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分五色的分水法公司開業步入正軌以後,季凡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高溫色釉瓷和元青花這兩種瓷器的研製中,由於高溫色釉瓷的難度極大,因此研製任務自然當仁不讓地落到《陶瓷之家》的高級陶藝師身上。


    而以唐俊、易明俊、季凡、黃欣怡、謝東源以及那十五名畫家組成了另一個研發小組,潛心研製元青花。


    這些人論起在宣紙上做畫倒是毫不遜色,可在瓷器上做畫卻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作為這些人唯一能夠獨攔一麵的陶藝師,唐俊承擔起向大家傳授在瓷器繪畫的義務,而而瓷廠的畫坊則成了臨時的教室。


    “在座的各位都精於書法繪畫之道,而繪畫從宣紙走上瓷器,說白了其實隻不過是變換了一種新的載體而已,但是由於這個載體是立體的,它與平麵的宣紙又有所不同。


    與普通的繪畫相比,它更加複雜和多樣。


    下麵我重點給大家一下青花瓷的畫法,元代景德鎮瓷廠裏的畫工們在對青花瓷器的繪畫實踐中,一方麵從水墨畫中尋找新的表現語言,另一方麵又吸收西洋畫的明暗法,創造了新的工藝分水法。


    分水,是青花特有的表現技法,它是使用特製的含水量很大的雞頭筆,蘸滿青花色料在坯胎上直接作畫,用濃淡不同的料水,就出現水墨畫般濃淡不同的色調,即使是同一種青料由於它濃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


    甚至在一筆中也能分出不同地濃淡筆韻。”


    唐俊臉色凝重地介紹道。


    “國畫中有墨分五色之說,同樣這青花也講究青分五色,即一濃、二濃、濃水、淡水和影淡共五種。”


    聽了唐俊地介紹,大家霍霍欲試,季凡也興致勃勃地拿起雞頭筆,按照唐俊的講解進行操作。


    這種分水畫法聽起來容易,實際畫起來卻很難掌握。


    盡管季凡有著十幾年繪畫的藝術積累,但真正在泥坯上繪畫,感覺還是非常吃力。


    蘇泥勃青料價值昂貴,處於學習階段的這些新手當然不適合使用,季凡采用的是產自雲南的珠明料青料,蘸上這種發色鮮明青翠地青料在泥坯中做畫的感覺卻與在宣紙上隨意潑墨截然不同。


    由於泥坯特有的吸水效果。


    一點青花塗上去,很快就滲到泥裏看不見了。


    更為困難的是青花的顏色在瓷器燒製成型之前,在泥坯上是無法準確顯示的,明明該是紅色,但是塗到泥上很有可能就是黑色。


    而且塗顏色的厚薄也有講究,如果層次不夠,厚度不夠,燒出來地顏色很可能就會流失,這令一向對自己地繪畫技巧頗為自信的季凡也不禁有些芒然。


    “在景德鎮的青花史上。


    能工巧匠輩出,而有王者之風的畫師卻是鳳毛麟角。”


    唐俊語重心長地說道,“因為在泥坯上作畫,用多少顏料、什麽濃度的顏料,才能達到創作者心目中的效果?這都就需要大量反複實踐來完成。


    現在景德鎮分水青花畫得好的。


    也僅十幾人而已。


    雖然你們在繪畫方麵頗有造諡,但這次對你們來說。


    是個全新的開始。


    想在青花領域有所建樹,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能達到的,而是要付出艱苦地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才能取得成功。”


    唐俊的一席話對這些自恃在繪畫方麵天份的畫家們觸動極大,大家都收起心中的雜念和疑惑,專心致誌地練起畫來,季凡趁無人注意時,衝著唐俊伸出了大拇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大家在唐俊地言傳身教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大致掌握了青花分水地畫法,隻是還不太熟練,當然在陶瓷學院接受過這方麵培訓的易明俊除外。


    元青花地仿製雖然進展不太順利,但是高溫色釉瓷的研製卻已經是小有所成,五十八名高級陶藝師研製出了包括梅瓶、渣鬥、筆洗、筆筒、茶壺在內的一百多件瓷器。


    對於龍興瓷皇公司成立以來即將燒製的第一批單純以釉色來裝飾的瓷器究竟效果如何?大家充滿了無限期待。


    在征求易長風的意見後,季凡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準備點火燒窯。


    這一天風和日麗,萬裏無雲,伴著清晨和煦的陽光,季凡率領公司的員工來到柴窯前,隻見易長風早已穿戴整齊臉色肅穆地等候在柴窯前,窯前整齊地擺放著三牲供品。


    易長風點燃一捆香,然後交到季凡手裏,虔誠地說道,“請季總給窯神上香!”季凡知道這是過去窯廠流傳下來的燒窯前先供酒祭神,然後再點火的習慣。


    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盡管他知道這隻是一種心理作用,但還是恭恭敬敬地接過香,衝著柴窯的方向,鞠躬拜了三拜,然後起身將香插在青花香爐裏。


    易長風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打開一瓶白酒,咕咚咕咚倒入一個粗瓷碗裏,嘴裏喃喃自語道,“窯神大人在上,祈求您老人家保佑我們今日點火,能燒出一窯好瓷器。”


    祈禱完畢,他把碗中的酒灑在地上,然後中氣十足地喊道:“滿窯!”這時,窯裏的工人在易長風的指點下,把裝好瓷坯的匣缽,搬到窯膛裏井然有序地分行碼好,並留出焙燒的空間。


    季凡饒有興致地看著窯裏的工人忙碌著,由於事先聽易長風提起過,他知道滿窯實際就是裝窯的意思。


    “古人雲:瓷器固需精造,陶成則全賴火候。


    農民敬畏的是老天,那麽我們景德鎮的窯工們敬畏的卻是窯火,燒瓷器可謂是火中求財。


    燒窯時由於溫度的上升速度、火焰的性質以及冷卻方法等之不同,雖用同樣的原料在同一溫度下燒製,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結果。


    就連風向和氣壓的變化,乃至空氣的溫度各方麵,對於瓷器燒製的好壞都大有幹係。”


    易長風介紹道,“滿窯的技巧很有講究,要合理安排火路,保證全窯通風流暢,以使燃料能充分燃燒,否則極易導致生熟不均。


    說白了就是卡和放的技巧,所謂卡就是卡住火路,不讓火四處跑,放就是讓火按照滿窯設計的火路。”


    滿窯後,易長風親自動手砌上火床,封好窯門,窯門上方嵌入兩個用來觀察火焰顏色的碗狀的窯眼。


    一切準備就緒後,易長風動手點燃了窯火。


    “易老,這窯瓷器什麽時候能出窯啊?”季凡隨口問道。


    “燒窯受天氣、溫度的影響很大,即使天氣晴朗,溫度適宜的話,這窯瓷器最快也得明天才能燒完,而且還要經過二十四小時的冷卻。


    季總,我估計你想親眼看到瓷器的話,怎麽也得等到後天這個時間。”


    易長風一邊往窯裏添著鬆柴,一邊回答道。


    “噢,那我就有勞易老了。”


    季凡轉身離去。


    第一窯瓷器也不知會燒成什麽樣子,由於掂記著柴窯,這一整天他呆在畫坊裏,心不在焉地在瓷坯上做畫。


    第二天,季凡特地起了個大早,早早地來到了窯上,看見易長風此時還守候在窯旁,他雙眼布滿血絲,臉色憔悴,顯然是在這裏熬了一夜。


    “易老,你昨晚一定在這裏守了一宿了吧?”季凡關切地說道,“燒窯這種事你指點底下人做就可以了,何必親自守在窯前呢?你年紀這麽大,要當心自己的身體呀!”“那可不行,對於柴窯他們這些人都不太熟悉,如果交給他們燒窯,我不放心啊!即使回去睡覺我也睡不踏實。”


    “隻是這樣你老太辛苦了。”


    季凡說道,“也不知這窯瓷器燒得怎麽樣了?”“別急,我來測試下窯內的溫度。”


    易長風說著來到窯門,打開窯眼,季凡朝窯內望去,隻見窯內火焰清爽如清水一般,已經看不見嫋嫋浮動和繚繞牽扯的火焰痕跡。


    易長風用力向窯內吐了一口痰,痰掉到窯底立刻化為一道白光散去,他臉上不由露出喜色,“這下成了,可以歇火了。”


    “易老,難道你是通過吐痰測試出窯內的溫度嗎?”季凡頗感驚訝地問道。


    “不錯,傳統的柴窯測溫方法是憑肉眼觀測以及鉤照子觀測,還有的在窯內前後左右上下安放測溫錐,在燒成過程中觀察溫錐彎曲程度來確定窯內溫度。


    而吐痰入窯的測溫方法是古時候燒窯的把樁師傅根據多年燒窯經驗總結出來的,它是依據濃痰入窯內碳化速度情況及痰在窯內飄動情況,這樣既可以測定窯內溫度,又可以測定窯內抽力。”


    易長風笑著說道,“不過,這招吐痰入窯測溫的真諦,隻有經驗豐富的把樁師傅才能明查秋毫而又運用自如啊!”“滿窯晝夜火衝天,火眼金睛看碧煙,生熟總將時候審,此中丹決要親傳。”


    季凡聽了易長風的介紹,不由即興而發,吟誦起古人這首描繪燒窯情景的古詩。


    眼前出窯在即,可此時他的心裏有些失落,自己到景德鎮建廠製瓷以來,不到半年的光景,已經投入了六千多萬,這裏麵還包括馬超群四人投資的八百多萬,此時他真切領會到“一窯能使人腰纏萬貫,同樣一窯也能叫人傾家蕩產。”


    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含義,也不知自己這一窯瓷器到底會燒成什麽樣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品典當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雨無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雨無痕並收藏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