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以丁漁和常天舒為首的二三十人,便在太湖邊上的一座小漁村靠岸,在村中換乘馬車,向著西南麵出發。
為了這次定盟比武,十二名塢主中,除了已經身亡的三塢主,以及留下來主持幫中事務的第二、第十塢主,其餘九人盡數出動,再加上幫中的十幾名小頭目,便組成了這次的陣容。
丁漁也曾問過,為何一場比武要出動二三十人。常天舒說江湖險惡,為防有的門派不守規矩,所以要多帶些人手以備不測。丁漁一聽也覺有理,便沒有再問。
之後的兩天路途順利,無事發生,到了第三天上頭,車隊拐入一條小路,周遭隻見丘陵矮山,不見城郭人家。可奇怪的是,自從拐入這條小路之後,同路的行人反而多了起來,再細細看去,這些形形色色的行人個個身負武功。
丁漁輕聲笑道:“常塢主,這些路人想來都是去參加這次定盟比武的吧?”
常天舒豎起大拇指道:“大師好眼力!這些人一群一簇,分屬不同勢力。有些人膽子大些,便如同我們十二連環塢一般,穿著本幫服飾;有些人被近來連連發生的暗殺給嚇怕了,便打扮成小販、乞丐之流,以為能夠掩人耳目——嗬嗬,這些人也不想想,能夠下手暗殺各個勢力中重要人物的殺手,又怎會被如此簡單的喬裝騙到,如此遮掩行跡,憑白讓人嗤笑。”
丁漁聽了這話,再仔細打量路上行人,他指著前方一群乞丐道:“不對,那群人不是喬裝,是真乞丐。”
常天舒順著丁漁的指向看去,他眼力不如丁漁,但隨著車隊漸漸前行,與那幫乞丐拉近距離之後,果然見到那幫人膚色黝黑、膝彎、脖頸的肌膚紋理中藏著泥垢,而且多數人身上都有膿瘡、疥癬之類的皮膚病——一個人喬裝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下足了本錢;若是一群人都喬裝成這樣,那就未免說不過去了。
再看他們身上背著數目不等的麻袋,常天舒臉色一沉,冷哼道:“果然這群叫花子也來了,一群北方佬想來我吳越地方虎口奪食,就看看你們有沒有這幅牙口!”
常天舒這番話說得沒頭沒腦,但丁漁卻聽明白了。
前麵那幫身背麻袋的乞丐,自然就是丐幫子弟。雖然丐幫是由乞丐組成的幫會,但並非天下間所有乞丐都屬於丐幫。最初的丐幫,是燕雲十六州被割讓給遼國之後,漢人被契丹人欺壓,大批漢人流離失所,淪為乞丐,不得已組建丐幫,以圖自保。
五代十國末年的戰亂,對普通人來說是災難,但對於丐幫這樣的組織,卻是壯大的天然時機。幾十年後,丐幫的規模遠超當初,幫眾早已不僅限於遼國漢人,大宋的幫眾數目甚至超過了遼國。近年來更從大宋北方,逐漸滲透到江南一帶,因此常天舒才會稱丐幫為“北方佬”。
江南五大勢力將錢王寶藏百般遮掩,就是不想招惹來江南以外的武林勢力。可惜丐幫消息渠道無孔不入,哪怕是在才涉足不久的江南地區,如此重大的事情也瞞不過他們。
不過常天舒等五大勢力的首腦對此早有預料,也早已商定了對策:若丐幫僅以江南一處分舵的力量來爭奪,那也不過是個中型門派而已,不足為懼;若是丐幫從北方甚至遼國調動高手前來爭奪,那五大勢力便聯手對敵,先將丐幫打垮,再論其他。
看到丐幫弟子中,身背最多麻袋的,是一名黑麵虯髯的八袋弟子。常天舒鬆了口氣,此前聽說丐幫江南分舵的舵主是一名名為蔣毅的七袋弟子,如今既然出現了一名八代長老,那就說明丐幫果然從其他地方調來了高手,不過一名八袋長老,卻也翻不起大浪。
車隊在山間小路蜿蜒行走了幾十裏路,總算在午時以前趕到了預定地點。
此地位於一眾矮小山頭中心,剛好是一大片平坦草地。當十二連環塢的車隊到達時,已有好幾家門派在空地外圍的山頭上等候。
常天舒抬頭環視一圈,見其它四大勢力都已到齊,便運氣內力,朗聲道:“常某遲來一步,還請見諒。辛兄、衛公子、於兄、賀兄,我們這便築高台如何?”
四家勢力的領頭各自答應一聲,便有四隊人手從自家駐地走出,舉起刀斧,就近砍伐竹木,開始在平地中心搭起了五座底闊頂小,三四丈高的三腳高台。
其餘門派不明就裏,有人猜測道:“難不成這五座高台便是此次比武的擂台?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等不善輕功之人嗎?不公平!不公平!”
其他人抬眼朝那五座高台望去,隻見那高台整體由幾根竹木搭成,重不過一二百斤,頂部平台僅容一人站立,上麵還插了一麵旗幟。若真用來作比武擂台,別說打,輕功差點的人,連上都上不去,一下子就將好些專精橫練、地趟功夫的武師排除在外,這部分人立時鼓噪起來。
這時鹽幫中有一人站出來高聲道:“眾位江南武林同道,稍安勿躁!這五座高台並非是比武擂台,隻是用來決定第一輪比武門派的道具而已,詳情且容稍後所有門派到齊後,陳某再向眾位解釋。”
這說話的人是鹽幫一名長老,人稱“十兩聖手”,隻因此人除了武功了得之外,還是一名精於醫術的大夫,他有個習慣,替人看病,無論輕重症,診金一律隻收十兩。又因為他姓陳,久而久之,便被人稱作“陳十兩”,本名反而無人記得。
陳十兩雖是鹽幫長老,但鹽幫以外不少人都找他看過病,在江南武林威信頗高,他一說話,便有人應和道:“陳十兩發話,我老李相信你!”,跟著大部分人都安靜下來,隻剩些許“嗡嗡”的議論之聲。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終於過了午時,外間也再沒有門派到來。
這時陳十兩走到中間草坪正中,向著周遭團團拱手,朗聲道:“時辰已到,各家門派勢力都已到場。但請恕我人老話多,最後再提醒諸位一遍:
此次比武,是江南同道共同創立江南武盟的定盟比武。如有哪家勢力不願加入,現在便請離去。一旦比武開始,所有留下的門派、家族無論最終輸贏,均視為自願加入江南武盟,日後須得服從武盟決策,若有不遵,以叛盟論處,將遭到整個武盟的共同追殺。眾位可有異議?”(未完待續。)
為了這次定盟比武,十二名塢主中,除了已經身亡的三塢主,以及留下來主持幫中事務的第二、第十塢主,其餘九人盡數出動,再加上幫中的十幾名小頭目,便組成了這次的陣容。
丁漁也曾問過,為何一場比武要出動二三十人。常天舒說江湖險惡,為防有的門派不守規矩,所以要多帶些人手以備不測。丁漁一聽也覺有理,便沒有再問。
之後的兩天路途順利,無事發生,到了第三天上頭,車隊拐入一條小路,周遭隻見丘陵矮山,不見城郭人家。可奇怪的是,自從拐入這條小路之後,同路的行人反而多了起來,再細細看去,這些形形色色的行人個個身負武功。
丁漁輕聲笑道:“常塢主,這些路人想來都是去參加這次定盟比武的吧?”
常天舒豎起大拇指道:“大師好眼力!這些人一群一簇,分屬不同勢力。有些人膽子大些,便如同我們十二連環塢一般,穿著本幫服飾;有些人被近來連連發生的暗殺給嚇怕了,便打扮成小販、乞丐之流,以為能夠掩人耳目——嗬嗬,這些人也不想想,能夠下手暗殺各個勢力中重要人物的殺手,又怎會被如此簡單的喬裝騙到,如此遮掩行跡,憑白讓人嗤笑。”
丁漁聽了這話,再仔細打量路上行人,他指著前方一群乞丐道:“不對,那群人不是喬裝,是真乞丐。”
常天舒順著丁漁的指向看去,他眼力不如丁漁,但隨著車隊漸漸前行,與那幫乞丐拉近距離之後,果然見到那幫人膚色黝黑、膝彎、脖頸的肌膚紋理中藏著泥垢,而且多數人身上都有膿瘡、疥癬之類的皮膚病——一個人喬裝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下足了本錢;若是一群人都喬裝成這樣,那就未免說不過去了。
再看他們身上背著數目不等的麻袋,常天舒臉色一沉,冷哼道:“果然這群叫花子也來了,一群北方佬想來我吳越地方虎口奪食,就看看你們有沒有這幅牙口!”
常天舒這番話說得沒頭沒腦,但丁漁卻聽明白了。
前麵那幫身背麻袋的乞丐,自然就是丐幫子弟。雖然丐幫是由乞丐組成的幫會,但並非天下間所有乞丐都屬於丐幫。最初的丐幫,是燕雲十六州被割讓給遼國之後,漢人被契丹人欺壓,大批漢人流離失所,淪為乞丐,不得已組建丐幫,以圖自保。
五代十國末年的戰亂,對普通人來說是災難,但對於丐幫這樣的組織,卻是壯大的天然時機。幾十年後,丐幫的規模遠超當初,幫眾早已不僅限於遼國漢人,大宋的幫眾數目甚至超過了遼國。近年來更從大宋北方,逐漸滲透到江南一帶,因此常天舒才會稱丐幫為“北方佬”。
江南五大勢力將錢王寶藏百般遮掩,就是不想招惹來江南以外的武林勢力。可惜丐幫消息渠道無孔不入,哪怕是在才涉足不久的江南地區,如此重大的事情也瞞不過他們。
不過常天舒等五大勢力的首腦對此早有預料,也早已商定了對策:若丐幫僅以江南一處分舵的力量來爭奪,那也不過是個中型門派而已,不足為懼;若是丐幫從北方甚至遼國調動高手前來爭奪,那五大勢力便聯手對敵,先將丐幫打垮,再論其他。
看到丐幫弟子中,身背最多麻袋的,是一名黑麵虯髯的八袋弟子。常天舒鬆了口氣,此前聽說丐幫江南分舵的舵主是一名名為蔣毅的七袋弟子,如今既然出現了一名八代長老,那就說明丐幫果然從其他地方調來了高手,不過一名八袋長老,卻也翻不起大浪。
車隊在山間小路蜿蜒行走了幾十裏路,總算在午時以前趕到了預定地點。
此地位於一眾矮小山頭中心,剛好是一大片平坦草地。當十二連環塢的車隊到達時,已有好幾家門派在空地外圍的山頭上等候。
常天舒抬頭環視一圈,見其它四大勢力都已到齊,便運氣內力,朗聲道:“常某遲來一步,還請見諒。辛兄、衛公子、於兄、賀兄,我們這便築高台如何?”
四家勢力的領頭各自答應一聲,便有四隊人手從自家駐地走出,舉起刀斧,就近砍伐竹木,開始在平地中心搭起了五座底闊頂小,三四丈高的三腳高台。
其餘門派不明就裏,有人猜測道:“難不成這五座高台便是此次比武的擂台?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等不善輕功之人嗎?不公平!不公平!”
其他人抬眼朝那五座高台望去,隻見那高台整體由幾根竹木搭成,重不過一二百斤,頂部平台僅容一人站立,上麵還插了一麵旗幟。若真用來作比武擂台,別說打,輕功差點的人,連上都上不去,一下子就將好些專精橫練、地趟功夫的武師排除在外,這部分人立時鼓噪起來。
這時鹽幫中有一人站出來高聲道:“眾位江南武林同道,稍安勿躁!這五座高台並非是比武擂台,隻是用來決定第一輪比武門派的道具而已,詳情且容稍後所有門派到齊後,陳某再向眾位解釋。”
這說話的人是鹽幫一名長老,人稱“十兩聖手”,隻因此人除了武功了得之外,還是一名精於醫術的大夫,他有個習慣,替人看病,無論輕重症,診金一律隻收十兩。又因為他姓陳,久而久之,便被人稱作“陳十兩”,本名反而無人記得。
陳十兩雖是鹽幫長老,但鹽幫以外不少人都找他看過病,在江南武林威信頗高,他一說話,便有人應和道:“陳十兩發話,我老李相信你!”,跟著大部分人都安靜下來,隻剩些許“嗡嗡”的議論之聲。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終於過了午時,外間也再沒有門派到來。
這時陳十兩走到中間草坪正中,向著周遭團團拱手,朗聲道:“時辰已到,各家門派勢力都已到場。但請恕我人老話多,最後再提醒諸位一遍:
此次比武,是江南同道共同創立江南武盟的定盟比武。如有哪家勢力不願加入,現在便請離去。一旦比武開始,所有留下的門派、家族無論最終輸贏,均視為自願加入江南武盟,日後須得服從武盟決策,若有不遵,以叛盟論處,將遭到整個武盟的共同追殺。眾位可有異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