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侯文吾來訪(1)


    大夏的戶部倉庫,可謂是一團『亂』麻。


    程晉州不是第一個挪用戶部倉儲的人,勢必不會是最後一個。甚至於,人們會說挪用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


    大夏算不得是個富庶的國家,其『政府』卻著實積攢了大量的資源。一方麵是繁重的稅收,另一方麵封建社會的『政府』,卻沒有什麽好的手段,將他們倉庫中的錢和物資用掉。故而在文景之治的時候,大臣們會得意洋洋的說:倉庫裏的錢多的,穿錢的串子都腐爛掉了。


    那不是榮耀,是恥辱!


    『政府』找不到有效的再生產途徑,卻如守財奴一般將錢收攏在自己手上,此等『政府』,隻是比連錢都守不住的『政府』好一些罷了。


    如果全國人民每人給我一分錢,我就是千萬富翁——用這個故事做開頭的,副標題可以寫上“稅收”兩個字。


    互聯網的盈利模式絕對不是美國人的首創。應該說,當世界其他國家,尚未意識到人民群眾聚沙成塔的威力之前,中國式的『政府』就已經在靠人頭稅過活了。


    聚來的錢用不出去怎麽辦?積極的官員們便紛紛為國家排憂解難,打上白條,將之借出來花銷。、


    在大夏潛規則中,官員在卸任之前,隻要將倉庫中的白條還掉,便不會被追究責任。


    於是,有權勢的先生們,一年年的將國家倉庫搬到自家的倉庫中,從解放生產力的角度而言,他們的工作是有利於發展經濟的。


    程晉州會引起重視的原因,主要是他的速度太快,太不善於遮掩。另一方麵,也是他不擅於此。文官們都是從小到大,從小偷小『摸』開始訓練,四五十歲的時候,方才有機會整倉庫的搬遷,其訓練方式和訓練程度,都是年輕人不能比的。


    有借有還,留家過年;從借到還,二十年再說。


    在中國曆史上,曾經有人為官員們的挪用行為,起了個專有名詞,謂之“虧空”。


    死在雍正皇帝手下的官員,頭上頂著最多的,便是虧空的帽子。


    而程父接到的聖旨,無論辭藻有多華麗,中心思想隻有一個:去清理虧空。


    程晉州看到這份聖旨的第一反應,竟是“送死的位置”。


    想到雍正的殘酷,再想想理宗皇帝的年紀,程晉州不由搖頭道:“老爹,您怎麽就把聖旨給接了呢?”


    “政事堂用印,門下省通過,皇帝禦批的聖旨,難道我可以封駁回去不成?”程允安氣的坐在椅子上,片刻問道:“你從倉庫中挪了多少東西出去?”


    他是從來沒有認真問過。


    “值好幾百萬兩。”程晉州咳了一聲,故意粗魯些道:“借錢的是大爺,他們要我還錢,不能靠個聖旨就把我打發了。”


    “你不是本來就準備還嗎?”程允安問了一句,罷了也發現是自己太傻。


    做官,實在不是酸文人擅長的事情。


    程晉州哼哼了兩聲,也怪不得和意大公能輕易遊說吏部,弄到南陵知州的位置,連升兩級果然不易。


    父子兩個人在房間裏商議著,程允祥也顛顛的跑了過來。


    進門後,他也不說恭喜,拱拱手便道:“你們可有何章程?”


    看來遇到的問題,他都能猜到一二。


    程允安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道:“我已接旨,自然是要盡力去做。”


    幾百萬兩銀子,不食煙火的神仙也會考慮一二。更何況,程父要考慮到程晉州的償還能力,戶部的倉庫,若是原模原樣的歸還物資,那又哪裏是幾十天能完成的事情。


    程允祥看他的樣子,微微一笑道:“為今之計,是要先去掉侯文吾,沒有了他,再怎麽做就容易多了。”


    “暴力手段?”程晉州問了一句。


    程父馬上瞪起眼睛道:“諸子所言……”


    “那您說怎麽辦……”程晉州現在也明白了,不能讓老爹務虛,來實際的還行。


    程父果然連廢話都不說了,哼了兩聲道:“至不濟倉庫審查後,被去了烏紗而已,算不得什麽事情。”


    一旦到了麻煩的時候,程允安就會想到後退。也就是他這樣的貴族,其他文官想要後退,都沒有那麽容易。


    程晉州問道:“或者我們想辦法掌握住查庫的主要人手,搞點事情也容易。”


    程允祥慢慢點頭道:“事情總要下麵的人來辦,但真的查起來,終究是躲不過的。侯文吾是做過禦史的。”


    他明白程晉州的意思,無非是憑著小吏們走貓膩路線,騙過侯文吾。可禦史就是用來查案的官,哪裏又是那般容易騙過的。


    三個人又說了一會,也沒什麽建設『性』的意見。


    程晉州逐漸不耐煩了,想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逼』急了自己,再動手不遲。


    其實,他也不是真的還不上幾百萬兩銀子。就是侍硯那裏,正常的貿易,每個月都有小十萬兩銀子的收入,現在的自主交易平台更加先進,弄些錢財算不得太難。


    然而,如今的問題在於,聖旨是滿朝文武大臣都能看到的東西。若是規規矩矩的還回去了,朝廷也許會表揚他,官員們卻會看不起他,等於是威望大跌。


    程晉州斷然是不會做這種賠本買賣。


    他一時想不明白,程父則用起了最擅長的“拖”字訣,抱病在家。


    大夏的文官們,從出身開始,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拖。從根本上來說,通過科舉,經過中央任命的官員,是標準的政務官,他們的職責就是理解上峰的政策,守土安民罷了。具體的工作都有小吏們在做,把一件事拖成兩件事,從元年拖到二十年,方能證明政策的正確『性』,才能讓其通過時間的考驗。


    稱病這種事情,的確是好用不貴,能進能退。別看多聰明的人物,都能用它,都不一定能看穿它。


    生病是自己的事情,什麽時候好也是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內科病,真是無影無形,說痛就痛,方便快捷。


    理宗皇帝對程允安同樣是沒什麽辦法,吏部催了兩次之後,便收到了程允安的告罪折子,戶部的李尚書也被派來探病一次,簡直算得上是恩寵,可惜的是,程大人仍舊抱恙。


    大部分的大臣都不願在此事上出頭,眼看著時間真被拖了下來,侯文吾終於忍不住了。


    皇帝陛下原本是不願意招惹程晉州的,再怎麽說聖堂也是朝廷的天然盟友,雖然在禮教和聖教的問題上永談不攏,但在星術士協會大盛的背景下,雙方也是有很多共同點的。


    然而,一方麵是皇帝陛下舍不得幾百萬兩銀子被隨便掏走,另一方麵是侯文吾的堅持,才使得理宗陛下終於同意在聖旨上用印。如今清查工作尚未開始,就陷入了僵局,自然是侯文吾不能承受的政治責任。


    這廝也算是膽大之極,眼看著李尚書出麵都沒用,一不做二不休,就帶著兩個心腹下人,坐著小轎,就向程家探病而來。


    他是要親自看看程父的病情如何。


    在其他朝中大臣紛傳,程晉州有心狠手辣的傾向時,侯文吾此行可謂是大膽之極。


    程晉州正在房間裏聽前客服講課,侍墨就急匆匆的前來報告:“侯文吾到了十字長街,向咱家轉過來了。”


    “以後不許用咱家。”程晉州先說了一句,想想才道:“你去門房吩咐,把最惡心的手段都給我用出來,咱們不怕丟人,他要是弄不出點新鮮玩意,我就用門包砸死他。”


    侍墨愣了一下,然後大聲應了,迅速向外跑去。


    貴族大家的門政,向來是個很技術『性』的位置。


    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人要機靈,腿腳靈活再加頭腦清楚。隻有這樣的門政,才能要到更多的門包,還不得罪人。


    程家的門政也許達不到他的職業人生的最高階段,但也達到了用白眼收紅包的時期,聽了侍墨的命令,立刻擺出了姿態。


    不多時,侯文吾就到了程宅門口。


    卻是足足砸了兩分鍾的門,門政方才不情不願的自小門探出頭來,吼道:“送屍啊?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


    侯文吾是標準的兩榜進士,一轉眼就猜到程晉州的想法,臉『色』平和的道:“告訴你家主子,這種……”


    “錢帶了沒?”


    “什麽錢?”


    “你不是讓我告訴我家主子話嗎?一個字是一兩銀子,要講價的話請閑時候再來。”門政說著說著,自己快樂了起來,這可是他夢想中的生活,如今有機會光明正大的用一次,哪怕隻有一次也好啊。


    收門包也不是見人就能收的。哪怕是宰相家奴,你也得注意著一些,別想著去收其他宰相的門包。除此以外,門政收錢大抵是會提供一定的不對稱的服務的,純粹的收錢,卻也不多見。


    侯文吾是標準的皇帝近臣,加上年紀又小,反而很少來往於官員私宅,何曾見過如此大膽的家奴。可他又是個文官,不願與小鬼慪氣,微抬下巴,示意仆從去給錢。


    那仆從掏著兜,將一錠10兩銀子放在門政手上,同時附在耳邊小聲道:“這位是戶部巡官侯文吾大人,不要自找沒趣,小心我單獨對付你。”


    門政是侍墨新近提拔上來的親信,嘿嘿笑著,將錢收了起來,卻是一點都不害怕的道:“大人,您想傳什麽消息?”


    “就請報告貴主人,說是侯文吾來訪。”


    “哦,報告主人的話,要再收十兩,您還有錢嗎?”門政貪婪的搓著黃『色』的指甲。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來圖書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誌鳥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誌鳥村並收藏未來圖書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