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到年十歲,少爺到年十二歲,都不能再算小孩子。他們不是親生兄妹,但倆人卻沒有一點男女大防的意思,三年如一日地往一塊湊。姑娘與三姑娘是親姐妹,三年來還因上山治病、陪二爺南下趕考分開過數月,但少爺自打被二爺領回來,一天也沒跟姑娘分開過。
眼看著倆人吃完糖,就跟過家家一樣搗鼓剛買回來的家居擺設,趙奶娘更愁了,幹脆回薑府去找三姑娘,先稟了今日她陪著姑娘出去做了什麽,然後拐著彎道,“任家隻剩少爺一個人,若沒人過去新院陪他,少爺那邊確實冷清。二少爺、三少爺和四少爺是男娃,去新院與少爺一起打打鬧鬧,也能熱鬧許多。姑娘覺得呢?”
薑慕燕當然明白趙奶娘的意思,不過她心裏早已把江淩當做妹夫的頭號人選看待,顧慮自然少了許多,“他倆曾同在藏雲寺治病三月,有了共患難的情誼,淩弟把妹妹看做至親。淩弟搬入新府後,父親擔心他一人胡思亂想,特意叮囑留兒多過去陪陪他。便是外人知道了,也說不出什麽。”
趙奶娘……
不對勁啊,三姑娘怎跟以前不一樣了?
薑慕燕知道趙奶娘是為了妹妹好,可有些事情她不能明著和趙奶娘說,隻安撫她道,“您也無需憂心他們親近會對留兒的名聲有礙。大姐十七歲訂親成親,二姐訂親最早也是十七歲,有她倆開頭,我與留兒的親事也不會太早。待留兒過了十五歲,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妹妹十六歲時容沒有更好的妹夫人選,自己就問她中意不中意江淩,若妹妹中意,就讓江淩向父親提親;若是妹妹不中意……到時再想辦法。
若是六姑娘十六七歲訂親,現在想這些確實還太早。不過趙奶娘仍舊不放心,又勸道,“這間屋子太大,燒炭火盆也不暖和,姑娘搬到新院書房讀書吧?也好與六姑娘做個伴。”
薑慕燕點頭,“我與二姐商量之後再說。”
被嫡母叫去做事的薑慕箏惦記著書稿,很快回來了。聽三妹說起搬去江淩的院子讀書,薑慕箏輕聲道,“三妹也聽我母親提了想將這裏改成大哥婚房之事?”
這幾日,伯母幾次來滴翠堂轉悠,雖嘴上沒說什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相中了這裏,想改為大兒子的婚房。但滴翠堂是她們姐妹幾個讀書之所,大伯母不好提,便想讓二姐向祖母和伯父提吧?
薑慕燕不願摻和大房的事,搖頭道,“我還不知,隻是覺得這裏冷了些,淩弟那邊炭火燒得足,咱們搬過去能少受些凍。”
“我跟著過去,會不會打擾到淩弟?”薑慕箏問道。
薑慕燕含笑,“他早就提過讓咱們搬過去讀書,不會打擾的。”
江淩將東院辟做書房,他用的是正房東間,正房西間雖空著。但她們搬過去讀書後,三郎和四郎必定會吵鬧著要搬過去,若她們占了西裏間,讓三郎在廂房讀書,必會讓嫡母不滿。於是,薑慕箏跟妹妹商量道,“那,咱們搬去他那書院的東廂房?”
薑慕燕曉得二姐的顧慮,點頭笑道,“也好,東廂房裏外兩間,用起來更方便些。”
二姑娘也跟著過去,實在是再好不過。趙奶娘喜笑顏開,“那奴婢先去稟明少爺,將書房收拾出來?”
薑慕燕起身,“我去吧,我坐得累了,想出去走走。”
跟隨姑娘一起出了滴翠堂,穿過花園向西走時,書英壓低聲音道,“姑娘怎不明著跟川嬸子說呢?”
趙奶娘的丈夫名作薑大川,院裏的小丫鬟都喚她做川嬸子。
“此事若傳開,隻會讓淩弟和留兒不再在。”薑慕燕叮囑道,“這隻是我的一點小心思罷了,不可傳入第三人的耳朵。”
薑慕燕自小與孟庭晚玩在一處,自她記事起,家裏、外祖父家和孟家人就總說要給他倆訂親,聽得多了,薑慕燕便真覺得自己以後會嫁給孟庭晚,孟庭晚應也有相同的想法。後來兩家交惡,薑慕燕萬分難過,許久都緩不過來。
現在輪到了妹妹和淩弟,薑慕燕不願再讓他們經曆這些。五六年之後會怎樣誰也說不好,不如讓他們兩小無猜地長大。若他們能兩情相悅,那是最好不過;若是妹妹長大後不喜歡江淩,如此相處便能免去許多尷尬;若是長大後妹妹喜歡江淩,江淩卻不喜歡妹妹……
看到向這邊走來的江淩,薑慕燕的眸子冷了冷,到時,再議。
江淩敏銳地察覺到三姐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不過他並不在意。三姐喜胡思亂想,鬼知道她看到自己時,腦袋裏再瞎想些什麽。
兩人麵對麵站定,薑慕燕收回思緒,問道,“你這邊書院的東廂可還空著?”
“空著。”江淩答道。
“我和二姐想搬過來讀書,可成?”薑慕燕再問。
“你和二姐在西屋,西屋裏書架和書桌齊全,將書本搬過來便能用。”江淩補充道,“東廂裏外兩間,若大哥他們幾個想過來讀書,東廂能容得下。”
薑慕燕點頭,“我去請示祖母,等祖母點頭後我們就搬。”
丁夫人還在西院,祖母院裏的客人已經走了,薑慕燕過去時,祖母和伯母臉上都帶著笑,薑慕燕便明白大郎哥的親事已經商量得八九不離十了。
聽到薑慕燕說要搬到江淩院子裏去讀書,陳氏萬分讚同,“滴翠堂的屋子大,門窗也不嚴實,點兩個炭火盆都不暖和,前幾天兒媳就怕孩子們凍著,想著該怎麽辦才好。”
薑老夫人也道,“既然淩兒讓你們去,你們便過去吧。他一個人住在那邊,未免太冷清了些。炭和筆墨等一應物什,依舊從咱們這院裏領。”
“瞧您這話說的,淩兒不是外人,還能在乎這點東西。”陳氏笑道。
吃一塹長一智,薑老夫人嚴肅道,“淩兒是不會在乎,但我在乎。我不想讓人在我背後說薑家占一個孩子的便宜,不管親疏遠近,事情必須按照規矩辦。燕兒,你們去了那邊,也要照此行事。”
“是。”薑慕燕萬分認同祖母的話。
薑老夫人又對大兒媳道,“你去挑兩樣合適的東西,給孫翰林家送過去。”
孫世傑的夫人幫兒子做媒,確實該謝謝人家,陳氏歡歡喜喜去了。
薑老夫人拍拍身邊的位子,溫和道,“燕兒來祖母身邊坐。”
眼看著倆人吃完糖,就跟過家家一樣搗鼓剛買回來的家居擺設,趙奶娘更愁了,幹脆回薑府去找三姑娘,先稟了今日她陪著姑娘出去做了什麽,然後拐著彎道,“任家隻剩少爺一個人,若沒人過去新院陪他,少爺那邊確實冷清。二少爺、三少爺和四少爺是男娃,去新院與少爺一起打打鬧鬧,也能熱鬧許多。姑娘覺得呢?”
薑慕燕當然明白趙奶娘的意思,不過她心裏早已把江淩當做妹夫的頭號人選看待,顧慮自然少了許多,“他倆曾同在藏雲寺治病三月,有了共患難的情誼,淩弟把妹妹看做至親。淩弟搬入新府後,父親擔心他一人胡思亂想,特意叮囑留兒多過去陪陪他。便是外人知道了,也說不出什麽。”
趙奶娘……
不對勁啊,三姑娘怎跟以前不一樣了?
薑慕燕知道趙奶娘是為了妹妹好,可有些事情她不能明著和趙奶娘說,隻安撫她道,“您也無需憂心他們親近會對留兒的名聲有礙。大姐十七歲訂親成親,二姐訂親最早也是十七歲,有她倆開頭,我與留兒的親事也不會太早。待留兒過了十五歲,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妹妹十六歲時容沒有更好的妹夫人選,自己就問她中意不中意江淩,若妹妹中意,就讓江淩向父親提親;若是妹妹不中意……到時再想辦法。
若是六姑娘十六七歲訂親,現在想這些確實還太早。不過趙奶娘仍舊不放心,又勸道,“這間屋子太大,燒炭火盆也不暖和,姑娘搬到新院書房讀書吧?也好與六姑娘做個伴。”
薑慕燕點頭,“我與二姐商量之後再說。”
被嫡母叫去做事的薑慕箏惦記著書稿,很快回來了。聽三妹說起搬去江淩的院子讀書,薑慕箏輕聲道,“三妹也聽我母親提了想將這裏改成大哥婚房之事?”
這幾日,伯母幾次來滴翠堂轉悠,雖嘴上沒說什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相中了這裏,想改為大兒子的婚房。但滴翠堂是她們姐妹幾個讀書之所,大伯母不好提,便想讓二姐向祖母和伯父提吧?
薑慕燕不願摻和大房的事,搖頭道,“我還不知,隻是覺得這裏冷了些,淩弟那邊炭火燒得足,咱們搬過去能少受些凍。”
“我跟著過去,會不會打擾到淩弟?”薑慕箏問道。
薑慕燕含笑,“他早就提過讓咱們搬過去讀書,不會打擾的。”
江淩將東院辟做書房,他用的是正房東間,正房西間雖空著。但她們搬過去讀書後,三郎和四郎必定會吵鬧著要搬過去,若她們占了西裏間,讓三郎在廂房讀書,必會讓嫡母不滿。於是,薑慕箏跟妹妹商量道,“那,咱們搬去他那書院的東廂房?”
薑慕燕曉得二姐的顧慮,點頭笑道,“也好,東廂房裏外兩間,用起來更方便些。”
二姑娘也跟著過去,實在是再好不過。趙奶娘喜笑顏開,“那奴婢先去稟明少爺,將書房收拾出來?”
薑慕燕起身,“我去吧,我坐得累了,想出去走走。”
跟隨姑娘一起出了滴翠堂,穿過花園向西走時,書英壓低聲音道,“姑娘怎不明著跟川嬸子說呢?”
趙奶娘的丈夫名作薑大川,院裏的小丫鬟都喚她做川嬸子。
“此事若傳開,隻會讓淩弟和留兒不再在。”薑慕燕叮囑道,“這隻是我的一點小心思罷了,不可傳入第三人的耳朵。”
薑慕燕自小與孟庭晚玩在一處,自她記事起,家裏、外祖父家和孟家人就總說要給他倆訂親,聽得多了,薑慕燕便真覺得自己以後會嫁給孟庭晚,孟庭晚應也有相同的想法。後來兩家交惡,薑慕燕萬分難過,許久都緩不過來。
現在輪到了妹妹和淩弟,薑慕燕不願再讓他們經曆這些。五六年之後會怎樣誰也說不好,不如讓他們兩小無猜地長大。若他們能兩情相悅,那是最好不過;若是妹妹長大後不喜歡江淩,如此相處便能免去許多尷尬;若是長大後妹妹喜歡江淩,江淩卻不喜歡妹妹……
看到向這邊走來的江淩,薑慕燕的眸子冷了冷,到時,再議。
江淩敏銳地察覺到三姐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不過他並不在意。三姐喜胡思亂想,鬼知道她看到自己時,腦袋裏再瞎想些什麽。
兩人麵對麵站定,薑慕燕收回思緒,問道,“你這邊書院的東廂可還空著?”
“空著。”江淩答道。
“我和二姐想搬過來讀書,可成?”薑慕燕再問。
“你和二姐在西屋,西屋裏書架和書桌齊全,將書本搬過來便能用。”江淩補充道,“東廂裏外兩間,若大哥他們幾個想過來讀書,東廂能容得下。”
薑慕燕點頭,“我去請示祖母,等祖母點頭後我們就搬。”
丁夫人還在西院,祖母院裏的客人已經走了,薑慕燕過去時,祖母和伯母臉上都帶著笑,薑慕燕便明白大郎哥的親事已經商量得八九不離十了。
聽到薑慕燕說要搬到江淩院子裏去讀書,陳氏萬分讚同,“滴翠堂的屋子大,門窗也不嚴實,點兩個炭火盆都不暖和,前幾天兒媳就怕孩子們凍著,想著該怎麽辦才好。”
薑老夫人也道,“既然淩兒讓你們去,你們便過去吧。他一個人住在那邊,未免太冷清了些。炭和筆墨等一應物什,依舊從咱們這院裏領。”
“瞧您這話說的,淩兒不是外人,還能在乎這點東西。”陳氏笑道。
吃一塹長一智,薑老夫人嚴肅道,“淩兒是不會在乎,但我在乎。我不想讓人在我背後說薑家占一個孩子的便宜,不管親疏遠近,事情必須按照規矩辦。燕兒,你們去了那邊,也要照此行事。”
“是。”薑慕燕萬分認同祖母的話。
薑老夫人又對大兒媳道,“你去挑兩樣合適的東西,給孫翰林家送過去。”
孫世傑的夫人幫兒子做媒,確實該謝謝人家,陳氏歡歡喜喜去了。
薑老夫人拍拍身邊的位子,溫和道,“燕兒來祖母身邊坐。”