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電影大亨邵逸夫(二)
NBA2000之金錢帝國 作者:龜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邵逸夫辛苦打拚半輩子,才有了tvb,不管遇到那一個,張口閉口就要收購自己的家業,你媽,攤上誰能不惱火?!
烏西裏斯卻冷哼一聲,從懷裏掏出了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說道:“董先生,你好,我請你幫個忙。我知道你手中有26%的tvb股份,我認為你需要換一個信托人了!”
聽到董先生和“tnb股份”這兩個詞,邵逸夫夫婦立刻停住了起身離開的動作,又驚又怒又無奈,最終又坐回來沙發上!
這個董先生,不用猜,也知道是香港特首。
至於tvb集團的股權結構,非常簡單;其中邵氏家族掌控26%的記名股份,香港政府掌控26%的記名股份,另外48%都是無記名股票,可以在股市上自由買賣!
這是因為tvb是香港本土最大的港資控股的免費電視台集團,本地傳媒業的“領頭羊之一”,政府和邵氏各占一半記名股份,標準的“並購模式”。
並購,說白了,就是擁有同等股份的合夥人!
其中邵氏掌控著管理大權;而政府掌控著財務監督權和新聞管製權;其中新聞管製權劃給了香港警務處,這個是政治的需要。
香港政府手裏的26%的tvb記名股份,非常特殊,無法委托為銀行信托,隻能委托給了某大律師行代為執掌財政監督權。
一旦外資收購了邵氏家族手中26%的股份,香港政府依然持有26%的同等股份,便可以依據tvb上市協議的條款,優先擁有管理大權;外資隻能拿到財務監督權和部分資產的分管權,依然無法掌控至關重要的“香港話語權”。
tvb集團如此,英皇集團也是如此!
用股份比例來分配利潤,用董事會會議來解決矛盾,而不是用政治脅迫來解決問題,這個才是“改革開放”的核心要素。故此,並購模式,基本上通用於所有和政府相關的大型合資企業、大型國家項目等等。
話歸正題。
烏西裏斯掛斷了電話,隨手從桌上的文件袋抽出一份文件,示意陳法容遞給邵氏夫妻關卡。
邵逸夫夫婦拿到《邵逸夫個人實業資產評估》之後,臉色漲紅,瞬間都發紫了,眼珠子都快瞪了出來;這份文件一旦拿出來,就等於烏西已經有了收購tvb的打算了,現在拿給他們看,就是一副有恃無恐地架勢。
不是猛龍不過江啊!
當烏西和特首溝通,要拿走政府信托的26%的tvb股份時,就有了足夠的資格召開董事會了,而邵氏家族和高官層之中隻要有一二人叛變,股權結構出現1%的傾斜,烏西就可以將邵逸夫一腳從董事主席的寶座上踢下去!
外圍的不記名股票,可以收購可以不收購,都無關大局。
不管邵氏是否答應,是否反對,烏西都可以力保陳小刀這個“無名小卒”,成為tvb的二把手。
李嘉誠的個人資產雖然是邵氏的n倍,但是他本身已經是壟斷了香港的多個行業,一旦介入傳媒娛樂行業,掌控了至關重要的“話語權”,香港就會轉變成“李氏王國”了,立法會和特首等等都會成為傀儡,這個是政治問題了,絕對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邵逸夫是反李行動的“領頭羊”,何嚐不是“出頭鳥”呢?!
烏西卻不同,他在香港還沒有實體產業,自然不會被上述因素所排斥。
總而言之,烏西一個電話,就將邵逸夫逼迫到了懸崖上!
邵逸夫畢竟年紀大了,被烏西強壓之下,突然有些眩暈了;方逸華連忙取出降壓藥給老伴服下,夫妻倆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六嬸”方逸華長籲了一口氣,站了出來,說道:“腓特烈先生,你贏了!我們可以考慮出售13%的tvb股份,以及一半的清水灣地皮,你給個報價吧!”
這個13%,也是采用了並購模式,來收購的,屬於比較溫和的收購方式。
對於烏西來說,首先借用邵逸夫的人脈資源等等,又能共同分擔風險,而且留下了足夠的餘地,未來撤資也比較方便,可進可退啊!對於邵逸夫也一樣,反過來也借用了烏西的部分人脈圈。
合作,才能共贏啊!
1957年,邵逸夫以32萬港幣買下清水灣地皮的永久使用權。他以地皮商業承租30年的合同,集合拍攝團隊、影視道具等等資源,在此地皮上建立屬於tvb集團旗下的邵氏影城,在漫長的30多年成了香港諸多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基地。
看清楚,永久使用權和商業承租是兩個概念;而清水灣地皮和邵氏影城是兩處資產,可以拆分的!
在97年之後,香港回歸了,電影公司都一窩蜂的跑到內地去取景了、去投資了、去注冊公司了,誰在搭理邵氏?!最讓人頭痛的是,天王天後等明星不滿tvb的霸王條款,已經紛紛解約,自己建立個人電影公司了。
邵氏旗下的電影公司早在10年前就破產了,名下的電視劇拍攝團隊起碼有一半的時間都是賴在橫店影視城不回來了。昔日繁華的邵氏影城,隻剩下一堆古宅古堡古城小鎮等等、以及一堆破爛的影視道具等等,除非出巨額重新打造,否則隻能便宜出租,拍攝些僵屍片、鬼片、古裝片等等,湊合著用吧!
目前,邵逸夫已經和向老板眉來眼去,準備在新界的將軍澳工業村,建立一個小型的香港電影城,而邵氏影城(清水灣地皮),咳咳,一旦找到買主,隨時可以申請破產!
清水灣地皮,名副其實的深海小港口,處於亞洲的國際貿易中心,自然是寸土寸金,估價竟然高達3億美元。相對而言,同等麵積的估價,居然比阿斯托利亞的地皮高了十倍不止!
邵逸夫等著“宰凱子”,李嘉誠等人等著撿便宜,就看誰先忍不住!
此時,邵氏夫妻倆終於等到了一個合適的買主,順勢演了一出大戲,就準備來個半推半就,順了對方的意。(未完待續。)
烏西裏斯卻冷哼一聲,從懷裏掏出了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說道:“董先生,你好,我請你幫個忙。我知道你手中有26%的tvb股份,我認為你需要換一個信托人了!”
聽到董先生和“tnb股份”這兩個詞,邵逸夫夫婦立刻停住了起身離開的動作,又驚又怒又無奈,最終又坐回來沙發上!
這個董先生,不用猜,也知道是香港特首。
至於tvb集團的股權結構,非常簡單;其中邵氏家族掌控26%的記名股份,香港政府掌控26%的記名股份,另外48%都是無記名股票,可以在股市上自由買賣!
這是因為tvb是香港本土最大的港資控股的免費電視台集團,本地傳媒業的“領頭羊之一”,政府和邵氏各占一半記名股份,標準的“並購模式”。
並購,說白了,就是擁有同等股份的合夥人!
其中邵氏掌控著管理大權;而政府掌控著財務監督權和新聞管製權;其中新聞管製權劃給了香港警務處,這個是政治的需要。
香港政府手裏的26%的tvb記名股份,非常特殊,無法委托為銀行信托,隻能委托給了某大律師行代為執掌財政監督權。
一旦外資收購了邵氏家族手中26%的股份,香港政府依然持有26%的同等股份,便可以依據tvb上市協議的條款,優先擁有管理大權;外資隻能拿到財務監督權和部分資產的分管權,依然無法掌控至關重要的“香港話語權”。
tvb集團如此,英皇集團也是如此!
用股份比例來分配利潤,用董事會會議來解決矛盾,而不是用政治脅迫來解決問題,這個才是“改革開放”的核心要素。故此,並購模式,基本上通用於所有和政府相關的大型合資企業、大型國家項目等等。
話歸正題。
烏西裏斯掛斷了電話,隨手從桌上的文件袋抽出一份文件,示意陳法容遞給邵氏夫妻關卡。
邵逸夫夫婦拿到《邵逸夫個人實業資產評估》之後,臉色漲紅,瞬間都發紫了,眼珠子都快瞪了出來;這份文件一旦拿出來,就等於烏西已經有了收購tvb的打算了,現在拿給他們看,就是一副有恃無恐地架勢。
不是猛龍不過江啊!
當烏西和特首溝通,要拿走政府信托的26%的tvb股份時,就有了足夠的資格召開董事會了,而邵氏家族和高官層之中隻要有一二人叛變,股權結構出現1%的傾斜,烏西就可以將邵逸夫一腳從董事主席的寶座上踢下去!
外圍的不記名股票,可以收購可以不收購,都無關大局。
不管邵氏是否答應,是否反對,烏西都可以力保陳小刀這個“無名小卒”,成為tvb的二把手。
李嘉誠的個人資產雖然是邵氏的n倍,但是他本身已經是壟斷了香港的多個行業,一旦介入傳媒娛樂行業,掌控了至關重要的“話語權”,香港就會轉變成“李氏王國”了,立法會和特首等等都會成為傀儡,這個是政治問題了,絕對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邵逸夫是反李行動的“領頭羊”,何嚐不是“出頭鳥”呢?!
烏西卻不同,他在香港還沒有實體產業,自然不會被上述因素所排斥。
總而言之,烏西一個電話,就將邵逸夫逼迫到了懸崖上!
邵逸夫畢竟年紀大了,被烏西強壓之下,突然有些眩暈了;方逸華連忙取出降壓藥給老伴服下,夫妻倆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六嬸”方逸華長籲了一口氣,站了出來,說道:“腓特烈先生,你贏了!我們可以考慮出售13%的tvb股份,以及一半的清水灣地皮,你給個報價吧!”
這個13%,也是采用了並購模式,來收購的,屬於比較溫和的收購方式。
對於烏西來說,首先借用邵逸夫的人脈資源等等,又能共同分擔風險,而且留下了足夠的餘地,未來撤資也比較方便,可進可退啊!對於邵逸夫也一樣,反過來也借用了烏西的部分人脈圈。
合作,才能共贏啊!
1957年,邵逸夫以32萬港幣買下清水灣地皮的永久使用權。他以地皮商業承租30年的合同,集合拍攝團隊、影視道具等等資源,在此地皮上建立屬於tvb集團旗下的邵氏影城,在漫長的30多年成了香港諸多電視劇和電影的拍攝基地。
看清楚,永久使用權和商業承租是兩個概念;而清水灣地皮和邵氏影城是兩處資產,可以拆分的!
在97年之後,香港回歸了,電影公司都一窩蜂的跑到內地去取景了、去投資了、去注冊公司了,誰在搭理邵氏?!最讓人頭痛的是,天王天後等明星不滿tvb的霸王條款,已經紛紛解約,自己建立個人電影公司了。
邵氏旗下的電影公司早在10年前就破產了,名下的電視劇拍攝團隊起碼有一半的時間都是賴在橫店影視城不回來了。昔日繁華的邵氏影城,隻剩下一堆古宅古堡古城小鎮等等、以及一堆破爛的影視道具等等,除非出巨額重新打造,否則隻能便宜出租,拍攝些僵屍片、鬼片、古裝片等等,湊合著用吧!
目前,邵逸夫已經和向老板眉來眼去,準備在新界的將軍澳工業村,建立一個小型的香港電影城,而邵氏影城(清水灣地皮),咳咳,一旦找到買主,隨時可以申請破產!
清水灣地皮,名副其實的深海小港口,處於亞洲的國際貿易中心,自然是寸土寸金,估價竟然高達3億美元。相對而言,同等麵積的估價,居然比阿斯托利亞的地皮高了十倍不止!
邵逸夫等著“宰凱子”,李嘉誠等人等著撿便宜,就看誰先忍不住!
此時,邵氏夫妻倆終於等到了一個合適的買主,順勢演了一出大戲,就準備來個半推半就,順了對方的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