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夠料到,剛才還像條野狗一般,被踹得滿地打滾的王照山,居然會突然暴起,瞬間斬殺了耶律魯。
隻見他渾身覆蓋著耶律魯的鮮血,一手提著腰刀,仰天瘋狂地大笑:“既然你們不願救我王家,便和我王家陪葬吧!”
隨著他笑聲一起,他身旁的王士進也從地上一躍而起,一手抓向離他最近的一名親兵,耶律魯的親兵雖不是什麽武林高手,但也是血戰出身的虎狼之士,但麵對這看似尋常的一抓,竟然躲不過去,被王士進抓住右臂一扯,左手自中路突進,食指在喉間一點,已將喉骨點碎。
他順手抽出這名親兵的腰刀,身形莫名地一閃一晃,已脫出親兵的包圍,搶入一群軍官中間。他手中的腰刀大開大合,起落間便是一道道血箭飆射。
王士元完全不知父兄為何突然發難,還殺了遼國大將軍,一時間驚得手足無措,直到耶律魯親兵的刀鋒即將及身,他才反應過來,慌忙躲閃,口中叫道:“大家住手!這是誤會,誤會啊!”
眾親兵親眼見自家主將被王家家主所殺,另一名王家人還在不停地砍殺自己軍中將領,哪裏會信是什麽誤會!手中家夥隻管朝王士元身上招呼。可憐王士元雖然武功不弱,但一來事出突然,二來手無寸鐵,被幾十名親兵團團圍住,不過三五招便被人砍斷了右臂,接著後方五六把腰刀同時捅入,王士元圓睜雙眼,一口鮮血噴出,他到死也沒想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王照山和王士進那邊,形勢也不樂觀。遼軍開始被兩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但畢竟訓練有素,當幾名高級將領脫身出來後,便大聲喝令軍卒組成陣型,要將兩人困住。兩人初時還能仗著詭異的身法在人群中穿插,隨著陣型越來越齊整,兩人走避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王照山與王士進對望一眼,各自看到對方眼中的憂色,王照山忽然停手不再砍殺身邊的軍士,一麵奔走閃避,一麵吐氣開聲,將斬殺耶律魯時的話語又喊了一遍:“遼軍既然不能救我王家,就為我王家陪葬吧!”
他這句喊話氣運丹田,聲聞四野,語音尚在山間回蕩,陡然間,像是呼應一般,東、西、南三麵傳來隆隆震響,緊接著便見東、西、南三麵塵頭大起,猶如三條土龍飛舞,遼軍中有人用契丹話驚呼道:“有大批兵馬來襲,起碼五六萬騎!”
他這聲驚呼一起,便如在滾油中潑了一瓢清水,整支遼軍都炸了起來:
“不錯!真有五六萬騎兵!離這裏還不到十裏!”
“糟糕!中了宋狗的奸計!”
“我早就知道宋狗奸詐,這下要命了!”
“怕個屁!跟宋狗拚了!”
“要拚你拚,我還有老婆娃等著我回家!”
……
幾名高級將領見此亂狀,麵如土色,這時候最要緊的不是圍殺那兩名王家人,而是立即組織撤退,不然一旦前後軍亂了起來,無需宋軍來殺,自己人相互踩踏便能導致全軍覆沒。其中一名將領剛喊得一聲:“傳令,後軍變前軍,徐徐後撤!”
怎料沒了耶律魯這名最高將領,周圍的士兵早已六神無主,一聽得“後撤”二字,便迫不及待地大喊起來:“將軍有令,撤退、撤退!”
這聲叫喊從中軍傳出,前後軍幾乎同時哄地掉頭跑了起來,中軍被前軍一衝,當場被撞倒撞死不少人,其餘人為圖保命也隻能轉身逃跑,三萬人馬當場亂成一鍋翻滾潑灑的熱粥。
王照山與王士進精神一振,身形拔地而起,腳踩遼軍的人頭,逆著撤退方向一路飛奔。不知跑了多久,腳下彷如無窮無盡的人頭終於消失,兩人腳下一空,啪地跌落地麵,看著豕突狼奔的遼軍與殘留的滿地狼藉,兩人對視一眼,忍不住放聲大笑。
二人笑得一陣,起身抹去麵上的易容,原來那所謂的王家家主,正是逍遙子所扮;而王家嫡長子王士進,卻是光頭和尚丁漁。
過得不久,三路大軍趕至,當先的將領翻身下馬,不顧渾身甲胄,撲地拜倒,又驚又喜地大聲道:“老神仙神通廣大,三萬遼軍果然退卻了!”
逍遙子走上前扶起三名將領,道:“遼軍吃著一嚇,軍心已是大亂,應該不會再回頭。不過為防萬一,三位將軍不妨派輕騎銜尾追殺,不需跟得太近,隻需遠遠吊著遼軍尾巴,不給他們重整隊形的時機,自然便能大獲全勝。至於其餘兵士,便勞煩將這些‘功臣’趕回城中。”
逍遙子所謂的功臣,隨著塵埃落下,漸漸顯露出身形——卻是一大群嘴巴被綁住的牛羊。
這便是逍遙子的計策:首先,他與丁漁易容成王家家主和王家嫡子,並作出一副淒慘模樣,去半途迎接遼國軍隊。目的就是為了讓耶律魯發現其中不妥之處,加以盤問。然後他們才說出王家的陰謀被城守識破,要耶律魯去攻打堅城這番謊話。
之所以不直接說,是由於逍遙子對人心的把握。但凡能做到一軍統帥,必然對自身的判斷極有信心。若逍遙子一開始便和他說王家陰謀敗露,耶律魯不見得全信;但此事若是由耶律魯自己“發現”、“拷問”出來,那他定不會再有半分懷疑。連帶著他身邊的將領們也會深信不疑。
這時逍遙子和丁漁伺機將耶律魯斬殺,再喊兩句“不救王家就給王家陪葬”,一是為了讓遼軍沒了首腦,無法有效指揮;二是為了加深他們對“宋軍識破王家陰謀”一事的印象。
有了這份印象,當他們發現東西南三路大軍來襲時,遼軍自然會聯想到,這是宋軍的兵馬,自己踏入了宋軍陷阱,從而引發混亂,自相踩踏。
實際上,行唐關內隻有三千兵馬,騎兵不足千騎。所謂的大軍,九成是城中軍民的牛羊,隻有一成是騎兵。
逍遙子將騎兵和牛羊分成三路,每一路最後幾排的馬匹拖一叢柴枝,再往後便是用繩索拴連的牛羊群,當騎兵跑起來時,柴枝拖過地麵,揚起大片塵土,遮住後方的牛羊群,而後方的牛羊群被前方馬隊帶動,也跟著向前跑起來。因此遼軍無論是從蹄聲或是揚起的塵頭判斷,都會認為宋軍有數萬兵馬——這便是三路“大軍”的真相。(未完待續。)
隻見他渾身覆蓋著耶律魯的鮮血,一手提著腰刀,仰天瘋狂地大笑:“既然你們不願救我王家,便和我王家陪葬吧!”
隨著他笑聲一起,他身旁的王士進也從地上一躍而起,一手抓向離他最近的一名親兵,耶律魯的親兵雖不是什麽武林高手,但也是血戰出身的虎狼之士,但麵對這看似尋常的一抓,竟然躲不過去,被王士進抓住右臂一扯,左手自中路突進,食指在喉間一點,已將喉骨點碎。
他順手抽出這名親兵的腰刀,身形莫名地一閃一晃,已脫出親兵的包圍,搶入一群軍官中間。他手中的腰刀大開大合,起落間便是一道道血箭飆射。
王士元完全不知父兄為何突然發難,還殺了遼國大將軍,一時間驚得手足無措,直到耶律魯親兵的刀鋒即將及身,他才反應過來,慌忙躲閃,口中叫道:“大家住手!這是誤會,誤會啊!”
眾親兵親眼見自家主將被王家家主所殺,另一名王家人還在不停地砍殺自己軍中將領,哪裏會信是什麽誤會!手中家夥隻管朝王士元身上招呼。可憐王士元雖然武功不弱,但一來事出突然,二來手無寸鐵,被幾十名親兵團團圍住,不過三五招便被人砍斷了右臂,接著後方五六把腰刀同時捅入,王士元圓睜雙眼,一口鮮血噴出,他到死也沒想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王照山和王士進那邊,形勢也不樂觀。遼軍開始被兩人打了個措手不及,但畢竟訓練有素,當幾名高級將領脫身出來後,便大聲喝令軍卒組成陣型,要將兩人困住。兩人初時還能仗著詭異的身法在人群中穿插,隨著陣型越來越齊整,兩人走避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王照山與王士進對望一眼,各自看到對方眼中的憂色,王照山忽然停手不再砍殺身邊的軍士,一麵奔走閃避,一麵吐氣開聲,將斬殺耶律魯時的話語又喊了一遍:“遼軍既然不能救我王家,就為我王家陪葬吧!”
他這句喊話氣運丹田,聲聞四野,語音尚在山間回蕩,陡然間,像是呼應一般,東、西、南三麵傳來隆隆震響,緊接著便見東、西、南三麵塵頭大起,猶如三條土龍飛舞,遼軍中有人用契丹話驚呼道:“有大批兵馬來襲,起碼五六萬騎!”
他這聲驚呼一起,便如在滾油中潑了一瓢清水,整支遼軍都炸了起來:
“不錯!真有五六萬騎兵!離這裏還不到十裏!”
“糟糕!中了宋狗的奸計!”
“我早就知道宋狗奸詐,這下要命了!”
“怕個屁!跟宋狗拚了!”
“要拚你拚,我還有老婆娃等著我回家!”
……
幾名高級將領見此亂狀,麵如土色,這時候最要緊的不是圍殺那兩名王家人,而是立即組織撤退,不然一旦前後軍亂了起來,無需宋軍來殺,自己人相互踩踏便能導致全軍覆沒。其中一名將領剛喊得一聲:“傳令,後軍變前軍,徐徐後撤!”
怎料沒了耶律魯這名最高將領,周圍的士兵早已六神無主,一聽得“後撤”二字,便迫不及待地大喊起來:“將軍有令,撤退、撤退!”
這聲叫喊從中軍傳出,前後軍幾乎同時哄地掉頭跑了起來,中軍被前軍一衝,當場被撞倒撞死不少人,其餘人為圖保命也隻能轉身逃跑,三萬人馬當場亂成一鍋翻滾潑灑的熱粥。
王照山與王士進精神一振,身形拔地而起,腳踩遼軍的人頭,逆著撤退方向一路飛奔。不知跑了多久,腳下彷如無窮無盡的人頭終於消失,兩人腳下一空,啪地跌落地麵,看著豕突狼奔的遼軍與殘留的滿地狼藉,兩人對視一眼,忍不住放聲大笑。
二人笑得一陣,起身抹去麵上的易容,原來那所謂的王家家主,正是逍遙子所扮;而王家嫡長子王士進,卻是光頭和尚丁漁。
過得不久,三路大軍趕至,當先的將領翻身下馬,不顧渾身甲胄,撲地拜倒,又驚又喜地大聲道:“老神仙神通廣大,三萬遼軍果然退卻了!”
逍遙子走上前扶起三名將領,道:“遼軍吃著一嚇,軍心已是大亂,應該不會再回頭。不過為防萬一,三位將軍不妨派輕騎銜尾追殺,不需跟得太近,隻需遠遠吊著遼軍尾巴,不給他們重整隊形的時機,自然便能大獲全勝。至於其餘兵士,便勞煩將這些‘功臣’趕回城中。”
逍遙子所謂的功臣,隨著塵埃落下,漸漸顯露出身形——卻是一大群嘴巴被綁住的牛羊。
這便是逍遙子的計策:首先,他與丁漁易容成王家家主和王家嫡子,並作出一副淒慘模樣,去半途迎接遼國軍隊。目的就是為了讓耶律魯發現其中不妥之處,加以盤問。然後他們才說出王家的陰謀被城守識破,要耶律魯去攻打堅城這番謊話。
之所以不直接說,是由於逍遙子對人心的把握。但凡能做到一軍統帥,必然對自身的判斷極有信心。若逍遙子一開始便和他說王家陰謀敗露,耶律魯不見得全信;但此事若是由耶律魯自己“發現”、“拷問”出來,那他定不會再有半分懷疑。連帶著他身邊的將領們也會深信不疑。
這時逍遙子和丁漁伺機將耶律魯斬殺,再喊兩句“不救王家就給王家陪葬”,一是為了讓遼軍沒了首腦,無法有效指揮;二是為了加深他們對“宋軍識破王家陰謀”一事的印象。
有了這份印象,當他們發現東西南三路大軍來襲時,遼軍自然會聯想到,這是宋軍的兵馬,自己踏入了宋軍陷阱,從而引發混亂,自相踩踏。
實際上,行唐關內隻有三千兵馬,騎兵不足千騎。所謂的大軍,九成是城中軍民的牛羊,隻有一成是騎兵。
逍遙子將騎兵和牛羊分成三路,每一路最後幾排的馬匹拖一叢柴枝,再往後便是用繩索拴連的牛羊群,當騎兵跑起來時,柴枝拖過地麵,揚起大片塵土,遮住後方的牛羊群,而後方的牛羊群被前方馬隊帶動,也跟著向前跑起來。因此遼軍無論是從蹄聲或是揚起的塵頭判斷,都會認為宋軍有數萬兵馬——這便是三路“大軍”的真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