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漁笑笑,不在劇情的時間段,就意味著他無法利用劇情來獲利,然而以他如今的武學造詣,幾本秘籍什麽的,還真不太放在心上。


    按照僧可小和尚的記憶,此時的天龍寺就在無量山中不遠處,而天龍中的無量劍派卻完全沒有印象,不知道是不是還未立派。丁漁決定先回天龍寺,打聽一下具體的年代和周邊的環境,再決定下一步的行止。


    回到天龍寺時,已是落日時分。丁漁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名中年和尚的形象,根據僧可的記憶,這名和尚法號了因,容貌俊雅,言語溫和,但似乎從來沒有出過禪房。僧可每天都要為他送飯,而每次進去,都看見他盤坐在同一地方,從不挪動。


    了因大概是天龍寺中,對僧可最好的一人,每次見到僧可,都會溫言問起他的生活起居,而且每句話都聽得很認真。而僧可心中,對了因也極為親近。丁漁翻閱他的記憶,在跌落山崖的那一刻,除了恐懼之外,居然還有一份擔憂:沒了我為了因大師送飯,他會不會餓著?


    激起丁漁興趣的是之後的記憶:每次僧可為了因送飯之後,了因都會讓他背誦幾段佛經,而與此同時,了因也會低聲誦經,可不知為何,他的每一個字都能清清楚楚地傳到僧可耳中,時間一長,僧可不知不覺地便將了因的經文給背了下來。


    原本的僧可是個懵懂的小和尚,自然沒有發覺異常,可如今換成了丁漁,他一眼就看出,了因和尚實際上是用了高明的內力傳音之術,將經文灌入僧可耳中;而那所謂的經文,根本就是一篇極上乘的武功心法。如果丁漁沒有弄錯的話,這篇心法的名稱是——一陽指!


    天龍寺的僧人,又通曉一陽指,那了因和尚多半是段氏皇族。可他為何要用這等拐彎抹角的方式,將一陽指傳給一個不諳武功的雜役僧呢?


    為了這份好奇,丁漁決定去完成僧可臨死前的心願——為了因送飯,順便見見這名神秘的和尚。


    輕車熟路地從膳堂領了兩份齋飯之後。丁漁向後院禪房走去。沿路不少僧人看見丁漁傷痕累累的狼狽模樣,不僅無人過問一聲,還有人輕輕嗤笑。在僧可的記憶中,這似乎是常態,全寺僧眾。除了了因一人,其餘沒有人待見他。


    丁漁毫不在意地趕走了這段記憶,他徑自走到了因房外,輕叩房門,道:“弟子僧可,前來送齋飯。”


    房中傳出一個溫和的聲音:“進來。”


    丁漁推門進屋,隻見一名年約三旬許的僧人趺坐在地,他眉似劍揚,鼻如刀削,端的是俊美非常。哪怕一身僧人打扮,眉宇間亦透出幾許睥睨芸芸之意。


    他一見丁漁身上的擦傷,溫和的聲音立時化為寒霜:“誰將你傷成這樣?”


    丁漁搖頭道:“是我自己不小心,在山坡上踩錯了腳步。”


    了因神色稍緩,對丁漁道:“左邊木櫃中,有一青瓷小瓶,你拿來與我。”


    丁漁依言拿了,了因打開瓶蓋,挑了一抹藥膏在指尖,示意丁漁坐在他身前。然後將那藥膏細細地塗在丁漁傷處。


    丁漁隻覺清涼的藥膏隨著一股柔和醇厚的力道滲入,傷口處的疼痛頓時大為消減。他第一時間認出了這股力道,隻因前不久他才和這樣的指力搏殺過——這正是大理段氏嫡傳的一陽指,且了因指力之精純。竟似不亞於一燈!


    上了藥膏,了因與丁漁一同用了齋飯,之後了因又讓丁漁誦經,丁漁隨口背了幾段華嚴經,果然了因又以傳音之術,將一段一陽指心法傳了給他。


    誦經畢。丁漁忍不住問道:“了因大師,你方才默誦的是什麽經文?”


    了因柔聲道:“你又忘了?不必問,不可說。隻管牢記心間,終有一****會知道。但在那天之前,無論何人問起,你都不可將這經文透露出去,記得了嗎?”


    丁漁點頭,了因微笑道:“時候不早,你且回去歇息,明日若還要上山,可要仔細些走路。”


    丁漁行過一禮,便收拾碗筷離開了。一路上,他在心中思索著了因和僧可的關係,看了因的神情,他對小和尚僧可的關心確實發自內心,既是如此,為何不索性收了他做弟子,光明正大地傳他武功呢?而以了因如此高明的武功,想必在寺中地位不低,為何又任由僧可遭人白眼呢?


    正自沉思間,忽聞一物呼地飛來,直砸丁漁麵門。丁漁的靈覺何其敏銳,腦袋一偏,那物便帶著一股酸臭,自他頭側飛過,啪地打在廊柱上,卻是一隻芒鞋。


    前方一間禪房中閃出一名十五六歲的雜役僧,身量比丁漁高大了一圈,腳下隻穿了一隻芒鞋,不消說,那臭鞋便是此人扔的。


    一見此人,一個名字已自動在丁漁腦海中浮現——僧行,伴隨著這個名字的,是數十段極不愉快的回憶。


    小和尚僧可在天龍寺正式僧眾的眼中也許僅僅是不受待見,但在同齡的雜役僧中,簡直就像是那頭名為豆豆的企鵝,平日裏沒事就被人“吃飯睡覺打豆豆”,而這僧行就是最積極的一名“打豆豆”帶頭人。


    這次僧可上山拾柴,本是輪到僧行的雜務,卻被他硬推到僧可頭上,而碰巧僧可就被人推下山崖,不知道是純粹的巧合,或者僧行就是殺人同謀。


    這邊丁漁心中盤算,那邊僧行見臭鞋沒擲中丁漁,麵上怒色愈增,他指著丁漁鼻子大罵:“我把你個奸懶的立窮(大理方言:壞)和尚,我讓你克(去)拾柴,你克了一整天!害我被管事僧草(方言:罵),今日我不拷(打)死你,我就不叫僧行!”說著,他舉起拳頭就朝丁漁頭上鑿下。


    此時的丁漁雖然氣力不濟,但以他的武學造詣,又怎會讓這樣毫無章法的拳頭打中?他腳步一進,已讓過僧行的拳頭,左手自下而上,正正抽中僧行肝側軟肋。饒是他拳力弱小,這一下的劇痛也讓僧行渾身發軟,手腳無力。


    丁漁趁勢連抽三拳,盡數打中肝區,僧行牛高馬大的身子立時如同一隻大蝦般蜷在地上,眼淚鼻涕一湧而出都顧不上擦,隻一個勁兒地抽搐。


    丁漁踩著僧行的脖子,寒聲問道:“今天拾柴的雜務,是誰讓你推到我身上的?”(未完待續。)


    ps:  ps.感謝大雲鼎同學月票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叛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鬼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鬼帶刀並收藏叛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