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劉婉是王氏與劉豔兒之間的調和劑。


    暫且勸住了王氏,劉婉又在劉豔兒屋裏去。


    一母同胞的親姐妹,自小一道長大,感情不必說。但是,劉婉對於劉豔兒能帶走這麽多的嫁妝,要說心裏沒有一絲別扭不服,那也是不可能的。


    劉婉去的時候,劉豔兒正挨著小炕桌喝粥。她絕食這幾日,現在隻能吃些清淡的東西,半點兒葷腥都沾不的。


    劉豔兒本就生的嬌小,幾天未曾進食,巴張大的小臉兒透出一種冰冷的憔悴。劉婉總覺著,劉豔兒是哪裏與以往不同了。


    除了白粥,還有一碟子自家醃的鹹菜條。


    劉豔兒一勺一勺的喝著,劉婉坐在炕桌的另一畔,極力忍住心中的酸意,含笑道,“娘同意了,你也沒白餓這幾日。”


    鬧騰這一場,心寒的不隻王氏一個,劉豔兒臉上去不見什麽喜悅,道,“嫁出去就嫁出去了,姐,你嫁出去這些年,你跟姐夫都在家裏幹活兒,一年能不能存十兩銀子?”


    “問這做什麽?”


    “我看去鎮上做工,不比在家驗雞蛋累,一個月也有一兩銀子的銀錢好拿。”


    “這怎麽一樣。”劉婉笑,“這是在家裏呢。”再說了,她家裏也不隻是在娘家幹活兒的收入,還有田地呢。


    劉豔兒沒什麽力氣,精神懨懨地,一推粥碗道,“親娘家,都不肯多給些個呢。娘隻嫌我要的多,其實我要的還大多是孟家給的東西,真正的嫁妝,娘家就出二十兩。比尋常種田的人家自然多,但比起我們這樣的人家兒,算多嗎?”


    劉婉沒說什麽,她心裏不是不怨王氏摳門小氣。劉豔兒道,“你跟姐夫也存了不少銀子,就是自己幹,本錢也差不多了呢。”


    “莫說這種話,倒叫娘生氣哩。”劉婉心下一動,嘴裏卻道,“一家人總免不了嗑嗑碰碰的,難道有點事兒,就當八輩子的仇人一樣。你沒見你昏過去把娘急去半條命呢。真個沒良心的,行啦,把這些都忘了,高高興興的嫁人吧。你也放明白些,你這絕食尋死的鬧騰,也就娘家人肯心疼你呢。換了別人家,誰理你死活呢。咱們女兒家,娘家就是將來的靠山,有娘家在,婆家才不敢隨便欺負。要總丁是丁、卯是卯的,倒叫人傷心呢。”


    “你這樣鬧一通,非但叫街上的人看笑話,也傷了爹娘的心呢。”


    劉豔兒沒再說話。


    劉婉是個聰明人,她一直說劉豔兒傷了爹娘的心,卻不勸劉豔兒去給王氏、劉羊服個軟兒、認個錯,或者,在內心深處,劉婉其實並不希望劉豔兒跟娘家彌補上這道裂痕。


    孩子太多,父母不可能一視同仁的。


    既然妹妹都拿走了大筆的陪嫁,將來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適當的少分一些了呢。


    劉婉不動聲色的看劉豔兒吃過了白粥,將炕桌撤下去,扶劉豔兒躺回床上,拉起被子給她蓋上,摸摸她的臉,溫聲道,“好生歇著吧。”


    待劉豔兒闔上眼睛,劉婉這才抬著炕桌兒出去了。


    家裏鬧成這個樣子,活計也忙,劉婉索性就住在娘家,一是勸慰二老,二則雞蛋的活兒也不能停,實在忙不過來,劉婉道,“娘,豔兒一時半會兒的也動彈不了。你精神不濟,張老板要貨要的急,不如咱們請個人來幫忙吧。”


    王氏被劉豔兒傷了心又破了財,無精打采的問,“請誰啊?”


    “以前琴嫂子是來幫過驗雞蛋的,她是熟手,做活手頭兒快,不如就叫琴嫂子來。”


    “也行,你去跟小琴說吧。”


    劉婉抽空去了一趟,回來對王氏道,“我說一月五百錢,琴嫂子隻是推托不肯哩,後來,我給她加到八百錢,她才肯來呢。”


    “八百錢?真個要吃人呢。”王氏現在一聽到要往外掏錢,就心疼的直抽抽。


    劉婉勸王氏道,“現在劉藍哥家裏請人也是這個價呢,再少了,實在是請不來人呢。”


    “現在就沒一樣便宜的東西了,我看。”王氏絮叨道,“集上的肉都要三十個銅板一斤,你弟成親辦酒席用得多了,死活還價,還要二十五個銅板一斤呢。”


    劉婉笑,“要不我說豔兒的嫁妝也不算多呢。”


    “什麽不算多,從沒聽說要把婆家給的訂親錢聘禮錢全都要回去的。”王氏狠狠的罵一句,“死丫頭沒良心,疼也是白疼她。算了,你去跟你琴嫂子說,叫她下午就來吧。一會兒再去瞧瞧那個討債鬼,若是爬得起來,就叫她來幫著幹活兒。再沒有光吃不幹的理,一劑參湯花了我足足一兩銀子呢。”


    到晚上,王氏跟劉羊歎道,“婉兒嘴上說不計較,心裏怎能沒疙瘩呢。這不,敲邊鼓的要我給他們兩口子加錢呢。”就把花八百錢請小琴來幫工的事兒說了。


    劉羊道,“的確現在都漲了。婉兒他們兩口的工錢,也漲一漲吧。”


    “我知道。”王氏歎口氣,無精打采的,“要擱咱們成親那會兒,什麽聘不聘禮嫁不嫁妝的,有個過日子的窩兒就不錯了。現在的日子好了,年輕人倒個個跟吸血螞蟥一樣,兩隻眼睛隻管盯著爹娘的錢袋瞧,生怕便宜了別人哩。一根腸子爬出來的兄弟姐妹的都不顧了,什麽都是拿銀子說話。”


    “說這些做什麽,家裏既然條件還可以,就是貼補些個也無妨的。”劉羊道。


    王氏卻不做此想,“你想一想,衡兒成親還有一大筆銀錢要花呢。再者,成親之後,就是生孩子,孫子孫女的少不了,就不為他們考慮一二啦。”


    劉羊這才不說話了。


    王氏是個精明人,既然拿出大筆的銀子給劉豔兒帶走,再沒有不嚷嚷的滿大街都知道的,也好描補一下她險些因嫁妝刻薄死小女兒的名聲。一日,張三姐兒的娘來家裏買雞蛋,王氏自打承了張三姐兒的情,對張三姐兒的娘家自然客氣,基本上都是半賣半送的。


    劉豔兒眼瞅著就在出嫁了,張母不過是順便打聽一嘴子,王氏那話就沒個完了,唇角噙著笑道,“唉,家裏就他們姐弟三個,我說了,孟家給的,都讓豔兒帶走。除了這個,再陪送二十兩銀子的家什,隨她喜歡什麽,就買什麽吧。”


    孟家給的銀子在三鄉五裏也是數得著的,王氏早在街頭宣傳過的,不少人都羨慕劉豔兒訂了一門好親事。現下王氏這樣一說,張母點頭笑道,“該當這樣呢,你也敞亮,多陪送一些,到時豔兒去了婆家才挺得起腰板兒呢。”


    “是啊,誰說不是呢。”王氏笑道。


    看到王氏一臉的喜笑顏開,張母再想想自家那糟心的閨女,頓時什麽談興都沒有了,隨便找個理由,提著雞蛋籃子去了。


    孟母在家裏也聽嫁到劉家莊的婆家大姑奶奶說了劉豔兒爭嫁妝的事兒,私下對丈夫笑道,“真個能行的。”孟安然偏於軟弱,孟母一直想給兒子尋個能幹的媳婦,正好倆人互補,以後也好過日子呢。


    孟父點了點頭。


    “要我說,這劉家也是,咱家給那麽些銀子,難道真就一分不給閨女,當真做得出來呢。”孟母想想孟安平成親的時候,非但婆家給的銀子一分沒動的叫孟安平帶走,孟母私下還給了孟安平一些銀兩。再一對比王氏所為,孟母不禁撇嘴道,“虧得豔兒是個能幹的,不然咱家那些銀子,真就肉包子打狗,便宜了劉家呢。”


    經此事,王氏給劉豔兒折騰去了半條命。倒是婆婆孟母,對劉豔兒愈加欣賞起來。


    孟家準備著孟安然成親的事,村裏方家又鬧了一場大熱鬧。


    張三姐兒叫了一幫子人來方家抬嫁妝。


    方母怎肯。


    張三姐兒如今靠上龍哥,哪裏還將方家看在眼裏。張三姐兒站在方家的院子裏,一身水綠綾裙,頭插足金簪,腳踩緞子鞋,一張嫩生生的小臉兒描畫的粉嘟嘟兒的漂亮,胸脯鼓囊囊的好看,說出的話卻比刀子還要利害。


    “別以為我不知道,方大海的鋪子要關門兒了吧!叫他跟我和離,就縮了個鱉頭不露麵兒了!怎麽,這是想著叫我替他還銀子呢,呸!也不拿麵鏡子照照自己那鱉孫樣,看他姓方的配是不配!”張三姐兒冷笑,“當初,他可是拿你們這房子做的抵押,現在還不上錢,這房子馬上就是錢莊的了。扣著我的嫁妝做什麽?給你家抵債還錢呢?虧得你家有臉做出這等事來!”


    方母並不知此事,當下臉都白了。方大海根本也沒回家呢,怎麽房子倒成了別人家的呢。話說原本方母也是個厲害人,卻不料強中更有強中手,這樣的一個厲害人,卻被張三姐兒給降伏了去。


    一見張三姐兒,方母的氣先短了三分,強撐著道,“什麽是你的?這還不是我們老方家的銀子置辦的?你睜開眼睛瞧瞧,這家裏哪個是你的?”


    “真個好笑,嫁妝單子可在我手裏,當初是用過印蓋過章的,就是官司打到帝都城去,這也是我的東西!”張三姐兒氣焰正盛,嘴裏飛出的唾液直噴了方母滿臉。


    方父其實早隱隱聽聞了張三姐兒的名聲,此時見張三姐兒帶著人鬧到他家裏來,且這些人沒一個是張家人,方父心裏就有些明白了。


    “要拉嫁妝也不難,待大海回來,我讓他去鎮上找你,辦了和離書,你的東西盡可拉走。”到了這地步兒,也沒什麽好說的。方父見張三姐兒跟這些不三不四的地痞流氓的混在一處,就知兒子跟張三姐兒這日子算是過不下去了。


    張三姐兒紅殷殷的唇角噙著一抹冷笑,“現在說的好聽,可別再叫那狗雜種的私下偷了我的箱籠去賣才好呢。”


    若是尋常,張三姐兒必不動此大怒。而且,先時她也沒有拉嫁妝的心,因為大部分值錢的陪嫁都被她弄到鎮上去了,留在方家的,都是些大件兒家俱,不好挪動的。


    不料張三姐兒交際日廣,有一次聽鎮上收二手家俱的掌櫃私下道,“方大掌櫃興許是真的艱難了,前幾天竟弄了些箱籠來我這兒賣,唉,看著還有九成親,倒是不錯呢。我想著,若不真是艱難至此,哪裏至於把好端端的東西賣掉呢。”


    張三姐兒便留了心,過去一瞧,眼熟的很,不是別人的,正是當初她嫁方大海時陪送的箱櫃家俱。


    原本上次挨了方大海一頓打,張三姐兒至今猶暗恨在心,哪裏料得方大海卑鄙至此,現在竟偷了她的嫁妝來賣。


    前仇新恨相加,張三姐兒找龍哥借了人手,就來方家鬧上一鬧,反正現在她已經這個名聲了,誰怕誰?


    方父是個有成算的人,他這裏用言語拖住張三姐兒,早暗中早著人叫了不少本家的兄弟來。這個時候村子裏百十來戶人家,鄉裏鄉親的,總不至於叫方家人被外麵來的人打了。


    孟家莊的裏正也來了,後麵帶了不少手持棍棒的壯年子弟,動不動手的,起碼先壯了聲勢。裏正臉上帶著幾分笑,眼睛卻是冰冰涼的,這事他私下也打聽了,心裏深恨方大海不爭氣。隻是方父往日裏對他十分恭敬奉承,此時若是不能護一護方父,他裏正的權威大打折扣不說,以後哪裏還會有人來親近他呢。


    裏正笑道,“張氏,你現在還未跟大海和離,還是方家的媳婦,這樣對著公婆動刀動槍的,似乎不大妥當吧。”


    張三姐兒在鎮上都有幾分名聲的人,可不是當年嫁過來什麽都不懂的小女孩兒了,對裏正的底細,她清楚的很。當下唇角一撇道,“我這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正是當年被打得六個月的孩兒都掉了,沒幾個人伴著,我還真不敢登方家這門呢。”


    “以前的事,還提他做甚。”裏正一句話打發了前情,兩根被旱煙薰得焦黃的手指拈著三縷狗油胡道,“要我說,你是要和離,還是要拉嫁妝,總是兩家人和和氣氣的坐下來談妥了才好辦的。這樣舞刀弄槍的,不像是來說事兒的,倒像是來尋釁打架的呢。”


    “您說我尋釁打架?我來這半晌,可有碰誰一根手指?”張三姐兒一手扶著揚柳細腰,一麵道,“我再不來,方大海倒要把我的嫁妝倒賣光了呢。怎麽,我的東西,我來瞧一瞧問一問下落都不成?”


    “也沒人說不成。”裏正道,“隻是瞧著你這架式,不像是個辦事的架式。”


    “可不是麽?我就是來耀武揚威呢,我現在不叫人動手,就是給他們麵子呢。”張三姐兒伸出嫩白的指尖兒遙點兩個方父方母的鼻子尖兒,冷冷笑道,“今天我把話撂在這兒,一個月之內,我要見不到和離書,看不到我的嫁妝,別怪我不客氣!”


    說完,張三姐兒妙目一掃孟家莊那些手持棍棒過來給方家助陣的子弟,哪裏將他們方在眼裏,冷冷一哼,就帶著人坐著馬車,浩浩蕩蕩的走了。


    丟人丟到這個田地,方父方母滿麵頹喪灰敗,若不是還牽掛著方大海,活著的心都沒了。


    這件事,足足給孟家莊的人議論了兩個月之久。


    孟母歎道,“給兒子娶媳婦,什麽好啊俊的,隻要不敗家就是好的。”


    孟安然娶親的日子終於到了。


    孟父朋友極多,在村裏人緣兒很是不錯,他家裏娶兒媳婦,基本上全村的人都來了。整整熱鬧了三天,孟安然得償所願。


    第二日喝媳婦茶時,孟母很闊綽的給了劉豔兒一副份量不輕的金手鐲,又有一對花生型的金墜子,花生花生,寓意就好。孟母笑道,“這金墜子是你姐托人帶來的。”


    劉豔兒道了謝才接了。


    孟母笑道,“成親就是大人了,我隻盼著你們小兩口和和美美的過日子才好呢。”


    劉豔兒是個很有眼力的人,孟安然生的又俊,孟家家資且富,如今嫁到孟家更不必再像在娘家一樣成日做活,不過是幫著孟母準備一日三餐罷了。


    劉豔兒再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三朝回門後,就是劉豔兒出嫁後的頭一個新年。


    這個新年除了幸福,還是幸福。


    想一想如今在鎮上孤獨過年的張三姐兒,劉豔兒愈加深切的明白嫁一個好男人的重要性。


    張三姐兒拿到了與方大海的和離書,說來,過程還有些曲折離奇。


    方大海的生意的確是垮了,待他聽到張三姐兒去他家裏尋釁時,方大海的第一反應是,到張三姐兒的鋪子再把人打一頓,叫張三姐兒嚐嚐厲害。


    方大海恨張三姐兒恨到了骨子裏,正因為恨,他受不得這女人半分挑釁與鄙薄。待方大海氣衝衝的找到張三姐兒的鋪子時,看到的不隻張三姐兒一個,還有正在與張三姐兒吃酒的龍哥。


    當時方大海的腿就軟了。


    龍哥被張三姐兒伺候的舒坦了,直接命人把方大海吊起來抽半個死,張三姐兒隻管在一畔伺候龍哥吃酒。倆人吃到興頭,就在酒桌上幹了起來。


    張三姐兒衣衫半褪,半裸的香肩與一隻雪白玉兔跳了出來,然後被龍哥以各種姿勢翻來覆去的操成了一汪春水。


    方大海依舊被吊在屋裏,初時被點燃的血色的眼睛漸漸的恢複了平靜與冷凝,望著這一對交歡的男女,直至龍哥爽透,低吼著將體內的滿張三姐兒的身體,方起身提起褲子。再為半昏的張三姐兒攏了攏衣衫,將人扛回屋子扔到床上,扯開床被子蓋好。


    然後龍哥點了一袋煙,踱步到方大海跟前,不大的眼睛裏含了一抹玩味,龍哥深吸了一口旱煙,卻並未咽下,反是一抬頭,輕輕的吐在方大海的臉上。方大海被嗆的別過臉去。


    方大海雙手被吊要房梁上,隻腳尖兒著地,整個身子被拉得修長。龍哥一隻手握住方大海的腰,順著腰線向下,是方大海挺翹的屁股,龍哥捏了兩把,再捏兩把,忽地一笑,”手感很不錯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拜金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與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與水並收藏拜金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