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裕彬說完,薛向讚許幾句,又和二人閑聊片刻,便將二人打發了出去。


    窗外皎月如輪,夜色青青,空遠靜宓,薛老三和衣而臥,孤枕無眠,他還在想著雲錦新區的未來出路。


    實事求是地說,戴裕彬方才的那番話,看似有理,其實不過擦著邊兒,乃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


    戴裕彬所說的旅遊經濟,對翠屏山——玉女峰景區,那不是依托,而是依附,這種發展模式,將雲錦新區擺在次要位置,還得看人眼色,更要不得的是,這種靠單純靠提供人力資源,供給農產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極其有限,不可能從根兒上,拉動新區的經濟發展,隻能算作一個補充。


    當然,也不能說這法子一點兒用也沒有,即便戴裕彬不提,薛老三也早打好了承包風景區的服務業和農產品供給,蚊子再小也是肉。


    治標難治本,薛老三輾轉反側,細細回溯起他主政靠山屯、蕭山的經曆。


    仔細一盤算,卻發現能借鑒的手段,幾乎不存在。


    譬如在靠山屯時的分田到戶,大棚蔬菜,養殖業,換到這雲錦新區,根本沒一策可行。


    分田到戶,雲錦新區的二十八個村莊早完成了;至於大棚蔬菜,緊鄰德江的兄弟行署廣安就是蜀中的大棚基地;養殖業就更不用提了,全蜀中足足有五個生豬養殖基地。


    而在蕭山創辦特色企業,在雲錦新區也無從借鑒,因為整個雲錦新區。除了個別村莊還有那早已名存實亡的社辦企業外,根本沒有工廠;至於蕭山崛起的關鍵,蕭山港的新建,雲錦新區更是想都別想,除非他薛老三有神通大挪移,將雲錦新區挪移到海邊,才有開埠建港的可能。


    越想越迷茫。倒非他薛老三腦子轉得不快,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他有本事不假,到底不會無中生有的魔法。


    “……實在不行,要不請小妮子出手相助……呸。薛老三,你還是不是男人,前番義正詞嚴拒絕援助的是你,如今竟又生出這心思,無恥之尤!”


    蓬,薛老三重重錘一下床板。心頭煩躁欲狂。


    “叮鈴鈴,叮鈴鈴……”忽地,掛在門邊牆壁上的電話響了。


    說來。這雲錦新區管委會雖未通電,卻先將電話按上了,到底是一地行政單位,信息暢通是隨時都必須保持的。


    電話方接通。那邊便傳來了許子幹爽朗的笑聲,隻聽這個,不須聽後邊的言語,薛老三便知道前番在自家花園的密謀,八成是有譜兒了。


    果不其然,許子幹接下來的話,驗證了薛老三的揣測。


    許子幹成功轉任中y黨校常務副校長。更讓薛老三驚訝的是,接替許子幹的竟然是安在海。


    “……在海說了,吳中他待膩了,到德江會會老宋挺好……”


    “安大伯從來都是任俠性子,這是給您打抱不平去了……”


    嘴上如是說,薛老三卻知道安在海如何思忖的,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閩南比之吳中,政治地位高了一線,這點從許子幹由閩南省委書記晉升候補政局便可看出。


    此外,吳中是安係大本營,安在海在吳中不管做出多大成績,都會被視作理所應當,根本無法證明能力,得不到派係內的認可。


    而跳槽閩南,則就有了獨擋一方的意義,更何況,省委書記上轉了兩任,也算熬足了資曆。


    “……伯伯,振華首長那邊……”


    薛向到底沒忍住提起了那位,畢竟,許子幹轉任中y黨校常務副校長的動機,瞞得過外人,絕對瞞不過有心人,更瞞不過振華首長這位當事人。


    許子幹沉默許久,歎息道:“我許子幹是妄作小人了……其實,那天從你家回去,我就接到了首長的電話……”


    薛向愕然,他沒想到振華首長胸懷寬廣如斯,自己情勢不妙,卻仍舊不忘關懷下麵的人。


    掛掉許子幹的電話,薛老三心情很差,伸手揮滅燈火,翻個身子,舉目窗外。


    天幕轉青,明月暗隱,星鬥卻閃耀起來,極目看去,一望無際的雲錦湖好似條鑲滿了珍珠的華麗地毯。


    薛老三心緒方安寧下來,思維頓清,靈光一現,霍地坐起身來,接著,翻身下了床,朝牆角左側的那口箱子撲去。


    半分鍾後,薛老三捏著張紙條,盤腿在**坐了,複燃的燭火,彤彤搖影,閃的紙條上的字不是那麽分明,隱隱瞧去,竟是一串數字。


    不錯,紙條上記錄的正是一串電話號碼。


    此號碼的主任,倒非是什麽緊要人物,不過是個廚子,可此人燒製的火鍋,實在令薛老三記憶猶新。


    說來,這還是薛老三在明珠的故事了,當日,仇局長,趙剛等約了他,去了那家換作“蜀中第一鮮”的小酒館,薛老三遭遇了生平最鮮美的一餐火鍋,吃得與宴眾人,人人寬衣解帶(詳見第五卷八十八章伏筆)。


    當時,薛老三隻覺味美異常,必定會再度造訪,就要了那老板的電話號碼,今日再翻尋出,顯然,他已有了定計。


    不錯,薛老三打的就是那火鍋配方的主意。


    原來,他思維方恢複清澈,就告訴運轉開來,在他想來,除去招商引資和工業,雲錦新區要搞經濟,隻能從“衣食住行”四字入手,而這四字中,顯然就是“食”字最易入手。


    而無論眼下,還是後世,這蜀中最有名氣的美食


    ,就是這火鍋。


    想到這火鍋,薛老三自然想到那後世遍布各大超市,賣場的火鍋調料,繼而,又想到在蜀中吃的那一餐險些叫人咽下舌頭的火鍋,這才翻出了電話薄裏夾著的這張紙條。


    顯然,薛老三已然打定了主意:草創維艱,一切就從這火鍋入手!


    心裏有了譜兒,這神思也安定了下來,未幾,薛老三便沉沉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用過早餐,薛老三召集常委班子開了個短會,分派了近期的任務,再次強調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接著,便道出了他需要奔赴明珠,找尋投資商的事兒。


    薛老三是個急性子,既然定策,哪裏還願意耽擱。


    薛老三要離崗,臨時主持新區工作的任務,就被他丟給了張徹。


    當然,薛老三自然更信任衛美人,可這會兒,卻是使忠不如使奸,他將擔子丟給了張徹,張徹掌權是不假,可同樣也承擔了責任,必然不敢在他薛老三離開的當口,折騰出幺蛾子。


    交代完瑣碎,又給地委去了電話報備,薛老三便直奔火車站,耗去半日一夜,次日一早薛老三才趕到明珠。


    到得地頭,薛老三反倒不急著去尋那家店麵了,畢竟,明珠算是故地,他還有不少親朋古舊。


    以前在明珠市委辦公廳和督察室的同僚,雖說不乏親近,可到底不如那幾個自己人,這會兒薛向就是打算去尋那三位,胡黎明,鐵進,耿福林。


    地主三家,客隻一人,先去誰家,後去誰家,自得計較。


    按關係遠近,毫無疑問,薛老三當首先拜訪耿福林,這位明珠市委辦公廳副秘書長,可是薛老三在靠山屯那山溝溝裏結識的患難之交。


    而按官場規矩,自然得按級別排列,若如此,無疑,率先造訪明珠市委常委,副市長胡黎明,才是正確選擇!


    ,


    薛老三稍稍作難,便拎清了輕重,既然都是官場中人,自然得守這官場上的規矩.


    再者,鐵進是市局局長,耿福林是市委副秘書長,可都是具體辦事兒的人,這鍾點兒哪有空,隻怕也隻有胡黎明這市委大佬才有足夠的自己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王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見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見江南並收藏紅色王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