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空降師進攻哈塞克城的同時,第一空降師和第三空降師先後空降並完成集結,淩星中將的軍指揮部隨同最後一批運輸飛艇抵達。


    下午一點整,在獲悉哈塞克已經成功攻克,第二空降師留下一個團迎接第一、第三空降軍抵達,師長趙正陽上校率兩個團和師直屬部隊順著鐵路北上後,淩星當機立斷,親自率第一、第三空降師從西南方向向北線德軍的後勤中樞卡米什利城進軍。


    下午兩點一刻,卡米什利東方一百公裏的邊境築壘地區,戰雲籠罩。


    泰勒科切克一線的陣地,隸屬於安家軍第二十四集團軍各師的官兵們,已經沿著交通壕,進入一線陣地,整裝待命。


    各師、團的主要指揮官,站在一個個掩體的潛望鏡前,仔細地觀察對麵德軍防線的情況。自“鐵榔頭”計劃發起後,德軍從兩翼抽調了大量生力軍,頂替上來的都是二線甚至仆從**隊,初時還可以進攻兩下,但隨著傷亡的急劇增加,德國人不得不由攻轉守,北線和南線戰場就此安靜下來。


    此時此刻,對麵德軍的陣地靜謐得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墳場,一些被上午安家軍空軍密集機群轟炸引燃的建築和掩體,還在冒著絲絲縷縷的青煙。


    安家軍一線陣地裏,各個連的指揮官,正在分配任務。


    “弟兄們,我們連的目標是正前方最南邊一段德軍戰壕……進攻的時候,集團軍會派坦克、裝甲車及陸航部隊前來支援,一旦占領敵人的陣地,不要急於向縱深推進……我們所處的位置很關鍵,必須徹底清理那些戰壕、防炮及防空掩體,清除裏麵所有的德軍士兵,排除一切可疑的爆炸物,提防南線德軍突然北上。我們將牢牢地釘在那裏,等到警戒命令解除!大家聽明白了嗎?”


    其中南方靠近德軍突破缺口的一段戰壕中,一名個子不高、臉上神采飛揚的年輕中尉,正用高亢的嗓音,提醒著正在整理裝備的士兵們。


    此時此刻,一個連近兩百名士兵,自動地分成了兩列,擠在不長的一段戰壕內,士兵們手裏大多持I式自動步槍和I式衝鋒槍,每個班均裝備一挺I式通用輕機槍以及兩具火箭筒,排以上配一名噴火兵及兩門50毫米迫擊炮,連部直轄的重火力排則擁有四門60毫米迫擊炮和六挺I式通用重機槍,必要時甚至可以呼叫空軍進行支援,火力之凶猛,已經達到後世朝鮮戰爭時期美軍的強度。


    I式通用機槍有輕型和重型的區別,其中重機槍安裝了能保證機槍火力更為持久、射程更遠的重型槍管,通常使用三角可調支架以及彈鏈供彈,原則上一個重機槍火力組由三到四人組成。


    輕機槍則裝備易於迅速轉移的兩腳架,由於單兵攜彈量不多,主要采取75發圓形突擊彈鼓,通常一個輕機槍小組由射手和裝填手兩名成員組成,其中裝填手主要背負彈藥。


    這裏再補充一下I式衝鋒槍的資料。


    I式衝鋒槍是中正二式衝鋒槍的設計者陶勳少將於三九年初設計定型的具有持續密集火力的單兵近戰武器,其設計目的有二:


    一、此前裝備的中正二式衝鋒槍,無法使用75發的圓形彈鼓,同時射速僅為六百五十發/分鍾,和同時期美國、德國、蘇聯的衝鋒槍威力相近,接戰時達不到火力壓製的效果;二、正式與采用9MM手槍彈的中正二式衝鋒槍進行區分,統一為7.62MM口徑子彈,這樣可以極大地減輕後勤壓力。


    I式衝鋒槍采用7.62MM手槍彈,全槍共分為八十一個零部件,生產一把槍隻需要六個工時,除槍管等少數零部件外,其餘零部件皆由鋼板衝壓成型,在槍支生產中大量使用焊接及鉚接工藝,除槍管外的零部件均可在汽車修理廠、模具廠或五金廠等地由不熟練的勞動力使用非常簡單的設備進行生產加工,那些熟練的技術工人完全可以投入其他更為精密的武器生產中去,這樣將極大地提升安家軍軍工企業的生產效率。


    和I式通用機槍、自動步槍一樣,看起來外表極為粗糙的I式衝鋒槍堅實可靠,在嚴寒及酷暑環境下皆可正常使用,全槍質量不含彈夾3.35公斤,比起中正二式衝鋒槍輕1.15公斤,裝備75發彈鼓時重5.18公斤,射速提高到950發/分,比起美國的湯普森衝鋒槍和德國的P38、P40衝鋒槍,擁有絕對的火力壓製優勢。


    一線突擊部隊的準備工作就緒後,熟悉的飛機發動機轟鳴聲,從陣地後方的天空中傳來,天地間幾乎都是嗡嗡的聲音。


    由於這一兩個月來連續的空戰,大多數老兵都懶得轉頭去看那習以為常的壯觀場麵了。一波又一波B2轟炸機在各型戰鬥機、強擊機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地從低空中掠過,它們每三架或者六架組成一個三角形戰鬥編隊,攻擊地麵目標時通常掛載500公斤、250公斤和50公斤三種型號的高爆炸彈。


    “嘭嘭嘭——”


    對麵的防線上,德軍的防空炮拚命地嘶吼著,在天際綻放一朵朵黑雲。


    雨後蔚藍色的天空,看不到一架噴塗藍綠色塊狀迷彩的德軍作戰飛機,安家軍戰機噴塗的銀灰色,成為了這片天空中唯一的主宰。


    盡管為了扳回劣勢,同時為陸軍提供必要的情報支持,德國空軍從歐洲悄悄抽調了四五百架戰機到中東,部署到了各地,但麵對占有絕對優勢的安家軍空軍集群,德國空軍隻能選擇避而不戰,否則盲目的出動,將葬送德國空軍的火種。


    “嗚——”


    B2轟炸機發出的淒厲而又尖銳的呼嘯聲,充斥於耳邊,連續猛烈的爆炸震撼著大地,西方五六公裏外掀起的氣浪,迅速地卷過空曠的戰場,使得東邊安家軍戰壕中的官兵們,也能切身體會到溫熱之感,由此可知轟炸多麽激烈。


    安家軍官兵們視線所及,遭到連續轟炸、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德軍防線,又經過新一輪鋼鐵與烈焰的摧殘,看上去越發地顯得岌岌可危,不堪一擊!但這依然不是進攻的良機,長達半小時的空襲過後,又經過十分鍾的休整,安家軍一線陣地後方的炮群,突然發起了長達一刻鍾的快速炮擊。


    這樣的戰術是戰區司令部針對作戰意誌極為頑強的德軍量身訂做,在德**校的教科書裏,飛機的轟炸通常是步兵進攻的序曲,估計這個時候德軍的指揮官們正在讓自己的部隊從防炮和防空洞中緊急進入前線的戰壕、坑道,這樣德軍將會在安家軍突如其來的補充炮擊中,遭受非常大的損失。


    為期一刻鍾的150毫米、120毫米重炮攻擊轉瞬即逝,鱗次櫛比的堡壘前方的安家軍一線陣地上,基層尉官和士官們,大聲提醒投入第一波進攻的士兵做好出擊準備。


    與此同時,陣陣發動機的轟鳴聲,從出發陣地後方、一座座堡壘之間的通道位置傳來。


    和來自空中的飛機發動機的聲響不同的是,這種聲音,夾雜了大量金屬摩擦的“咯吱”聲以及碾壓地麵時發出的鏗鏘聲,同時,柴油燃燒時揮發的臭味隨風飄蕩,在縱深達到五公裏的戰線上彌漫開來。


    等到戰區和各集團軍直屬的獨立重坦克旅、坦克驅逐旅、獨立重坦克團的一輛輛虎I、豹II坦克及III式裝甲戰車、I號突擊炮和I式坦克殲擊車越過戰壕,向著前方德國人的防禦陣地快速駛去,整個戰線上終於傳來嘹亮的軍號聲。


    “滴,噠滴,噠噠噠噠噠噠滴滴——”


    “衝啊!”


    “為了新中國,前進!”


    兩河流域西北部地區近百公裏的戰線上,數以萬計的安家軍步兵,爬著梯子衝出戰壕,他們與後世那支南征北戰、抵禦外辱未嚐一敗的人民軍隊擁有相同的求勝之心,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裝備更加先進,大耳沿鋼盔、適合野外戰鬥的彈藥包和防毒麵具、可以拚刺並連續射擊的自動步槍、擁有稠密近戰火力的衝鋒槍,應有盡有。


    火箭筒手將火箭筒背在背上,手裏拿著重0.85公斤、采用7.62口徑子彈的I式手槍,快速地跟隨大部隊向前。除了扛著、背著彈藥箱的彈藥手外,其他官兵攜帶的手榴彈,大多插在皮帶或者靴子上部,基層的尉官和士官們,舉著I式手槍或駁殼手槍,不斷地向前揮手,招呼自己連隊和班排的士兵,緊跟著坦克和裝甲車發起衝擊。


    “轟轟轟——”


    安家軍炮兵不斷地向德軍陣地傾瀉炮彈,密集的彈幕不斷向縱深徐進,而交戰以來雙方對峙陣地的中間原野上,早已經是坑坑窪窪,混合著鮮血的泥土,不知道被耕耘了多少遍,比起月球表麵還要糟糕。


    安家軍的機械化大軍,形成滾滾的鋼鐵狂潮,奮勇地向前推進。


    頂在前麵的一百多輛虎I坦克,憑借著厚實的裝甲,把德軍陣地上射來的37毫米、57毫米、75毫米的反坦克炮彈一一彈開,除非遭遇88毫米或者更大口徑的反坦克炮的轟擊,虎I坦克可以說所向披靡。


    緊緊地跟在虎式坦克後的兩百多輛豹II坦克,炮塔前裝甲達到了120毫米、車身前裝甲則達到90毫米/30度角,對於德軍的反坦克炮也具有一定的抵禦能力,而和虎I坦克相同的105毫米55倍徑坦克炮,不愧有“坦克開罐器”之稱,對於德軍的鋼筋混凝土堡壘、掩體、工事同樣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一年多來德軍構築的防線,幾乎一炮過去,就會打開一個缺口。


    雖然豹I坦克退出了安家軍的列裝行列,成為了主要的外貿車型,但其可靠的底盤,卻給予了I號突擊炮和I式坦克殲擊車強大的機動能力,75毫米43倍徑和48倍徑兩種火炮,對於明暗碉堡、機槍掩體以及反坦克陣地,照樣具有壓製性的火力優勢,參雜在機械化大軍中的兩種型號一百多輛戰車,將彌補坦克火力的不足,給予德國人致命的打擊。


    兩百多輛III式裝甲戰車,防禦雖然單薄,但在步兵前麵來回穿插,捕捉著每一個戰機,它們那20毫米的機炮,對付德國人堅固的防禦堡壘不行,但壓製德軍步兵火力、殺傷暴露人員的能力卻非常強悍。


    排在鋼鐵巨獸最後麵的四百餘輛II式全履帶裝甲運兵車,不僅讓車廂裏的裝甲步兵們可以充分地休息,而且車頭那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不斷地噴吐著火舌,把整個進攻隊形最後一絲漏洞也堵住了。


    從德國人所在的陣地向東方望去,一望無邊的坦克海,那種視覺上的強大衝擊力,讓德軍及仆從**隊的士氣瞬間跌入低穀。


    整個戰場上,安家軍官兵的喊殺聲鋪天蓋地,隨著天空中六百多架戰鬥機、強擊機和轟炸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到位,兩百多架武裝直升機也從低空中殺到,整個進攻可謂行雲流水,嚴絲合縫。


    經過安家軍重炮群的梳理和工兵部隊的預先排查,德國人提前布設在陣地前方的雷區,已經基本上失去作用,洶湧而至的安家軍攻擊部隊,沒有多少阻礙便直接推進到德軍陣地前方三四百米處。


    德國人沉寂的戰壕中,忽然迸射出頑強的反擊火力,MG34和MG42輕重機槍,發出撕裂布帛的刺耳聲音,槍口噴射出一條條狂暴的火鞭,把坦克的前裝甲打得火星四射。


    德國人各種口徑的反坦克炮和無坐力炮,及時地從藏身的掩體中開火,而在前麵一線陣地上,得自安家軍技術生產的火箭筒,也在操縱他們的官兵悍不畏死忽然從戰壕中站起發射下,恣意地進行亡命一擊。


    除此之外,大多數德軍步兵拿出了反坦克手雷、噴火器與大大小小的燃燒瓶,德國人自主研發的、射程僅僅隻有60米的“鐵拳”反坦克榴彈發射器也已經準備就緒,隻等安家軍的坦克靠近,便以血肉之軀與鋼鐵戰車展開殊死搏鬥。


    從某種程度上講,德軍的防禦,已經充分發揮了現有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戰鬥力,但是,在安家軍立體式的進攻麵前,這種抵抗是非常衰弱和無力的,幾乎一個火力點暴露出來,便同時遭到數枚炮彈的打擊,不管是堡壘還是掩體,瞬間坍塌,而那些火箭筒手,剛剛站起來,還未來得及進行瞄準,已經被密集的機炮和機槍彈雨撕成碎片,未及射出的火箭彈,在戰壕裏轟然炸響,把周邊的德軍官兵埋葬。


    最為可怕的是武裝直升機,由於懸停在空中,德軍在戰壕裏的一舉一動清晰可見,密集的火箭彈雨噴射而出,雖然其中隻有半數直接射入戰壕之內,但爆炸時由於狹窄空間的限製,使得爆炸的衝擊波和濺射的鋼鐵破片威力倍增,德軍官兵未來得及慘叫便被撕成碎片。


    德軍後方的炮兵陣地剛剛完成集結,安家軍空軍的B2轟炸機已經呼嘯而下,把密集的航彈投擲到德軍炮兵的頭頂,瞬間一大片區域便成為鋼鐵煉獄。而強擊機也不甘示弱,仗著座艙57毫米的高強度防彈玻璃和機身加裝的15毫米厚鎳鉬合金裝甲板的保護,肆無忌憚地在二三十米高的低空中盤旋,機頭兩門37毫米航炮、左右機翼各一挺12.7毫米機槍,把德軍迂回救援的坦克和裝甲車隊,打得七零八落。


    不得不說,此情此景,讓人油然生出一種這是陷入絕望境地的德國人在為自己的生存做最後的抗爭,但在懸殊的實力麵前,德軍的抵抗是那麽的無力。


    “轟——”


    德軍的陣地前方,突然躥起一片數米高的火苗,那是德國人在一線陣地前方四五十米遠的反坦克壕裏倒入大量汽油和未經提煉的石油引燃後的效果,幾乎是一瞬間,漫長的戰線前沿便躥起了一片火海,但是,安家軍的轟炸機飛了過來,將一枚枚重型航彈扔了下去,隨著劇烈的爆炸聲響接踵傳來,一片片反坦克壕瞬間坍塌,垮塌的泥沙和土石,迅速將燃油填埋,隔絕氧氣的燃油沒過多久便銷聲匿跡。


    連續的轟炸,很快就把火溝填平幾處通道來,安家軍的坦克、突擊炮、坦克殲擊車和裝甲車,以目空一切的氣勢,越過反坦克壕,衝上了德軍的陣地,大批戴著防毒麵具的安家軍裝甲步兵迅速跟進,I式衝鋒槍和自動步槍的射擊聲,開始充斥於德國人苦心經營的戰壕與坑道中,在漫長戰線的某些地方,甚至爆發了殘酷的白刃戰。


    日落前,占據著士氣和裝備優勢的安家軍,迅速突破了德軍的一線陣地,但處在戰線最南方的安家軍第二十四集團軍,並沒有立即向德軍的縱深防線挺進,而是穩住陣腳、就地組織起了防禦。


    而在戰線的中部及北部,安家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共六個坦克師、四個裝甲步兵師,成了無堅不摧的鋼鐵箭頭,由空軍提供不間斷的空中壓製,短短三個半小時,便毫不留情地擊穿了德軍縱深達到十公裏的三條防線。


    隨後,第十八和第三十集團軍共六個師的官兵及直屬部隊,一擁而上,將原本隻有六公裏寬的突破口,迅速拓展到了二十五公裏。


    傍晚六點半,在夜幕落下前,德軍防線後方的卡米什利城被突然襲擊的第一空降軍成功攻陷的消息,傳到了前敵指揮部,德軍囤積在卡米什利城的四十多萬噸作戰物資,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更換了主人。


    在這種情況下,北線前敵總指揮楊九霄果斷變陣,強大的坦克集群,一分為二,第一坦克集團軍留下,與第十八、第二十四、第三十集團軍及戰區直屬部隊,全力圍殲被分割包圍的三十多萬德軍。


    第二坦克集團軍及戰區、集團軍直屬裝甲部隊,不做任何停留,直接向西南方的哈塞克城進軍,與空運到位的第二、第三空降軍匯合後,順著鐵路和公路線,繼續向著南方的代爾祖爾城殺去,徹底把戰局攪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鐵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