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等人不愧是太湖水匪,也不知是慣於操舟多於騎馬,還是故意不想讓丁漁記住十二連環塢的所在,在距離太湖邊還有數十裏地時,就下馬乘舟,沿著太湖東南錯綜複雜的蛛網河道左穿右插,每條河道都看似大同小異,地形這等複雜,難怪十二連環塢占湖為匪多年,官府始終奈何不得他們。
丁漁極目遠眺,在這片河網的遠處,是一大片碧色瑩瑩的水光,那裏便是煙波浩渺的太湖。曾幾何時,他在太湖湖畔歸雲莊中與黃老邪交手,連十招都沒能接下,還險些被暴怒的黃老邪所殺,如今太湖依舊,人事已非。
小船在河網中曲曲折折飄蕩了大半天,終於來到太湖邊上的一條小漁村中,隻見四下裏盡是些茅草蓋頂的竹木屋,家家戶戶外麵都晾曬著漁網魚幹,看起來和普通的漁村沒有兩樣。
丁漁心中詫異:難道這就是十二連環塢老巢所在?隱蔽確實隱蔽,隻是太清苦了些,若是甘於過這樣的日子,又何必嘯聚太湖、打家劫舍?
果然他們的小船才剛靠岸,便有兩名漁民打扮的漢子走上前來,向田七和丁漁行禮道:“九塢主,丁漁大師,大塢主吩咐我等來迎接二位,大塢主的船架在海裏。”太湖水匪們慣稱太湖為大海,他所說的海裏,其實就是太湖。
丁漁心中這才釋然,原來這裏隻是一個接應的地點,難怪如此簡陋。
田七點頭道:“前麵帶路。”
那兩名漢子帶著田七、丁漁等人橫穿漁村,來到一道隱蔽的河灣,那裏停著一艘五六丈長的中型快船,船邊還有兩個一丈高的圓形輪槳。幾人上船之後,其中一名漢子吆喝一聲“開船!孩兒們,使勁踏起來!”
船艙中有幾人齊聲答應,船側的兩個輪槳開始嘩嘩地劃水,快船飛快地向太湖中駛去。
丁漁饒有興致地看著兩個飛快劃水的輪槳,他想起後世和女友在公園的人工湖裏遊玩時,也曾坐過類似以人力腳踏,帶動輪槳轉動的小船,雖然規模比起這艘快船就差得遠,但原理卻是一般無二,想不到原來這個時代就有這種設計。
旁邊的田七見丁漁看得入神,自豪地道:“丁漁大師好眼光,一眼就看出我們這艘車船的關鍵處。我們十二連環塢能在太湖來去如風,這腳踏車船可謂功不可沒,有風揚帆,無風踏槳,端的是快捷無比。莫說一般商船,便是朝廷的快艇來了,也隻能跟在後頭喝風。”
約莫過了大半時辰,天色漸漸昏暗,湖麵濃霧升起,前方影影瞳瞳可見一排燈火,丁漁隻道燈火處便是十二連環塢總部所在的島域,不料駛近一看,竟是一艘十數丈長、高達五層的巨大樓船,船體兩邊,各有六排碩大的輪槳,船樓上飛簷鬥角,畫棟雕梁,儼然王公貴族家的豪奢樓宇。
快船駛到樓船數十丈遠處,兩邊船上各有水手揮舞燈火,驗明信號無誤之後,快船方才劃到樓船旁五六丈遠,樓船上一名水手將一枚帶鐵鉤的繩索舞動幾圈,呼地投了過來,恰好勾住快船船邊的側板。
那擲鉤的水手高聲喊道:“九塢主,丁漁大師,大塢主有請!”
田七指著那根連接兩船的繩索,道:“丁漁大師,實在抱歉。由於天色昏暗,不好放接舷板,隻好委屈大師,從這繩索上過去,失禮之處,還望見諒。在下不才,便先行一步,為大師引路。”
說完,他輕輕躍起,落足於鉤繩之上,跟著在鉤繩上負手而行,身法如同行雲流水,毫無滯礙地踏上了樓船。這時他轉身對著陳忠陳義道:“你們二人,還不為大師開路!”
他這番動作看似與走江湖賣藝的高空走繩無異,但實際上,此時湖麵水波蕩漾,那樓船又遠高於快船,是以那根繩索也是傾斜向上,左右搖晃。要從這根鉤繩上走到對麵樓船,還要走得如此瀟灑,這份輕功又豈是等閑。
繼田七之後,陳忠陳義吆喝一聲,自船板上飛身躍至鉤繩中部,雙手抓住鉤繩,身子吊在繩下,接著雙手輪流向前抓取,不一會兒便到到盡頭,而後使勁一蕩,身子倒翻上來,一記擰腰旋身,穩穩地落到樓船上,顯露出矯健的身手。
見田七三人如此舉動,丁漁微微蹙眉。不是這“鉤繩上船”對他有什麽難度,而是這等舉動明顯含有考教的意味。這卻不合常理,十二連環塢請他來是做大夫,為何要考教他功夫?
丁漁心中微有不悅,雖說看在靈氣紫珠的份上,他不會和這群水匪翻臉,但不等於他就會任人拿捏。
他氣沉丹田,在甲板上一蹬,竟一步跨越了兩船之間的距離,重重地落在樓船上。他一個人不過百十斤重,但落在巨大的樓船上,竟如史前巨象般,將整艘樓船的一邊壓得向下一沉,而更古怪的是,他起跳的那艘中型快船卻毫不動蕩,隻在樓船激起的水波傳來時,才輕輕地搖晃了幾下。
田七麵色一變,他是識貨之人,自然看得出丁漁有意示威,隻不過他沒料到丁漁的武功如此驚人,正當他想開口賠罪時,樓船上方忽然傳來一陣掌聲。
眾人抬頭一看,隻見船樓的頂層站著一名身著華服的中年大漢,此人容貌被燈影遮蔽看不清楚,唯獨一雙眼睛銳利無比,便在黑夜中,也似有精光射出一般。
田七和陳忠陳義一見,立時翻身下拜,口中道:“田七/陳忠陳義,拜見師尊/大塢主。”
那壯漢先不理會三人,望著丁漁道:“果然是一指斷生死的丁漁大師,武功高深莫測!方才是老夫久慕大師威名,想要見識一番,這才和大師開個玩笑,還請大師不要見怪我這幾名屬下。”
原來此人就是這次請丁漁前來療傷的大塢主,聽他說話的聲音,果然有些中氣不足,像是受了內傷,然而看他行走如常,又不像內傷很深的樣子,難不成是什麽奇難雜症?
丁漁心中盤算,口中答道:“大塢主言重了,方才貧僧一時收力不住,倒讓大塢主見笑了。聽聞大塢主身有微恙,我們這便開始療傷如何?”
大塢主哈哈一笑,道:“不忙不忙,大師遠道而來,常某雖是粗疏之輩,也不敢怠慢了有道高僧。請先容常某略盡地主之誼,再談其他不遲。阿七,快帶大師上船樓,為師已備下薄酒,為大師接風洗塵。”(未完待續。)
丁漁極目遠眺,在這片河網的遠處,是一大片碧色瑩瑩的水光,那裏便是煙波浩渺的太湖。曾幾何時,他在太湖湖畔歸雲莊中與黃老邪交手,連十招都沒能接下,還險些被暴怒的黃老邪所殺,如今太湖依舊,人事已非。
小船在河網中曲曲折折飄蕩了大半天,終於來到太湖邊上的一條小漁村中,隻見四下裏盡是些茅草蓋頂的竹木屋,家家戶戶外麵都晾曬著漁網魚幹,看起來和普通的漁村沒有兩樣。
丁漁心中詫異:難道這就是十二連環塢老巢所在?隱蔽確實隱蔽,隻是太清苦了些,若是甘於過這樣的日子,又何必嘯聚太湖、打家劫舍?
果然他們的小船才剛靠岸,便有兩名漁民打扮的漢子走上前來,向田七和丁漁行禮道:“九塢主,丁漁大師,大塢主吩咐我等來迎接二位,大塢主的船架在海裏。”太湖水匪們慣稱太湖為大海,他所說的海裏,其實就是太湖。
丁漁心中這才釋然,原來這裏隻是一個接應的地點,難怪如此簡陋。
田七點頭道:“前麵帶路。”
那兩名漢子帶著田七、丁漁等人橫穿漁村,來到一道隱蔽的河灣,那裏停著一艘五六丈長的中型快船,船邊還有兩個一丈高的圓形輪槳。幾人上船之後,其中一名漢子吆喝一聲“開船!孩兒們,使勁踏起來!”
船艙中有幾人齊聲答應,船側的兩個輪槳開始嘩嘩地劃水,快船飛快地向太湖中駛去。
丁漁饒有興致地看著兩個飛快劃水的輪槳,他想起後世和女友在公園的人工湖裏遊玩時,也曾坐過類似以人力腳踏,帶動輪槳轉動的小船,雖然規模比起這艘快船就差得遠,但原理卻是一般無二,想不到原來這個時代就有這種設計。
旁邊的田七見丁漁看得入神,自豪地道:“丁漁大師好眼光,一眼就看出我們這艘車船的關鍵處。我們十二連環塢能在太湖來去如風,這腳踏車船可謂功不可沒,有風揚帆,無風踏槳,端的是快捷無比。莫說一般商船,便是朝廷的快艇來了,也隻能跟在後頭喝風。”
約莫過了大半時辰,天色漸漸昏暗,湖麵濃霧升起,前方影影瞳瞳可見一排燈火,丁漁隻道燈火處便是十二連環塢總部所在的島域,不料駛近一看,竟是一艘十數丈長、高達五層的巨大樓船,船體兩邊,各有六排碩大的輪槳,船樓上飛簷鬥角,畫棟雕梁,儼然王公貴族家的豪奢樓宇。
快船駛到樓船數十丈遠處,兩邊船上各有水手揮舞燈火,驗明信號無誤之後,快船方才劃到樓船旁五六丈遠,樓船上一名水手將一枚帶鐵鉤的繩索舞動幾圈,呼地投了過來,恰好勾住快船船邊的側板。
那擲鉤的水手高聲喊道:“九塢主,丁漁大師,大塢主有請!”
田七指著那根連接兩船的繩索,道:“丁漁大師,實在抱歉。由於天色昏暗,不好放接舷板,隻好委屈大師,從這繩索上過去,失禮之處,還望見諒。在下不才,便先行一步,為大師引路。”
說完,他輕輕躍起,落足於鉤繩之上,跟著在鉤繩上負手而行,身法如同行雲流水,毫無滯礙地踏上了樓船。這時他轉身對著陳忠陳義道:“你們二人,還不為大師開路!”
他這番動作看似與走江湖賣藝的高空走繩無異,但實際上,此時湖麵水波蕩漾,那樓船又遠高於快船,是以那根繩索也是傾斜向上,左右搖晃。要從這根鉤繩上走到對麵樓船,還要走得如此瀟灑,這份輕功又豈是等閑。
繼田七之後,陳忠陳義吆喝一聲,自船板上飛身躍至鉤繩中部,雙手抓住鉤繩,身子吊在繩下,接著雙手輪流向前抓取,不一會兒便到到盡頭,而後使勁一蕩,身子倒翻上來,一記擰腰旋身,穩穩地落到樓船上,顯露出矯健的身手。
見田七三人如此舉動,丁漁微微蹙眉。不是這“鉤繩上船”對他有什麽難度,而是這等舉動明顯含有考教的意味。這卻不合常理,十二連環塢請他來是做大夫,為何要考教他功夫?
丁漁心中微有不悅,雖說看在靈氣紫珠的份上,他不會和這群水匪翻臉,但不等於他就會任人拿捏。
他氣沉丹田,在甲板上一蹬,竟一步跨越了兩船之間的距離,重重地落在樓船上。他一個人不過百十斤重,但落在巨大的樓船上,竟如史前巨象般,將整艘樓船的一邊壓得向下一沉,而更古怪的是,他起跳的那艘中型快船卻毫不動蕩,隻在樓船激起的水波傳來時,才輕輕地搖晃了幾下。
田七麵色一變,他是識貨之人,自然看得出丁漁有意示威,隻不過他沒料到丁漁的武功如此驚人,正當他想開口賠罪時,樓船上方忽然傳來一陣掌聲。
眾人抬頭一看,隻見船樓的頂層站著一名身著華服的中年大漢,此人容貌被燈影遮蔽看不清楚,唯獨一雙眼睛銳利無比,便在黑夜中,也似有精光射出一般。
田七和陳忠陳義一見,立時翻身下拜,口中道:“田七/陳忠陳義,拜見師尊/大塢主。”
那壯漢先不理會三人,望著丁漁道:“果然是一指斷生死的丁漁大師,武功高深莫測!方才是老夫久慕大師威名,想要見識一番,這才和大師開個玩笑,還請大師不要見怪我這幾名屬下。”
原來此人就是這次請丁漁前來療傷的大塢主,聽他說話的聲音,果然有些中氣不足,像是受了內傷,然而看他行走如常,又不像內傷很深的樣子,難不成是什麽奇難雜症?
丁漁心中盤算,口中答道:“大塢主言重了,方才貧僧一時收力不住,倒讓大塢主見笑了。聽聞大塢主身有微恙,我們這便開始療傷如何?”
大塢主哈哈一笑,道:“不忙不忙,大師遠道而來,常某雖是粗疏之輩,也不敢怠慢了有道高僧。請先容常某略盡地主之誼,再談其他不遲。阿七,快帶大師上船樓,為師已備下薄酒,為大師接風洗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