,給周大哥帶了不少麻煩,我想著,趁著過年,一是來給周大哥拜年,二遇順便再道聲謝呢。”
張三姐兒心下冷笑連連。
鄉下人,不是像權貴門閥那樣多的規矩。
朱氏聽見有人來,遂出來相見。其實方大海租住周家房子的事兒,朱氏盡知的。這會兒見方大海特意帶了媳婦兒過來拜年,朱氏倒覺著這小夫妻難得的懂事,遂熱情招待,問長問短,很是客氣。
張三姐兒在朱氏麵前隻管與方大海做出恩愛夫妻的模樣,她本也是能言善道之人,刻意的挑出千百般的好話兒來奉承朱氏,直哄得朱氏眉開眼笑,認為張三姐兒乃天下第一可愛之人呢。
人家小夫妻好意過來,朱氏本想留飯,方大海與張三姐兒哪裏會留下,俱拿出話兒來婉拒了,告辭回家。
待張三姐兒與方大海二人走後,朱氏仍忍不住對丈夫道,“不過是租住了這一年的房子,又是鄉裏鄉親的,倒還記著特特的上門兒道謝,如今,似這般周全的孩子實在不多見了。”因方大海與張三姐兒年紀輕,算起來比朱氏的大兒子尚小幾歲,故此朱氏說起來,頗幾分憐愛。
周大誠虛應,“就那樣吧。”
朱氏問,“先時我聽說這小子在鎮上鋪子裏做工,他家這小娘子是做什麽營生的?”
“這就不大清楚了,他們搬走時,我問了一句,隻聽說是在鎮上開什麽鋪子哩。”周大誠道。
“瞧著就是個爽俐人,真是個有本事的。”朱氏很喜歡巧嘴的張三姐兒,對著周大誠又是一通的讚。當然,後來,朱氏知道張三姐兒與周大誠的首尾,再思及自己今日所說之話,隻恨不能抽自己倆大嘴巴。
周大誠聽朱氏讚張三姐兒讚得心虛不已,找個由頭兒就出門去了。
及至過完元宵節,各鋪子開門做生意,周大誠重回鎮上,做自己的周大掌櫃。不待他去找張三姐兒,方大海先是找上了周大誠,
方大海在香姑娘的酒館兒裏置辦了酒席,隻請周大誠一人吃酒。
周大誠心下思量,若是方大海知曉他與張三姐兒之事,定不會隱忍至此。今日擺酒設宴,說不得是有什麽事求他呢。故此,隻管將心安放在肚子裏,周大誠整理好衣帽,瞧著時辰差不多,這才踱著方子步去了。
二樓包廂。
一桌好酒好菜,除了周大誠,就隻有方大海了。
方大海親自與周大誠把盞,先是說了一通租住周大誠家的房子,很是感激的話。接著又自怨出身不佳,想開個鋪子苦無本錢之事,周大誠心下對方大海的來意已知一二,隻是虛應,並沒有一句準話兒給他。
方大海見周大誠不肯點頭應承,勾唇笑笑,拿出殺手鐧來,略帶深意道,“周大哥隻當是看在我家三姐兒麵子上吧,我又不多借,不過一百兩銀子罷了。周大哥點頭,下次我讓三姐兒整治了飯菜,親自款待周大哥。”
周大誠臉色微變,他並不是少經世事的毛頭小子。他自認對方大海略是了解,隻是,他再未料到,方大海能鄙薄至此地步。
這,這話,分明就是稱斤按兩的將張三姐兒賣了啊。
周大誠已然變了臉,方大海不急不徐,隻管慢慢的飲酒。其實,方大海也不過是麵兒上沉得住氣罷了。
張三姐兒究竟值不值這個價,他也不清楚。
周大誠肯不肯出這個價,他更沒有把握。
周大誠做了多年的大掌櫃,經多見多,以往他還認為方大海有些男人氣概,如今看來,卻是這等卑鄙小人。略一思量,周大誠已有了決斷,他微微一笑,“大海,不瞞你說,如今這借貸銀兩,可不比往日了。你借一百兩,憑咱們的交情,自然是無虞的。隻是凡事都得按著規矩來,錢莊又不是我的,我後麵還有東家呢。銀子借出去就得收利錢,且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借。凡是借銀子的人,必須得有物件兒抵押,有人擔保,這樣才能手續齊全,將銀子借出來呢。”
方大海聽到周大誠這話,便知事已有眉目,笑的更加親熱,“隻看周大哥肯不肯提點於我了。”
周大誠笑,“好說好說。”
過一時,周大誠與方大海喝得酒酣耳熱,方大海叫了香姑娘進來把盞,三人又說笑一時,方大海帶著香姑娘走了。
時已夜深,出了香姑娘的酒鋪子,周大誠並未回家,反是直接去了張三姐兒的鋪子。方大海已將話說得如此明白,他還客氣什麽。
方大海既與香姑娘去了,周大誠又著人來與張三姐兒送信,張三姐兒收拾一二,便將鋪子門一鎖,在門外雇一輛馬車,隻管坐著馬車與周大誠私會去。
方大海平日間看得張三姐兒甚牢,張三姐兒七八日才得一空,讓周大誠解饞。如今見著張三姐兒,周大誠心肝兒肉的撲過去,急不可耐的去解張三姐兒的裙裳。
張三姐兒故推他胸膛,嗔道,“累得很,咱們就不能好好兒的說會兒話麽。”
周大誠哪裏有說話的閑心,隻管褪了張三姐兒的衣裳,瞧見張三姐兒那一身的青紫淤痕、情\色未褪,頓時眼神更熾熱三分,雙手隻管抓住張三姐兒俏挺的胸脯兒,揉捏著兩粒紅纓,惋惜一吧歎道,“大海實在不懂憐香惜玉。”
周大誠借著晌午的時間爽了一回,又帶著張三姐兒尋了處隱蔽的館子吃過飯,方心滿意足的走了。一麵走,一麵暗歎如今張三姐兒滋味兒更好,簡直叫人流連不舍呢。
再流連不舍,年關將近,周大誠也不能落了差使。
在周大誠這個年紀,有這麽一份體麵的差使,其實倒比任何女人都重要。
隻是過年放假回家時,老婆朱氏接過周大誠手裏的東西,晚上問周大誠年下賞銀時,周大誠將一塊兒裹銀兩的紅綢子交給朱氏,麵露苦色,歎道,“今年隻得五兩,唉,錢莊不景氣,東家摳門的很哩。”
朱氏眉毛一挑,有些不悅,“隻得五兩?”以往最少也有十兩銀子的。
周大誠一頓唉聲歎氣,與朱氏抱怨不止。朱氏亦不大滿意,道,“我還想著過年讓老大隨你去鎮上學學當差打算盤呢。”
周大誠與張三姐兒這樣的關係,哪裏肯讓兒子去鎮上,道,“家裏百十畝的田地,我看老大還頂些用。老二念書念的都呆了,若老大去了鎮上,老二哪裏頂得起這攤子呢。唉,什麽時候我托人,看看能不能給老二往州裏尋份差使,他也是將將成親的年紀了,總要自己先立起來,才好說親呢。”
這話直說到朱氏的心坎兒裏,朱氏道,“誰說不是呢?隻是州裏的差使,難道是那樣好得的?”
“我認得一二個管事的人,不過往銀錢裏說罷了。”
“若能在州裏得個差使,這就是鐵飯碗啦,縱使多花些銀錢,也沒啥不情願的。”朱氏並非不通情理之人。
周大誠眼中透出笑意,心下得意,摟住朱氏發福的肩膀,“我也是這個意思呢。”
朱氏與周大誠是結發夫妻,自然年紀相近,都是四十出頭兒。雖然已是做祖母的人了,到底是如狼似虎的年紀,周大誠大半時間都在鎮上,朱氏空曠日久,亦有些想頭兒,雙臂攬住周大誠的脖子,湊了上去。
周大誠瞧慣張三姐兒往日間的風情,如今瞧著糟糠之妻的糟糠臉,委實提不起半點兒興致來。隻是他非得籠住了朱氏,才好往外拿銀子,於是腦子裏一麵想著張三姐兒嬌媚如花的模樣,伸手抱住了朱氏肥軟的身子。
一\夜\歡\愉,不必再提。
過年了,饒是張三姐兒厭惡方家,也得與方大海回婆家過年。
以往張三姐兒與方大海柔情蜜意時,尚且與公婆不睦,何況如今?
自回了方家,張三姐兒掃帚把兒都沒摸過一下兒。每日隻管睡到日上三竿,起床便是梳妝打扮,若是方家的飯菜合口倒罷了,若不合口,張三姐兒隻管拿了銀錢往外麵兒叫了好的來,反正她手裏有銀子,還真不怕買不著東西。
原本,方母對張三姐兒已經和軟許多,別的不想了,隻盼著張三姐兒能早日為方家傳宗接代。結果,張三姐兒回到方家,比之在鎮上更是變本加厲,瞧著竟完全好生過日子的念頭兒。
方母顧不得挑剔張三姐兒,私下拉著方大海問,“大海,三姐兒是不是還在記恨我?還是在鎮上也是這樣好吃懶做的?”
方大海安慰母親,“娘,你莫多想。”
“我怎麽能不多想呢。”方母愁容滿麵,“在咱家,不做就不做了。她不做,還有我呢,我早不敢指望她做什麽了?隻是在鎮上,若她還是這幅模樣,你們的日子可怎麽過呢?”說到底,做母親的,最擔心的不過是兒子罷了。
方大海心裏無數的憋屈,隻是眼下說出來,不過是令母親徒增煩惱。再者,說之何益。大過年的,倒讓一家子不得痛快。
方大海好生勸了母親一陣,算是將話圓了過去。
且說方大海為人,亦有其可鄙之處。
若是尋常男人,忍不得這綠帽子,攆了張三姐兒就是。哪怕損失些聘禮銀錢,咱不受這氣,也算大丈夫的一翻氣概。
不過,方大海卻未作此想。
他現在,還真不想放開張三姐兒哩,倒不是說方大海就對張三姐兒如何的情深意濃了,隻是方大海卻是起了別的念頭兒。
話說當時方大海見香姑娘被龍哥抱回房裏,他一人好生無趣,在香姑娘的酒鋪子裏呆站了一時,就將香姑娘的胭脂水粉交給酒鋪裏的幫工小明子,遂自己回家了。
香姑娘得罪不起龍哥,隻得好生服侍。不過,待侍奉走了龍哥,便又想起了方大海來。原本以香姑娘的手段,放出長線去,眼瞅著就能將方大海釣到手了。偏生龍哥插一杠子,她尚未嚐過方大海的滋味兒,且先時在方大海身上用的工夫兒,怎能白用呢?
第二日,香姑娘收拾停當,就再命人將方大海請到了酒鋪子裏。
方大海去雖去了,卻是容色淡淡。
不過,既然方大海來了,香姑娘便知方大海對她仍是有意的,隻管淚光閃閃的對方大海道,“一個婦道人家,出來掙口飯吃,能得罪誰?敢得罪誰呢?”其實別說香姑娘,就是方大海,也並不敢就得罪龍哥呢。
方大海抿著唇,自斟一盞酒喝了,轉眼看向香姑娘道,“你既早知三姐兒之事,為何不早告知於我?”
香姑娘擺出這樣楚楚可憐的姿態,卻不料方大海張嘴說的第一句話竟是張三姐兒之事,心下一轉,麵上恢複淡然,柔聲道,“老話兒說的好,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呢。大海,三姐兒的事,你縱使知道又如何?周大掌櫃在錢莊裏可是做了二十幾年了,這鎮上,他人頭兒熟的很,你一個做苦力了,能拿他怎麽著?”
“原來是他。”方大海此問,不過是試探罷了。他並不清楚張三姐兒外頭的人是誰,但想來香姑娘在鎮上人頭兒最熟,鮮有她不知道的,故此出言一試,果然香姑娘就順勢說了出來。
隻是方大海再未料到張三姐兒的奸夫竟是周大誠,可笑他先時還以為周大誠待他不錯,是可交往之人。怪道周大誠對他家的事這樣的熱心,怕是早打上張三姐兒的主意了。而先時,他與張三姐兒租住在周大誠的房子裏,他日日去鋪子裏做工,卻是不知道這對奸夫□勾搭多久了!
香姑娘未料得方大海有這等心機,一時說漏了嘴。不過此事鎮上大多人俱已知曉,方大海早晚也能知道,她說了又如何,這本就是事實呢。
香姑娘看方大海顏色不佳,就未再說什麽話勾引於他。隻是卻不料方大海喝了幾盞酒,對著香姑娘一笑,直言不諱,“香兒,我沒啥銀子,你若瞧得上我這窮漢,是我的福氣。”
香姑娘既驚且喜,她早就想嚐一嚐方大海的滋味兒了,方大海每每不肯上鉤,不想今日有此意外之喜。當下便與方大海入了洞房、做了鴛鴦。
比起張三姐兒,香姑娘就是另一番滋味兒了。
倆人顛鸞倒鳳,真做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香姑娘喜歡方大海年輕力壯,做得好活兒。方大海喜香姑娘見多識廣,更具風情。
彼時,心意相通,倒是天造地設一般。
香姑娘酥軟在方大海懷裏,她這人別人一番好處,雖己身不正,做得這路生意,卻是盼著身邊兒男人都上正道兒呢,柔聲媚氣道,“大海,你也借機立起來呢。男子漢大丈夫,還真要一輩子過窮日子不成?你瞧瞧,孟二龍都要開新鋪子了,就是三姐兒,不也整治了個胭脂鋪子麽?你與三姐兒攪在一處兒,難道吃用都花銷女人的?我這裏無妨,我喜歡你,巴不得你來呢。三姐兒會怎麽想,可就不一定了呢。”
方大海把玩著香姑娘溫細滑軟的身子,自嘲道,“說得容易,開鋪子要多少銀子,怕是把我家的老底兒掀了尚且不夠。”
“真個笨的。”香姑娘明眸善睞,盈盈生輝,“既然三姐兒與周大掌櫃相熟,何不請三姐兒代為轉寰,你朝周大掌櫃借個幾百兩的銀子,不過是按月往錢莊還息而已。待生意做起來,將借的銀兩還清,你自己也有了家業呢。
方大海初時隻覺得此法可恥,不過,見如今三姐兒在自家一日做耗似一日,方大海倒覺得,這是再好不過的主意了。
已是年下,方大海買了些果品,駕著借來的馬車,帶著張三姐兒四下拜年。甚至還去了一趟朱家屯兒,周大誠見到方大海兩口子,險些嚇出屎來。
周大誠並非朱家屯兒的人,他原是入贅到了朱家,隻是這些年熬出頭來,早恢複了自己的本姓。朱氏向來凶悍,銀錢也把得緊,若非周大誠心眼兒多,私下存些私房,還真沒那多餘的銀錢去引誘張三姐兒。
但此時見張三姐兒與方大海都來了,周大誠難免做賊心虛,麵兒上寒暄,“喲,大海,你怎麽來了?”
方大海笑得親熱,“先時租住周大哥的房子,給周大哥帶了不少麻煩,我想著,趁著過年,一是來給周大哥拜年,二遇順便再道聲謝呢。”
張三姐兒心下冷笑連連。
鄉下人,不是像權貴門閥那樣多的規矩。
朱氏聽見有人來,遂出來相見。其實方大海租住周家房子的事兒,朱氏盡知的。這會兒見方大海特意帶了媳婦兒過來拜年,朱氏倒覺著這小夫妻難得的懂事,遂熱情招待,問長問短,很是客氣。
張三姐兒在朱氏麵前隻管與方大海做出恩愛夫妻的模樣,她本也是能言善道之人,刻意的挑出千百般的好話兒來奉承朱氏,直哄得朱氏眉開眼笑,認為張三姐兒乃天下第一可愛之人呢。
人家小夫妻好意過來,朱氏本想留飯,方大海與張三姐兒哪裏會留下,俱拿出話兒來婉拒了,告辭回家。
待張三姐兒與方大海二人走後,朱氏仍忍不住對丈夫道,“不過是租住了這一年的房子,又是鄉裏鄉親的,倒還記著特特的上門兒道謝,如今,似這般周全的孩子實在不多見了。”因方大海與張三姐兒年紀輕,算起來比朱氏的大兒子尚小幾歲,故此朱氏說起來,頗幾分憐愛。
周大誠虛應,“就那樣吧。”
朱氏問,“先時我聽說這小子在鎮上鋪子裏做工,他家這小娘子是做什麽營生的?”
“這就不大清楚了,他們搬走時,我問了一句,隻聽說是在鎮上開什麽鋪子哩。”周大誠道。
“瞧著就是個爽俐人,真是個有本事的。”朱氏很喜歡巧嘴的張三姐兒,對著周大誠又是一通的讚。當然,後來,朱氏知道張三姐兒與周大誠的首尾,再思及自己今日所說之話,隻恨不能抽自己倆大嘴巴。
周大誠聽朱氏讚張三姐兒讚得心虛不已,找個由頭兒就出門去了。
及至過完元宵節,各鋪子開門做生意,周大誠重回鎮上,做自己的周大掌櫃。不待他去找張三姐兒,方大海先是找上了周大誠,
方大海在香姑娘的酒館兒裏置辦了酒席,隻請周大誠一人吃酒。
周大誠心下思量,若是方大海知曉他與張三姐兒之事,定不會隱忍至此。今日擺酒設宴,說不得是有什麽事求他呢。故此,隻管將心安放在肚子裏,周大誠整理好衣帽,瞧著時辰差不多,這才踱著方子步去了。
二樓包廂。
一桌好酒好菜,除了周大誠,就隻有方大海了。
方大海親自與周大誠把盞,先是說了一通租住周大誠家的房子,很是感激的話。接著又自怨出身不佳,想開個鋪子苦無本錢之事,周大誠心下對方大海的來意已知一二,隻是虛應,並沒有一句準話兒給他。
方大海見周大誠不肯點頭應承,勾唇笑笑,拿出殺手鐧來,略帶深意道,“周大哥隻當是看在我家三姐兒麵子上吧,我又不多借,不過一百兩銀子罷了。周大哥點頭,下次我讓三姐兒整治了飯菜,親自款待周大哥。”
周大誠臉色微變,他並不是少經世事的毛頭小子。他自認對方大海略是了解,隻是,他再未料到,方大海能鄙薄至此地步。
這,這話,分明就是稱斤按兩的將張三姐兒賣了啊。
周大誠已然變了臉,方大海不急不徐,隻管慢慢的飲酒。其實,方大海也不過是麵兒上沉得住氣罷了。
張三姐兒究竟值不值這個價,他也不清楚。
周大誠肯不肯出這個價,他更沒有把握。
周大誠做了多年的大掌櫃,經多見多,以往他還認為方大海有些男人氣概,如今看來,卻是這等卑鄙小人。略一思量,周大誠已有了決斷,他微微一笑,“大海,不瞞你說,如今這借貸銀兩,可不比往日了。你借一百兩,憑咱們的交情,自然是無虞的。隻是凡事都得按著規矩來,錢莊又不是我的,我後麵還有東家呢。銀子借出去就得收利錢,且也不是什麽人都能借。凡是借銀子的人,必須得有物件兒抵押,有人擔保,這樣才能手續齊全,將銀子借出來呢。”
方大海聽到周大誠這話,便知事已有眉目,笑的更加親熱,“隻看周大哥肯不肯提點於我了。”
周大誠笑,“好說好說。”
過一時,周大誠與方大海喝得酒酣耳熱,方大海叫了香姑娘進來把盞,三人又說笑一時,方大海帶著香姑娘走了。
時已夜深,出了香姑娘的酒鋪子,周大誠並未回家,反是直接去了張三姐兒的鋪子。方大海已將話說得如此明白,他還客氣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