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驀然一驚,隻覺豁然開朗。難怪如此眼熟。隻是,當時並未想到,這就是記號。作為死士的記號。
對於死士這種稱謂,我並不感到陌生,應該說是自小就見慣了的。我的父親,先朝的兵部尚書蘇城中,在世的時候,手下就有一批訓練有素的死士,對父親也是極力的效忠盡命。當年,若不是父親下令,決意赴死如歸,父親手下的那批死士是斷不會見蘇氏一族就這樣蒙冤滅族,命喪法場的。
而且,我也聽哥哥說過,死士對於高官顯宦之家來說,是個極為正常的存在。朝野之爭,各人為了穩住自己的權勢地位,為了防人利己,都是暗中布有眼線,養有死士的。
那時的哥哥隻知尚文,總是崇尚那些風liu雅頌,總是沉浸在那些歌詠詞賦間,淡性清和,對這些朝野間的權貴傾軋一貫都是不滿,也是不屑的,總覺得隻要一腔熱血,一番熱忱,就是可以效忠皇上,報效朝廷的。
所以,我也一直隻能碎碎念般的從哥哥嘴中聽說一些有關死士的事情,卻並未見過,並未真正識得,也未見過父親和死士間的聯係。
當時,也隻是因為年幼,對不知的事情總是有著極其重的好奇心,卻也是不求甚解的了解一番,而哥哥,因為偏激不屑,也不是全然了解。因此,我對死士知道的並不多,隻知道,死士身上都是有記號的,因主上的不同,印刻的部位和符號不同而已。
至今,才是真的見著了死士,真的死士。
隻是,不知道這個擁有“北”字記號的死士是誰的手下,又怎麽能有如此之大的能耐,可以在宮中來去自如,而且連嬪妃間的隱私恣意陷害報複都這般了如指掌。
更想不明白的是,當日的死士在臨山刺殺皇上不成,最後還要拖著段家下水,還不惜冠以段家之女與刺客私通的赫然無法赦免的罪名。而此情此刻,在這水深難測的深宮之中,卻又貿然的助我,還特意叮囑我以後千萬要凡事當心,切不可大意。
我實在無法清楚的想明白,這死士的主上,對我而言,是敵是友。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至少之於趙維,應是敵對的吧。
不然,當日那名死士不會拚死執意的以無法挽回之力,將塗毒之劍直刺向趙維。
我定了定神,狀若無關的問道:“當日那個臨山刺客,大理寺處置了嗎?”
李公公低聲回道:“在衛婕妤賜死後,就已被斬殺了。”
當時,大理寺定是無法從那死士口中打探出任何有利於查案的消息,而此事又牽扯廣大,所以,最後隻好幹脆的做個了斷,以免沒問出結果反倒日後可能會節外生枝。
正說話間,內間窸窣作響,我忙走了進去,才見趙維隻是翻了個身,仍攢眉熟睡著。我俯身撫上那深蹙的眉心,心裏不由一酸,忙輕推的喚醒了他,柔聲道:“陳丞相和寧王爺已在禦書房候著了。”
他起身下床,任由我替他梳洗更衣,臉色卻是暗沉了下來,是我從未見過的凜冽冷色。
許久,他才沉聲道:“定是為了蝗災之事。”
驀然的來了這麽一句,在我聽來,隻覺是對我的不再防範,心裏一陣舒暢,能放下對段家的陳見,於他於我,都是一件好事。我淡笑著替他挽了發,脆聲道:“這些朝堂之事,不必知與臣妾。”
他抓住我挽發的手,放在嘴邊輕吻,臉上神色這才柔了下來,雙眸凝望著我,“別忘了,死生契闊,與子相說。”
我眯眼盈盈回望進他的幽深雙瞳,反手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字的沉緩而又清晰,“死生契闊,與子相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是說與他聽,也是知與我意。
四目相對,渾然無忘,似要融化了彼此,良久,他的唇角才漏出一絲笑意,歎聲道:“此生,我定不負你。”
說罷,轉身離去。
我緊追出去,佇立在廊下,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連幻影都似撲捉不著,才轉身回房。心裏已是感慨萬千,久久無法平息。
隻是明白,此生決定與他同赴,定不會後悔。
“主子。”
我回神,紫玥不安的站在我麵前,將羅帕遞與我,回稟道:“禦宦司並沒有這種錦緞的記錄。”我怔了一下,竟是沒有記錄。轉念一想,也是,如此的妖蠱之術,倘被人發現,罪當滅族。萬全之策,唯有凡事小心謹慎,不著痕跡。就算是查著記錄,宮中之人,誰也不會傻到用自己的綾羅綢緞去落人把柄。而我,竟是一時大意疏忽的以為就此抓住了線索。
要想穩住敵人,隻有先穩住自己。我也隻能定神去候著了,而那個偷遞羅帕的死士,倘若真是助我,定不會袖手旁觀。
看看天色,已是日漸西沉,暮色藹藹。
我直起身,輕聲道:“我出去走走。”
這些日子,總是呆在怡悅閣,除了例行的請安,很少再踏出門。
初秋的傍晚,微風徐徐,吹起我的裙袂飄飄。恍神間,若回到幼時,穿著姑姑新作的秋裝,迎風而舞。最後,賴在姑姑的懷裏百般撒嬌,任姑姑拿著繡著雋麗芙蓉的絹帕替我拭汗,語聲無限寵溺的笑意吟吟而歎:“我的蓉兒,真是一個小美人胚子,等長大了,定是一傾城絕代,風華蓋世。”
姑姑,我的姑姑,總是對我嬌寵無限勝過我的母親的姑姑,那樣善良柔弱的女子,最後竟是這樣不明不白的難堪不願的死去,竟是這樣無法自控被人操縱的死去,也許,直到死的那刻,她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何而死。
而她的家人,她的親人,都隻以為她是為先帝殉情,為先帝自縊而亡……
我渾身一陣瑟縮,十指冰涼緊握,不覺間,踏進了霞櫻苑。
還隻是初秋,霞櫻苑依舊是繁枝茂葉,微風拂過,樹枝輕搖,簌簌低響。
蒼穹碧得發青,霞光映射,染紅了半壁天,倒影在溪水中,將溪畔的落寞身影襯得越發孤獨失落。
我輕輕的走到那身影後,低聲輕喚,“王爺。”(未完待續)
對於死士這種稱謂,我並不感到陌生,應該說是自小就見慣了的。我的父親,先朝的兵部尚書蘇城中,在世的時候,手下就有一批訓練有素的死士,對父親也是極力的效忠盡命。當年,若不是父親下令,決意赴死如歸,父親手下的那批死士是斷不會見蘇氏一族就這樣蒙冤滅族,命喪法場的。
而且,我也聽哥哥說過,死士對於高官顯宦之家來說,是個極為正常的存在。朝野之爭,各人為了穩住自己的權勢地位,為了防人利己,都是暗中布有眼線,養有死士的。
那時的哥哥隻知尚文,總是崇尚那些風liu雅頌,總是沉浸在那些歌詠詞賦間,淡性清和,對這些朝野間的權貴傾軋一貫都是不滿,也是不屑的,總覺得隻要一腔熱血,一番熱忱,就是可以效忠皇上,報效朝廷的。
所以,我也一直隻能碎碎念般的從哥哥嘴中聽說一些有關死士的事情,卻並未見過,並未真正識得,也未見過父親和死士間的聯係。
當時,也隻是因為年幼,對不知的事情總是有著極其重的好奇心,卻也是不求甚解的了解一番,而哥哥,因為偏激不屑,也不是全然了解。因此,我對死士知道的並不多,隻知道,死士身上都是有記號的,因主上的不同,印刻的部位和符號不同而已。
至今,才是真的見著了死士,真的死士。
隻是,不知道這個擁有“北”字記號的死士是誰的手下,又怎麽能有如此之大的能耐,可以在宮中來去自如,而且連嬪妃間的隱私恣意陷害報複都這般了如指掌。
更想不明白的是,當日的死士在臨山刺殺皇上不成,最後還要拖著段家下水,還不惜冠以段家之女與刺客私通的赫然無法赦免的罪名。而此情此刻,在這水深難測的深宮之中,卻又貿然的助我,還特意叮囑我以後千萬要凡事當心,切不可大意。
我實在無法清楚的想明白,這死士的主上,對我而言,是敵是友。
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至少之於趙維,應是敵對的吧。
不然,當日那名死士不會拚死執意的以無法挽回之力,將塗毒之劍直刺向趙維。
我定了定神,狀若無關的問道:“當日那個臨山刺客,大理寺處置了嗎?”
李公公低聲回道:“在衛婕妤賜死後,就已被斬殺了。”
當時,大理寺定是無法從那死士口中打探出任何有利於查案的消息,而此事又牽扯廣大,所以,最後隻好幹脆的做個了斷,以免沒問出結果反倒日後可能會節外生枝。
正說話間,內間窸窣作響,我忙走了進去,才見趙維隻是翻了個身,仍攢眉熟睡著。我俯身撫上那深蹙的眉心,心裏不由一酸,忙輕推的喚醒了他,柔聲道:“陳丞相和寧王爺已在禦書房候著了。”
他起身下床,任由我替他梳洗更衣,臉色卻是暗沉了下來,是我從未見過的凜冽冷色。
許久,他才沉聲道:“定是為了蝗災之事。”
驀然的來了這麽一句,在我聽來,隻覺是對我的不再防範,心裏一陣舒暢,能放下對段家的陳見,於他於我,都是一件好事。我淡笑著替他挽了發,脆聲道:“這些朝堂之事,不必知與臣妾。”
他抓住我挽發的手,放在嘴邊輕吻,臉上神色這才柔了下來,雙眸凝望著我,“別忘了,死生契闊,與子相說。”
我眯眼盈盈回望進他的幽深雙瞳,反手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字的沉緩而又清晰,“死生契闊,與子相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是說與他聽,也是知與我意。
四目相對,渾然無忘,似要融化了彼此,良久,他的唇角才漏出一絲笑意,歎聲道:“此生,我定不負你。”
說罷,轉身離去。
我緊追出去,佇立在廊下,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連幻影都似撲捉不著,才轉身回房。心裏已是感慨萬千,久久無法平息。
隻是明白,此生決定與他同赴,定不會後悔。
“主子。”
我回神,紫玥不安的站在我麵前,將羅帕遞與我,回稟道:“禦宦司並沒有這種錦緞的記錄。”我怔了一下,竟是沒有記錄。轉念一想,也是,如此的妖蠱之術,倘被人發現,罪當滅族。萬全之策,唯有凡事小心謹慎,不著痕跡。就算是查著記錄,宮中之人,誰也不會傻到用自己的綾羅綢緞去落人把柄。而我,竟是一時大意疏忽的以為就此抓住了線索。
要想穩住敵人,隻有先穩住自己。我也隻能定神去候著了,而那個偷遞羅帕的死士,倘若真是助我,定不會袖手旁觀。
看看天色,已是日漸西沉,暮色藹藹。
我直起身,輕聲道:“我出去走走。”
這些日子,總是呆在怡悅閣,除了例行的請安,很少再踏出門。
初秋的傍晚,微風徐徐,吹起我的裙袂飄飄。恍神間,若回到幼時,穿著姑姑新作的秋裝,迎風而舞。最後,賴在姑姑的懷裏百般撒嬌,任姑姑拿著繡著雋麗芙蓉的絹帕替我拭汗,語聲無限寵溺的笑意吟吟而歎:“我的蓉兒,真是一個小美人胚子,等長大了,定是一傾城絕代,風華蓋世。”
姑姑,我的姑姑,總是對我嬌寵無限勝過我的母親的姑姑,那樣善良柔弱的女子,最後竟是這樣不明不白的難堪不願的死去,竟是這樣無法自控被人操縱的死去,也許,直到死的那刻,她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何而死。
而她的家人,她的親人,都隻以為她是為先帝殉情,為先帝自縊而亡……
我渾身一陣瑟縮,十指冰涼緊握,不覺間,踏進了霞櫻苑。
還隻是初秋,霞櫻苑依舊是繁枝茂葉,微風拂過,樹枝輕搖,簌簌低響。
蒼穹碧得發青,霞光映射,染紅了半壁天,倒影在溪水中,將溪畔的落寞身影襯得越發孤獨失落。
我輕輕的走到那身影後,低聲輕喚,“王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